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爾頓·弗里德曼

人物概述

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是當代自由主義經濟學家,他提出現代貨幣數量論、持久收入假說和自然失業率假說,對抗凱恩斯主義 。他認為人們的貨幣需求是穩定的,名義國民收入變動的根本原因是貨幣當局決定的貨幣供應量的變化。貨幣當局為把失業率降低到自然失業率以下而擴大貨幣供應量,雖暫時取得增加就業的效果,但會引發通貨膨脹;當人們使貨幣工資增長率趕上通貨膨脹率時,失業率仍會回升到自然失業率上 ,凱恩斯主義的財政和貨幣政策只能增加經濟的不穩定。因而他強調消費者的自由選擇和生產者的自由競爭,強烈反對國家干預經濟。他堅信資本主義經濟本質上是穩定的,市場機制具有促進資本主義穩定發展的巨大功能,而政府的任務就是提供穩定的經濟環境,公開宣布一個長時期不變的貨幣增長率。他還較早把人力資本概念引入了經濟學。著有《實證經濟學論文集》、《貨幣數量論——重新表述》、《消費函式理論》、《資本主義與自由》、《價格理論》、《最優貨幣數量及其他文集》、《貨幣分析理論結構》、《失業還是通貨膨脹? 對菲利普斯曲線的評價》。

人物身世

二十世紀,凱恩斯之後,最偉大的經濟學家是誰?答案肯定是,芝加哥經濟學派的主將、近日剛剛去世的彌爾頓·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1912-2006)。

1912年,弗里德曼生於美國一個貧困的猶太移民家庭。他的父親是個小商販,不幸的是,在弗里德曼15歲時就去世,從此全家只有依靠母親開的小小的洗衣店度日。16歲時,弗里德曼考上新澤西州的Rutgers大學。他在回憶早年生活時說,絕對是在“貧困線下”。幸好獲得一筆州獎學金。另外,他當侍者、店員、打暑期工,方才勉強完成學業。大學畢業後,他考入芝加哥大學研究院,在經濟學和數學之間躊躇良久,最後選定讀經濟,因為時值大蕭條,“美國正處於歷史的深淵,我們時代的問題就是經濟問題。如何走出大蕭條?如何消除失業?如何解釋一方面是巨大的需求而另一方面是無用的資源浪費?”弗里德曼的思想顯然植根於現實的土壤。

大蕭條為弗里德曼提供了揚名的機遇。對於大蕭條的成因,眾說紛紜。不過,許多人認為,大蕭條似乎證實了馬克思的預言:資本主義固有的不穩定導致其崩潰。當西方數以百萬計的人加入失業大軍時,先前自由放任的經濟信條似乎已經過失了。弗里德曼最大的貢獻之一就是重構了大蕭條的成因。

上個世紀三十年代,似乎人們都一致認為1929年10月紐約股票市場的崩潰是大蕭條的直接導火線。但在弗里德曼看來,紐約股票的市值本來就是虛高,跳水非常正常。而就外部的經濟運營狀況來看,整個20年代的走勢非常平穩良好。一句話,大蕭條的根源不在1929年,而在30年代,也就是美聯儲緊縮銀根,從而導致經濟的雪上加霜。

顯然,弗里德曼對美國經濟危機的解釋與馬克思對資本主義崩潰的預言格格不入,也與凱恩斯主義者的“十九世紀以來資本主義的動力已達頂峰開始衰竭”的判斷相悖逆。弗里德曼的觀點是:經濟危機要不是美聯儲的貨幣政策的失誤,完全可以避免。

如今,弗里德曼對美國經濟危機的解釋已經成為學界的主流共識。但在相當長的時期,卻並非如此。尤其是上個世紀40-60年代,西方世界各國奉行巨觀調控的經濟策略,力求收支平衡,弗里德曼的經濟思想邊緣化得非常可憐。

但是,從60年代到90年代,弗里德曼時來運轉,成為公眾和學界中最為知名的自由放任經濟思想的代言人。1962年,他出版了《資本主義與自由》,立時登上暢銷書排行榜。1966年,他榮膺全美經濟學會主席。1966-1984成為《新聞周刊》的經濟專欄作家。他還為尼克森和里根的當選立下汗馬功勞,在里根執政期間,更是被尊為“教父”。1979年,他與妻子合寫的《自由選擇》一書更是登上當年非虛構類作品的NO.1,至今暢銷不衰。

三大理論貢獻

一、現代貨幣數量論
弗里德曼在理論上有三大貢獻,首先是提出現代貨幣數量論,即通貨膨脹起源於“太多的貨幣追逐太少的商品”。政府可以通過控制貨幣增長來遏制通脹。這被視為現代經濟理論的一場革命。
二、消費函式理論
 其次,他創立消費函式理論,對凱恩斯經濟理論中的邊際消費遞減規律進行駁斥。凱恩斯認為,隨著社會財富和個人收入的增加,人們用於消費方面的支出呈遞減趨勢,與此同時儲蓄則越來越多。因此政府可以通過增加公共支出來抵消個人消費的減少,從而保證經濟的持續增長。弗里德曼指出,這一理論站不住腳,因為人們的欲望實際上永無止境,原有的得到滿足後,新的隨即產生。
三、“自然率假說”理論
第三,1968年,弗里德曼與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家菲爾普同時提出“自然率假說”理論。他們發現,長期來看,失業率與通貨膨脹並沒有必然聯繫。自然失業率永遠存在,是不可消除的。因此政府的巨觀調控政策長期來看是不起任何作用的。

重要著作

《實證經濟學論文集》(Essays in Positive Economics)
《消費函式理論》(A Theory of the Consumption Function)
《資本王義與自由》(Capitalism and Freedom)
《自由選擇》(Free to Choose)
價格理論》(Price Theory:A Provisional Text)
美國貨幣史。1867年~1960年》(A Monetary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1867一1960)與施瓦茲(Anna J.Schwartz)合著

附錄

1 經濟學者彌爾頓·弗里德曼的訃告
摘要:宣傳了曾經推動柴契爾&里根政府的貨幣理論的經濟學者彌爾頓·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94歲去世。這份訃告沒有諛詞,對弗里德曼在70年代的理論和表演敘述清晰,帶著嘲弄挖苦和批評的語氣。"弗里德曼沒有發明貨幣主義--幾個世紀以前這個理論就被探討過了--但是他結合了學術的聲望和大眾的表演能力,把這個理論推向政治的前沿。"……“是弗里德曼作為一個可以市場推廣的民粹主義者的庶民風格、說話樸素的能力,而不是他的經濟學細節,才給他帶來了國際聲譽。 ” 令人詫異的是,早就被默多克買下的《泰晤士報》一向偏保守、親美,這次卻發表了一篇署名"The Times"的訃告,冷嘲熱諷,與美國甚至澳大利亞等國媒體一致燒香諛墓的口徑極度不同。英國人親身深受弗里德曼貨幣主義之苦可見一斑。
略特(LT) 譯註
在頂峰時期,弗里德曼被認為是柴契爾夫人最喜歡的經濟學者,幾乎所有人都歡呼著稱他是貨幣主義經濟學的煽動者。弗里德曼提供了里根和柴契爾在1980年代推行的革命的主要理論靈感。弗里德曼沒有發明貨幣主義--幾個世紀以前這個理論就被探討過了--但是他結合了學術的聲望和大眾的表演能力,把這個理論推向政治的前沿。
當擴張性政策的有效性受到懷疑時,弗里德曼開出的處方包含了貨幣主義的一個觀點,亦即價格上漲是經濟中貨幣增長的一個功能。如果政府宣布控制貨幣增長,他們會抑制通貨膨脹的期待,也抑制提高工資要求,因而失業率會保持在一個自然水平--這是弗里德曼早期的假設--,只能通過其他方式,比如提高生產力來降低。
這就是弗里德曼的理論。然而,是弗里德曼作為一個可以市場推廣的民粹主義者的庶民風格、說話樸素的能力,而不是他的經濟學細節,才給他帶來了國際聲譽。 1970年代的過程中,右翼政治勢力開始為他的講座旅行提供經費,並作為聽眾傾聽他的意見觀點。右翼以此來與主流著名學者,例如典雅貴族氣的高伯瑞(John Kennith Galbraith)來抗爭。
更進一步的通俗化是通過一個重要的電視節目“自由選擇”(1980年。LT譯註:弗里德曼與妻子製作的10集電視片,在美國PBS連續播放10周 。 )來進行的。他易於接觸,難以壓制,弗里德曼的語言能力和美國大眾的說話方式有種共鳴。因此弗里德曼為美國右翼中高伯瑞的宿敵提供了巨大的安慰,那時美國右翼正在做最終努力來重新把權力放到意識形態保守派的手中。弗里德曼對私有財富而不是公共財富的正當化對當時的政治爭論起了很大的影響,當然也幫助了里根贏得1980年的總統大選。
但是他的一個政治關係已經把他拖進了強烈爭議。1973年皮諾切軍政府剛剛在智利上台,他們向弗里德曼徵求意見,如何抑制超高通貨膨脹--高達350%多。弗里德曼推薦的是“休克療法”--消減開支,銀根緊縮--弗里德曼宣布他的策略改善了經濟。但是他的做法帶來了巨量的失業和破產,食品供應也大幅度降低。(LT:在蘇聯解體時噩夢重演,不過導演換成了Jeffry Sachs等人,Sachs就此風光不再,現在灰溜溜去號召消滅貧窮了,大概也可以算對民眾贖罪 )。 雖然經濟學領域中趨向新古典主義假設、反對凱因斯假設的根本性爭論不是弗里德曼一個人的成就--海耶克和盧卡斯也屬於這個影響了跨數十年的變化的群體--但正是弗里德曼在1980年就取代了凱因斯成為世界上最有影響的經濟學家。他變得比他的同事們更有名,這更多是因為右翼政客們通過把他推崇為一個可信的博學者來支持自己的事業,而不是由於他的學術貢獻(當然他的貢獻也是大量的)。當戰後的凱因斯主義(提倡擴張主義來維持就業率)由於經濟危機而失去威信的時候,一個新古典主義的他選(提出警示--政府基本沒有能力促進經濟繁榮)變得更加容易推廣了。
但這種推廣需要一個非政治的、知識性的鬥士。弗里德曼充分符合這個要求。自從1960年代中期起,挑戰凱因斯主義的機會就變得明顯了,那時,同時大幅度上升的通貨膨脹和失業率質疑了原本的流行假設:這兩個負面指標之間有一種升降交換的妥協。弗里德曼耶強調了他的同事 菲爾普斯(LT:今年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宣稱從長期來看通貨膨脹和失業率之間的升降交換是個錯誤的觀點。
弗里德曼認為人們不應該被增加了的政府支出或者擴大了的貨幣量“騙去”進行更多的經濟活動,從而創造工作機會,他認為人們應該期待更高的通貨膨脹,要求提高工資--通過這樣做來保持生產和工作機會的不變,而通貨膨脹則更高。恰好在1979年代早期,工會運動尤其地風起雲湧,世界石油價格上漲了四倍,結果就是史無前例的高通貨膨脹和失業率,因此也就給弗里德曼否定兩者的關聯提供了證明。
弗里德曼的左翼批評者抓住了智利這個例子,稱智利是“弗里德曼的實驗室”,來說明弗里德曼觀點的不現實和粗糙。激烈爭議在1976年變得暴力,那時示威遊行破壞了弗里德曼接受諾貝爾獎的儀式。但是正如索羅斯所說,1979年和1980年柴契爾與里根各自開始掌權,是這兩件事情賦予了弗里德曼特別的歷史地位。索羅斯把弗里德曼的觀點稱為“市場原教旨主義”,它席捲了英美經濟政策的制定過程,因此現在弗里德曼的聲譽也就處在最令人難堪的眾目睽睽的測試中。
但是這個時期也是他的衰落的開始。政策施行的結果不是弗里德曼可以控制的,在世界上處於領導地位的經濟中實施有缺陷的貨幣總量政策(LT:指通過降低貨幣總量和貨幣增加來限制通貨膨脹和失業率)很快導致了失敗。英國選擇了M3(LT:簡單注下,指廣義貨幣,包括現金定活存款等等)作為主要貨幣總量來實施政策,結果,公司和個人都輕易地躲過了控制來借款,由於這種推進力,M3幾乎馬上就超出了指標。美國聯邦儲備長期都在試圖控制它選擇的主要總量M1(LT:狹義貨幣,主要是現金和活期存款),但是沒有成功。1979年美國政府加強了對流通中的貨幣的限制。在這兩個國家,失業率皆猛漲。批評者們抨擊政策制定者令人不可置信地輕易信任了從來沒有經過測試的經濟政策,說他們像在高速公路上瘋狂飆車。
很快實用主義就占了上風。貨幣主義的衰落最早的標誌是英國銀行的古哈特制定了一條經常被引用的法律,亦即當一個經濟指標(比如貨幣總量)被指定的時候,公眾就會調整自己的行為,因而也就使得指定的指標失去了作為政策工具的作用。
然後,弗里德曼本人--原先是唐寧街的一個著名訪問顧問--也戲劇性地疏遠了柴契爾的經濟記錄。
1983弗里德曼說英國的失業率翻了倍並不是因為他的理論錯了。他譴責政策中的起伏。“下去了,上來了;下去了,上來了。”他解釋說。因此“你們(英國人)的經濟不景氣要比本來該有的更加嚴重。
這位教祖並不是唯一撤退的人。里根、柴契爾和其他一些原本態度友好的西方領導人都已經放棄了對貨幣政策的過渡依賴。到了1985年,很少有政府還對M3的目標加以重視,雖然有些政府還是在形式上把這個目標和政府預算一起公布下。(LT: 2005年11月美聯儲用兩行簡短的公文正式宣布從06年3月起不再公布M3。)美國在1982年改變了經濟政策,這個政策實際上是通過赤字來支持減低稅率。羅森轉向了匯率和財政擴大。雖然反通貨膨脹政策仍在以獨立的中央銀行形式進行,弗里德曼派的貨幣試驗已經完了。
(LT:以下若干段的大部分是講述弗里德曼的生平,這些生平材料實在太好找了,也就不贅述。大致講到)弗里德曼是猶太移民的後代,15歲喪父,讀大學時遇到Arthur Burns為經濟學導師,Burns後來當上美聯儲主席。也提到他89年到中國訪問的時候同行者說他像“上帝一樣被年輕的中國人跟隨著”。左翼一直對他執嚴厲批評態度,在他跟皮諾切軍政府合作這點上更是激烈。弗里德曼一生出版了20多本書,妻子仍在,子女各一。
2 美國經濟學家米爾頓 . 弗里德曼給趙總書記的信
親愛的總書記先生:
在向您提出幾點我相信是中國經濟改革現階段所需的關鍵幾步的建議之際,我應該強調指出:我並非中國問題專家,對中國經濟的具體情況也不熟悉。但是,作為一個歷史學家,同時,在近幾十年中,又作為一個觀察者,我曾經研究了許多國家的經濟發展過程。每一個國家都相信自己的的環境是特殊的。但歷史證明,在各種不同的環境中都有一些共同的因素。這些共同因素提出了一些具有普遍適用性的重要結論。為筒明起見,我敘述一下這些結論。雖然有點武斷,然而我相信它們適用於中國。同時,我完全承認其他人遠比我更有權來判斷這些結論怎樣才能最好地付諸實踐。
l. 結束外匯管制.建立外匯自由市場,讓匯率由市場來決定。
三十多年以前,當我給印度財政部擔任幾個月的經濟顧問時.我首次相信了這一政策的重要性。我提出的“結束外匯管制、放開匯率”的建議未被採納。從那時起對印度連續幾十年的觀察證明:印度隨後發生的許多腐敗現象、無效率、以及普通人民生活水平沒有得到任何重大改善.都直接產生於繼續存在的外匯管制和多重匯率。香港得到發展的一個主要原因是,從很早的二次大戰後結束後的時期直到現在,不存在任何外匯管制。作為相反的例子,巴西、阿根延和墨西哥這樣一些國家發展失敗的重要因素就是維持了外匯管制。
2 .結束通貨膨脹。
結束通貨膨脹並避免它的復發,有一種、並且是唯一的一種方法:控制貨幣數量增長率。在中國現在主要是要控制現金數量。在中國現在的情況下,控制貨幣增長要求限制: (1) 由貨幣創造所支持的財政赤字; (2) 人民銀行各分支機構給企業的貨款數量,不管這些企業是國營、集體還是個人所有。
使儲蓄利率和貨款利率確實高於通貨膨脹率將大大有助於控制通貨膨脹。現在利息率大大低於通貨膨脹率,鼓勵了無效益的投資.而且阻礙了人民進行儲蓄。
3 .儘可能快、而且全面地放開對個別價格和工資的控制。
許多國家都相信。可以用控制個別價格和工資的辦法來控制通貨膨脹。但據我所知沒有一個這種政策獲得成功的實例 , 相反 -- 許多國家通過限制貨幣而不是實施價格控制制止了通貨膨脹。
亞洲的一個例子是日本, I 9 7 3 年,當通貨膨脹率和貨幣增長都達到了年率 2 5 % 時。大幅度降低貨幣增長率很快就使通貨膨脹得到制止。
制止、至少是減緩通貨膨脹,對於成功地放開價格和工資管制是必不可少的。為了鼓勵生產供不應求的產品,抑制生產供過於求的產品,同時用自由市場價格向供求雙方提供信息。為了確保能將商品供給最有效地使用它們的人們.自由市場的價格也是必需的。
由於結束對價格和工資的控制而出現的一次性名義上的價格上漲不是通貨膨脹,而且有利於減少通貨膨脹,當然這要繼續實行對貨幣控制的政策。名義價格雖然上漲了,但所支付的實際價格,包括貨幣、浪費的時間,有錢買不到東西的損失,等等,卻下降了。 1943 年的德國為此提供了一個生動的實例.當時路德維格 o 艾哈德在一個星期天放棄了對所有貨幣和工資的管制。他選擇在星期天干這件是因為這一天美國、英國和法國的占領軍當局不辦公,因而不能撤消他的命令。而艾哈德確信,只要有可能,他們是一定會這樣做的。同時,他繼續限制貨幣供應。結果是戲劇性的。價格和工資一下子升高了,但貨幣變得值錢了。黑市消失了,人們不再使用香菸和法國科涅克白蘭地酒這樣的商品作為代用貨幣,德國戰後的經濟奇蹟從此開始了 。
應該強調指出,當價格工資管制突然解除時,這一步驟的有益效果只能逐漸地顯示出來。
中國現在對許多產品實行的雙重價格體制是對腐敗和浪費發出的公開邀請。對原材料實行人為的低價不可避免地導致短缺、憑關係配給和賄賂。結果是原材料被無效益地使用。同樣,對最終產品實行人為的低價也不利於它們的生產,並且需要國家進行補貼。放開工資和價格將以有力的一擊使這一切全部結束。
4 .用分散化和私人控制來取代政府對經濟和國營企業的集中控制。 
中國在這一方面已經取得了良好成績。用分散的市場控制取代官僚主義的集中控制的過程進行得越快、越廣泛,得到的收益就越大。最重要的是要使對經濟活動付出的代價和得到的收益由私人來承擔。這是一種利用每個人為了促進經濟成長、社會繁 繁榮、安定而改善自身處境所作的共同努力的最有效的途經。很清楚,這就是中國“責任制”的目標,它在一些領域已經取得了輝煌的成果,應該並能夠向前繼續推進。
七十年以前,即俄國革命之前,甚至四十年以前,即中國解放前,有能力和受過良好教育的人們都合乎邏輯地相信,由為促進人民福利而獻身的卓越領導人控制的集中計畫,能夠比由為了促進個人和家庭利益而進行的個人活動所協調的、顯然是混亂而無計畫的市場經濟產生更好的結果。人們也相信政府看得見的手能比市場看不見的手產生更好的結果。
今天,幾乎沒有任何人再堅持這一信念。道理很清楚:沒有任何一個主要依靠詳細的集中計畫的國家能夠為它的大多數人民謀得較高水平的繁榮。相反,每一個使大多數人民都達到了高水平繁榮的國家,都主要依賴自由私人市場來協調經濟活動。
單單利用市場是不夠的。單有私有化也是不夠的 —— 正如印度、孟加拉國、墨西哥和許多非洲、拉丁美洲國家所表明的那樣。真正需要的是自由私人市場,這裡“自由”的意思是公開競爭,包括國外和國內的各種資源 , 特別是,個人或小團伙應能自由創立任何企業,這些企業可以生產和銷售任何一種為法律允許買賣的物品。建立這樣的企業不需要任何官方批准。如果需要營業執照,那么應該只要付出中等數額的款項即可自動領取。也就是說,如果需要頒發執照,那么它應該被視為一種稅,而不應看成由政府決定誰可以於什麼的手段。
印度的例子再一次表明這一點是何等重要。在批准創立企業、經營旅館、從事外貿經營等等方面的偏愛,產生了許多富有的買賣人和官員,同時也產生了許多窮人。
香港、新加坡、台灣、日本和南韓 ( 全都在遠東 ) 的經驗說明,廣泛使用自由私人市場使這些國家能夠在三十年中達到了美國花費了二百年才達到的成就。亞洲國家已經能從西方經驗中受益,已經能借用技術,同時受益於外國技能和投資,因而縮短發展過程。中國同樣可以做到這一點。
最後,再提醒一句,謹防半途而廢!我想起了南斯拉夫的例子。它第一個拒絕了蘇聯的計畫模式,而代之以企業工人自治和有限的私人市場,這使它能迅速地達到了一個相當高的經濟發展水平。但是,它停了下來,因為它沒有進一步走向私有化;特別應該指出的是,它沒能使財產權利成為可轉讓的 ( 可買賣的 ) 。結果是無休止的通貨膨脹、社會動亂和經濟困難。
中國改革的最初幾步已經獲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功。只要繼續進一步依靠自由私人市場,中國完全能取得進一步的巨大成功!
米爾頓·弗里德曼
( 1988.6 )
3凝望弗里德曼
中土葉芝
http://summermagic123.blog.sohu.com/22935213.html
弗里德曼曾經的學生郭譽森先生聽到米爾頓。弗里德曼去世的訊息時,下意識的說出的第一句話是“我還等著聽他對人民幣匯率的看法呢。”可惜我們再也聽不到了。
作為最後一位既家喻戶曉又有最高專業成就的偉大的經濟學家,弗里德曼對中國是有著深刻影響也有著深刻關懷的。雖然一生只有3次來到中國的經歷,可他卻稱之為“一生中最傳奇的經歷”。
1988年,也就是89年學潮的前一年,弗里德曼第一次受邀到上海演講。米爾頓特別提到,廈門一個年僅20歲的女學生,用盡了自己全部100元的積蓄,從廈門趕到上海聽他的演講,並說自己正在試圖翻譯他的著作。米爾頓感慨道:“這種具有進取心和勇氣的青年是中國的希望。”
米爾頓作為一位傑出的經濟學家,其思想深刻影響了世界,於1976年獲諾貝爾獎。但當他去斯德哥爾摩領獎時,為躲開抗議者們的西紅柿,他不得不從廚房登上領獎台。以為他挽救過智利瀕臨崩潰的經濟體系,幫助了皮切諾特——一個軍政獨裁者,創造了南美經濟成長的奇蹟。弗里德曼是一個具有獨立精神且信仰堅定毫不動搖的學者。而學術上的堅定並不意味著個性上的冷酷。我想也許當初他之所以冒天下之大不韙幫助智利發展經濟,多半是出於理想主義的熱情。他總是相信世界會更好,哪怕是短暫的細微的改變,雖然他出於單純的熱情只相信自己的經濟學而輕視與上層建築間關係。1980年弗里德曼夫婦曾經製作名為《自由選擇》的十集電視劇短片,傳播自由和民主理念。比照一下其他參差不齊的中外經濟學家吧,有多少願意低下身段,不厭其煩的親自製作電視劇短片和傳播自由理性的理念呢?
米爾頓曾經預言中國改革:“我對這一進步是否能長期持續表示悲觀。開放的制度將形成權利與責任,這可能對中央集權的政治機制產生威脅。可能出現的結果是再度中斷改革。”他還說“在思想方面,我們是勝利者。在美國,越來越多的公眾意識到政府沒有治療疾病的靈丹妙藥。”前不久《南方周末》上,鍾偉教授就這段話激動的說:“今天的中國,仍有人幻想著將自己的一生盲目託付給政府或某些聖賢嗎?思想能衝破牢籠嗎?自由的理念深深植根於我們心中了嗎?我門處於幸運和不幸的交錯點嗎?”我用內心祈禱,希望弗里德曼的預言能夠落空,而能使其預言落空的唯一原因,就在於我們追尋米爾頓一個世紀以來追尋的思想精髓。
上世紀5、60年代是凱恩斯主義的全盛時期。他在芝加哥大學的象牙塔中研究貨幣理論,反對當年全球都採用固定匯率制,孤軍奮戰,反對凱恩斯主義。1970年,各國被迫放棄了固定的匯率制,凱恩斯主義國家干預經濟引起的滯脹迫使各國開始反思。1980年,里根上台,保守派重新主宰了美國。在經濟上,弗里德曼成為里根經濟委員會的一員,他們共同反對增稅,建議總統削減聯邦政府開支,控制貨幣供應量,減少經濟限制,供給學派開始興盛。當凱恩斯主義的潮水退去,露出來的,便是一直堅守在沙灘上的弗里德曼們。
弗里德曼是市場經濟的堅定支持者,可他同樣是個關心窮人,關心窮人福利的提高。他主張用私立學校代替公立學校;給窮人發“教育券”;以及用“負所得稅”代替貧困補貼。如今這些主張已在一些地方實施,而且效果顯著。在今天的中國,已經有學者開始研究“學券制”的可行性了。
2006年11月16日,身高不到160CM的94歲的米爾頓。弗里德曼去世。他的去世“標誌著5、60年代活躍的一代經濟學家過去了”。但他們的思想遺產,獨立人格和學術的種子會繼續的生長,永遠影響一代又一代莘莘學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