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爾德伯格集團

彼爾德伯格集團

彼爾德伯格集團是一個由歐美政治和金融精英組成的超國家遊說團體,有人形象地稱之為彼爾德伯格俱樂部,並且認為這個集團暗地裡操縱著世界。彼爾德伯格集團於1954年由荷蘭柏恩海德親王創立,廣邀世界政經菁英,於荷蘭高級旅館“彼爾德伯格”舉行首次會議,因此被稱作彼爾德伯格集團。成立宗旨據稱是加強美歐關係,避免世界大戰再起。

簡介

2004年6月3-6日,彼爾德伯格俱樂部成員在義大利Stresa小鎮風景如畫的Borromees小島上舉行會議。這個成立於1954年的俱樂部,50年來商討了許多重要的世界議題,被譽為世界上最有權力的精英俱樂部。2004年6月3-6日,彼爾德伯格俱樂部成員在義大利Stresa小鎮風景如畫的Borromees小島上舉行會議。這個成立於1954年的俱樂部,50年來商討了許多重要的世界議題,被譽為世界上最有權力的精英俱樂部。

彼爾德伯格集團是一個由全球政治、經濟領袖組成的當代最神秘組織,被形容是“全球影子政府”,暗中操縱世界局勢。這個秘密組織的會議所討論的問題包括全球化、國際金融、取消關稅壁壘、限制聯合國和其它國際組織成員國的主權等等,往往被認為是西方重要國際會議召開前的預演。這個超國家遊說團體,被形像地稱為“彼爾德伯格俱樂部”。

1954年5月,為了增進北約集團內部歐美成員國之間的了解,荷蘭女王貝婭特麗克絲的父親伯恩哈德親王決定組建一個歐洲精英集團。他召集了上百名政治家、學者和工商界巨頭,在荷蘭奧斯特貝克的彼爾德伯格旅館舉行了第一次會議,制定了集團憲章,並以這家旅館的名字命名,至今集團的總部仍設在荷蘭。

從誕生之初,彼爾德伯格就是西方大金融勢力的強力代表,更有人稱其為謀求控制世界的資本主義秘密社團。集團會員被稱作彼爾德伯格人,會員資格不能申請,必須由集團內部的一個領導委員會推薦。集團從不接受亞洲人、非洲人和拉丁美洲人,約2/3的會員是歐洲人。39名常設委員組成的領導委員會包括25名歐洲人和14名美國人。

秘密開會

彼爾德伯格集團走過的每一步都有濃厚的神秘色彩。按照集團憲章規定,集團運作採取秘密方式進行。每年春季的年會為期4天,輪流在歐洲城市舉行。討論內容嚴格保密,不允許錄製,更禁止媒體做現場報導,出席會議者也決不接受採訪。有膽敢知難而上者,都沒有好果子吃。

據報導,《金融時報》記者戈登特日爾1976年因發表了一篇相關文章被解僱。1998年,一名蘇格蘭記者由於發表了與會議有關的報導,被當局拘留了數小時。

2004年6月3日,彼爾德伯格集團在義大利的Stresa舉行了它的50周年慶典和年會。四天裡,這些西方的主要政治操縱者、商界領袖、銀行業者、企業家和戰略家,在義大利北部的一間五星級旅館討論有關全球的議題。被邀請的人物包括BP的老闆約翰·布洛文尼,美國參議院議員約翰·愛德華和比爾·蓋茨夫人。過去參會的人還包括亨利·基辛格、查爾斯王子、比爾·柯林頓、唐納德·拉姆斯菲爾德等等。

與世界上其他高層精英聚會例如每年的世界經濟論壇(WEF)相比,彼爾德伯格俱樂部最大的特點就是它的神秘性。會員下榻的賓館附近隨處可見全副武裝的警察,通往賓館的所有道路均被封鎖,方圓300米內禁止任何車輛進入;來賓車前窗上均貼著紅底黑色的B字,在經過通行證查驗和安檢兩道關卡後方可入內;同一般的國際會議不同,記者在這裡是不受歡迎的人;賓館在會議期間停止向公眾開放,所有非俱樂部成員的客人必須退房,臨時雇員們則被遣送回家;留下的工作人員,不準私自看望任何與會者,不能與任何俱樂部成員交談——除非被叫去問話;透露任何與會議有關情況的工作人員會被立即解僱。

陰謀論

不少人認為,彼爾德伯格俱樂部是改變世界的“陰謀理論”的成形之地。在南斯拉夫,塞爾維亞領導人已經因為一場導致米洛舍維奇失敗的戰爭而責備彼爾德伯格俱樂部;俄克拉荷馬州的轟炸機駕駛員蒂莫西·米·維格、倫敦首席轟炸機駕駛員大衛·卡普蘭德和本·拉丹,都聲稱曾經被收買參與了彼爾德伯格操縱國家政府的活動;左派英國報紙《大訊息》曾稱俱樂部成員在某次會議中決定讓俄羅斯轟炸車臣;還有訊息說,俱樂部成員因為英國前首相柴契爾夫人反對實行歐元,一度決定向她的政權發難。例子舉不勝舉。
當走強硬路線的右翼分子和自由主義者指責彼爾德伯格俱樂部支持猶太人的復國運動時,左翼激進分子如托尼·高斯寧等也予以同樣評論,並在他的家鄉布里斯托發動了一場反對彼爾德伯格俱樂部的運動。高斯寧說:“我聽說關於美軍進攻伊拉克的決定,首先來自於2002年彼爾德伯格的年會。”陰謀論者可以想像這樣一個情節:喝香檳的時候,皮特·曼德森對拉姆斯菲爾德說:“部長先生,你準備什麼時候進攻朝鮮?”而那些參與運作彼爾德伯格每年四天會議的人和那些曾經與會的人,都堅稱其中並沒有什麼陰謀。官方稱會議只是一個有益的私人論壇,為那些來自全球的在政治、商業、皇權等領域有影響力的卓越人物提供一個討論全球重大議題的機會。
作為一個1950年代大有前途的政治家,前聯合國秘書長丹尼斯·海利也是彼爾德伯格的開創者之一。對於彼爾德伯格俱樂部被指責為是躲藏在黑暗中掌控全球的一隻手時,丹尼斯說:“我們從來沒有試圖在彼爾德伯格會議上對較大問題達成一致性。這裡只是我們討論問題的一個地方。”

成員加入

彼爾德伯格俱樂部的創始人約瑟夫·H·雷 亭戈(右)彼爾德伯格俱樂部的創始人約瑟夫·H·雷 亭戈(右)

沒有人可以通過金錢、權力或其他關係打通前往彼爾德伯格會議的道路,儘管有很多公司曾經嘗試。

每一屆年會通常會有115個參會者,80%來自西歐,其餘來自北美。其中有三分之一是政府部門和政界人士,剩餘三分之二是工業、金融、教育、通訊行業的精英。所有與會者都是以私人名義邀請的,不存在任何官方的指派,以免有可疑者進入會場。
參加者都是被彼爾德伯格俱樂部的主席親自邀請,附上會議籌劃指導委員會成員、顧問小組、名譽秘書長的推薦信。會員的選擇依照他們的學識、身份和經驗。被核心組織邀請的這些成員是“重要而有普遍性代表的”商人、政治家和其他精英,“他們特殊的知識和經驗”,以及他們在國家和國際關係中的個人關係及影響力,都是為了確保在會議議程中進行“完美、廣泛、和諧的討論”。在會議上,按照最初的主張,不做出任何決議、表決和政策性表述。

俱樂部會員

彼爾德伯格俱樂部的名字取自荷蘭一家旅館,由荷蘭的伯恩哈德親王(Prince.Bernhard)於1954年一手創立。德國出生的伯恩哈德曾是納粹黨正式成員。眾所周知,普雷斯科特·布希(Prescott.Bush)是W.A.Harriman.&.Co的負責人,該機構在哈里曼(Averell.Harriman)和德國商業大亨泰賽因(Fritz.Thyssen)的幫助下曾資助希特勒(Adolf.Hitler)以及納粹黨人。哈奇(Alden.Hatch)寫了一本關於伯恩哈德親王的自傳,他在書中堅持說彼爾德伯格俱樂部是歐洲共同體(後改名為歐盟)的搖籃。他指出該俱樂部的最終目標是建立世界政府。
彼爾德伯格俱樂部的成員與外交關係委員會(Council.on.Foreign.Relations)、朝聖者協會(the.Pilgrims.Society)、三邊委員會(Trilateral.Commission)和著名的“圓桌會議”(The.Round.Table,1910年英國牛津和劍橋建立的精英組織)有密切關係。圓桌會議(否認自己是正式組織)要求建立更有效的全球帝國形式,以便在整個20世紀維持英美霸權。
彼爾德伯格俱樂部的永久會員包括美國前國務卿亨利·基辛格(Henry.Kissinger)、JP摩根國際委員會的大衛·洛克菲勒、納爾遜·洛克菲勒(Nelson.Rockefeller)、英國菲利普王子(Prince.Philip)、在甘乃迪總統政府內任美國國防部長後來又任世界銀行總裁的麥克納馬拉(Robert.McNamara)、英國前首相柴契爾夫人(Margaret.Thatcher)、法國前總統(和歐洲憲法的主要制訂者)德斯坦(Valery.Giscard.d'’Estaing)、美國國防部長拉姆斯費爾德(Donald.Rumsfeld)、美國前國家安全顧問布熱津斯基(Zbigniew.Brzezinski)和美聯儲主席艾倫·格林斯潘(Alan.Greenspan)。金融財團羅斯柴爾德家族(Rothschild.Family)主持了很多屆彼爾德伯格會議。1962年和1973年在瑞典度假聖地薩爾特舍巴登(Saltsjobaden)舉行的兩屆彼爾德伯格年會都是由瓦倫堡(Wallenberg,又譯沃倫伯格)家族主辦。
這當中有些人比其它人的控制權更大。他們是領導委員會的成員,包括德意志銀行(Deutsche.Bank)首席執行長約瑟夫·阿克曼(Josef.Ackermann)、諾基亞(Nokia)老闆約瑪·奧利拉(Jorma.Ollila)、戴姆勒-克萊斯勒汽車集團(DaimlerChrysler)的施倫普(Jeurgen.Schrempp)、前北約主席、現高盛公司(Goldman.Sachs)主席薩瑟蘭(Peter.Sutherland)、即將卸任的世界銀行總裁沃爾芬森(James.Wolfensohn)和“黑暗王子”理查德·珀爾(Richard.Perle)。伊拉克戰爭的設計師、即將出任世界銀行總裁的沃爾福威茨(Paul.Wolfowitz)也是彼爾德伯格俱樂部的永久會員。喬治·布希(George.W.Bush)在彼爾德伯格2005年會議期間碰巧在鄰國荷蘭參加二戰勝利周年紀念。他也許順道參加了該俱樂部的年會。

影響力

僅從這個秘密組織諸次會議所討論的問題來看,其涉及範圍之廣已引起國際社會越來越密切的關注,其中包括全球化問題、國際金融、移民自由、國際警察力量的組建,以及取消關稅壁壘實行產品自由流通、限制聯合國和其它國際組織成員國的主權等等彼爾德伯格對世界的影響力從其會員組成可見一斑。他們中不僅有總統、總理、政府部長,還有皇室成員、防務專家和各大央行負責人。在集團最知名的成員中,有亨利·基辛格和戴維·洛克菲勒,還有美國前中央情報局局長杜勒斯、倫敦《觀察家》社論主筆鮑爾和美國前副總統納爾遜·洛克菲勒。美國前總統柯林頓、英國首相布萊爾、法國前總理若斯潘都是彼爾德伯格會議的座上賓。

有觀察家認為,這些政經精英們同時是多個國際組織的成員,憑著相互之間千絲萬縷的聯繫,他們向國際組織或國家政府遊說,在一些重大國際事務上能夠施加決定性的影響。比如,億萬富翁戴維洛克菲勒1976年接替伯恩哈德親王擔任集團會議主席,他不僅是三邊委員會中美國方面的主席,還主持美國外交關係委員會的工作。現在,彼爾德伯格集團與這兩家機構關係都很密切。

多年以來,一直有傳聞說存在著一個秘密的由商界和政界權貴組成的精英俱樂部組織。每年的五月份或六月份的某一個周末,他們會從不同國家不同地區匯聚到一起,商討及制定世界規則、製造或毀滅一個總統甚或是一個國家、設計戰爭及交易…那不是小說,這確實存在。有觀察家們認為,這些政經精英們同時是多個國家政府、企業及國際組織的重要成員,憑著相互之間千絲萬縷的聯繫及關係,他們向目標國家政府及國際組織進行遊說,在一些重大國際事務上施加決定性的影響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