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斯拉夫王國

南斯拉夫王國

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王國於1918年12月1日成立,這是一個君主立憲制國家,由卡拉喬治維奇王朝領導。直到1945年,它都作為君主立憲制國家存在。這個國家的象徵是亞歷山大·卡拉喬治維奇國王。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在南斯拉夫共產黨的統治下,它又成為社會主義國家。南部斯拉夫國家在不同的形式下,一直存在到1992年,數次內戰之後,它分裂為7個獨立的國家。

基本信息

簡介

南斯拉夫王國 (1918年-1945年)是一個位於巴爾幹半島的君主制國家,在一戰後成立,直到二戰後結束。其領土包括今天的波士尼亞和黑塞哥維納、塞爾維亞、黑山、馬其頓共和國,以及斯洛維尼亞和克羅埃西亞的大部分地區。1929年之前國名是塞爾維亞人、克羅埃西亞人和斯洛維尼亞人王國。

歷史

尼什宣言

南斯拉夫王國國旗南斯拉夫王國國旗

巴爾幹戰爭時期,塞爾維亞被奧斯曼帝國和

哈布斯堡王朝從三個方向包圍。此時,正直上述兩帝國內部力量渙散,擔憂自己的生存問題,於是它們越來越少有能力應對國際問題。這樣,塞爾維亞統一問題的解決就與大國的複雜關係聯繫了起來,而南斯拉夫國家的創建則呈現出不可避免的態勢。

還是在戰爭的第一年,在采爾和科魯巴拉兩次血腥的戰爭之後,塞爾維亞政府產生了統一所有南斯拉夫民族並組成一個國家聯合體的創想。1914年12月7日,人民議會在尼什召開,通過了把統一南斯拉夫作為基本戰爭目標的宣言,史稱《尼什宣言》,它代表著實現統一創想的具體的第一步。尼古拉·帕什奇誦讀了宣言:“塞爾維亞政府將付出一切努力,為大業,為塞爾維亞國家,為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民族服務。政府把‘保障成功地結束現在的大戰,同時讓它成為自由之戰,並且統一所有我們的不自由的兄弟:塞爾維亞人,克羅埃西亞人和斯洛維尼亞人’看作自己最重要的,並且是在這個命運攸關的時刻的唯一任務。”

倫敦協定

南斯拉夫王國南斯拉夫王國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第二年,呈現出了建立塞爾維亞統一國家的可能性。1915年4月26日簽署的倫敦協定使得大塞爾維亞形成。協定涉及了義大利與協約國之間的關於領土讓步的協定(伊斯特拉和大部分達爾馬提亞劃歸義大利),這是為了讓義大利參戰。另一方面,協約國劃給塞爾維亞波赫、斯拉沃尼亞、斯雷姆、巴奇卡、南部達爾馬提亞及北部阿爾巴尼亞。但塞爾維亞政府沒有做好接受《倫敦協定》的準備,因為協約國要求它出讓大量土地:把大部分馬其頓給保加利亞,一部分巴納特給羅馬尼亞,以使這兩國參戰反對同盟國。

克爾夫宣言

南斯拉夫王國南斯拉夫王國

《克爾夫宣言》代表著統一戰爭中意義重大的因素。塞爾維亞政府與南斯拉夫委員會之間的關係還沒有

夠穩固得可以保障完全協調的工作。因此,尼古拉帕什奇提出倡議:召開共同會議。1917年6月15日,會議在克爾夫召開,它的根本目標是確立建立未來國家的原則。7月20日,宣言簽署,它保留了塞爾維亞政府與南斯拉夫委員會之間不同立場的妥協。

建立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的嘗試

儘管塞爾維亞政府和南斯拉夫委員會付出了很多的努力,南斯拉夫的統一問題還是要取決於世界戰場的發展形勢,以及協約國關於奧匈帝國命運的決定。作為一個國家,是讓它從此消失,還是讓它得以重建。只有等到協約國做出徹底摧毀同盟國的決定時,最終在曾經強大的帝國的廢墟上建立南部斯拉夫國家的局面才得以展開。

從1918年夏開始,事態加速發展。奧匈帝國在南斯拉夫地區的政權瓦解。“國民委員會”成立,它成為了新的政權機構。其後,1918年10月初,在薩格勒布建起了斯洛維尼亞人、克羅埃西亞人和生活在前奧匈帝國地區的塞爾維亞人的國民委員會。該委員會的綱領包括統一所有斯洛維尼亞人、克羅埃西亞人和塞爾維亞人,以形成一個獨立的國家。這個國家後來與塞爾維亞王國合而為一。克羅埃西亞議會在10月29日斷絕了與維也納和布達佩斯的所有國家-法律上的關係。

雖然國民委員會對南斯拉夫國家的性質持不同的立場,但他沒有能力保護自己的國家,抵抗來自義大利野心的危險損害。與此同時,南斯拉夫地區的居民時常向塞爾維亞軍隊提出保衛“南斯拉夫領土”的請求,並要在當地建立新秩序。波赫國民委員會代表團在11月4日向指揮官斯特納·斯特納諾維奇提出讓塞爾維亞軍隊進駐的請求。於是,第二軍團的部隊在11月6日進駐塞拉耶佛。來自澤蒙、潘察夫和奧西耶克的代表團也在11月5日到達了貝爾格勒,請求軍事支持。薩格勒布國民委員會的代表團在11月8日到達貝爾格勒,為的也是同樣的請求。塞爾維亞部隊的一個營在11月14日進駐了薩格勒布,次日又進駐了里耶卡。

成立

1918年12月1日,塞爾維亞王國國王亞歷山大一世宣布成立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王國。

此王國包含原先獨立的塞爾維亞與黑山兩個王國,以及原屬奧匈帝國的大片領土,最初稱為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王國。這些領土包括原屬匈牙利的克羅埃西亞、斯拉沃尼亞和伏伊伏丁那、奧地利的卡尼奧拉 (英語:Carniola)、施蒂利亞 (英語:Styria) 和達爾馬提亞的大部分,以及帝國直轄省波士尼亞和黑塞哥維納。

南斯拉夫王國南斯拉夫王國

王國西北部是義大利和奧地利,北方是匈牙利和羅馬尼亞,東臨保加利亞,南鄰是希臘和阿爾巴尼亞,濱臨亞得里亞海。

奧地利省份克恩頓舉行公投,結果令它一分為二,王國得到的部分在今斯洛維尼亞。義大利得到位於達爾馬提亞的港口扎達爾和數個島嶼。里耶卡(意語稱為阜姆)港成為阜姆自由邦,但於1924年被義大利占領。王國與義大利的領土爭議持續,前者宣稱擁有伊斯特拉。該地原屬奧地利海岸區,有很多克羅埃西亞和斯洛維尼亞居民,卻被義大利占領。義大利也宣稱擁有達爾馬提亞沿岸地區。

新政府希望國家政經融和,融和之路甚為困難。

早期政治

王國成立不久,斯洛維尼亞人、克羅埃西亞人和塞爾維亞人國的人民議會和塞爾維亞政府達成協定,由尼科拉·帕希奇出任首相。然而,攝政王亞歷山大一世反對任命,引起國家首次政府危機。所有政黨都認為這違反議會原則,最後它們同意由同屬激進黨的斯托揚·普羅蒂奇取替帕希奇。12月20日,新政府成立。

由此開始,直到立憲會議成立,一些王國成立前已實行選舉制的團體,建立臨時代表制,作為臨時議會。塞爾維亞反對黨一些成員與前奧匈帝國政黨聯合,組成了民主黨,控制臨時議會和政府。

柳博米爾·達維多維奇領導民主黨,推行高度集權政策,令一些克羅埃西亞代表轉向反對派。不過,激進黨只有三人擔任部長,相對於民主黨的十一人,結果普羅蒂奇在1919年8月16日辭職。達維多維奇於是與社會民主黨組成執政聯盟。新政府沒有取得大多數,但臨時代表制規定的最少人數是一半代表附加一票,反對派就抵制議會。政府未能肯定支持者會全數出席會議,結果會議失敗。達維多維奇馬上辭職,但無人能組織政府,故此他再度成為首相。反對派持續抵制政府,政府惟有以緊急法令治國。反對派譴責政府,並成立議會共同體,表示堅決支持議會制。達維多維奇難以支持大局,向國王請求馬上選出立憲會議未遂,惟有辭職。

南斯拉夫王國南斯拉夫王國

議會共同體成立由普羅蒂奇領導的政府,計畫恢復正常議會,並減輕前任政府集權政策的影響。而且,他們同樣反對舊政府的激烈土地改革,因而團結。少數派和部分獨立代表投入普羅蒂奇的陣營,更令他剛好擁有議會大多數。不過,民主黨與社民黨抵制議會,令他不能取得足夠代表人數。執政的議會共同體被迫用法令治國。

這樣,議會共同體違反了當初他們支持的原則,故此陷入困境。1920年4月,工人動盪爆發,包括鐵路工人罷工。最後,普羅蒂奇辭職,中立的米倫科·韋斯尼奇接任。民主党進入政府,但社民黨就因為政府採取反共措施而拒絕加入。

早前令政黨分化的爭議仍未結束。民主黨繼續堅持推行集權政策,又歷陳激烈土改的需要。最後,政黨因選舉法意見相左,民主黨在議會投票反對政府。這次會議人數不足,但維斯尼奇以此為由辭職。結果,激進黨承認集權政策的必需,而民主黨則放棄推行土改,正好符合維斯尼奇的心意,讓他再次領導政府。然而,克羅埃西亞社區和斯洛維尼亞的人民黨不滿集權政策。普羅蒂奇因為此問題而退出政府。

1920年9月,因為牛隻列印問題,克羅埃西亞爆發農民起義。克羅埃西亞社區不滿集權政策,尤其指責部長斯韋托扎爾·普里比切維奇。

立憲會議與紛爭

臨時代議制通過的少數法例,包括立憲會議的選舉法。王國成立之前,代表同意秘密投票,並採用普選制度。他們從沒想到,國家成立後有爭取婦女普選權的運動,故此只是把普選局限於男性。社民黨與斯洛維尼亞人民黨都支持婦女普選,激進黨則反對。民主黨持開放態度,但沒有大力宣傳,故此運動失敗。原則上,比例代表制可以實現,但政府採用漢狄法,而選區又非常小,故此有利大型政黨,以及有強大地區支持的政黨。

1920年11月28日,選舉開始,民主黨獲得最多議席,但僅僅多於激進黨。實行臨時代議制時,民主黨控制政局,這次卻失敗。它在原屬奧匈帝國的領土選區也表現甚差。這表示,民主黨的集權政策,未能代表全國人民的意願。激進黨在上述地區表現也不太好,但由於它自認塞爾維亞黨派,故此不成問題。最大的贏家就是反對建制的兩個黨派。克羅埃西亞共和農民黨的領導人只是在選舉宣傳期才獲得出獄,但效果比主動宣傳還要見效。但是,克羅埃西亞社區則反對該黨,不滿它想加入政府。共產黨同樣是贏家,在馬其頓尤其表現出色。小型政黨取得餘下議席,它們最多只是懷疑民主黨的政綱。

帕希茨現下地位鞏固。一方面,民主黨如若實現中央集權,必須與他的激進黨結盟。而且,他也謹慎觀察形勢,保持與克羅埃西亞的合作機會。激進黨與民主黨勢力不足改變憲法,故此與南斯拉夫穆斯林組織合作。穆斯林黨爭取到對方在領土和土改的讓步,保持波士尼亞的地位,並維護該地穆斯林地主的利益。

克羅埃西亞共和農民黨認為,如若效忠國王,南斯拉夫會變成君主制國家,故此拒絕宣誓,也因此未能取得議席。其他反對派最初取得議席,後來也抵制政府,剩下很少反對票。然而,憲法通過仍需一半加一票。最後,來自馬其頓與科索沃的穆斯林組織遮美特投下支持票,這才令憲法通過。

1921年6月28日,維多夫丹憲法通過,成立單一制、君主制國家,廢除了一戰前傳統地域規劃,建立33個省,由中央管轄。

塞爾維亞的政治家認為,塞爾維亞應當為統一南斯拉夫諸邦,正如統一義大利的皮埃蒙特和統一德意志的普魯士。在王國成立後幾年,克羅埃西亞愈來愈抗拒塞爾維亞中心的政策。克羅埃西亞農民黨領袖斯特耶潘·拉迪奇就因為政治原因被監禁,在1925才獲釋並重返議會。

1928年春,拉迪奇與斯韋托扎爾·普里比切維奇動員民族主義勢力,反對政府。政府強烈反擊,甚至採取死亡恐嚇。6月20日,政府大多數成員、黑山代表普尼沙·拉契奇槍擊克羅埃西亞農民黨五名代表,兩人當場死亡,拉契奇則命懸一線。

之後,反對派以有代表被殺為由,退出議會,並堅持舉行選舉。反對派於8月1日在薩格勒布會面,宣布放棄1920年12月1日的誓言,要求進行談判,準備與議會複合。10月8日,拉契奇去世。

獨裁

槍擊案發生不久後,在1929年1月6日,國王亞歷山大一世廢除憲法,下令議會休會,並建立“1月6日獨裁”。10月3日,他把國名改為“南斯拉夫王國”,並將33個省改為9個省。

1931年,他頒布新憲法,讓自己獨攬行政權力。男性普選制依然保留,但秘密投票被廢除。憲法也規定公務員必須在任何選舉支持執政黨。上議院半數成員由國王任命。如要通過法例,只需要兩院其一與國王同意。

克羅埃西亞始終反對政府。1932年,農民黨宣布“薩格勒布宣言”,呼籲結束塞爾維亞霸權與獨裁。政府於是囚禁多位不同意見者,包括農民黨新領袖弗拉德科·馬切克。但是,反對派依然繼續反對獨裁。克羅埃西亞人更要求解決克羅埃西亞問題。1934年,國王釋放馬切克,推出民主改革,並嘗試讓塞爾維亞人和克羅埃西亞人達成共識。

不過,在10月9日,國王於法國馬賽被刺殺。兇手韋利奇科·迪米特羅夫·克林是馬其頓內部革命組織保加利亞分部的活躍成員(也化名為弗拉多·切爾諾澤姆斯基),其計畫由該組織、流亡分子、被打壓政黨激進分子,以及克羅埃西亞極右組織烏斯塔沙策劃。

國王去世後,其年幼長子彼得二世繼位。於是,按照國王的遺願,三人組成的攝政團暫代政務,以國王堂弟保羅親王為首。

1930年代末,塞爾維亞人和克羅埃西亞人計畫建立按種族區分的聯邦行政區,內部局勢更緊張。前者希望馬其頓、伏伊伏丁那、黑山與塞爾維亞合併,克羅埃西亞則想與達爾馬提亞和部分伏伊伏丁那合併。至於擁有多數波士尼亞穆斯林的波士尼亞和黑塞哥維納,雙方都宣稱擁有其主權。當時,納粹德國迅速擴張領土,令形勢有變。1939年,保羅親王任命德拉吉沙·茨韋特科維奇為首相,希望能與克羅埃西亞達成協定。接著,在8月26日,瑪切克成為副首相。同日,克羅埃西亞省成立,更擁有獨立議會,領土包括今克羅埃西亞與波赫西北部。

然而,當地的塞爾維亞人變成少數民族,塞爾維亞甚為關注。她也想得到更多波赫的領土。烏斯塔沙也不滿領土分配,認為克羅埃西亞應該擁有波赫全境。

滅亡

1939年,二戰爆發。保羅親王害怕軸心國攻打南斯拉夫,於是在1941年3月25日簽署三國公約,答應與她們合作。結果,貝爾格勒發生大規模示威。3月27日,18歲的彼得二世得到英國支持,發動軍事政變,推翻親王政權。杜尚·西莫維奇將軍成為首相。南斯拉夫實際上不再支持軸心國,但沒有正式退出三國公約。新政府反對納粹德國,但又怕如若遭到侵略,英國將不能相助。故此,南斯拉夫承諾支持條約。雖然如此,軸心國還是在1941年4月6日侵略南斯拉夫,占領其全境。彼得二世與王室家族一同逃亡到外國。

南斯拉夫馬上被鄰國瓜分。匈牙利與保加利亞占領部分邊陲地區,克羅埃西亞獨立國成立,而米蘭·內迪奇將軍成立了“救國政府”,統治塞爾維亞餘下的領土,並承認彼得二世為國王。

戰爭期間,盟軍一直承認彼得二世為南斯拉夫國王。不過,共產黨首領約瑟普·布羅茲·狄托帶領南斯拉夫民兵對抗軸心國,漸漸得勢,取得實權。1944年6月16日,狄托與王室代表、前克羅埃西亞省省長伊萬·舒巴希奇達成協定,將雙方政府合併。

1945年初,德國撤出南斯拉夫,王國重建。共產政府在12月2日宣布成立“南斯拉夫民主聯邦”,亦即後來的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联邦共和國。南斯拉夫版圖幾乎沒有變動,但是不再是王國。

政治

國王列表

彼得一世 (1918年12月1日 – 1921年8月16日) (其子亞歷山大王子攝政)

亞歷山大一世 (1921年8月16日 – 1934年10月9日)

彼得二世 (1934年10月9日 – 1945年11月29日) *1941年4月13/14日開始流亡

保羅親王曾領導攝政團(1934年10月9日 – 1941年3月27日)

首相列表

王冠勳章王冠勳章

斯托揚·普羅蒂奇 (1918-19年)

柳博米爾·達維多維奇 (1919-1920年)

斯托揚·普羅蒂奇 (1920年)

米倫科·韋斯尼奇(1920-1921年)

尼科拉·帕希奇 (1921-1924年)

柳博米爾·達維多維奇 (1924年)

尼科拉·帕希奇 (1924-1926年)

尼科拉·烏祖諾維奇 (1926-1927年)

維利米爾·武基切維奇 (1927-1928年)

安東·科羅舍茨 (1928-1929年)

佩塔爾·日夫科維奇(1929-1932年)

沃伊斯拉夫·馬林科維奇(1932年)

米蘭·斯爾什基奇(1932-1934年)

尼科拉·烏蘇諾維奇 (1934年)

博戈柳布·耶夫蒂奇 (Bogoljub Jevti?) (1934-1935年)

米蘭·斯托亞迪諾維奇 (Milan Stojadinovi?) (1935-1939年)

德拉吉沙·茨韋特科維奇 (Драгиша Цветкови?) (1939-1941年)

(在開羅或倫敦)

杜尚·西莫維奇(1941-1942年)

斯洛博丹·約瓦諾維奇(1942-1943年)

米洛什·特里富諾維奇(1943年)

博日達爾·普里奇 (1943-1944年)

伊萬·舒巴希奇 (1944-45年)

德拉戈·馬魯希奇 (1945年)

外交政策

王國成立初期,與一戰盟國關係緊密。在1920-1934年期間,它尤其與傳統盟友英國和法國交好。

1920-1921年,王國與捷克斯洛伐克和羅馬尼亞組成小協約國,以期阻止匈牙利向她們討回所失領土(參見特里亞農條約)。不過,兩國參與對匈牙利的領土擴張,王國沒有支持,故此聯盟不久後解散。1924年,王國與希臘、羅馬尼亞和土耳其成立“巴爾幹聯盟”,希望保持巴爾幹半島實力均衡。1934年2月9日,聯盟更進一步成為巴爾幹協約。但是,亞歷山大一世被刺殺後,南斯拉夫外交政策轉變,聯盟崩潰。

法西斯義大利希望向王國擴張領土。故此,1924年,義大利與受她影響甚大,或支持法西斯主義的國家合作,包括阿爾巴尼亞、匈牙利、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1927年,王國與英國和法國合作,簽署了友好合作協定,令義大利解散聯盟。

亞歷山大一世被刺殺後,南斯拉夫轉為親軸心國,在1935-1941年與義大利交好。

人口

塞爾維亞人、克羅埃西亞人和斯洛維尼亞人最初分為三個獨立族群,到1929年才統稱為“南斯拉夫人”。

根據1921年的人口調查,第一語言使用者人數如下:

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語:8,911,509 (74.36')

塞爾維亞人 - 44.57'

克羅埃西亞人 - 23.5'

斯拉夫穆斯林 - 6.29'

斯洛維尼亞語:1,019,997 (8.51')

德語:505,790 (4.22')

匈牙利語:467,658 (3.9')

阿爾巴尼亞語:439,657 (3.67')

羅馬尼亞語:231,068 (1.93')

土耳其語:150,322 (1.25')

捷克語:115,532 (0.96')

羅塞尼亞語:25,615 (0.21')

俄語:20,568 (0.17')

波蘭語:14,764 (0.12')

義大利語:12,553 (0.11')

其他:69,878 (0.58')

行政區劃

1918-1922年,塞爾維亞人、克羅埃西亞人和斯洛維尼亞人王國的領土按照奧匈帝國戰前相應領地劃分,加上原本獨立的塞爾維亞和黑山。根據1921年的維多夫丹憲法,王國成為單一制國家。1922年,王國分為33個省,由中央管轄,與最初分區不同。

1929年,王國改為分作9個省。政府刻意設計新省份,使之不反映民族分布和一戰前的國家邊界。省份以地理特徵命名,根據其附近河流。首都設在貝爾格勒。1931年,南斯拉夫推出新憲法,輕微修改了各省邊界。各省包括:

德拉瓦河省 (Dravska banovin'):包括今斯洛維尼亞大部分地區;首府盧布爾雅那,今斯洛維尼亞首都

薩瓦河省 (Savska banovin'):包括今克羅埃西亞北部 (包含斯拉沃尼亞);首府薩格勒布,今克羅埃西亞首都

弗爾巴斯河省 (Vrbaska banovin'):包括今波赫西部,以及克羅埃西亞的迪沃爾;首府巴尼亞盧卡,今波赫塞族共和國實際首都

海濱省 (Primorska banovin'):包括今克羅埃西亞沿海地區,以及波赫部分地區;首府斯普利特,今克羅埃西亞臨海重要城市

德里納河省 (Drinska banovin'):包括今波赫、中塞爾維亞部分地區;首府塞拉耶佛,今波赫克穆聯邦首都

澤塔河省 (Zetska banovin'):包括黑山,以及科索沃、中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波赫部分地區;首府采蒂涅,今黑山首都

多瑙河省 (Dunavska banovin'):包括今伏依伏丁那、以及中塞爾維亞東部、克羅埃西亞東部;首府是諾維薩德,今伏伊伏丁那自治省首府

摩拉瓦河省 (Moravska banovin'):包括今中塞爾維亞一部、科索沃小部;首府尼什,今塞爾維亞南部重要城市

發達河省 (Vardarska banovin'):包括今馬其頓、以及中塞爾維亞南部、科索沃東南部;首府斯科普里,今馬其頓首都

貝爾格勒、澤姆恩 (Zemun)和潘切沃 (Pan?evo)。

1992年後為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時期貨幣1992年後為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時期貨幣

1939年,南斯拉夫成立克羅埃西亞省,領土包括海濱省和薩瓦河省全境,以及弗爾巴斯河省、德里納河省、澤塔河省和多瑙河省部分地區,首府是貝爾格勒。

貨幣簡介

南斯拉夫王國貨幣:第納爾南斯拉夫王國貨幣:第納爾

其中央銀行為南斯拉夫國家銀行,貨幣符號YUD,幣名“第納爾”(Dina

r),輔幣稱“帕拉”,1第納爾等於100帕拉(ParaS)。1931—1938年發行南斯拉夫王國硬幣,幣面國名始用南斯拉夫。二戰後,發行南斯拉夫鋅幣。幣面國名為南斯拉夫,取消國王像,改用雙穗火焰國徽。1953年後發行的硬幣幣面國名為南斯拉夫聯邦人民共和國。1963年後發行的硬幣,幣面國名為南斯拉夫聯邦共和國。1991年後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馬其頓、波赫相繼獨立。南斯拉夫先後鑄有9套(版)硬幣,面額分5、10、20、25、50帕拉幣和 1、2、5、10、20、50、100第納爾幣。此外,還鑄有多套銅鎳鋅、金、銀質流通和非流通紀念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