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陂坑村

後陂坑村

位於廣東省陸豐市湖東鎮。

基本信息

後陂坑村

後陂坑村位於廣東省陸豐市湖東鎮,近年重彩落筆,致力營造這種美麗的人居生活環境,著意推進新農村建設。全村面貌發生了嶄新的變化。作為村的“領頭雁”,村黨支部前年被評為市先進基層黨組織。

村容村容

後陂坑村是陸豐一個真正的老蘇區,有幾十位共產黨員和進步民眾為革命而獻身。這個老蘇區村是一個純農村,經濟十分困難,發展十分緩慢。隨著歲月的推移和時代的變革,後陂坑村積蓄著發展的力量。2002年,村委新班子看著自己的鄉親們生活在貧困中,村委幹部很不是滋味,他們根據該村的特殊地理環境,扣緊市場,大膽改變“以水稻生產為主”的生產格局,鼓勵農民種菜種果,發展灘涂養殖,逐漸形成了“以種菜為主,種果養殖並舉,水稻生產為輔”的新格局。並且於2003年向外輸出種菜戶。村委支部書記蔡炳錦告訴記者:目前全村已發展養殖250多畝,芥蘭菜生產成了全村的品牌產品,全村已有一半的貧困戶因種菜種果而脫貧,這使得全村貧困人口從原來的60%下降到約30%。後陂坑村原先沒有山塘、蓄水池,農業灌溉“靠天”。村委領導班子決心解決這一老大難問題。他們首先設立了一名管水員,任務是每天一至二次沿著龍潭下面的西坑水庫,觀察庫區水流是否順暢流到後陂坑,發現問題及時報告。其次,整修全村的所有溉灌渠道,排除阻滯。並在村里挖了4口大井和4個深堀,每個深堀平時蓄水達1萬立方米。此外,發動村民在各自的田頭裡開挖水井。這樣“多管齊下”,旱情基本可以控制。農業生產平穩度過。在以往,村通鎮和村裡的通道都是既窄且崎嶇的土路,下雨時節泥濘不堪,晴朗時期塵土飛揚,村民往來十分不便。村委領導決心改變這一落後面貌,他們四處奔波,發動外出經商老闆支持家鄉建設。看著村幹部的滿腔熱情、一片真心,在深圳經商的蔡水鉗慷慨捐資50萬元,蔡漢泉捐資10萬元,帶動了該村一輪捐資建路熱。從2006年至目前,該村共投入100多萬元,已修建2條水泥大道,新築了一條通往鎮府的水泥大道,完成了村里道路的整修。

同時,又趁著危房改造之時,村委擴建後陂坑國小,村民們極力支持征地,使學校校園區域增加了10畝用地。又發動外出人士和民眾捐資2萬多元,改造了學校的"三通一平"。如今,孩子們從破舊的教室搬到嶄新的校園,"大班制"也隨之消失,朗朗讀書聲傳送著孩子們喜悅的心情。[1]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