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義莊祠

徐義莊祠

第二進硬山頂,面闊五間19.20米,進深8架12米。 第三進硬山頂,面闊三間21米,進深8架9.35米。 第四進面闊九間29.50米,進深8架7.80米。

徐義莊祠(閣老廳),在宜興市宜城鎮茶東新村內。1985年1月宜興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11年12月19日,江蘇省人民政府將其公布為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閣老廳為宜興著名歷史人物徐溥的宅第,有著較高的歷史價值,廳內所藏的明刻“楚頌碑”等刻石亦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徐溥(1428-1499),字時用,號謙齋,宜興溪隱村人。明景泰五年(1454)進士,殿試榜眼,授翰林院編修。成化二十三年(1487)授文淵閣大學士、禮部尚書,其後歷任戶部、吏部尚書,弘治五年(1492)為首輔。徐溥為官較久,歷景泰、天順、成化、弘治四帝,有“四朝元老”之稱。
閣老廳建於明弘治年間,是徐溥告老回鄉後建的宅第。因徐溥入閣為相12年,也稱徐閣老,故鄉里稱其建築為閣老廳。清鹹豐年間建築大部被毀,光緒年間重建。
閣老廳建築面南座北,有東西兩個軸線,各有建築四進,南臨荊溪,是一處較具規模的明代建築群,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末,因舊城改造,其建築大部被拆除,僅保存了東軸線二至四三進建築,通面闊30米,進深40.50米。第二進硬山頂,面闊五間19.20米,進深8架12米。第三進硬山頂,面闊三間21米,進深8架9.35米。該進原稱花廳,即“白虎堂”,又稱“保義堂”。廳內梁、枋上原均有彩繪,現已不存。在其北牆上,嵌砌有北宋大文學家蘇東坡書寫的“楚頌碑”及南宋宰相周必大、元代大書法家趙孟兆頁以及徐溥本人等跋楚頌帖的刻石多塊。第四進面闊九間29.50米,進深8架7.80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