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阿布辛拜勒至菲萊的努比亞遺蹟

從阿<a布辛拜勒至菲萊的努比亞遺蹟 title=從阿布辛拜勒至菲萊的努比亞遺蹟> "阿布辛拜勒至菲萊是異乎尋常的考古地區,這裡有拉美西斯二世的廟宇和供奉伊希斯女神的聖殿。這些宏偉壯麗的建築遺址從尼羅河的洪水中得以挽救,應歸功於聯合國發起的國際救援運動。
阿布辛拜勒的努比亞神廟和紀念碑遺址的保護使我們追溯到了人類社會幾千年前的文明歷史,而努比亞文明遺址的保護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國際間的友好合作和團結互助:如果沒有世界若干國家的友好協作,沒有大批專家和技術人員不懈的探索、發掘和細緻的工作,這些遺蹟就不會保存下來。

在一九一零年,人類第一次修建亞斯文水壩時,努比亞文明遺址幾乎淹沒於茫茫水海之中,而一九五九年亞斯文水壩的重建,使得努比亞神廟遺址不可避免地將落到了被湖水淹沒的命運,在一九六零年以後,努比亞文明遺址更是面臨著隨時消失在水海的危險。幸運的是人類意識到了努比亞文明遺址的價值,世界保護組織動員了一切可動員的力量去拯救努比亞遺址,他們在一九五九年召開了第一次會議,並起草了一份國際間合作保護計畫,會議後他們查勘和尋訪了所有位於亞斯文和蘇丹之間的遺址,並發表了關於勘察、考古和發掘遺址的建議書。在他們不懈的努力下,許多的努比亞遺址保護措施得以實施,並在一九六零年三月八日,保護組織發表了一份國際倡議書,呼籲全世界為了挽救努比亞文明遺址,向他們提供包括資金、技術等條件在內的各方面的支持。一九八零年,努比亞博物館正式破土動工,有紀念意義的是這一年恰好是努比亞遺址國際保護運動二十周年紀念。

阿布辛拜勒寺是埃及著名古蹟,位於埃及和蘇丹交屆的努比亞地區。公元前1275年,埃及第十九王朝法老拉美西斯二世統治時期建造。寺院全部在尼羅河西岸的懸崖峭壁上鑿出。高約33米,寬約37米,縱深約61米。正面雕有四尊高達20米的拉美西斯二世的石像,在四尊雕像小腿之間,有拉美西斯二世王族的雕像。寺內石壁上刻滿圖畫和文字,描述拉美西斯二世當政期間的生活情景、與西臺人為爭奪敘利亞地區統治權而會戰於卡迭石城的戰況(約公元1312年)。離屆不遠,是拉美西斯二世為其後妮菲泰麗修建的規模稍小的廟宇,即小阿布辛拜勒廟,也是在懸崖上雕鑿成的,廟裡有許多妮菲泰麗的塑像,美麗動人,神態自若。儘管經歷了3000多年,色彩依然如故。努比亞博物館按照古努比亞文明設計而成,具有濃厚的傳統的努比亞民族風格,該博物館占地6000平方公里,其北部直至亞斯文,在這座博物館裡鐫刻著人類活動的歷史,也折射出從公元前到公元後六世紀努比亞文明(地中海和非洲文明相互交融的產物)社會期間人類活動的足跡和環境。建成以後努比亞博物館將作為數據中心,用來記錄努比亞文明遺址保護運動過程中的所有考古、挖掘等工作成果。
從阿布辛拜勒至菲萊的努比亞遺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