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所古林寺

明代古建築烏當後所古林寺,原名祖師廟,至今已有約400年,是保存比較完好的佛教寺廟之一。1997年11月26日列為貴陽市文物保護單位,古林寺位於烏當大壩南側,元代屬武當?今烏當等處長官司,始建於明代萬曆年間?1573—1620,烏當民眾於清代多次維修,抗日戰爭時期,貴陽中學臨時校址;建國後作為糧倉保存下來。

遺址側門大雄寶殿明代古建築烏當後所古林寺,原名祖師廟,至今已有約400年,是保存比較完好的佛教寺廟之一。1997年11月26日列為貴陽市文物保護單位,古林寺位於烏當大壩南側,元代屬武當?今烏當 等處長官司,始建於明代萬曆年間?1573—1620 ,烏當民眾於清代多次維修,抗日戰爭時期,貴陽中學臨時校址;建國後作為糧倉保存下來。
古林寺是一座依山傍水的庭院式組合建築,背靠馬鬃嶺山脈的響洞山?海拔1247米 ,面向風景秀麗的魚梁河,由大殿、戲樓、觀音殿、真武殿和客堂等組成的兩個院落,占地面積1900多平方米,建築面積830平方米。在建築、繪畫、雕塑、書法等方面保持了中國的傳統文化。
前大院由大殿、戲樓和廂房組成。大殿坐東向西,面闊5間,建築面積341平方米,目前是我省最大的大雄寶殿。殿中新塑鏜如來為主的眾佛和各具神態的十八羅漢。匾額是原中國佛教協會趙朴初先生手跡。大殿對面是戲樓,面闊3間,混合式歇山頂青瓦屋面。大殿至戲樓,南北側為廂房,組成四合寺院。大殿南側為真武殿,供奉道家的真武帝的塑像。後院有觀音殿、千手觀音殿、接引寶殿、開鎖殿,兩側為客堂。觀音殿坐東向西,面闊3間,抬梁式硬山頂青瓦屋面。千手觀音殿坐東向西,面闊3間,混合式懸山頂青瓦屋面。接引寶殿、開鎖殿在後兩個觀音殿對面。
古林寺各殿的設定和供奉均按佛寺的規矩,大雄寶殿前有供香火的三層鐵塔。有正式法名的主持有八代,第八代主持為道義,由黔靈山弘福寺委派。原祖師廟香火甚旺,特別是每年農曆三月初三廟會、觀音生日,民間戲班唱戲,寺廟附近攤販匯集。
1939年2月4日日本飛機侵入貴陽市區轟炸後,貴陽中學疏散到烏當鎮辦學,共有學生500多名,其中首次招收女生百名,祖師廟為高中部,烏當堡子和頭堡祠堂為國中部。中共貴陽中學地下黨支部在烏當場壩開展抗日救亡宣傳活動,利用各種文藝形式如話劇、歌詠、繪畫、標語等,廣泛進行抗日宣傳,激發廣大民眾的愛國熱情。1940年5月4日以學生自治會名義在後鎖祖師廟召開紀念會,號召同學發揚“五·四”光榮傳統。
古林寺周邊自然環境優美,有眾多風景名勝:有明代古建築來仙閣、玄天宮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還有惜字塔、烏當橋和古墓葬,明清烏當一條街。在現代有紀念地質學家李四光的翠華園。自然風光有漁洞峽和情人谷市級風景區,正如明代古墓群碑上刻的“人傑地靈”。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