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大白菜

彩色大白菜

彩色大白菜對土壤及環境條件的要求彩色大白菜的根系主要分布在淺土層,種植宜在肥沃、疏鬆、通氣、保水、保肥的沙壤土、壤土及輕粘土地塊,土層厚度要求50厘米以上,PH值7—7.5;生長發育期要求溫和冷涼的氣候,苗期及結球期耐微凍,不耐高溫,氣溫達32t時,生長十分衰弱,最適宜在10—22度左右的溫度下生長

基本信息

概念

對土壤及環境條件的要求彩色大白菜的根系主要分布在淺土層,種植宜在肥沃、疏鬆、通氣、保水、保肥的沙壤土、壤土及輕粘土地塊,土層厚度要求50厘米以上,PH值7—7.5;生長發育期要求溫和冷涼的氣候,苗期及結球期耐微凍,不耐高溫,氣溫達32t時,生長十分衰弱,最適宜在10—22度左右的溫度下生長;芽期及幼苗期適宜溫度20—25度;對光照要求不太嚴格,在適當的弱光條件下亦能正常生長發育,適於密植栽培,但光照過弱產量降低;營養生長期長日照時有利於光合作用,短日照則可促進結球。
對肥水條件的要求彩色大白菜是需水量較大的蔬菜,發芽期需水量少,幼苗期因根系很淺,應經常澆水,蓮座期需水量大,但澆水應適當,防止水分過多而引起徒長,影響根系下扎和包心;結球期需水量增多,應大量澆水,促使葉球迅速生長。
整個生長期內對鉀的吸收量最大,氮、鈣次之,對磷、鎂的吸收量較少。在彩色大白菜的栽培種植時,施肥上應以有機肥及化學肥料相結合,並根據不同生長階段結合進行追肥施入。
栽培技術要點 春季栽培應以當地氣溫最低不低於5度時育苗或直播。秋播栽培一般華北地區8月上中旬播種,長江流域8月下旬播種,華南地區8—11月均可播種,高寒地區適當提前到6—7月份,具體時間應根據不同品種的生育期及當地—2度以上寒潮來臨期上溯生長期之日期為最佳播種時間,播種過早,天氣炎熱,易感病毒病;過晚,生育期不足,影響產量。種植667平方米需要施腐熟有機肥4000—5000公斤、硫酸鉀複合肥40公斤作基肥,深翻30厘米耙平後,做成高15—20厘米的小高畦,畦寬1.3米左右,每畦種植2行。
目前,此類大白菜種子較為稀少,不論是進口品種還是國產品種,種價都相應較高,故多以育苗移栽為主,既節省種錢,又可保證田間苗勻、苗齊,方便管理。育苗移栽以5—6片真葉時,選陰涼的下午定植,起苗時帶土儘量少傷根系,按株距50—60厘米定植,栽後立即澆水。緩苗後追一次發棵肥,667平方米施尿素20公斤,“每5—6天澆1次水,保持土壤乾濕交替。蓮座生長後期,澆1次大水並進行蹲苗,促進根系大量發育。包心開始後,增加追肥、澆水量,667平方米施硫酸鉀25公斤、尿素20公斤,溝施或穴施,收穫前10天停止澆水。整個生育生長階段,特別注意蚜蟲、菜青蟲的危害,發現蟲害,及時打藥防治,確保生育期內能正常生長,充分提高產量,獲得最佳經濟效益。
近年來,上海、北京及山東省種植了一種有別於常規大白菜心葉顏色的品種,它們的心葉有呈金黃色的、鮮黃色的,也有橘紅色的,其色彩極為鮮艷醒目。食用方法不但可炒食,也可以湯食或作餡,特別是各大城市酒店、賓館特意製作的彩色白菜涼拌菜心,在餐桌上一經推出,便大受歡迎。此類大白菜,目前統稱為彩色大白菜

主要特點

1、特徵特性
外葉多為綠色,葉片根據品種不同具多種形態,秋播品種有早熟及中晚熟品種,生育期50—80天不等。株型多半直立,葉球疊抱,內葉顏色鮮艷,切開後,經太陽略微曝曬更為艷麗醒目。結球緊實,淨菜率高,口感品質極佳。對病毒病、霜霉病及軟腐病抗性強。生育期耗水量很大,整個生育期皆需大量供水,在肥水充足的情況下,產量特高,一般667平方米產淨菜6500—7000千克以上。
2、對土壤及環境條件的要求
彩色大白菜的根系主要分布在淺土層,種植宜在肥沃、疏鬆、通氣、保水、保肥的沙壤土、壤土及輕粘土地塊,土層厚度要求50厘米以上,pH值7—7.5;生長發育期要求溫和冷涼的氣候,苗期及結球期耐微凍,不耐高溫,氣溫達32℃時,生長十分衰弱,最適宜在10—22℃左右的溫度下生長;芽期及幼苗期適宜溫度20—25℃;對光照要求不太嚴格,在適當的弱光條件下亦能正常生長發育,適於密植栽培,但光照過弱產量降低;營養生長期長日照時利於光合作用,短日照則可促進結球。
3、對肥水條件的要求
彩色大白菜是需水量較大的蔬菜,發芽期需水量少,幼苗期因根系很淺,應經常澆水,蓮座期需水量大,但澆水應適當,防止水分過多而引起徒長,影響根系下扎和包心;結球期需水量增多,應大量澆水,促使葉球迅速生長。整個生長期內對鉀的吸收量最大,氮、鈣次之,對磷、鎂的吸收量較小。在彩色大白菜的栽培種植時,施肥上應以有機肥及化學肥料相結合,並根據不同生長階段結合進行追肥施入。
4、栽培技術要點
春季栽培應以當地氣溫最低不低於5℃時育苗或直播。秋播栽培一般華北地區8月,上、中旬播種,長江流域8月下旬播種,華南地區8—11月均可播種,高寒地區適當提前到6—7月份,具體時間應根據不同品種的生育期,在當地-2℃以上寒潮來臨期上溯生長期之日期為最佳播種時間。過早,天氣炎熱,易感病毒病;過晚,生育期不足,影響產量。種植地塊667平方米施腐熟有機肥4000—5000千克、硫酸鉀複合肥40千克作基肥,深翻30厘米耙平後,做成高15—20厘米的小高畦,畦寬1.3米左右,每畦種植2行。目前,此類大白菜種子較為稀少,不論是進口品種還是國產品種,種價都相應較高,故多以育苗移栽為主,既節省種錢,又可保證田間苗均、苗齊,方便管理。育苗移栽以5—6片真葉時,選陰涼的下午定植,起苗時帶土儘量少傷根系,按株距50—60厘米定植,栽後立即澆水。緩苗後追——次發棵肥,667平方米施尿素20千克,每5—6天澆一次水,保持土壤乾濕交替。蓮座生長後期,澆一次大水並進行蹲苗,促進根系大量發育。包心開始後,增加追肥、澆水量,667平方米施硫酸鉀25千克,尿素20千克,溝施或穴施。收穫前10天停止澆水。整個生育生長期階段,特別注意蚜蟲菜青蟲的危害,發現蟲害,及時打藥防治。確保生育期內能正常生長,充分提高產量,獲最佳經濟效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