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騫橋

張騫橋

張騫橋,地名,位於博望新鎮和老城之間。據說這座橋是張騫封侯於此的唯一“物證”。這是一座三孔石橋,西邊橋頭豎著一塊石碑,上面寫著“漢博望侯張騫封邑”幾個字。兩側的橋欄上,用青石鐫刻著36幅仿漢畫石刻,內容反映的是張騫出使西域的事跡。郭書軼介紹說,傳說這座橋始建於漢代,歷史上經過幾次翻修,唐朝尉遲敬德在這兒駐軍時,曾對此橋大修過一次,所以老百姓也叫它敬德橋。

張騫橋

簡介

博望新鎮和老城之間由白條河自然隔開,河上有一座橋,叫張騫橋。據說這座橋是張騫封侯於此的唯一“物證”。這是一座三孔石橋,西邊橋頭豎著一塊石碑,上面寫著“漢博望侯張騫封邑”幾個字。兩側的橋欄上,用青石鐫刻著36幅仿漢畫石刻,內容反映的是張騫出使西域的事跡。郭書軼介紹說,傳說這座橋始建於漢代,歷史上經過幾次翻修,唐朝尉遲敬德在這兒駐軍時,曾對此橋大修過一次,所以老百姓也叫它敬德橋。

現狀

1992年,國家文物局邀請學者專家對張騫兩次出使西域的經歷進行研討,提議將博望古城列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並撥了專款修復張騫橋。橋欄上的仿石刻就是當時建造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