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DO-17轟炸機

德國DO-17轟炸機

道尼爾Do17,也被戲稱為FliegenderBleistift("飛行鉛筆"),是德國道尼爾公司在二戰前研製的一種雙引擎轟炸機。該機在二戰初期相當活躍,後期則服務於二線任務或被移交給其他僕從國家軍隊。

簡介

德國DO-17轟炸機德國DO-17轟炸機

道尼爾Do17,也被戲稱為FliegenderBleistift("飛行鉛筆"),是德國道尼爾公司在二戰前研製的一種雙引擎轟炸機。該機在二戰初期相當活躍,後期則服務於二線任務或被移交給其他僕從國家軍隊。道尼爾Do215是為Do17換裝液冷發動機後的出口型號,但後來主要供德國空軍自己使用。Do17和Do215在戰爭後期被更先進的Do217和Ju88式所取代。

開發背景

德國DO-17轟炸機德國DO-17轟炸機
德國納粹在三十年代初取得政權後,重整軍備成了主要的目標。幾乎所有的飛機生產廠商都在空軍的要求下投入新一代軍用飛機的設計工作。為了掩人耳目,所有的研製項目都在民用的幌子下進行。戰鬥機被作為“特技飛機”或“聯絡飛機”開發,而轟炸機最常見的掩護則是“客機”和“郵政飛機”。一個全新的概念,高速轟炸機(Schnellbomber),在三十年代的德國曾流行一時。其核心思想是轟炸機靠著高速度突破敵方戰鬥機的攔截和防禦。為了對這一概念進行測試,漢莎航空公司訂購了一系列大航程的“郵政飛機”。德國各個飛機製造企業也趁此機會對一些新技術和新結構進行了實驗,導致了一大批優秀飛機(如亨克爾公司的He70“閃電”式和福克.烏爾夫公司的Fw200“禿鷹”)的誕生。1933年,道尼爾開始應漢莎航空公司的要求設計一種高速雙發飛機,這就是Do17的起源。為了和其他高速客機,如亨克爾公司的He70競爭,Do17在設計時刻意減小機身截面積以減少飛行時的阻力。正是因為其狹窄的圓柱形機體為其贏得了“FliegenderBleistift(飛行鉛筆)”的綽號。道尼爾公司維漢莎航空製造了三架原型機,並在1935年進行了試飛。由於漢莎抱怨其機艙太小,乘坐性不佳而遭到了拒絕。除了漢莎航空訂購了的三架飛機外,空軍訂購了七架轟炸型。早期的飛機採用單垂尾設計,但在試飛中發現飛機的穩定性不足,不得不改成雙垂尾。但這樣一來又限制了防禦機槍的射界。許多資料中聲稱Do17的成功是由德國空軍飛行員,FlugkapitänUntucht,在飛過了原型機後向其上司積極推薦將其轉用作轟炸機的結果。但這並不是事實。

各種改型

德國DO-17轟炸機南斯拉夫皇家空軍第三轟炸航空團的Do 17K轟炸機
Do17E和F:原型機配備了性能優異的DB600引擎。但由於該種引擎的供應出現問題,批量生產時不得不用寶馬公司的BMWVI直列式引擎予以替代。結果,便造就了專用於轟炸任務的Do17E-1以及專用於偵察任務的Do17F-1。E-1的載彈量為500公斤,並配備了兩挺自衛用的MG15機槍。其中一挺裝備在駕駛艙上方的槍座內,另一挺則安裝在機腹下方。
Do17K:當了解到Do-17M-0在蘇黎世的精彩表現後,南斯拉夫皇家空軍從道尼爾公司購買了生產許可證,在DrzavnaFabrikaAviona以Do17K的名義投入生產。南斯拉夫生產的型號配備了性能更好的GnomeRh?ne14N氣冷發動機,並將該機的防禦火力增強到一門依斯帕諾20毫米機炮和三挺7.92毫米布朗寧機槍。當德軍開始入侵南斯拉夫時,南斯拉夫皇家空軍手中共有64架Do17K(其中的30架在德國生產,其他則全部由南斯拉夫自己製造)。第三轟炸航空團是南斯拉夫空軍中唯一一支全面裝備了Do17K的部隊。該部隊由兩個大隊組成,其中的第63大隊駐紮在Skopje附近的Petrovac機場;而第64大隊則駐紮在普里什蒂納附近的Milesevo機場。戰鬥中,Kraljevo飛機廠又趕製了三架K型,其中兩架在1940年4月10日交到了空軍手中,還有一架也在4月12日完成了交付。在4月14,15日這兩天,倖存的七架Do17K飛到了Niksic機場,將南斯拉夫國王PetarII和政府官員,以及黃金儲備全部撤往希臘。這次任務後,五架飛機毀於義大利空軍對希臘Paramitia機場的空襲,另兩架則撤往埃及加入了英軍的戰鬥序列。
Do17L和M:就象之前的E型和F型,L-0和M-0同樣是並行開發的偵察型和轟炸型。這兩個型號的研製都以1000馬力(750千
德國DO-17轟炸機早期的Do 17E-1,兼有民用、軍用兩種型號
瓦)的DB600A引擎為基礎,並在機頭加裝了一挺機槍抵禦敵方戰鬥機從正前方的攻擊。L型共製造了兩架,而M型則只造了一架原型機。1937年,在於瑞士蘇黎世舉辦的國際軍用飛機大賽中,Do17M原型機的速度竟然凌駕於參賽的眾多戰鬥機之上。由於發動機的供應問題,設計人員不得不用採用燃料噴射技術的DB601發動機替換了原定的DB600A。然而,前者同樣面臨著必須優先用於生產梅塞施密特Bf109戰鬥機和BF110驅逐機的窘境。因此,Do17M的機體在生產時又換上了900馬力(670千瓦)的布拉莫323A-1“Fafnir”星型氣冷發動機。經過這些改動後,新飛機被稱為Do17M-1。該機有著不錯的性能,載彈量也增加到了1000公斤。在戰爭的第一年中,Do17M相當活躍,但從第二年起逐步退出現役,經過改造後作為教練機使用。

Do17P:
由於DB600發動機的供應出現短缺,L型並沒有能投入批量生產。而布拉莫發動機由於油耗太大,導致M型航程太短而不適合用作偵察任務。為了尋求一種大航程的偵察機,德國設計師為新型號選擇了寶馬公司865匹馬力(645千瓦)的BMW132N星型氣冷發動機。最終,這一改型被作為Do17P-1投入生產。另兩架以DB600發動機為動力的原型機被稱為Do17R-0,但同樣沒有投入批量生產。

Do17S及U:
當單發戰鬥機的速度逐漸凌駕於D017之上時,道尼爾公司決定放棄單方面追逐速度的設計理念,轉而修改其他方面的設計以提升作戰效能。於是,Do17有了一個全新的大型玻璃機頭,飛機的外形從鉛筆狀變成了蝌蚪狀。背部的機槍射擊座也移入了擴大後的座艙內,極大地擴展了機槍的射界,也加強了飛機的防禦能力。同樣,機腹部的機槍也移入了座艙下方,使得該機槍可以對機身正後方的敵機進行射擊。除了防禦能力的增強外,玻璃機頭還改善了飛行員的視野,並提高了乘坐的舒適性。道尼爾公司共製造了三架安裝了DB600發動機的Do17S-0偵察機,但該型號並沒有投入批量生產。另外,道尼爾公司還生產了15架Do17U-1型領航飛機。後者和S型大體相同,但增加了一名乘員以操作相應的無線電設備。在夜間轟炸任務中,U型飛在整個編隊的最前面,使用機上的無線電設備確認目標方位並投下照明彈為後續飛機提供目標指示。據說,Do17U型是按照德國空軍KG100轟炸連隊的特別要求而研製。
德國DO-17轟炸機DO-17Z
Do17Z:Do17Z是Do17系列中生產數量最大的型號。最初生產的Z-0仍然使用了布拉莫發動機。但很快便被增強了自衛武裝(為投彈手配備了防禦機槍),但載彈量減少到500公斤的Z-1所取代。Z-2是主要的生產型別。該型號使用了1000馬力(750千瓦)的布拉莫323P引擎,提升了飛機在低空的作戰能力,同時將飛機的載彈量重新增加到1000公斤。但由於新發動機的油耗較大,當滿載時飛機的航程只有205英里(330公里)。不過該機在駕駛艙的兩側各增加了一挺機槍,防禦火力得到了進一步的增強(這兩挺機槍和後部機槍靠同一人操縱,因此無法同時開火)。在Z-2型的基礎上衍生出了專用於偵察的Z-3型,擁有雙重操縱系統的Z-4教練型,以及在機身和發動機艙內藏有浮力體,專用於洋上作戰的Z-5型。當生產線在1940年7月關閉時,道尼爾公司已經生產出了537架Z-2型。在波蘭戰役中,Do17憑藉著265英里/小時(427公里/小時)的高速度可以躲過大多數波蘭戰鬥機的攔截。其上所安裝的防禦武器對付無裝甲的波蘭飛機同樣非常有效。當該機在不列顛之戰中面對英國皇家空軍的噴火颶風戰鬥機時,速度更快,火力更強的後者完全主宰了戰鬥。由於布拉莫發動機適合在低空工作,德國空軍的Do17通常在低空飛行,利用地形的掩護躲開英國戰鬥機的攔截。在德國空軍引進了更先進的Ju88和Do217轟炸機以後,Do17逐步退出了現役,其生產線也在1940年關閉。剩下的飛機或者被用作新裝備的測試平台,或者在接下來的兩年內被讓渡給其他軸心國家空軍。
Do17Z-7/Z-10KauzI/II夜間戰鬥機當Do17轟炸機的生產在1940年終止後,一些Do17Z被換上了裝有一門20毫米機炮和三挺7.92毫米機搶的金屬機頭用於夜間攔截任務。共有三架飛機接受了這樣的改裝,被稱為Do17Z-7KauzI(screech-owl)。其後的型號作了一定的修改,包括在機頭安裝了一個紅外搜尋燈,並在駕駛艙前方安裝了紅外探測裝置方便其在夜間能夠在不暴露自己的情況下探測到敵方飛機;其武裝也增強到了探測燈上方的四挺機槍和機頭下的兩門MGFF20毫米機炮。這一型號被相應地稱為Do17Z-10KauzII,德國空軍用Do17Z的機體共改造了10架這樣的飛機。在實戰中發現,紅外探測裝置並不能發揮多少作用,大多數Z-10隨即拆除了這些裝置以節省重量。至少有一架Z-10,機體號碼CD+PV,在1941-42年期間被用作飛行試驗平台用於開發和測試機載雷達系統。Z-10作為夜間戰鬥機被使用了近兩年,主要用於約瑟夫.卡姆胡貝的夜間空襲防禦體系,即“卡姆胡貝防線”。每架戰鬥機負責一定的空域(稱為“Cell”),每個空域均有配套的地面指揮中心和探測裝置,負責引導戰鬥機對目標進行攻擊,但這些指揮中心一次只能引導一架戰鬥機攻擊單一目標。這些空域組成了三個從丹麥延伸至法國的防禦帶。由於性能不佳,所有倖存的Z-10在1942年夏天退出現役。大部分被拆毀,也有幾架被提供給夜間戰鬥機學校用於教學任務。
德國DO-17轟炸機Do 215B
Do215轟炸機Do215最初主要作為Do17Z的出口型號而開發,但換上了1,100馬力(809kW)的DB601B-1V-12直列式液冷發動機。由於發動機功率的增加,該機的性能有了很大的提高,最大速度增加到了290英里/小時(約470公里/小時),升限也提升到了31000英尺(9400米)。德國在1939年裡共製造了18架Do215A-1準備出口至瑞典。但最終這批飛機以Do215B-1和Do215B-2的名義全部被德國空軍占用。還有兩架飛機則被冠以Do215B-3的名字出口到蘇聯。Do215B-4是專用的偵察型。Do215B-5KauzIII則是裝備了紅外線探測設備的夜間戰鬥機。Do215的各個型號總計製造了101架。

所有的Do17/215飛機在1944年末退出現役。曾被克羅埃西亞芬蘭德國蘇聯(共兩架飛機),西班牙南斯拉夫王國保加利亞等國做用。

性能參數

德國DO-17轟炸機DO-17P
一般資料
乘員:四人(pilot,bombaimer/gunner,twogunners)
長度:52ft(15.80m)
翼展:60ft(18m)
高度:15ft(4.55m)
翼面積:592ft²(55.00m²)
空重:11,484lb(5,209kg)
最大起飛重量:19,500lb(8,850kg)
發動機:2×BMWBramo323PFafnir9-cylinderradialengines,1,000hp(750kW)每個
性能
最高速度:265mph(427km/h)
航程:721miles(1,160km)combat(halfload)
實用升限:27,000ft(8,200m)
武器
uptosix7.92mmMG15(sometimeslowernosegunreplacedwith20mmMGFFcannon)
upto2,200lb(1,000kg)ofdisposablestore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