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神拳

形神拳

形神拳屬於長拳套路,其特點是動作舒展,剛勁有力,節奏鮮明。全套動作加上預備勢和收勢共有32個動作,正常速度完成約需一分鐘,因此,具有一定運動量。完整套路練習對於增加人體肺活量、提高內臟機能以及身體的協調能力和上下肢的伸展幅度有著獨特的鍛鍊作用。同時,長拳對於身體姿勢和演練技法的要求,可以使學生形成良好的身體姿勢並體現出武術的“精、氣、神”。

基本信息

簡介

中學生形神拳特點

形神拳集中體現形神兼備的武術本質特點,是長拳類型的武術套路。根據高中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在國小和國中學練武術的基礎上創編的。這套形神拳,動作舒展大方、剛勁有力,對培養高中學生的武術意識,發展靈敏、協調、力量等身體素質具有良好的作用。演練時配上霍元甲主題歌《萬里長城永不倒》的音樂,使人感到精神振奮,有利於激發高中學生練習的欲望。培養愛國主義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俗話說:神美感心,形美感目,說明了神與形的重要性。神指內,體現在精神、氣、力、功上;形指外,體現在手、眼、身法、步上。內外合一,形神兼備是練好武術套路的準則。形神拳是由五種步型:弓步、馬步、仆步、虛步、歇步;三種手型:拳、掌、勾;兩種腿法:蹬腿、彈腿組成。套路所選擇的素材都是伸展和掄轉幅度較大的動作,需要上下肢密切配合。要求學生在學習時有較好的協調、柔韌、勁力等。對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學習能力,特別是對拳勢工整,勁力順達,舒展大方,動作流暢,剛勁有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體現武術的意識和長拳的風格特點。

動作名稱

動作名稱

預備勢

1.並步抱拳禮 2.左右側沖拳 3.開步推掌翻掌抱拳

4.震腳砸拳 5.蹬腳沖拳 6.馬步左右沖拳

7.震腳砸拳 8.蹬腳沖拳 9.馬步右左沖拳

10.插步擺掌 11.勾手推掌 12.彈踢推掌

13.弓步沖拳 14.掄臂砸拳 15.弓步沖拳

16.震腳弓步雙推掌 17.掄臂砸拳 18.弓步頂肘

19.歇步沖拳 20.提膝穿掌 21.仆步穿掌

22.虛步挑掌 23.震腳提膝上沖拳 24.弓步架拳

25.蹬腿架拳 26.轉身提膝雙挑掌 27.提膝穿掌

28.仆步穿掌 29.仆步掄拍 30.弓步架拳

收勢

學練提示

預備勢

提肘抱拳和轉頭要快速、協調。做到頭正、頸直、頦收、挺胸、立腰、收腹。精神飽滿、眼視左前方。

1.並步抱拳禮

撤步轉身與兩臂左右分開要一致;收步與抱拳要一致。抱拳禮動作剛柔相濟。眼看前方。拳禮的動作規格為:雙腳並步站立,左掌右拳在胸前相抱。高於胸齊,掌拳與胸間距為20——30厘米。整個動作強調用力均勻,精神飽滿。

2.左右沖拳

側上步並步與沖拳動作要同時完成,左右沖拳時拳從腰間衝出,另一拳收抱腰間。做到挺胸、立腰、步穩、眼隨手動。

3.開步推掌翻掌抱拳

向前推掌時要頭正、頸直、挺胸、立腰、斂臀,眼看兩掌。翻掌收抱動作快速有力,收左腳並步抱拳與轉頭要同時完成。

4.震腳砸拳

提膝與向上擰臂、震腳於砸拳要協調一致。砸拳時不可低頭弓腰。

5.蹬腿沖拳

沖拳時要擰腰、順肩,上體正直。

6.馬步左右沖拳

馬步左右沖拳要步穩、身正、沖拳快速有力。

7.震腳砸拳

同第4動

8.蹬腿沖拳

同第5動

9.馬步右左沖拳

同第6動

10.插步擺掌

插步與雙擺掌要同時完成。眼法由隨視而定視。

11.勾手推掌

強調右後轉體時要兩掌收於腰間,然後再做勾手推掌動作。轉身要圓滑,勾手推掌與弓步要協調一致,快速有力。

12.彈踢推掌

彈腿與推掌要同時完成

13.弓步沖拳

落步成弓步與沖拳同時完成。

14.掄臂砸拳

轉體掄臂繞環要協調、砸拳與震腳要同時。

15.弓步沖拳

左弓步轉換成右弓步時左腳要內扣、右腳要外展。隨轉體左右沖拳要快速有力,眼隨手動。

16.震腳弓步雙推掌

轉身震腳與兩臂交叉上舉繞至腰間動作、落步與雙推掌動作要協調一致。震腳震塌有力,轉身震腳與兩臂交叉上舉繞至腰間動作要有瞬間停頓,在落步推掌,以突出動作的節奏。

17.掄臂拍腳

掄臂要走立圓,踢擺時腳面繃直,快速有力,擊拍響亮。

18.弓步頂肘

頂肘動作剛勁有力,強調攻防內涵,用肘尖用力撞擊。腰身要協調配合。

19.歇步沖拳

撤步與蓋掌、歇步與沖拳要協調連貫。

20.提膝穿掌

強調提膝要過腰,右掌在左掌背上穿出,提膝與穿掌要同時完成。

21.仆步穿掌

仆步擰腰、轉頭與穿掌動作要協調一致。仆步右腿要全蹲、立腰。

22.虛步挑掌

虛步時支撐腿要蹲下,重心落在後腿上,前腳掌虛點地面。挑掌要翹腕立掌上挑,力達四指。

23.震腳提膝上沖拳

提膝、上沖拳與轉頭要同時完成。上沖拳時注意上臂要貼近耳。定勢動作要挺拔、穩定、精神貫注。

24.弓步架拳

轉身落步要輕、穩,弓步與架拳、沖拳要同時完成。

25.蹬腿架拳

壓肘要有力、與蹬揣同時完成。右腿後落成弓步與架拳同時完成。

26.轉身提膝雙挑掌

提膝時重心要穩,挑掌時肩腕放鬆。轉身擺掌走立圓與提膝同時完成。挑掌抖腕要先柔後剛,並要手眼相隨。支撐腿五趾抓地。

27.提膝穿掌

落左腳和左掌蓋壓右抱拳、提膝與穿掌要同時完成。支撐腿與右臂要充分伸直。

28.仆步穿掌

仆步甩頭、擰腰、穿掌要同時完成,眼隨手動。強調身法、眼法與動作協調配合。

29.仆步掄拍

掄臂時松肩,以腰帶臂走立圓,快速有力。上掄臂要貼耳,下掄臂要貼近腿,眼看拍地方向。

30.弓步架栽拳

弓步架栽拳動作要身法要自然,架、栽拳與轉頭要同時完成。

31.收勢

上步和分掌、並步與抱拳要協調配合,眼隨手動。還原姿勢要做到兩臂下垂貼靠大腿外側的同時轉頭,目視前方。

形神拳套路分析

1.形神拳套路的特點

形神拳具有一定的實用性,體現武術的基礎動作。以基本功為例,如基本手型,基本步型,基本腿法等,都是從武術的基礎動作和技擊的角度編排的。再以手型為例,如套路中的震右腳砸右拳,馬步右左沖拳,震左腳砸左拳,馬步左右沖拳,掄臂砸拳等,體現了“一拳多用”等技擊方法。要完成這些動作不僅要求發力完整,步法靈活,而且手、腿、身、法、步,精、神、氣均要協調配合。對發展學生的柔韌、靈敏、速度、協調等身體素質,增強肌肉韌帶的伸展性和彈性,提高中樞神經系統和內臟器官機能都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套路結構簡短,動作精練,動作的起伏轉折、快慢停頓過渡銜接自然,有利於教師教,也有利於學生學習領會。全套動作除起勢、收勢外,共分4段11個基本組合動作。全套動作層次分明,相互聯繫,銜接緊密,過渡自然,有利於學生掌握。

2. 形神拳教學中的重點、難點

(1)重點:

套路中動作與動作之間的銜接自然。動作幅度、節奏的把握與處理,攻防含義的理解與眼神的到位。配音樂練習時的感受與武術精、氣、神的體現。

(2)難點:

開步前推雙掌,翻掌抱拳;震腳砸拳,馬步沖拳;掄臂拍腳,弓步頂肘;仆步輪拍等動作有較大的難度,也是教學、練習中的難點。

3.形神拳套路中易犯錯誤與糾正方法

動作易犯錯誤指導糾正方法

動作 震腳砸拳、馬步沖拳。

易犯錯誤 震腳砸拳動作不連貫;蹬腿沖拳重心不穩,力點不明顯;馬步左右沖拳動作不規範。

指導糾正方法:強調提膝擰臂的同時震腳砸拳,反覆體會動作的協調用力,連貫完整;蹬腿時支撐腿稍屈膝,發力點在足跟;馬步要做到頂平、肩平、兩大腿平、挺胸、塌腰、腳跟外蹬。

動作 震腳左弓步雙推掌,掄臂拍腳,弓步頂肘。

易犯錯誤 震腳轉身弓步雙推掌動作不連貫、完整;掄臂不協調,拍腳撥跟,送髖,擊拍不響;頂肘時動作不協調,用不上力。

指導糾正方法:強調動作的連貫性和完整性;掄臂肩放鬆,手臂走立圓;擊拍時頭上頂,直腰,正髖;踢腿要高,腳面繃平;頂肘要以腰帶動上體,用肘尖撞擊,腰、肩、上體要同時用力。

動作 仆步掄拍,弓步架栽拳。

易犯錯誤 仆步掄拍動作不協調、到位,栽拳動作無力。

指導糾正方法:強調掄臂要上貼近耳,下貼近腿,走立圓;拍地要在仆步腿足面上或腳前面,用掌心拍響;架栽拳動作身法要自然,左栽右架要有力,架栽與轉頭同時完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