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迫思維

強迫思維

強迫思維—obsessional thoughts 指以刻板的形式不隨意地反覆闖入個人腦海的觀念、表象或衝動。常令人不快,病人經常徒勞地努力加以抵制。儘管如此,病人仍將其認作是自己的思想。有時則是猶豫不決或無休止地在兩種選擇之間權衡,伴有不能對瑣細但必要的日常小事做決定,包括強迫性思維反芻,它與抑鬱的關係特別密切。

基本信息

強迫思維的表現

強迫思維的表現是下列4者:
(1)在病程中某一時間所體驗過的思想、沖動意念、或想像,會反覆或持久地很不合適地闖入頭腦,以致引起顯著的焦慮或痛若煩惱;
強迫思維強迫思維

(2)這種思想、衝動意念、或想像並不單純是對於現實生活中一些問題的過分擔心。
(3)患者企圖忽視或壓制這些思想、衝動意念、或想像,或者用其他思想或行動來中和它們;
(4)患者認識到這些強迫性思想、衝動意念、或想像都是他(或他)自己頭腦的)產物(並不是被強加的思想插入)。

妄想症和精神分裂

有些強迫症個體表現出來的強迫思維也具有妄想特徵。有5%的強迫症病人堅信他們的強迫思維是真實的,另外20%的人也相信,但是沒有到堅信的地步。因此,我們在診斷的時候必須考慮用缺乏“自知力”這個標準,來診斷那些對自己的思維堅信不疑的病人。妄想症與強迫症的區別強迫症會有強迫動作。因為強迫症中,強迫思維往往伴有強迫動作。
強迫思維與抑鬱性沉思(DepressiveRumination)
對強迫思維與抑鬱性沉思要做出明確區分具有一定的困難。二者的區別在於思維的內容和對思維的抵製程度不同。與強迫思維不一樣,抑鬱性沉思的內容是悲觀的,最後陷入沉思。而且,抑鬱性沉思的人不太會努力來壓抑這些想法,而強迫症患者會努力壓制這些想法。當病人同時患有強迫症和抑鬱症是,他會表現出這兩種症狀,但是在暴露聯繫中,只有強迫症狀得到處理。在臨床上,我們還發現,患有抑鬱症的病人認為治療是無效的,這樣的觀點會影響患者對治療進展的正性評價,影響患者的積極性,雖然這與強迫症無關,但是,在治療中,也需要的到處理。
顳葉癲癇:偶可出現強迫觀念和行為,呈發作性,並有其它顳葉癲癇的症狀,腦電圖、腦電地形圖等檢查可助鑑別。

廣泛性焦慮症:

廣泛性焦慮與強迫症在過度憂慮上就有很多相似之處,但是,與強迫思維內容不一樣,過度性憂慮,其憂慮的具體內容一般在現實生活中存在,而且病人並不認同自己的憂慮是不合適的(自我協調ego syntonic),它們不會覺得它們不應該擔心那些事情。而強迫思維的內容一般是虛構的,而且對這些想法病人認為是不合適的(自我不協調 ego dystonic),他們認為不應該出現這些念頭。除此之外,廣泛性焦慮障礙病人和強迫症病人都會擔心他們日常的一些事情,比如擔心他們的孩子會生病,廣泛性焦慮障礙病人會擔心由於生病導致的長遠的後果(比如學習退步,身體衰弱等等),而強迫症患者則會注意疾病的病菌(比如他們的孩子身上的感冒病毒會大批滋生)。對於那些沒有強迫動作,只有強迫思維的患者,尤其要區分憂慮與強迫思維。

恐懼症:

如果不考慮儀式行為,特定的恐懼症和強迫症是很相似的。比如說,對細菌和老鼠的病人常常能夠通過成功迴避老鼠來降低焦慮,但是,對於強迫症病人來說,如果他帶有“老鼠病毒”的強迫思維,雖然老鼠已經走了,他仍然會感覺受到細菌的感染,即便是在知道某個地方只是在幾個小時前出現老鼠的情況下,也會感覺被感染。這些問題通常會導致病人隨後採取迴避性行為(比如大洗衣服。洗澡等)。這些行為通常在特定的恐懼症病人身上不會發生。
疑病症與身體變形障礙(Body Dysomorphic Disorder)
疑病症的特點是對自己的健康特別關注,身體變形障礙關注的則是自己身體上有什麼畸形,這兩個方面也是強迫症患者強迫思維的內容。將強迫症與它們區分開來的最好方法是從內容這兩個方面。大多數疑病症和身體變形障礙關注的只是某一個方面的問題。而且,強迫症病人害怕將來會感染上疾病,而疑病症與身體變形障礙通常關注的是現在已有的一些問題,比如疑病症害怕自己已經生上什麼病了。

抽動穢語綜合症

抽動穢語綜合症(Tourette’s Syndrome)和其他抽搐障礙(Tic Disorders)
要把這兩種心理障礙刻板的機體行為同強迫症區分開來,主要要分析行為與強迫思維之間的功能性關係。機體抽搐通常是自動的,其目的並不再與壓制強迫思維帶來的痛苦煩惱。相對來說,從行為上區分抽搐與“純粹”的強迫動作並不容易,而且只有純粹的強迫動作的強迫症患者也很少見。正如我們前文提到的,強迫症並發抽搐障礙的機率很高,所以對某個病人來說,在他身上往往可能同時出現兩種障礙。正如抑鬱性沉思一樣,區分抽搐行為和強迫動作對於同時患有這兩種障礙的病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儀式行為阻止法的對象是強迫動作,而不是抽搐行為。

強迫思維有什麼特點

強迫症患者思維上完全能夠意識到某些思想是不必要的,或者是荒謬的,並力圖把這些想法從腦海中驅趕出去,但對這種思想並不能自由地加以干涉或控制,因此常有“控制不住”的體驗,強迫性思維同時伴有煩躁焦慮的情緒,存在自我強迫和反強迫,可見強迫症的危害很大,強迫症患者的這種思維特點不僅干擾患者的正常工作生活,而且嚴重的還會導致患者社會功能的受損。 強迫性思維的表現主要為四個方面,即在病程中某一時間所體驗過的思想、衝動意念、或想像,會反覆或持久地很不合適地闖入頭腦,以致引起顯著的焦慮或痛若煩惱;這種思想、衝動意念、或想像並不單純是對於現實生活中一些問題的過分擔心;有些強迫症患者企圖忽視或壓制這些思想、衝動意念、或想像,或者用其他思想或行動來中和它們;強迫症患者認識到這些強迫性思想、衝動意念、或想像都是他自己頭腦的產物。
1.強迫懷疑:患者對自己言行的正確性反覆產生懷疑,既而產生強迫性檢查行為。如出門後懷疑是否關好門窗、寫信是否寫錯地址等,為此而反覆檢查。
2.強迫性窮思竭慮:強迫症患者對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情或自然現象反復思索,追根溯源,明知毫無意義,但無法控制,其思維經常糾纏在一些缺乏實際意義的問題上而不能擺脫,這一症狀在青少年中才可以看到,如想"為什麼把桌子叫桌子而不叫椅子","為什麼一加一等於二卻不等於三"。
3.強迫聯想:強迫症患者腦子裡出現聽到或看到某一觀念或某一句話,便不由自主地聯想起另一個觀念或詞句。
4.強迫回憶:強迫症患者對經歷過的事件,不由自主地在意識中反覆出現,雖自知無此必要,但無法自控。有時強迫回憶和強迫懷疑可同時出現,患者在強迫回憶時懷疑自己回憶有錯又不得不從頭想起,加重其不安和痛苦;有時患者表現為發獃,實際上是在想,若被打斷或認為"想得不對"時,就得從頭再想起,因怕人打擾而表現出煩躁、躲避人等退縮性表現。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