德源興

“德源興”,這個經營珠寶玉器的店鋪是中外聞名的老字號。“德源興”老店延續至今,一直擁有很高的聲譽。

簡介

“德源興”,這個經營珠 寶玉器店鋪是中外聞名的老字號。如果提到這家老掌柜的鐵巴兒(回民中親熱的稱呼)—— 鐵寶亭翡翠大王,那是有口皆碑。

掌柜軼事

要說鐵巴兒,他並非是因為祖上給他遺留下來財產而成為鐵百萬的。原來他家很貧寒, 家裡迫於生計,把少年鐵巴兒送往珠寶玉器店學徒。三年零八個月出徒後,留在店裡當夥計,每月工資少得可憐,難以維持生活。他的老闆為人很苛刻,規矩不少,對鐵巴兒要求很嚴 ,錯一點也要受到斥責。早上鐵寶亭五點起床,打掃鋪面,六點必須下板(打開門面),晚上七八點鐘才能上板(關店),此時鐵寶亭家裡往往還沒有飯轍呢。在嚴寒的冬季,鐵巴兒甚至 連件正經的防寒棉襖都沒有,早晨起來站在西牆根朝東曬太陽,生活可謂窮困已極。
也許是真主的恩典吧,鐵巴兒竟時來運轉。那天,鐵巴兒快下班了,正在鋪子裡發愣, 無意中看到鋪子外面有一個人探頭探腦往裡看。鐵寶亭向他招招手,那人就進來了,問道:“你們收東西嗎?”這個人猛看上去像個老太太,聽聲音卻有點男不男、女不女的,鐵寶亭 皺著眉頭問道:“賣什麼東西?打開看看。”來人將東西打開,鐵寶亭一看就有點暈暈乎乎 不知所措,可著北京城所有的玉器行里也見不到這種高綠呀(即高檔次翡翠),自己連飯轍還 沒著落呢,哪來錢買翡翠呀。他靈機一動,說:“這些東西要多少錢?我能買,不過今天太 晚了,錢鋪取不出錢了,您把地址留一下,明天我去您宅上。”那人說家就在後門,還有些 東西呢,於是留下地址。鐵寶亭想先去看看貨,然後再找買主吃箇中介費。次日,他還真找 到了那人的地址。進大門一看,好傢夥,是王府,進去見到了那位送貨人後才知道是太監。 幸好昨天沒開口稱呼,假如叫出個大媽、大嬸或老太太來,豈不是壞了菜嗎!進到大廳內, 這位太監給鐵寶亭倒了一杯茶後,取出一根翎管來,隨後又拿出一支翡翠如意來。鐵寶亭哪 見到過這種極品呀,當時拿到手上看時竟激動得渾身發抖。這東西價值連城,甭說一大塊翠 ,就是戒指面也值上千元。看著看著,鐵寶亭故意失手將如意掉在磚地上,一下摔成了好幾 瓣。那太監的臉刷一下子白上來,鐵寶亭也出了一身的冷汗。鐵寶亭鎮靜了一下,說:“老 公公,我是買賣人,您這件東西多少錢,我傾家蕩產也賠您。我有珠寶古玩鋪,您昨日也見 到過,保證三天之內兌現。這樣吧,您拿出紙筆,我給您立張字據。”當那太監進室內取紙 筆時,鐵寶亭趕緊拾起一塊碎翠放入自己鞋內。待太監取出紙筆來,鐵寶亭就立了字據,言 明翠如意價四萬元(中交票一元等於一塊銀元),三天之內賠償。他將字據交付給老公公,又 將摔碎了的翡翠如意拾起來由太監收好,就走出了王府。當天他沒有去鋪子,掌柜見沒有人 看櫃,非常生氣,說要辭掉他。第二天,鐵寶亭清早就去了哈德門外青山居,將那塊翠片賣 了六萬元。當日下午,鐵寶亭就去王府將錢交給那位太監,把碎塊如意取回。隨後,鐵寶亭 就到他所在的鋪子去準備辭掉工作。他剛一進門還沒說話,掌柜的就氣勢洶洶地罵道:“這兩天你乾什麼去了?我還以為你死了哪。”鐵寶亭說:“掌柜的,您別說了,我鐵寶亭不在您這幹了。俗話說,此處不養爺,自有養爺處。”說完扭頭就走。很快,鐵寶亭自己開了家古玩店,起名“德源興”。之後,鐵寶亭經常去王府買東西,買賣越做越興隆,越做越大, 逐漸成了中外知名的翡翠大王。1947年至1948年,他由上海去香港,載走幾輪船的貨物,大部分是翡翠珠寶古玩,據傳說其中有一艘輪船沉入了黃浦江。

老字號

“德源興”老店延續至今 ,一直擁有很高的聲譽。他的傳人鐵維江,在老店的基礎上沿著“德源興”的經營之道繼續 在北京古玩城發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