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權與富足

強權與富足

[出版社] [頁數] [字數]

基本信息

[產品名稱]強權與富足
[作者] (美)芬德利,(美)奧羅克 著,華建光 譯
強權與富足

[出版日期] 2012-6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開本] 16
[頁數] 584
[字數] 652000
定 價:69.00元

內容簡介

要想理解今天的世界經濟乃至整個世界,就必須了解它產生的那段歷史。當今的全球化和世界經濟體系,並非憑空而生;而是肇始於歷時近千年且曲折動盪的世界經濟發展進程,而這一進程主要受制於世界各區域之間交往方式的不斷變化,除了貿易、移民和投資外,還有政治和文化的相互影響。羅納德·芬德利、凱文·奧羅克編著的《強權與富足:第二個千年的貿易戰爭和世界經濟》的主旨就是要詮釋過去一千年來世界各區域的貿易模式及其演進、全球範圍的長期經濟和政治發展趨勢,以及這兩者之間的相互作用。與眾多有關國際貿易和世界經濟的歷史著作相比,《強權與富足:第二個千年的貿易戰爭和世界經濟》有三個顯著的特點:一是突破以民族國家作為分析單位的傳統方法,以世界七大區域為單元,概述它們在過去1000年間的政治經濟狀況、域際貿易流動及各區域內的大國興衰。二是突出軍事力量在國際貿易中的作用,無論是在零和博弈的重商主義時代,還是工業革命後的帝國主義時代,軍事強權和國家富足都互為補充、共同促進。三是強調地緣政治既是國際貿易的重要動因,也是國際貿易的重要結果。本書還利用當代經濟學研究成果和大量經驗證據,系統分析了重大歷史事件,如黑死病、蒙古大征服、地理大發現、工業革命、兩次世界大戰等等,對國際貿易和地緣政治格局的影響;分析了貿易、殖民地在西方世界的崛起及其現代經濟成長進程中發揮的重要作用。這是一部跨越千年的經濟史巨著,透過時光之門,探尋世界經濟體系與大國興衰的歷史印跡。史料豐富、視角獨特、觀點獨到、歷史感厚重、現實感強烈,是當前危機時期反思現行國際政治經濟秩序,預判未來政治經濟走勢的難得佳作。

作者簡介

羅納德·芬德利(Ronald Findlay),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教授,專攻國際貿易、經濟發展和政治學,在這些方面不少著作問世,包括發表在《美國經濟評論》等一流學術刊物上的學術論文。凱文·奧羅克(Kevin H.O'Rourke),都柏林大學聖三一學院經濟學教授,歐洲經濟政策研究中心“經濟史計畫”聯合組織者,愛爾蘭皇家科學院成員。長期致力於全球化歷史的研究。

目錄

第一章 導論
西歐
東歐
北非和西南亞:伊斯蘭世界
中亞(或內陸亞洲)
南亞
東南亞
東亞(中國、朝鮮半島和日本)
第二章 第一個千年之交的世界經濟
伊斯蘭世界的黃金時代
中國:宋朝的經濟奇蹟
印度洋與東南亞貿易
皮雷納命題
東歐:北歐海盜紐帶
西歐經濟
第三章 1000~1500年的世界貿易
地中海和黑海的貿易與戰爭,1000~1350年
印度洋和南中國海,1000~1350年
“蒙古強權下的世界和平”與陸上貿易,1000~1350年
黑死病前夕的歐亞大陸
黑死病
西歐和東歐之間的貿易,1350~1500年
1350~1500年的陸上貿易:“蒙古強權下的世界和平”的後續影響
俄羅斯的興起
中東、地中海和國際貿易,1350~1500年
東南亞和中國,1350~1500年
對15世紀後期地中海香料貿易的定量分析
第四章 1500~1650年的世界貿易
葡萄牙、大西洋和印度洋
西班牙、葡萄牙和新大陸
太平洋和東亞
荷蘭崛起為世界貿易的霸主
俄羅斯、瑞典和波羅的海,1500~1650年
商業時代的東南亞
好望角路線、威尼斯和中東
白銀、絲綢和香料
第五章 1650~1780年的世界貿易
大英帝國的崛起:貿易、掠奪與殖民
重商主義、貿易競爭與英荷戰爭
英國、法國與荷蘭共和國
英國與法國:貿易擴張與第二次百年戰爭
印度:莫臥兒帝國的瓦解與殖民統治的建立
東南亞與商業時代的終結
大清帝國
中國的海外貿易
中國與俄羅斯的陸上貿易
結論
第六章 貿易與工業革命
工業革命時期的貿易
貿易、海外擴張和工業革命
為什麼是英國?為什麼是歐洲而不是亞洲?
結論
第七章 1780~1914年的世界貿易:大分工
戰爭與革命
大革命戰爭和拿破崙戰爭:短期影響
大革命戰爭和拿破崙戰爭:長期影響
工業革命和運輸技術
大宗商品及赫克歇爾一俄林效應
19世紀的帝國主義
19世紀的貿易政策
商品市場一體化,1815~1914年
互補的要素流動和大邊疆
貿易與全球勞動分工
貿易、熱帶邊疆地區和大分化
貿易條件
結論
第八章 1914~1939年的世界貿易:反全球化
第一次世界大戰
戰爭的後果
兩次世界大戰之間時期的商業政策
運輸成本
世界貿易量
價格趨同和趨異
大蕭條、世界貿易崩潰和開發中國家
奧斯曼帝國的覆亡
結論
第九章 重啟全球化:歷史視野下的20世紀後期
第二次世界大戰
地緣政治後果:共產主義、冷戰和反殖民化
大西洋經濟的逐步復興,1950~1970年
政策分化:1945~1980年
重啟全球化:1980~2000年
國際運輸費用
開放的趨勢:數量和價格
解析大分工
20世紀後期的開放和一體化
結論
第十章 21世紀初的經濟全球化
全球化的未來:經濟挑戰
全球化的未來:政治挑戰
編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