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鐵榮

張鐵榮

張鐵榮,漢族,1951年10月出生,天津市人。畢業於南開大學中文系,曾師承李何林先生專修魯迅研究,1988-1994赴日本講學五年。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鐵榮老師在授課鐵榮老師在授課

現任職於南開大學文學院中文系20世紀文學教研室,碩士研究生導師,教授。文學院院長助理、中國魯迅研究學會理事、中華史料學會理事、天津市現代文學學會副秘書長。

主攻方向:中國現代文學、魯迅和周作人比較研究、周作人研究。

研究成果:《周作人平議》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2月第1版;

《周作人研究資料》(上、下)[合編] 天津人民出版社,1986年11月第1版 ;

《周作人年譜》[合編] 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4月第1版;

《周作人集外文》[合編]海南國際出版中心,1995年9月第1版;

《捲地潮聲——〈雨絲〉散文隨筆選萃》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2月第1版 。

《中國新文學六十年》(合著)春風文藝出版社,1996年7月第一版;

《多維視野中的魯迅》(合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2年月第一版。

《比較文化研究中的魯迅》南開大學出版社 2003年7月第一版。

《關於中國現代文學史問題的思考》 日本信州大學《人文研究集刊》 199期

另有《關於中國現代文學史問題的思考》、《魯迅與日本文學》等論文30餘篇,其中,論文7篇被“日本全國論說文保存會”收入保存。

主講課程

《20世紀中國文學》;

《20世紀中國作家研究》;

《20世紀中國文學專題研究》;

《中國現代散文研究》

《中國現代精典作家研究》

《中國文化史》;

《編輯寫作》;

編輯學概論》;

出版學概論

《現代精典文本研究》

《現代作家研究》

《現代文學流派研究》

獲獎情況

1997年9月獲得“教學成果天津市一等獎”;

1999年10月獲得“南開大學優秀教師二等獎”;

1999年12月“周作人評議”榮獲天津市第七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2001年7月《周作人年年譜》獲得“北方十五省市哲學社科優優秀圖書獎”。

2002年2月《周作人年譜》獲天津市人民政府社科優秀成果二等獎。

主要論文

《革命內部的蛀蟲》揭批“四人幫”對魯迅的歪曲,載《天津日報》1977年7月5日;

《魯迅與南開的幾件事》載《天津日報》1979年9月22日

《淺談<故鄉>中的楊二嫂形象》《山東師範學院學報》1979年第6期;

《魯迅廣州時期的研究》載《南開學報》1980年第1期;

《魯迅與福建民歌》載《福建日報》1979年11月18日

《左聯的來龍去脈》載《工人日報》1980年2月23日;

《魯迅的<一件小事>和有關人力車夫詩歌》《文科教學》1980年第2期;

《左翼文藝運動在天津》《天津日報》1980年4月28日:

《魯迅與李大釗》載《地質報》1980年10月29日

《相似的故事不同的風格》見《文科教學》1981年第1期;

《魯迅與左聯五烈士》見《天津日報》1981年2月15日;

《“聽將令”與“用曲筆”》見《文科教學》1981年第2期

《魯迅與顧琅合編的地質書籍》載《地質報》1981年3月27日

《從許欽文<理想的伴侶.>到魯迅<幸福的家庭>》《文科教學》1981年第4期;

《宋慶齡與魯迅》載《天津日報》1981年6月8日

《魯迅與地質學》《地質報》1980年7月26日

《魯迅與茅盾交往片段》載《地質報》1981年9月14日;

《天津人民對魯迅的悼念》《天津日報》1981年9月23日;

《談魯迅幾篇小說寫作時的思想》見《文科教學》1981年第3期;

《從小說到銀幕—評故事影片<藥>》見《地質報》1981年10月19日

《論魯迅前期創作所受阿爾志跋綏夫的影響》見《文科教學》1982年第2期;

《<吶喊.自序>學習札記》見《語文教學》1982年第2期;

《魯迅憤恨日本軍國主義者》《地質報》1982年9月24日

《馮玉祥對魯迅的紀念》《天津日報》1982年9月29日 ;

《我是中國人魯迅》《天津日報》1982年10月6日;

《蕭三同志與魯迅》載《天津日報》1983年3月2日

《周作人出任偽職的前前後後》《南開學報》1983年第2期;

《魯迅與周作人新詩之比較》《遼寧教育學院學報》1983年第4期;

《左翼文藝運動在天津》載《天津日報》1980年4月28日;

《魯迅與鄒韜奮》載《今晚報》1984年7月29日;

《評對<狂人日記>的”批註”》《魯迅研究動態》1984年第6期;

《魯迅前期思想二題》載《南開大學語言文學輯刊》第2輯;

《魯迅和他的同時代人》見《人民日報》1986年1月22日

《關於一九二八年革命文學論爭》《中文自修》1986年第4期;

《魯迅對王魯彥創作的影響》《魯迅研資料》1986年第17輯;

《關於周作人的佚文》《中國近代文學研究》(日本)1987年9月,創刊號;

《魯迅與周作人比較論讀後》《魯迅研究月刊》1990 第 5期;

《周作人的是是非非》《中國近代文學研究》(日本)1991年8月,第3號;

《別開生面的鄭振鐸年譜》《中國近代文學研究》(日本)1991年8月,第3號;

《錢理群著<周作人傳>讀後》《魯迅研究月刊》1991年第 9期;

《關於中國的叛徒與隱士周作人》《讀書》1989年第2期;

《關於中國現代文學史問題的思考》《人文科學論集》(日本)1989年第24號;

《周作人研究的動向和展望》《魯迅研究月刊》1992 年第12期;

《關於周作人遇刺未遂事件》《魯迅研究月刊》1993年第5期;

《關於周作人的貢獻與評價問題》《人文科學論集》(日本)1990年第25號;

《周作人前期散文略評》《魯迅研究月刊》1991年第3 期;

《關於周作人的日本文學翻譯》《人文科學論集》(日本)1991年第26號;

《周作人與<文字同盟>》《人文科學論集》(日本)1992年第27號;

《周作人與<古今>雜誌》《人文科學論集》(日本)1993年第28號;

《周作人四九年以後散文論》《人文科學研究》(日本特定研究報告書)1993年8月

《關於魯迅整理古籍的研究》《博覽群書》1994年第1期;

《周作人“語絲時期”之日本觀》《人文科學研究》(日本特定研究報告書)1994年3月;

《周作人語絲時期的日本觀》(上)《魯迅研究月刊》1994年第 3期;

《周作人語絲時期的日本觀》(下)《魯迅研究月刊》1994年第 4期;

《說不盡的周作人》《中國近代文學研究》(日本)1995年3月,第4號;

《周作人的是非功過讀後》《魯迅研究月刊》1995年第 4期;

《從歷史長河中研究偉人》《上海魯迅研究》第7輯1996年10月;

《<語絲>雜誌論》《捲地潮聲前言》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2月;

《關於周作人生平著述》《中國近代文學研究》(日本)2001年3月,第5號;

《魯迅與周作人讀後》《中國近代文學研究》(日本)2001年3月,第5號;

《周作人研究談片》《魯迅研究月刊》2002年第1期;

《比較文化研究中的魯迅序言》《魯迅研究月刊》2003年第3期;

《魯迅與周作人的日本文學翻譯觀》《魯迅研究月刊》2003年第10期;

《細品名家—現代文學教學雜感》《南開大學報》2003年11月25 日:

《魯迅的追隨者和研究者》《南方都市報》2004年4月26日;

《晚年周作人》《中國圖書商報、書評周刊》2004年8月27日

《難以從字面上理解的痛苦與深刻》《中華讀書報》2004年10月12日;

《魯迅研究史上實證牌的旗幟—李何林學術精神論》《魯迅研究月刊》2005年第2期;

《孫犁與南開》《南開大學報》2005年3月4日

《魯迅知多少之二十——讓我們接近深刻》《天津日報》2005年3月6日;

《關於周作人與鮑耀明通信集》《上海魯迅研究》第16輯2005年4月;

《新版魯迅自選集的意義》《魯迅研究月刊》2005年第6期;

《周作人生平疑案.序言》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7月第1版;

曾廣燦和老舍研究》《中華讀書報》2005年11月9日。

張鐵榮是南開大學最受歡迎的教師之一,其儒雅的氣質,寬廣的胸懷,淵博的知識和生動幽默的談吐,使無數學生對他非常尊崇。

上張鐵榮的課有一大“怪”事,即閃光燈不停的閃,各種拍照工具從四面八方圍攻他,其受歡迎度可見一斑。

個人作品

張鐵榮 《比較文化研究中的魯迅》

張鐵榮 《多維視野中的魯迅》(合著) 山東教育出版社,2002年月第一版

張鐵榮 《中國新文學六十年》(合著) 春風文藝出版社,1996年7月第一版

張鐵榮 《捲地潮聲——〈雨絲〉散文隨筆選萃》 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2月第1版

張鐵榮 《周作人集外文》&#91;合編&#93; 海南國際出版中心,1995年9月第1版

張鐵榮 《周作人年譜》&#91;合編&#93; 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4月第1版

張鐵榮 《周作人研究資料》(上、下)&#91;合編&#93; 天津人民出版社,1986年11月第1版

張鐵榮 《周作人平議》 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2月第1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