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MAKO教練機

德國MAKO教練機

歐洲航宇防務(EADS)公司生產的馬可(MAKO)噴氣式高級教練/輕型戰鬥機未來銷售備受關注,得益於和目前正式生產和正在研製的世界高級教練機相比,馬可教練機具有最好的性能、採用最先進的技術,將是世界第一架採用隱形設計機型,還迎合未來世界航空市場對噴氣式高級教練機新的定位,將來需要的是一種多用途機型,既是一架性能優異的教練機,還是一架作戰性能極佳的輕型戰鬥機。

研製經歷

MAKO先進教練/戰鬥機MAKO先進教練/戰鬥機
“馬可”的研製經歷非常曲折。它最初命名為AT-2000,由義大利馬基公司和德國宇航公司聯合開發,1989年4月啟動計畫。後來馬基公司在1994年退出,由戴姆勒-賓士航空航天公司來接手。AT-2000曾在1996年10月漢城航展上亮相,希望被韓國選中,但最後敗給了T/A-50“金鷹”教練/戰鬥機。在1998年的非洲航展上,它又作為南非輕型戰鬥機的競爭機型展出,但輸給了JAS-39“鷹獅”。1998年年底,AT-2000更名為“馬可”。1999年11月18日在杜拜航展上,阿聯空軍簽署一份諒解備忘錄,有意加入該計畫。可能是出於謹慎的考慮,阿聯同時也簽署了F-16“沙漠隼”計畫。 
EADS公司今年計畫對“馬可”項目單獨投資數百萬歐元,試圖在2007年前生產出一架可用於試飛的原型機。 

能力

德國Mako教練機德國Mako教練機
“馬可”的設計方案基本已定。該機長13.75米,高4.5米,翼展8.25米,機翼面積25平方米。教練型空重5800千克,設計起飛重量8100千克,載油量3000千克。戰鬥型空重6200千克,設計起飛重量9400千克,載油量3300千克,最大載彈量4500千克,最大起飛重量為13000千克。儘管發動機還沒有最後確定,但在進行機身結構和飛行控制系統的設計時已經考慮到矢量推力技術。在執行飛行訓練任務時,許可發動機的功率在60千牛(不開加力)~75千牛(開加力)之間。但根據用戶需求,也可以安裝推力為90千牛的發動機。“馬可”已考慮到空中加油問題,單座型和教練型都安裝了可伸縮空中受油管。 
“馬可”雙座教練型自第一次公開亮相後,外形已做了部分細微改動,其中最近一次涉及到座艙蓋。新座艙蓋在打開時,後艙蓋向後上方拖動,前艙蓋和風擋則沿著相反的方向拖動到機身前上方。在原先的設計方案中,整體固定式風擋玻璃與機頭相鉸接,巨大的棕色座艙蓋覆蓋了前后座艙,打開時向右舷外翻。 
儘管“馬可”的最初設計定位是一種高級教練機,但現在人們越來越看重它作為輕型戰鬥機的功能,並已將其作為原型機來提出。所有的“馬可”教練/戰鬥機上都安有7個武器外掛點,2個在翼尖,4個在翼下,1個在機身下方。兩個機翼內側掛架和機身下方掛架可用來掛載副油箱或1350千克航彈。機翼外側掛架可掛載675千克航彈,翼尖掛架只能用來掛空空飛彈。 

座艙

德國Mako教練機德國Mako教練機
用戶可按自己的意願最佳化“馬可”座艙內的人-機界面和飛行控制系統。EADS公司在2001年巴黎航展上第一次公開展示了一種新型座艙的樣品。去年11月杜拜航展上展示的“馬可”座艙示範樣品(MCD)被分隔成兩個獨立的前艙和後艙。前艙內布置有駕駛桿、油門桿、平視顯示儀等設備,目的是展示當前座艙的最新技術水平。 
MCD的後艙是基於虛擬現實技術製造的,只安裝了一個駕駛桿和一個油門桿。這套設備只用於銷售展示和宣傳,其虛擬設備包括一個數字頭盔,一副數字手套和一套與中央計算機相連的跟蹤系統。座艙外的視景和座艙內的布局都投影到數字頭盔上,飛行員通過數字手套與座艙相互作用。一個電漿監視器將後艙人員所看到的虛擬現實畫面演示給座艙外人員。後艙向客戶展示了座艙布局的可選性,同時為EADS公司虛擬現實研究實驗室開發人-機界面提供支持,並證明了虛擬現實技術是進行座艙研製開發的一種有效工具。或許這種技術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展示了座艙設計技術的發展方向,如果有必要,只需對軟體進行相對簡單的改動,無需浪費時間和金錢來重新布置一個真實的座艙。就可對設計方案進行修改和驗證。 

前景

儘管設計者預期生產出“馬可”教練/戰鬥機的原型機要很長時間,但這也使它能採用當前最新的航電設備和座艙設計技術。在歐洲,“馬可”的兩個對手M-346和雅克-130雖然沒有超音速性能,但在某些方面也是能和“馬可”競爭的。雅克-130現已成為俄羅斯空軍優先於米格-AT考慮的新型高級教練機,這對其將來在全世界推廣很有利。M-346也將在今年生產出來,預計2003年首飛,這比“馬可”計畫首飛的時間要提前四年。EADS也承認,高級教練/戰鬥機在歐洲的需求量不是很大,而“馬可”必須能賣出400架以上才能贏利。不過,全世界現役的高級教練機中,有65%的壽命已過25年,這對“馬可”來說是個機遇。 
然而,潛在用戶群對“馬可”在跨音速區高單位剩餘功率的認可程度,是決定M-346(也可能是雅克-130)與“馬可”競爭結果的一個關鍵因素。無論是對教練機還是對輕型戰鬥機,這種性能都是很重要的。具有超音速性能的韓國T/A-50“金鷹”已經在2002年8月20日首飛,很顯然會由此獲得一些優勢。“金鷹”售價估計在1800~2200萬美元之間,而“馬可”最初估價在1500~2200萬美元之間。價格是決定這兩種飛機市場前景的重要因素,但設計上的優越可能使“馬可”後來居上。

世界著名教練機大掃描

教練機是訓練飛行員從最初級的飛行技術到能夠單獨飛行與完成指定工作的特殊機種。無論是操作軍用或者是民用飛機的飛行員都需要經過一些相同的訓練程式,使用類似的教練機完成基礎飛行課程。訓練飛行員的教練機設有前後2個座艙或在1個座艙里並排設2個座椅,有2套互相聯動的操縱機構和指示儀表,分別供教員和學員使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