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禾陂村

陳禾陂村

陳禾陂位於廣東汕頭市潮南區峽山街道西南部,東連上西溝、上東浦,南接兩英鎮,西連司馬浦鎮,北與溝頭村接壤。

基本概況

葉氏祖先葉勤農其先祖世居福建福清縣,明初有一宗支遷入梅州,後遷海豐縣螺溪(今陸河)開基約於明弘治年間(1488—1505)葉勤農攜子葉良善由螺溪遷入黃隴都(原潮陽峽山陳禾陂)創基。昔年陳、曾、葉、林、李、吳、周、肖等十多姓氏雜居,以陳姓為主。村中原有一塊大石碑故名“陳大碑”,因地勢高亢,向東傾斜,昔年因村東坑溝多築陂蓄水,行流灌溉禾苗,故稱“陳禾陂”,簡稱“禾陂”,俗稱“陳大陂。鄉里人傑地靈,人才輩出,是遠近聞名的文明村。

峽山陳禾陂葉姓歷經兩次大劫。第一次是1646年2月,時值南明小朝廷苟延於東南一隅,潮陽群盜蜂起,知縣孟應春於上年冬禦寇赴海殉難,南明唐王即派徐以暹到潮陽任知縣。面對混亂局勢,他於1646年3月求援惠潮巡撫劉國柱,劉派參將率兵來援。官兵征剿時,不論村民還是盜寇,玉石俱焚。陳禾陂等九寨被剷除,男女逃命,房屋毀盡。第二次是1926年正月初八,陳禾陂成立農會與赤衛隊,農會主席葉亞枝、婦協主任劉細晶、兒童團長葉常青帶領民眾鬧翻身求解放,可謂轟轟烈烈。但第二年即遭國民黨右派的殘酷鎮壓。歷經大難,後人更加頑強。如今人丁興旺,是葉氏聚居地之一。

1950——1951年併入洋陂村,1952年至1956年為陳禾陂鄉,1956年至1958年為陳禾陂村,1959年至1983年為禾陂大隊,1984年至1986年為陳禾陂鄉,1987年至1992年為陳禾陂村,1993年至1999年為陳禾陂管理區,1999年至今為陳禾陂村。

經濟發展

現以工業為主,手工業繁榮,現有紡紗廠、織領、織帶、服裝企業,農業耕地面積約800畝。

教育

陳禾陂學校 陳禾陂學校

陳禾陂學校是2000年後新建的校園,占地約45畝【28000平方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