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觀

張觀,字思正,絳州絳縣人,是宋真宗時期的狀元,最後任翰林學士、知審官院,累遷左司郎中等官職。

基本信息

簡介

字思正。生卒年不詳。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1014)甲寅科狀元。張觀年少時,即以嚴謹好學聞名鄉里。中狀元後,授將作監丞、通判解州。仁宗即位,遷太常丞,為三司度支判官、知制誥,出知杭州。還朝後,進為翰林學士、知審官院,累遷左司郎中,以給事中權御史中丞。時遇災異,仁宗詔求直言,張觀上疏道:“承平日久,政寬法慢,用度漸侈,風俗漸薄。”條陳知人、嚴禁、尚賢、節用四事。河北發大水,又上疏建議:“導積水以廣播種,緩催久以省禁錮,寬刑罰以振淹獄,收逃田以募歸復,置工役以先急務,止配率以阜民財,通商旅以濟艱食。”復知審官院,遂拜同知樞密院事。

生平

康定中(lO4O—1O41),西兵失利,張觀因與陳執中等議點多兵,久而不決,被罷以資政殿學士、尚書禮部侍郎知相州,徙澶州。時遇水患,州人大恐,眾人勸其移高地以避險,張觀怒道:“太守獨去,如州民何?”,乃親領兵民加高堤岸,直至水退為止。徙鄆州後,上疏朝廷,請寬煮鹽之禁,使獲罪者日少。後歷知應天府、孟州、河南府,以吏部侍郎兼御史中丞。張觀性至孝,初為秘書郎,上疏願以己官授父,得真宗嘉獎,以其父為京官。父親欣賞洛陽風物山川,張觀遂在洛陽買田宅、營林榭,並每日早起侍奉,未曾荒廢一日。其父年過九十而卒,張觀因哀痛過度,不治而死,贈吏部尚書,諡文孝。

張觀持廉少欲,言行謹慎,平生為文必用楷書,無一行草,文如其人,人如其文,仁宗曾飛白書“清”字賜之,以賞其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