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塔西

斯塔西

斯塔西(Stasi)也翻譯成史塔西,前東德國家安全部,曾經是世界上比較強大的情治單位,其正式名稱為國家安全部(Ministerium für Staatssicherheit),全稱是“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國家安全部”,成立於1950年2月8日,總部設在東柏林。史塔西被認作當時世界上最有效率的情報和秘密警察機構之一。斯塔西成立宗旨是擔任東德的政治警察,負責蒐集情報、監聽監視、反情報等業務。 2013年7月7日,藝術家賓科夫斯基借用“斯塔西”投影來抗議美國的監視活動。

名稱簡介

斯塔西 斯塔西

該秘密警察機構建於1950年的2月8日,1990年3月31日正式解散。 斯塔西運作40年,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監視網路和控制體系,收集了海量監控檔案。一直是執政的統一社會黨對內進行言論壓制和政權維持的有力武器。

斯塔西的標語是“WIR SIND UEBERALL”(我們無處不在),座右銘是“黨的劍與盾”。

任務

保護位於東柏林的德意志民主共和國首都的黨和政府的建築物並負責萬特利茨(靠近柏林東部)的共產黨領導層的住宅區的安全。和蘇聯訓練的一樣,該團是一支有效的用以鎮壓可能的謀反或動亂的政治上可靠的國家安全部隊。

組織結構

人員

在滿員的情況下,該團人數逾萬,包括2500名軍官、8735名士官和士兵以及9名文職人員。1956年後該團團長為少將。該團官兵都是從最可靠的並且服役三年以上的志願新兵之中被挑選出來的。

編制

該團下轄三個戰鬥群,其中兩個轄三個摩托化步兵營。第三個戰鬥群轄有若干訓練營。該團還有炮兵營以及工程兵連,醫護連,支持和偵察連。

裝備

裝備與摩托化步兵一樣,還有一些傘兵。它還裝備現代化的步兵戰車、裝甲運兵車、反坦克炮、防空武器和迫擊炮。

歷任團長及其任期 中校沃納·巴斯(1954-1958)

少將岡特·沃爾夫(1959-1962)

Dipl.-Mil.(Diplom-Militärwissenschaftler)少將海因茨·格魯諾(1962-1972)

Dipl.-Mil.少將伯哈德·艾斯納(1972-1987)

Dipl.-Mil.少將曼弗雷德·德林(1987-1990)

編制人數

1952年:1900

1955年:1475

1960年:4372

1965年:5121

1970年:7924

1975年:9245

1980年:10082

1985年:10298

1989年:11426

檔案

斯塔西運作40年,收集海量監控檔案。159公里長的檔案、140萬張圖片、16.9萬份錄像錄音帶以及15500袋撕碎的材料。

1990年2月,東德“圓桌會議”決定先行銷毀所有電子資料庫,隨後,斯塔西外國情報司外國間諜與東德人民軍的秘密記錄也均被銷毀。後來歷史證明,當時參與圓桌會議的代表,不乏斯塔西秘密線人。例如反對黨“和平與人權行動聯盟”近半成員與斯塔西有染,“民主覺醒黨”主席沃爾夫岡更是與斯塔西長期合作。他們力主銷毀秘密檔案,其來有自。
幾經爭論後東德新民選議會達成共識:清除國家機關中一切前斯塔西成員,對加害人提起刑事指控。在保護個人隱私大前提下,依法開放斯塔西檔案,為此,議會專門成立由宗教人士高克任主席的特別委員會(BStU),負責處理個人查閱檔案申請。1990年12月29日,德國國會正式通過《斯塔西檔案法》,賦予查閱檔案法源。
1992年起,斯塔西檔案正式向外界公開,總共收到650萬份申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