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學史

中國文學史

中國文學史,是一部漫長而輝煌的歷史,五千年古國盛衰興亡的風雲在其中舒捲;是中華文明最值得自豪的瑰寶。悠久的中國文學史分為前後兩個時期,應稱前時期為“古代”,後時期為“近代”,“古代”為中國文學發生以後不斷的發展,形成中國的傳統文學,而使其傳統文學發展到其頂點的時期,就是中國文學最光榮的時期。“近代”為中國的傳統文學受某種勢力的壓力,失去自己的傳統,不能再向上發展,由其頂點日趨下坡的時期。這是中國文學史上非常分明而極重要的事實。

基本信息

歷史簡介

中國文學起源於生產勞動。它的產生一直要追溯至人類生活的最原始階段。原始人在生產勞動的過程中,由於筋力的張弛和工具動用的配合,自然地發生勞動的呼聲。這種呼聲具有一定的規律之後,就產生了節奏。這種簡單的節奏就是音樂,舞蹈的節拍和詩歌韻律的起源。

中國文學史----甲骨文字中國文學史----甲骨文字

在遠古時代的村落中,每當春天到來,準備開始農耕之際,為

了祈求豐盛的收成,要舉行祭祀之類的活動。秋天收穫之後,也要舉行類似的活動、儀式,從中便產生了歌謠,這些歌謠就成了中國文學的源泉之一。

原始的神話傳說和歌謠,在人們口頭代代流傳,經過漫長的時間,才用文字記下一鱗半爪。由於 時間久遠口耳相傳導致變異,後世見諸文字記載的原始文學很難說是其原貌。這些遠古歌謠和神話,我們稱之為傳說時期的文學。

遠古時期的歌謠和神話傳說,在古籍中時有記載。據說是神農時代出現的《蠟辭》云:“土,反其宅!水,歸其壑!昆蟲,毋作!草本,歸其澤!”(《禮記·郊特牲》)這大約是一首農事祭歌。至於傳說為堯舜時期的《擊壤歌》、《康衢謠》、《卿雲歌》、《堯戒》、《賡歌》、 《南風歌》等

,從其思想內容和 語詞來看,顯然都是後人的偽托。倒是有些簡單質樸的韻語,可能是原始歌謠的 遺留。如《吳越春秋》卷九所載的《彈歌》:“斷竹,續竹,飛土,逐宍。 (宍古肉字)”反映的是原始人製造彈弓和狩獵的過程,語言古樸,但已經具有韻律,顯然是一首十分古老的歌謠。《呂氏春秋·音初篇》所載禹時塗山氏之女所歌的“候人兮猗”,雖只有一句,卻是我們今天所能見到的比較可信的夏代詩歌的遺文。屬於遠古時期的神話傳說,反映了生產力水平很低的情況下,先 民對自然和社會的認識。後來的文字記錄大多是片斷零散的,有些已經被後人改造,中國神話的原始形態並沒有很好地保存下來。

文字產生以後,中國文學才脫離了傳說時期。文字的出現,是社會文明的標誌之一。漢字的起源,歷來有若干推斷,至今仍是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隨著甲卜辭及殷商青銅器的不斷出土,探討上古文學有了可信的資料。甲骨文字和部 分青銅器上的銘文,是現在所知最古的文字。甲骨文代表的商代晚期文字,已經發展為相當成熟的文字系統。甲骨卜辭文句簡樸形式單一,僅有少量的記事文字; 商代中期的青銅器銘文也只有兩三字,直到商代晚期,銘文仍很簡單。

然而甲骨文和金文的產生卻具有重大的歷史文化意義,為口耳相傳的文學發展成為書面文 學提供了條件,標誌著中國書面文學的萌芽。西周末年至春秋時期,出現了一些 較長的鐘鼎銘文,這表明具有文學因素的文本出現了。從此,文學的各種形式在 語言文字的不斷成熟過程中分途發展。

金文金文

詩歌是最古老的文學形式之一。中國最初的詩歌是和音樂、舞蹈結合在一起 的,這在我國古籍中有明確的記載。《呂氏春秋·古樂》云:“昔葛天氏之樂, 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闋:一曰載民,二曰玄鳥,三曰遂草木,四曰奮五穀,五曰敬天常,六曰達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總萬物之極。”“葛天氏”應是傳說時期的一個部落酋長。這八闋可能是現在所知的最古的一套樂曲,有歌有舞,歌辭已經無可稽考,舞容極其簡單,僅三人手持牛尾,邊舞邊唱。其內容從八闋樂曲的題目來推測,“載民”是歌唱始祖;“玄鳥”即燕子,可能是本部落的圖騰;“遂草木”歌唱草木茂盛;

“奮五穀”歌唱五穀生長;“敬天常”即遵循自然法 則;“達帝功”以下反映了原始人的宗教信仰。這套樂曲體現了上古時代詩、樂、 舞一體的原始形態。

詩歌和音樂、舞蹈相互結合的形式,在文字已經成熟並廣泛用於文獻記錄以後,還存在了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如《詩經》中的作品都是樂歌,而其中的頌詩, 是祭祀時用的歌舞曲。約在春秋以後,詩歌從樂舞中逐步分化獨立出來,專向文學意義和節奏韻律方向發展。

基本特徵

中國文學史中國文學史

漢語言文字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最古老的語言文字之一。漢語言文字對中國文學的形成和建設起著巨大的作用 :①容易引起具體意象。由於漢字具有表意性特徵,其自身排列有時就會引起某種具體的意象。例如賦和駢文,就大量運用同形旁的字。中國文字的象徵表意特徵造成了一種獨特的審美效果。②漢字一般為單文獨義、一字一音,這就使中國詩歌的音節變化有了一整套獨特的謹嚴的格律,並且在外觀上構成整齊對稱的形式美。③漢語有四聲,詩人們利用漢語言的這種特性,寫詩時注意字聲安排,於是近體詩(五言律詩、絕句,七言律詩、絕句)、詞、散曲等詩歌體應運而生,並統領詩壇達千年之久。詩歌充分利用四聲變化,造成了節奏鮮明、抑揚頓挫的藝術效果。④文言文作為特殊的書面語言,可與日常用語長期分離而保持官方語言的地位,這就發生了文學在文言和白話兩個不同的軌道上運行、內容與形式皆有巨大的差異的現象。

中國文學,除了因為漢文字語言具有自己的特徵以外 ,還具有它自己的獨特文學觀念體系。這種觀念體系受中國傳統的思想體系所支配,其思想淵源在於孔子創立的儒家學派。以孔、孟為代表的儒家思想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影響中國的民族性格和文化思想。其一,是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禮記·大學》)為核心的入世思想;其二,是以“仁、義、禮、智、信”為標準的道德觀念;其三,是以“天、地、君、親、師”為次序的倫理觀念;其四,是以“允執其中”(《論語》)為規範的中庸哲學。在這種思想的支配下,詩文以教化為功用的中國文學在內容上偏重於政治主題和倫理道德主題。將文學視為政治的附庸和說教的傾向一直被當作一種無可非議的傾向。君臣的遇合、民生的苦樂 、宦海的浮沉、戰爭的勝敗、國家的興亡、人生的聚散、綱常的序亂、倫理的向背等,一直是中國文學的主鏇律,無論是詩歌、散文、小說還是戲曲,概莫能外。儒家的入世哲學和教化觀念,給中國文學帶來了政治熱情、進取精神和社會使命感,但同時也抑制了自我情慾的釋放,自由個性的迸發和自我意識的開掘 ,尤其是“ 存天理 、滅人慾 ”的理學觀念,使文學蒙上了理性主義的煙靄 。上述內容 特 點並行的是“中庸”美學追求 。中國文學講求中和之美 ,“ 樂而不淫,哀而不傷”,一般不把情感表達得過分熱烈。中國舊體詩大都感情節制,思想含蓄,言有盡而意無窮,同樣表現出濃厚的理性主義色彩。

中國文學史中國文學史

在中國思想史上,儒、道兩家的思想體系是互為補充的,儒、道、釋3家也常常合流 。儒家 、道家 、佛教思想有相異和對立的一面,又分別給予中國文學以不同側面的影響。所謂“達則兼善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的思想,儒家繼承的是兼善精神,道家則本著“無為”之旨,發展了獨善思想。在中國文人身上,積極入世和消 極 避 世思想往往交織在一起,彼此消長。在文學作品中,這種現象有著鮮明的表現。如果說“兼善天下”與“獨善其身”是古代士大夫的互補的人生趨向,那么,慷慨悲歌與憤世疾俗,則成為古代知識分子常有的心理狀態和藝術意念。雖然儒家思想對中國文學總體風格的影響占著主導的方面,但老莊哲學對中國文學藝術的影響也是巨大的。這種影響有兩個方面:①“大音希聲,大象無形”的觀點揭示了藝術中虛和實、無和有的辯證法,指出“有生於無”。對於形成中國文學含蓄精練的藝術表現形態上的特點起有異常重 要的作用 。中國文學極強調以虛寫實,以靜寫動的表現方法。中國文人不喜歡纖毫畢現地直接描述,而把藝術感覺、藝術想像的空間留給讀者自己去品味、揣摩和思尋,追索那些不可言傳的大音、大象——美的極致,創造出無聲勝有聲的藝術境界 。②“大制不割” 、“道法自然”。“不割”即強調一種自然的完整性,強調自然的純樸、素樸、渾樸。然而,至高無上的、形而上的道,要求“法”形而下的自然,這裡強調的是一種自然的美。因而,中國文學藝術家向來把刻苦的技巧訓練與不露刀斧鑿痕的無技巧境界結合起來,“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這是大多數中國作家畢生孜孜以求的藝術境界的寫照,也是他們藝術道路的真實反映。由於上述兩方面的影響,中國文學和西方文學相比,大體上說,西方文學顯得直截了當、率性任真,中國文學則委婉曲折、含蓄深沉;西方文學傾向於鋒芒畢露深刻廣大,中國文學則傾向於綿里藏針機智微妙;西方文學尚一瀉千里的鋪張,中國文學則尚尺幅萬里的濃縮。這種審美觀在總傾向上的差異是顯而易見的。

演進

推動中國文學演進的因素,既有外部的,也有內部的。所謂外部因素是指社 會經濟、政治、文化的影響,民族矛盾的影響,以及地理環境的影響,等等。

關於中國文學演進的內部因素,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首先要考慮到文學發展的不平衡。由於中國歷史悠久、幅員廣闊,所以中國文學發展的不平衡性特別突出。這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文體發展的不平衡。每個文體都有一個從萌生到形成再成熟的過程,所謂文體發展不平衡,包含這兩方面的意思:一方面,各種問題形成和成熟的時代不同,有先有後。另一方面,各種文體從萌生形成再到成熟,其過程的長短也不同。

二、朝代的不平衡。各個朝代文學的總體成就是不一樣的,有的朝代相對繁榮些,有的朝代相對平庸些,這很容易理解。

中國文學史中國文學史

三、地域的不平衡。所謂地域的不平衡包含兩方面的意思:

一是在不同的朝 代,各地文學的發展有盛衰的變化,呈現此盛彼衰、此衰彼盛的狀況。

其次,在中國文學的演進過程中,有一些相反相成的因素。

1:俗與雅之間相互的影響

2:各種文體的相互滲透與融合

3:復古和革新之間的交替與碰撞

分期

中國文學史可以分成上古期、中古期、近古期。三古之分,是中國文學史大的時代斷限。在三古之內,又可以細分為七段。

三古、七段的具體劃分如下:

上古期:先秦兩漢(公元3世紀以前)

第一段:先秦

第二段:秦漢

中國文學史中國文學史

中古期:魏晉至明中葉(公元3世紀至16世紀)

第三段:魏晉至唐中葉(天寶末)

第四段:唐中葉至南宋末

第五段:元初至明中葉(正德末)

近古期:明中葉至“五四”運動(公元16世紀至20世紀初期)

第六段:明嘉靖初至鴉片戰爭(1840)

第七段:鴉片戰爭至“五四”運動(1919)

上古期

先秦文學先秦文學

上古期的第一段是先秦文學。在這個階段,文學的創作主體經歷了由群體到 個體的演變,《詩經》里的詩歌大都是群體的歌唱,從那時到中國文學史上第一 位詩人屈原出現,經過了數百年之久。上古巫史不分,史從巫中分化出來專門從 事人事的記錄,這是一大進步。而士的興起與活躍,對文學的發展又起了關鍵性 的作用。先秦文學的形態,一方面是文史哲不分,另一方面是詩樂舞結合,這種 混沌的狀態成為先秦的一大景觀。所謂文史哲不分,是就散文這個領域而言,在 講先秦散文時我們無法排除《尚書》、《左傳》、《國語》、《戰國策》等歷史 著作,也無法排除《周易》、《老子》、《論語》、《孟子》、《莊子》等哲學 著作,那時還沒有純文學的散文。至於詩歌,最初是和音樂

、舞蹈結合在一起的, 《呂氏春秋》里記載的葛天氏之樂,以及《尚書·堯曲》里記載的“擊石拊石, 百獸率舞”,都是例證。《詩經》、《楚辭》中的許多詩歌也和樂舞有很大關係。 風、雅頌的重要區別就是音樂的不同,據《史記·孔子世家》,《詩》三百五篇 都可以和樂歌唱。《楚辭》中的《九歌》是用於佘祀的與樂舞配合的歌曲。

上古時期的第二段是秦漢文學。秦漢文學出現了不同於先秦文學的一些新的特點。首先是創作主體的處境有了變化,戰國時代遊說於列國之間的士,聚集到統一低過的皇帝或者諸侯王周圍,形成若干作家群體,他們以歌功頌德或諷刺喻譎諫為己任。如武帝時期的司馬相如、東方朔,吳王門下的枚乘、鄒陽。這些“言語侍從之臣”正好成為大賦這種漢代新興文體的作者。與漢代大一統的政治局面相適應,漢代文學失去了先秦文學的生動活潑與多姿多彩,而形成格式化的、凝重板滯的風格。然而,對於中國詩歌來說,漢代是一個極其重要的朝代。《詩經》那種四言的軀殼到漢代已經僵化了,楚辭的形式轉化為賦,漢代樂府民歌卻以一種新的姿態、新的活力,先是在民間繼而在文人中顯示了不可抗拒的力量,並由此醞釀出中國詩歌的新節奏、新形式,這就是歷史不衰的“五七言體”。

中古期

中古期從魏晉開始,經過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到明朝中葉為止。

中古期文字中古期文字

中古期的第一段從魏晉到唐中葉。這是五七言古體詩繁榮發展並達到鼎盛的 階段,也是五七言近體詩興起、定型並達到鼎盛的階段。詩,占據著文壇的主導 地位。文向詩靠攏,出現了詩化的駢文;賦向詩靠攏,出現了駢賦。從“三曹”、“七子”,經過陶淵明、謝靈運、庾信、“四傑”、陳子昂,到王維、孟浩然、高適、岑參、李白、杜甫,詩歌的流程清楚而又完整。杜甫既是這個階段最後的一位詩人,又是開啟下一階段的最早的一位詩人,像一個里程碑矗立在文學史上。“建安風骨”和“盛唐氣象”這兩個詩歌的範式,先後在這個階段的頭尾確立起來,作為一種優秀的

傳統,成為後代詩人追慕的極致。這又是一個文學創作趨於個性化的階段,作家獨特的人格與風格得以充分展現。陶淵明、李白、杜甫,他們的成就都帶著鮮明的個性。此外,這個階段的文學創作,宮廷起著核心的作用,以宮廷為中心形成若干文學集團,文學集團內部成員之間相互切磋,提高了文學的技巧。以曹操為道的鄴下文人集團在發展五言古詩方面的作用,齊梁和初唐的宮廷詩人在建立近體詩格律方面的作用,都是有力的證據。在這個階段,玄學和佛學滲入文學,使文學呈現多姿多彩的新面貌。在儒家提倡文學的政治教化作用之外,玄學家提倡的真和自然,已成為作家的美學追求;佛教關於真與空的觀念、關於心性的觀念、關於境界的觀念,也促進了文學觀念的多樣化。

中古期的第二段是從唐中葉開始的,具體地說就是以天寶末年“安史之亂” 爆發為起點,到南宋滅亡為止。唐中葉以後文學發生了一些值得注意的變化:韓、柳所提倡的古文引起文學語言和文體的改革,宋代的歐陽修等人繼續韓、柳的道路,完成了這次改革。由唐宋八大家共同實現的改革,確定了此後的文學語言和文體模式,一直到“五四”才打破。詩歌經過盛唐的高潮之後面臨著盛極難繼的局面,詩人們紛紛另闢蹊徑,經過白居易、韓愈、李賀、李商隱等中晚唐詩人的努力,到了宋代終於尋到了另一條道路。就宋詩與唐中葉以後詩歌的延續性而言,有這樣兩點值得注意:由中晚唐詩人開始,注重日常生活的描寫,與日常生活相關的人文意象明顯增多,到了宋代這已成為一種普遍的風氣;由杜甫、白居易開創的反映民生疾苦積極參與政治的傳統,以及深沉的憂患意識,在晚唐一度減弱,到了宋代又普遍地得到加強。就宋代出現的新趨勢而言,詩人與學者身份合一, 議論成分增加,以及化俗為雅的美學追求,也很值得注意。作為宋詩的代表人物, 黃庭堅與江西詩派具有比較明確的創作主張與藝術特色。蘇軾、楊萬里、范成大、 陸游等也各以其自身的特點,與江西詩派共同構成有別於唐音的宋調。唐中葉以後曲子詞迅速興盛起來,經過五代詞人溫庭筠、李煜等人之手,到了宋代遂蔚為大觀,並成為宋代文學的代表。柳永、蘇軾、周邦彥、李清照、辛棄疾、姜夔等 人的名字也就永遠鐫刻在詞史上了。唐中葉以後傳奇的興盛,標誌著中國小說進入成熟的階段;而在城市文化背景下,唐代“市人小說”的興起,宋代“說話”的興盛,則是這個階段內文學的新發展。

中古期的第三段從元代開始,延續到明代中葉。從元代開始敘事文學占據了 文壇的主導地位,這是具有重大意義的。從此,文學的對象更多地從案頭的讀者 轉向勾欄瓦舍里的聽眾和觀眾。文學的傳媒不僅是寫在紙上或刻印在紙上的讀物, 還包括了說唱扮演的藝術形式。儒生社會地位降低,走向社會下層從事通俗文學的創作,先是適應民眾喜聞樂見的文學形式,繼而提高這些文學形式,於是出現了關漢卿、王實甫、馬致遠、高明等一大批不同於正統文人的作家。元代的文學以戲曲和散曲為代表,以大都為中心的雜劇與以溫州為中心的南戲,共同創造了元代文學的輝煌,而明代流行的傳奇又是對元曲的繼承與發展。元末明初出現了《三國志演義》、《水滸傳》這兩部長篇白話小說,成為這個階段的另一標誌, 它們的出現預示著一個長篇小說的時代到來了。

近古期

中國文學史---近古期中國文學史---近古期

明嘉靖以後文學發生了劃時代的變化。這變化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一、隨著商業經濟的繁榮、市民的壯大、印刷術的普及,文人的市民化和文學創作的商 品化成為一種新的趨勢;二、在王學左派的影響下,創作主體的個性高揚,並在作品 中以更加強烈的色彩表現出來;在文學作品中對人的情慾有了更多肯定的描述;三、詩文等傳統的文體雖然仍有發展,但已翻不

出多少新的花樣。而通俗的文體顯得生機勃勃,其中又以小說最富於生命力。這些通俗 文學藉助日益廉價的印刷出版這個媒體,滲入社會的各個階層,並產生了廣泛的 影響。從以上各方面看來,明代中葉的確是一個文學新時代的開端。

從明嘉靖初到鴉片戰爭是近古期的第一段。明清易代是一個巨大的變化,特 別是對那些漢族士人的震動極其強烈,但清代初期和中期的文學創作基本上沿襲 著明代中葉以來的趨勢,並沒有發生巨大變化。在近古期第一段,文學集團和派 別的大量湧現以及它們之間的論爭,是一種值得注意的現象。

近古期的第二段是從鴉片戰爭開始的。與明清易代相比,鴉片戰爭的炮聲是 更大的一次震動。鴉片戰爭帶來千古未有之變局,從此中國由封建社會淪為半封 建半殖民地社會。西方文化開始湧入中國這片古老的土地,而中國許多有識之士 在向西方尋求新的富國強兵之路的同時,也尋求到新的文學靈感,成為一代新的 作家,龔自珍、黃遵憲、梁啓超便是這批新人的代表。與社會的變化相適應,文 學創作也發生了變化。救亡圖存的意識和求新變於異邦的觀念,成為文學的基調。 文學觀念也發生了變化,文學被視為社會改良的工具,在國民中最易產生影響的 小說的地位得到充分肯定。

隨著外國翻譯作品的逐漸增多,文學的敘事技巧更新 了。報刊這種新的媒體出現了,一批新的報人兼而具有作家的身份,他們以報刊 傳播其作品,寫作方法也因適應報刊這種形式的需要而有所變化。在古文領域內 出現了通俗化的報刊文體,在詩歌領域裡提出了“我手寫我口”這樣的口號。

近古期的終結,也就是中國古代文學的終結,我們仍然劃定在“五四”運動 爆發的1919年。這是因為“五四”作為一次新文化運動,不僅在社會史上開 啟了一個新的時期,也在文學史上開啟了一個新的時期。在“五四”運動之前雖 然出現了一些帶有新思想與新風格的作家,但那仍然屬於古典文學的範疇。“五四”運動中湧現出來的那批作家才有了質的變化。我們既注意19世紀末以來文 壇發生的漸變,更注重“五四”這個大的開闔。“五四”闔上了中國數千年古典 文學的門,同時打開了文學的一片嶄新天地。

基本簡介

中國文學史,是一部漫長而輝煌的歷史,五千年古國盛衰興亡的風雲在其中舒捲;是中華文明最值得自豪的瑰寶。悠久的中國文學史分為前後兩個時期,應稱前時期為“古代”,後時期為“近代”,“古代”為中國文學發生以後不斷的發展,形成中國的傳統文學,而使其傳統文學發展到其頂點的時期,就是中國文學最光榮的時期。“近代”為中國的傳統文學受某種勢力的壓力,失去自己的傳統,不能再向上發展,由其頂點日趨下坡的時期。這是中國文學史上非常分明而極重要的事實。

圖書信息

龔鵬程《中國文學史》

基本簡介

作者:龔鵬程

中國文學史中國文學史

出 版 社:後浪出版諮詢(北京)有限責任公司、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叢書編號:後浪大學堂系列叢書014

ISBN:9787510009969

出版時間:2009-10-01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內容簡介

有感於坊問文學史類書籍的種種缺憾,台灣學者龔鵬程先生親自執筆,為讀者呈現一部中國文學史的最新學術論著。《中國文學史(上)》是一本獨立的文學之史,說明文學這門藝術在歷史上如何出現、如何完善、如何發展,其內部形成了哪些典範,又都存在哪些問題與爭論,包括各時期人的文學史觀念和譜系如何建構等等。文學的觀念史、創作史、批評史,也兼攝於其中。

《中國文學史(上)》是對過去文學史傳統寫法的重大革新——注意文學史實和歷史詮釋的區分,反對文學史寫作的簡單化,注重文學發展中多元異質成分的挖掘,盡力為讀者還原一部真實的文學發展史。

中國文學史中國文學史

《中國文學史(下)》接續上冊,起於晚唐,迄於20世紀初,全景展現了中國近一千餘年文學歷史的發展變遷。

作者秉承自己獨特的文學史觀,通過剖析對文學歷史的各種詮釋之間共時性的互動與抗衡、歷時性的累積與變奏,上推歷史本身,下探對後世的影響。書中具體論述了晚唐的格法之學如何展開“宋詩的基本風貌 ”、唐宋文人階層如何擴大、文人的性質如何衍變、文學如何成為社會文化的基調,兼論屈原、陶淵明、杜甫、李商隱等人如何成為文學史的重要人物、形塑後世的創作觀點;文與道、駢與散、詩與詞、經與文之間的辯證,以及說唱、音樂的文學化;明清之際精緻的八股文寫作、文學創作的通俗化,以及文學史寫作的出現。

作者於兩冊文學史的寫作中展現了“文字─文學─文化”的體系觀,即以文字為基礎的文學世界逐漸擴大,文學自兩漢文人階層的形成發展到唐宋文學崇拜的社會,最終走向明清之際的通俗化,文人階層的內部結構在歷史中不斷變動形成了中國文化的主要脈絡。

作者簡介

龔鵬程,祖籍江西吉安,1956年生於台北。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畢業。曾任淡江大學文學院院長,台灣南華大學、佛光大學創校校長,台灣學生書局總編輯等職。曾獲台灣中山文藝獎、中興文藝獎、傑出研究獎等獎項及台灣校園十大名師、台灣十大金榜專欄作家稱號。2004年起,歷任北京師範大學、清華大學、南京師範大學教授。現為北京大學教授。

龔鵬程先生自幼才華橫溢,研究領域涉及中國文學、史學、哲學、宗教等,博古通今,著作等身,有“天下第一才子”之美譽,是當代享譽海內外華人世界的知名學者。至今正式出版專著70餘種,其中在內地出版的有:《游的精神文化史論》、《中國文人階層史論》、《文化符號學導論》、《文學散步》、《中國傳統文化十五講》、《國學入門》、《俠的精神文化史論》、《中國小說史論》等。

編輯推薦

★ 歷時兩年,“天下第一才子”最新力作:作者龔鵬程有“天下第一才子”的美譽,已在內地出版《游的精神文化史論》、《中國文人階層史論》)、《文化符號學導論》、《文學散步》、《中國傳統文化十五講》、《國學入門》、《俠的精神文化史論》等專著,涉及中國文學、史學、哲學、宗教多個領域。本書可視為作者思想與治學的集大成者,以往論著中的諸多論點在本書中得到了衍伸和具體化用,集中闡釋中國文學史這一論題。

★不滿傳統寫作模式,親自撰寫最重史法史例史體的中國文學史:作者不滿意傳統文學史的寫作模式,認為它們不是“依序介紹這個作家那個作家之生平及八卦,如《錄鬼簿》”,就是“抄撮這篇佳作那篇佳作,如馬二先生湖上選文”,因此獨闢蹊徑,認為要從歷史發展的歷史性和作品接受的共時性兩方面綜合研究文學史,把文學視為是與政治、社會、哲學、宗教主結構組成的一個大結構中的一部分。該書關注文學這門藝術在歷史上如何出現、如何完善、如何發展,其內部形成了哪些典範,又都存在哪些問題與爭論,歷代人的文學史觀念和譜系如何建構等問題,尤其注重文學發展中多元異質成分的挖掘,為讀者呈上一份全面、大氣卻又不乏細膩的中國文學發展史。

★以論代史,述說幾千年文學歷史舉重若輕:本書雖然旨在述說中國幾千年文學歷史的發展過程,卻獨具一份輕逸靈動,原因在於本書採取以論代史的寫法,直擊文學史上重大問題,不斷挑戰傳統定論,不斷刺激讀者的閱讀欲望,全無傳統史論的凝滯感。

★下筆風流,嬉笑怒罵皆成文章,彈指間舊說陳論灰飛煙滅:本書雖然隨處引經據典,但在作者的生花妙筆下,古文與今文交相輝映,相得益彰。作者率性直言,論說有力,提出許多顛復傳統、值得深入探討的論點:《詩經》國風到底出自貴族還是平民?屈原真有其人還是只是漢代文人的集體編輯作業?文學自覺真如魯迅所說起自魏晉?李杜王孟的“盛唐”是何人貼的標籤?……

袁行霈《中國文學史》

基本簡介

書名: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中國文學史(第二版)第二卷

ISBN:704016480

作者:袁行霈//羅宗強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定價:38.8

頁數:426

出版日期:2005-7-1

版次:1

開本:16開

包裝:平裝

內容簡介

簡介:本書是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紀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計畫”的成果,既是高校教材,也是學術研究著作。本書倡導文學本位,並將文學置於廣闊的文化背景之中,翔實地描述中國古代文學的發展歷程,作了一些具有創新性的考證和論述。各章均有詳細的附註,以介紹各家之說,各卷之後附有研修書目,為讀者提供進一步研究的線索,具有鮮明的開放性、前瞻性以及較大的信息量。出版後獲得國家圖書獎、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特等獎、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優秀教材一等獎。這次修訂,在保持原來的編寫宗旨、指導思想、體例、框架、特色、結構和篇幅的前提下,彌補已發現的缺失,審慎地增加新的資料、吸收新的成果,對內容也有所增刪,體例和文風得到進一步的統一。

本書適合作為高校中文系的通用教材,亦可供古代文學愛好者、研究者參考。

圖書目錄

第三編 魏晉南北朝文學

緒論

第一節 文學的自覺與文學批評的興盛

文學自覺的標誌 從人物品評到文學品評 從文

體辨析到總集的編纂 文學理論體系的建立 新的

文學思潮

第二節 動亂中文人的命運與文人的風尚

亂世與亂世文學 文人多遭殺戮的命運 藥與

酒:生死主題、求仙主題、隱迪主題

第三節 門閥制度與門閥觀念下的文學創作

士族與庶族的對立 寒士的不平 文學家族

宗族與倫理

第四節 玄學對文學的滲透

擺脫兩漢經學的束縛 自然與真 言意與形神

魏晉風流:穎悟曠達真率之美 從玄言到理趣

第五節 佛教與佛經翻譯對文學的影響

佛教的傳入與佛經的大量翻譯 文人與佛教 佛

教對文學的影響:想像世界的豐富 故事性的加強

四聲的發現 辭彙的擴大 文學觀念的多樣化

第六節 魏晉南北朝丈學的發展歷程

建安、正始文學 兩晉文學 南北朝文學 魏

晉南北朝文學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

第一章 從建安風骨到正始之音

第一節 曹操與曹丕

學習漢樂府結出的碩果 曹操的文壇領袖地位

曹丕與七言詩

第二節 曹植

政治悲劇與詩歌才華的展現 骨氣奇高、辭采華茂

五言詩的發展 後世詩人的認同

第三節 王粲、劉楨及蔡談

“七子之冠冕”王桑 仗氣愛奇的劉偵 察琰與

《悲憤詩》

第四節 建安詩歌的時代特徵

政治理想的高揚 人生短暫的哀嘆 強烈的個性

表現 濃郁的悲劇色彩

第五節 阮籍、俄康與正始詩歌

從建安風骨到正始之音 阮籍《詠懷》:政治抒情組

詩的出現苦悶與曠達 淵永的滋味與隱約曲折

的風格 嵇康與應璩的詩

第二章 兩晉詩壇

第一節 陸機、潘岳與太康詩風

政治鏇渦中詩人們的浮沉 逞才成為創作的目標

繁褥:太康詩風的特徵

第二節 左思與劉混

詠史詩的淵源與特徵 寒士的不平與抗爭 典以

怨的詩風與建安風骨的再現 劉琨的詩

第三節 郭璞的遊仙詩

遊仙詩溯源 乖遠玄宗與坎謀詠懷 文采富艷寄

托高遠

第四節 王羲之與蘭亭唱和

《蘭亭集序》與蘭亭詩 蘭亭詩的主題及審美價值

文人雅集詩酒唱和及其對後代的影響

第五節 孫綽、許詢與玄言詩

東晉文人的心態 玄釋合流 心隱與運意:因循

自然與玄理的闡發

第三章 陶淵明

第一節 陶淵明的人生道路與思想性格

以辭彭澤今為界的前期與後期 仕與隱的選擇

貧與富的交戰 安貧樂道與崇尚自然 魏晉風流

的代表

第二節 陶淵明的田園詩及其他

陶詩題材的分類 中國文學的新題材:田園詩

詠懷詩與詠史詩對前人的繼承與發展 行役詩中表

現的苦悶 贈答詩中表現的深情

第三節 陶詩藝術及其淵源

自然:陶詩的總體藝術特徵 日常生活的詩化

情景事理的渾融 平淡中見警策,樸素中見暗而

陶詩的藝術淵源

第四節 陶淵明的散文與辭賦

任柳先生住種的自我形象 《歸去來兮辭》與文學

中的回歸主題《桃花源記》的理想模式

第五節 陶淵明的典型意義

詩人陶淵明的被發現 士大夫的精神家園 不為

五斗米折腰 酒與菊

第四章 南北朝民歌

第一節 市朝民歌與吳、楚風情

吳歌與西曲 水鄉景物與市井氣息 女性的吟唱

清麗纏綿的情調 修辭特點《西洲曲》

第二節 北朝民歌與北朝各民族的風習

北方的景色與以鮮卑為主的各民族風習 社會題材

的多方面表現直率樸素剛健豪放 《木蘭助

第五章 謝靈運、鮑照與詩風的轉變

第一節 謝靈運所開啟的新風與山水詩的興盛

從山水中尋找人生的哲理與趣味 山水成為獨立的

審美對象從寫意到摹象 從啟示性到寫實性

謝靈運的山水詩及其地位 山水詩在南朝的興盛

第二節 鮑照及其創新

寒士的呼聲 奇矯凌厲險俗的風格 對七言詩的

貢獻

第六章 永明體與齊梁詩壇

第一節 沈約、謝眺與永明體

永明體的興起 聲律:詩歌創作中新的追求 沈

約的詩歌謝眺的詩歌 陰錘、何遜等

第二節 齊梁詩人集團

門閥制度下的家族文學 士族優勢的衰落與皇權中

心的形成 以宮廷為中心的詩人集團的形成 詩

人集團的三個中心:南齊競陵王蕭子良,梁代蕭衍、蕭

統,蕭綱 詩人集團的活動方式及其對創作的影響

第三節 從市井到宮廷

南朝民歌從市井進入宮廷 流行音樂的變化對詩風

的影響 宮體詩:對女性的審美觀照 女性生活、

容貌、體態、服飾與器物的描寫 愛情心理的刻劃

辭藻與聲色 感官的刺激

第七章 庚信與南朝文風的北漸

第一節 北朝文化與文學

北魏孝文帝與北朝文壇的復甦 仿古與趨新:西魏、

北周文壇概況

第二節 南北文風的交融

政治對峙與文化多元 南北文風交融的途徑

第三節 庚信文章老更成

前期詩藝的養成 鄉關之思的內容與表現 承前

啟後的地位

第八章 魏晉南北朝的辭賦、駢文與散文

第一節 別開生面的魏晉文壇

“以氣質為體”與“以情緯文” 曹操的教令 曹丕

兄弟的書札 《登樓賦》與抒情小賦的繁盛 論辯

文的勃興

第二節 南朝美文的衍化

世重文翰 元嘉三大家 范曄史論《文心雕

龍》的駢文藝術 齊梁新變之風 詩體賦與寫

景文

第三節 《水經注》與《洛陽伽藍記》

《水經注》:不以南北為鴻溝“集六朝地誌之大成”

儘自然之趣《洛陽伽藍記》:學術與文學上的個性

故都伽藍的雙重象徵性 整飭與散行兼美的文風

第九章 魏晉南北朝小說

第一節 小說的起源與魏晉南北朝小說的興盛

關於“小說” 小說的起源 魏晉南北朝小說的

興盛

第二節 志怪與志人

志怪與志人志怪小說興盛的背景 志怪小說的

內容 志人小說興盛的背景 志人小說的內容

魏晉南北朝小說的特色

第三節 《世說新語》

《世說新語》的編撰 《世說新語》與名士風流

《世說新語》的文學成就

第四編 隋唐五代文學

緒論

第一節 開放的文化環境與唐代文學的繁榮

國力的強大與中外文化的交融 士人的人生信仰、

文化的繁榮對文學的影響

第二節 漫遊、人幕、讀書山林之風、貶滿與唐丈學

唐代士人的漫遊之風 幕府生活與文學 唐人讀

書山林的風氣 貶摘生活對於文學的影響

第三節 佛、道二家對唐文學的影響

唐代儒、釋、道的融合 佛教對文學的影響 道

家、道教對文學的影響

第四節 唐代文學的風貌及其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

唐代文學的繁榮 唐詩的發展軌跡 唐代散文的

文體文風革新 新文體的出現與繁榮 唐文學在

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

第一章 南北文學的合流與初唐詩壇

第一書 隋代文學

統一國家的建立 南北文學的合流

第二節 初唐詩壇

貞觀詩風及上官體 王績與“四傑” 杜審言與

沈、宋及五律的定型

第三節 陳子昂與唐詩風骨

陳子昂詩歌復古傾向的得與失 陳子昂詩歌的昂揚

情調 陳子昂的詩歌主張與唐詩風骨的關係

第四節 張若虛與唐詩興象

張若虛、劉希夷所創造的詩歌意境美 他們對盛唐

詩興象玲瓏之美的影響

第二章 盛唐的詩人群體

第一節 王維與創造靜逸明秀之美的詩人

王維和孟浩然 以王、孟為中心的其他詩人 隱

逸情結與山水情懷對詩境創造的意義 禪宗思想對

詩歌感情格調的影響

第二節 王昌齡、崔顥和創造清剛勁健之美的詩人

王翰、王昌齡、李頎、崔領、祖詠等詩人的創作

第三節 高適、岑參和創造慷慨奇偉之美的詩人

高適、岑參、王之渙等人的創作

第一章 李白

第一節 李白的生平、思想與人格

李白的生平 李白的思想與人格

第二節 李白的樂府與歌行

古題樂府的創新與個性特色 行雲流水的抒情方式

李白歌行的價值

第三節 李白的絕句

明快的語言所表達的無盡情思 清新俊逸的爽朗風

神 樂府民歌對李白絕句的影響

第四節 李白詩歌的藝術個性

主觀色彩 想像特色 意象類型與詞語色調

第五節 李白的地位與影響

李白的地位 李白的影響

第四章 杜甫

第一節 社會動亂與詩人杜甫

自天寶中期開始的社會衰敗與安史之亂 元結和

《篋中集》作家 杜甫坎坷的一生 詩歌題材的大

轉變 杜詩的詩史性質 敘事技巧在杜甫手中達

到高度成熟

第二節 杜甫的律詩

拓寬了律詩的表現範圍和表現手法 以律詩寫組詩

渾融的境界與出神入化的技巧

第三節 社詩的藝術風格

杜詩的主要風格沉鬱頓挫 杜詩風格的另一面:蕭

散自然 杜詩風格與杜甫處境心境的關係

第四節 杜詩的地位與影響

集六朝、盛唐詩歌之大成 對後代詩人的影響

第五章 大曆詩風

第一書 士人心態的轉變與大曆詩歌的冷落寂寞情調

韋應物部分詩歌的盛餘韻和他的清雅閒淡詩風

劉長卿與大曆十才子詩中的冷落寂寞情調

第二節 大曆詩歌的意象類型

大曆詩歌的詞語色彩 大曆詩歌的意象類型分析

第三節 顧況與李益

顧況詩歌的俗與奇 李益的邊塞詩

第六章 韓孟詩派與劉禹錫、柳宗元等詩人

第一節 韓孟詩派及其詩歌主張

韓益詩派的形成 “不平則鳴”與“筆補造化” 崇

尚雄奇怪異之美

第二節 韓愈、孟郊、李貿等人詩歌的意象類型與技巧的

創新

韓愈、孟郊、李賀、盧全、劉叉等人詩中的怪奇之美

詩歌的散文化傾向

第三節 劉禹錫、柳宗元等人的詩歌風貌

劉、柳的政治遭遇與心理激憤劉詩的雄直勁健和

民歌情調冷峭簡淡的柳詩及其他

第七章 白居易與元白詩派

第一節 唐代中期重寫實、尚通俗的詩歌思潮與詩歌創作

杜甫寫實傾向的承傳與時代風尚及民歌的影響 張

籍、王建的通俗化詩風與寫實表現 元午稹的詩歌

創作

第二節 白居易的詩歌主張及其諷諭詩

白居易的生平及其詩歌主張 諷諭詩與《新樂府》創

作的得與失

第三節《長恨歌》、《琵琶行》與元、白唱和詩

《長恨歌》、《琵琶行》的藝術成就中唐詩人的交往

之風和唱和詩高潮

第四節 白居易的閒適詩

閒適詩的內容和情調 閒適許對後代的影響

第八章 散文的文體文風改革

第一節 政治改革與文體文風改革

中唐士人的中興願望 儒學思潮和政治改革 由

此所觸發的文體文風改革

第二節 倡導古文的理論主張與雜文學觀念的復歸

唐代的耕文 從蕭穎士、梁肅、柳冕到韓愈、柳宗元

的古文理論 古文理論的政教目的 雜文學觀念

對散文發展的深遠影響

第三節 韓、柳散文的藝術成就

自初唐起散體文的緩慢發展過程 韓、柳的開拓

韓愈的論說文、雜文與碑誌 柳宗元的雜文與山水

遊記

第四節 晚唐古文的衰落與驕丈的復興

古文的衰落 晚唐小品 李商隱等人的駢文

第九章 唐傳奇與俗講變文

第一節 唐傳奇

由發動到高潮再到低潮的發展過程 作意與虛構性

情節結構、人物描寫、修辭

第二節 俗講與變文

俗講與講經文 轉變與變文

第十章 晚唐詩歌

第一節 杜牧與晚唐懷古詠史詩

社會衰敗中士人懷古傷今情緒的反映 杜牧的詩歌

創作 許渾等人的創作

第二節 苦吟詩人

賈島、姚合等苦吟詩人 徘徊吟喔的心境與殫精竭

慮的態度與方法

第三節 愛情題材與艷麗詩風

士人的閩閣情懷與詩歌的愛情題材、艷麗詩風 溫

庭筠、韓[亻屋]等詩人

第四節 隱士情懷與淡泊詩風

陸龜蒙、皮日休、司空圖等詩人的避世心態與淡泊情

思、淡泊境界

第五節 亂離之感與時世諷諭

鄭谷 韋莊 羅隱

第十一章 李商隱

第一節 李商隱的生平與詩歌內容

李商隱的人生遭遇及其靈心善感的氣質 李商隱的

思想 詩歌內容——晚唐時代生活與時代心理的

寫照

第二節 朦朧多義與對心靈世界的開拓

中唐後期以來的詩歌走向 詩歌情調的幽美 膜

脹與親切可感 詩歌內涵的多義性及其成因

第三節 淒抱渾融的風格

淒艷澤融風格的分析 李商隱詩與齊、梁詩歌的比

較 李商隱與阮籍的比較 李商隱與李賀的比較

李商隱與杜甫的比較

第十二章 詞的初創及晚唐五代詞

第一節 燕樂的興起及詞的起源

燕樂的興起 沉的起源 早期民間詞 早期文

人調

第二節 溫庭筠及其他花間詞人

《花間集》 縟采輕艷的花間詞風

第三節 李恩及其他南唐詞人

馮延已 李煜 情致纏綿的南唐詞風

文學史年青

研修書目

版本

中國文學史中國文學史

1. 游國恩等.《中國文學史》修訂版(共四卷),人民文學出版社 ,2002-7-1

2. 韓兆琦等.《中國文學史》(全套四冊).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5-1

3. 章培恆,駱玉明,《中國文學史新著》.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9

4. 章培恆,駱玉明,《中國文學史》(上中下),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11-1

5. 錢基博,《中國文學史》(上下),東方出版中心,2008-1-1

6. 錢念孫,《中國文學史演義》修訂版(上下),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5-1

7. 劉大傑,《中國文學發展史》,百花文藝出版社,2007-8

8. 袁行霈,《中國文學史》(共四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8

9. 林庚,《中國文學簡史》,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5

10. 鄭振鐸,《中國文學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5

11. 駱玉明,《簡明中國文學史》,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11

12.孫靜,周先慎,《簡明中國文學史》,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3

13.鮑鵬山,《中國文學史品讀》,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10

14.董乃斌,錢理群,《中國文學史》(彩色插圖本),貴州人民出版社,2004-6

15.褚斌傑,袁行霈,李修生,李修生,《中國文學史綱要》共四篇,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4—2004-7

先秦散文

(1)《尚書》:上古之書,記言古史,上自唐虞,下到尚周。作者不詳。今存

(2)《春秋》:我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內容從魯隱公到魯哀公共240多年的歷史。

孔子編訂。記事簡單,類似現在的新聞標題。

(3)《左傳》:我國第一部記事詳備的編年體史書,是為春秋做傳的,記事比《春秋》多13年,

作者是魯國的史官左丘明。

(4)《國語》:我國最早的國別體史書,內容從周穆王到周貞定王500多年的歷史相傳作者為左丘明。

(5)《國策》:又名《戰國策》,是戰國時期的史料彙編,國別體史書,共12策33篇。西漢劉向編訂。

(6) 名 句:為山九仞,功虧一簣| 滿招損,謙受益| 輔車相依,唇亡齒寒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亡羊補牢,猶為遲也

專業設定自考專升本

專業課程

文學概論、中國現代文學作品選、中國當代文學作品選、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一、二)、外國文學作品選、現代漢語、古代漢語、寫作等、美學、中國現代文學史、中國古代文學史(一、二)、外國文學史、語言學概論、英語(二)、兩門選修課、畢業論文。

培養目標

本自考專業培養具備文藝理論素養和系統的漢語言文學知識,能在新聞文藝出版部門、高校、科研機構和機關企事業單位從事文學評論、漢語言文學教學與研究工作,以及文化、宣傳方面的實際工作的漢語言文學高級專門人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