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製評鑑闡要

大抵禦撰者十之三,改簽者十之七。 仰惟聖鑒精詳,無幽不燭。 臣等編輯史評,敬錄是編。

△《御製評鑑闡要》·十二卷
乾隆三十六年大學士劉統勛等編次恭進,皆《通鑑輯覽》中所奉御批也。始館臣恭纂輯覽時,分卷屬稿,排日進呈。皇上乙夜親披,丹毫評騭。隨條發論,燦若日星。其有敕館臣撰擬,黏簽同進者,亦皆蒙睿裁改定,塗乙增損,十存二三。全書既成,其間體例事實奉有宸翰者,幾及數千餘條。既已刊刻簡端,宣示奕祀。館臣等飫聆指授,以微文奧義皆出自聖人獨斷之精心。而章句較繁,觀海者或難窺涯涘。因復詳加甄輯,勒為此書。凡分卷十二,計恭錄御批七百九十八則。大抵禦撰者十之三,改簽者十之七。閎綱鉅指,炳著琅函。仰惟聖鑒精詳,無幽不燭。譬諸鼎鑄九金,神奸獻狀,不能少遁錙毫。故論世知人,無不抉微而發隱。所謂斥前代矯誣之行,辟史家誕妄之詞,辨核舛訛,折衷同異,其義皆古人所未發。而敷言是訓,適協乎人心天理所同然。至乃特筆所昭,嚴於袞鉞,如賈充、褚淵等之書死,狄仁傑之書周,正南北稱侵稱寇之文,訂遼金元人名、官名、地名之誤。而紀年系統,再三申誡,尤兢兢於保邦凝命之原。洵足覺聵震聾,垂教萬世。蓋千古之是非系於史氏之褒貶,史氏之是非則待於聖人之折衷。臣等編輯史評,敬錄是編。不特唐宋以來偏私曲袒之徒,無所容其喙。即千古帝王致治之###,實已包括無餘。尊讀史之玉衡,並以闡傳心之寶典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