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孫遹(1631~1700)

彭孫遹(1631~1700)

"字駿孫,號羨門,又號金粟山人。 彭孫遹才藻工麗,存詩1500首,多應酬、紀游、抒情、詠物之作

彭孫遹(1631~1700)

正文

彭孫遹(1631~1700)清代詩人。字駿孫,號羨門,又號金粟山人。海鹽(今屬浙江)人。順治己亥(1659)進士,康熙己未(1679)召試博學鴻詞,得第一名,授翰林院編修,官至吏部左侍郎,兼掌院學士
彭孫遹才藻工麗,存詩1500首,多應酬、紀游抒情、詠物之作,如《松桂堂集》第33卷全是詠花詩,寫了100多種花。部分作品如《沂州道中見流民作》、《苦雨嘆》、《老翁嘆》、《貧婦嘆》等,寫官吏兇殘如虎,官軍害民如匪,又寫官家稅重,橫徵暴斂;在天災人禍之下,農民流離失所,“二谷苦不登,三農飢欲死”,真實地反映出清初的一些社會情況。《四庫全書總目》評為:“才學富贍,詞采清華。”他的亦著名,但題材較窄,多香艷之作。如〔生查子〕《旅夜》、〔念奴嬌〕《和〈漱玉詞〉,同阮亭作》、〔少年游〕《席上有贈》、〔臨江仙〕《遣信》等小令,雖自然澹泊,但顯得靡弱,氣力不足。
著作有《松桂堂全集》37卷,《南傎集》3卷,《延露詞》3卷,有乾隆八年刊本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