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陵山

張陵山

張陵山,位於鎮西南1.5公里處,相傳為漢丞相張蒼之墓。當地農民發掘出土玉鐲、玉器、玉瑗、玉管、穿孔玉斧和不少陶器,為崧澤、良渚文化時期的文物,證實張陵山當屬距今5500年左右的文化遺址。省文管部門在陵區兩側還清理出新石器時代墓葬,東晉磚墓發掘出蜀青連崗文化類型與良渚文化類型遺址,距今有6000年。

張陵山,位於鎮西南1.5公里處,相傳為漢丞相張蒼之墓。當地農民發掘出土玉鐲、 玉器、玉瑗、玉管、穿孔玉斧和不少陶器,為崧澤、 良渚文化時期的文物,證實張陵山當屬距今5500年左右的文化遺址。省文管部門在陵區兩側還清理出新石器時代墓葬,東晉磚墓發掘出蜀青連崗文化類型與良渚文化類型遺址,距今有6000年。
張陵山中有個半月潭,相傳這個半月潭是布衣天子沈萬山造的。當時,沈萬山是朱元璋很要好的朋友,並為朱元璋提供了很多軍用財物,可是卻也因此惹來了殺身之禍。朱元璋想自己身為天子,而沈萬三非常富有,並且樂善好施,在民間竟有“布衣天子”之稱,朱元璋便下令封海,斷了沈萬山的財路。這時山上的一位大師便對沈萬山說:“月滿則虧,水滿則溢。落葉一片,立奔三千里” 。並教他造了這個半月潭,來化解殺身之禍,同時也警戒後人鋒芒不可太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