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道宏[陝西省副省長、民盟陝西省委主委]

張道宏[陝西省副省長、民盟陝西省委主委]

張道宏,男,漢族,1959年3月生,河北青縣人,1975年2月參加工作,1992年9月加入中國民主同盟,大學學歷,工學學士,教授。現任陝西省政協副主席,民盟中央副主席、陝西省主委。

基本信息

人物履歷

張道宏張道宏
1975年02月——1978年02月,河北省青縣大李莊學校民辦教師;

1978年02月——1983年01月,在同濟大學管理工程系機械工業管理工程專業學習,獲工學學士學位;

1983年01月——1984年09月,任陝西機械學院工程經濟系助教;

1984年09月——1994年07月,任陝西機械學院技術經濟教研室副主任,工商管理系副主任、主任(其間:1984年09月——1985年09月在聯邦德國慕尼黑管理學院進修);

1994年07月——1996年08月,任陝西省西安市體改委副主任;

1996年08月——1997年03月,任陝西省西安市體改委副主任,民盟西安市委會主委;

1997年03月——1997年05月,任陝西省西安市體改委副主任,民盟陝西省委會副主委、西安市委會主委;

1997年05月——1998年10月,任陝西省西安市政協副主席、西安市體改委副主任、市證券辦主任(1997年08月兼任),民盟陝西省委會副主委、西安市委會主委;

1998年10月——1999年01月,任陝西省西安市副市長,民盟陝西省委會副主委、西安市委會主委;

1999年01月——2003年08月,任陝西省西安市副市長兼西安聯大校長,民盟陝西省委會副主委、西安市委會主委(2002年12月任民盟中央常委);

2003年08月——2007年06月,任陝西省西安市副市長,西安文理學院院長,民盟中央常委、陝西省委會副主委、西安市委會主委(其間:2006年06月——2007年06月在中國長江三峽總公司掛職鍛鍊);

2007年06月——2008年01月,任民盟陝西省委會主委、西安市委會主委,西安市副市長,西安文理學院院長;

2008年01月——2008年03月,任陝西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民盟陝西省委會主委、西安市委會主委,西安市副市長,西安文理學院院長;

2008年03月——2009年01月,任十一屆全國政協常委,陝西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民盟陝西省委會主委,西安文理學院院長;

2009年01月——2011年03月,任十一屆全國政協常委,陝西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民盟陝西省委會主委,西安文理學院院長,陝西社會主義學院院長(兼);

2011年03月——2013年01月,任十一屆全國政協常委,陝西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民盟陝西省委會主委,陝西社會主義學院院長(兼);

2013年01月——2017年12月,任陝西省副省長,民盟陝西省委會主委;

2017年12月——2018年01月,任陝西省副省長,民盟中央副主席、陝西省主委;

2018年01月——至今,任陝西省政協副主席,民盟中央副主席、陝西省主委。

第十屆、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常委。陝西省第十一屆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第十二屆人大代表。西安市政協第十屆副主席。民盟第八屆中央委員,第九屆、十屆、十一屆中央常委,第十二屆中央副主席。民盟陝西省第八屆、九屆副主委,第十屆、十一屆、十二屆主委。民盟西安市委第九屆、十屆、十一屆主委。

任免信息

2017年7月3日,民盟陝西省第十二次代表大會閉幕,張道宏當選民盟陝西省第十二屆委員會主委。

2018年1月29日,政協陝西省第十二屆委員會第一次會議選舉張道宏為省政協副主席

科研課題

1、《陝西上市公司殼資源的利用與重組研究》、省科技廳2000年重點軟科學項目,本人為課題負責人;該課題已通過省科技廳組織的驗收。課題採用經濟學、系統工程、博弈論與信息經濟學、制度經濟學、區域經濟學、管理學、金融學等理論,對上市公司殼資源(shellresources)概念、類別進行了科學闡釋和嚴格界定,系統研究了殼資源的屬性、價值構成及其在我國現階段的特殊性,並引入經濟學的一般均衡分析理論,研究了殼資源的影子價格,運用系統工程原理與對策論建立了殼資源利用與重組的預期經濟利益組合GERT網路模型、殼資源交易靜態納什博弈定價及議價人輪流序貫出價動態博弈定價模型。針對政府現階段在殼資源利用與重組中的角色定位問題,提出了解決殼資源利用中市場失靈與政府失靈的科學方法和途徑,並對陝西上市公司實施了模糊聚類分析與系統評價,提出了陝西上市公司殼資源利用與重組的戰略規劃和可操作性的利用方案。

2、《西安發展教育產業實證分析研究》(項目編號R200014),西安市科技局2000年重點軟科學項目。該課題已通過市科技局組織的驗收。專家認為,該研究報告提出初等教育義務化、高等教育產業化及建立高等教育產業市場機制的思路對於改善教育質量和提高教育效率,進而促進區域經濟發展有較強的參考價值。

3、《陝西上市公司股權融資行為研究》(項目編號2002KR11),省科技廳2002年重點軟科學項目,本人為課題負責人;該課題已通過省科技廳組織的驗收。專家認為,該項目研究成果具有較高的學術理論價值和實踐套用價值,可作為省市政府決策的重要參考依據;同時,對於我國證券管理機構規範上市公司股權融資行為以及最佳化上市公司股權結構、有效發揮殼資源的再融資能力,亦有較強的參考價值。

4、《西安城市競爭力研究》本人為課題組組長。該課題通過對西安城市競爭力的比較研究,提出了提升西安城市競爭力的原則和目標以及途徑和對策。該項目研究成果具有較高的學術理論價值和實踐套用價值,可作為政府決策的重要參考。

學術論文

1、“企業技術創新與證券市場的對接”,《技術經濟》,2000年1期,第1作者。

2、“非國場外交易認識辨析與誤區針砭”,《蘭州大學學報》,2000年第1期,第1作者。

3、“企業技術創新與證券市場的對接”,《技術經濟》,2000年第1期,第1作者。

4、“西安如何在西部大開發中重塑經濟的思考”,《經濟觀察》,2000年第3期。

5、“上市公司殼資源的影子價格分析模型研究”,《當代經濟科學》,第一作者,2000年第4期。

6、“應重新審視和定位西安”,《中國改革報》,2000年1月31日。

7、“政策扶持市場磨礪,兩個輪子一齊轉動——美、台發展創業投資的啟示”,《中國改革報》,2000年1月19日。

8、“西安如何做西部大開發的領頭羊”,《中國改革報》,2000年3月22日。

9、“西安有望成為中國新的經濟中心”,《中國改革報》,2000年3月27日。

10、“企業可持續創新馬爾可夫鏈模型研究”,入選《第三屆國際項目管理學術議論文集》,2000年9月。

11、“企業技術創新過程的階段性與風險收益區研究”,《西安理工大學學報》,第一作者,2000年第4期。

12、“我國證券場外交易市場規範與發展研究”,《陝西師範大學學報》,第一作者,2000年第4期。

13、“西安上市公司殼資源的利用與重組”,《經濟觀察》,2000年第4期。

14、“我國創業板市場發行定價方式研究”,《西安理工大學學報》,2001年12月第十七卷第四期,第1作者。

15、“上市公司‘殼’資源質量模糊分類模型研究”,《蘭大學報》,2002年2月第2期,第1作者。

16、“陝西上市公司殼資源的利用與重組”,《陝西日報》,2002年2月2日。

17、“我國上市公司融資顯性成本和隱性成本分析”《西大學報》,2003年,第一作者。

18、“上市公司信用問題研究”,《西安理工大學學報》,2003年第3期,第1作者。

19、“國上市公司可持續發展問題研究”《唐都學刊》,2004年第1期。3合作,第一作者。

20、“過投資者間的博弈看股價波動”,《華東經濟管理》,2004年第2期,2人合作,第1作者。

獲獎情況

1、作《整合與重組----理論研究及對西安經濟的實證分析》2002年獲西安市科學進步一等獎。

2、課題《我國證券場外交易市場的規範與發展研究及其在西安的實證分析》2003年獲西安市第四屆社科優秀成果一等獎,陝西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

3、著作《上市公司殼資源研究》2003年獲西安市第四屆發展研究獎一等獎,陝西高等學校科學技術二等獎,陝西省科學技術三等獎。

4、著作《教育產業理論研究及實證分析》獲西安市委2002-2003年度優秀調研成果一等獎

5、課題《西安城市競爭力研究》2003年獲西安市第四屆發展研究獎一等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