彎距翠雀花

彎距翠雀花

彎距翠雀花,學名 Delphinium campylocentrum Maxim,別名大花飛燕草、飛燕草,毛茛科翠雀花屬,多年生草本植物,野生種主產於北半球溫帶地區。

基本信息

簡介

彎矩翠雀花彎矩翠雀花

種中文名:彎距翠雀
種拉丁名:Delphinium campylocentrum Maxim.
科中文名:毛茛科
科拉丁名:Ranunculaceae
屬中文名:翠雀屬
屬拉丁名:Delphinium
國內分布:分布於四川西北部(小金、理縣以北)、甘肅南部。
海 拔:3400-3900
命名來源:[acta hort. Petrop. 11: 31. 1890]
中國植物志:27:417
英文植物志:6:256

化學成分

從彎距翠雀花(DelphiniumcampylocentrumMaxim。)全草提取物中分離得到13個單體化合物,並且用氫譜、碳譜、二維核磁共振譜、質譜、圓二色譜以及紅外光譜對其中的11個化合物進行了鑑定,發現1個新的二萜化合物和2個新的去甲二萜生物鹼,分別命名為彎翠平(campylopin)(1)以及彎翠生(campylocine)(2)和彎翠定(campylotine)(3)。其餘8個已知生物鹼是:delbrtmine(4)、talassimine(5),talassamine(6)、talassimidine(7),deltatsine(8),delbonine(9),dehydrodeltatsine(10)和delbruninemonoacetate(11)。彎翠平(1)為天然界中首次發現的具有hetidane型新骨架的二萜化合物。彎翠生(2)是天然界中首次發現的同時具有N-C(19)-O-C(1)氮雜縮醛和7,8-亞甲二氧基結構的牛扁鹼型去甲二萜生物鹼。化合物1的發現提示了一條新的海替定型二萜生物鹼的生源途徑假說。

形態特徵

莖高75-100厘米,無毛,上部有少數分枝,等距地生葉。莖中部葉最大,有較長柄;葉片五角形,長7-8.4厘米寬10-14厘米,三全裂,中央全裂片菱形,漸尖,中部以下全緣,在中部三裂,二回裂片有小裂片和牙齒,側全面裂片斜扇形,不等二深裂,兩面均被短柔毛;葉柄稍長於葉片,疏被短毛。圓錐花序有多數花;軸和花梗多少密被黃色短腺毛;花梗長2.2-6厘米;小苞片生花梗中部或上部,鑽形,長5-7毫米;萼片藍紫色,卵形或倒卵形,長1-1.4厘米,外面有少數短腺毛,在頂端之下具角狀突起,突起長2.5-3.5毫米,黃色,頂端二裂,距鑽形,長1.8-2厘米,呈U字形或馬蹄形向下彎曲,或成直角下彎;花瓣藍色,無毛,頂端二淺裂;退化雄蕊藍色,瓣片二深裂,腹面有黃色髯毛;雄蕊無毛;心皮3(-4),無毛。蓇葖長1-1.4厘米;種子倒卵狀四面體形,長約1.8毫米,有波狀橫皺褶。7-9月開花。

分布範圍

分布於四川西北部(小金、理縣以北)、甘肅南部。生海拔3400-3900米間山地雲杉林中或林邊草坡。模式標本采自四川松潘東北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