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艦

洛陽艦

2005年,中國海軍一艘新型飛彈護衛艦在上海下水,中央軍委將其重新命名為洛陽艦。該艦是第二代洛陽艦,滿載排水量2250噸。艦長111.7米,寬12.1米,吃水4.8米。主機為2台12E390柴油機,持續功率14400馬力,雙軸。第一代“洛陽艦”最早是中國海軍一艘遠洋掃雷艦,1949年正式命名為洛陽艦。毛澤東曾先後3次登上洛陽艦視察,並親筆為洛陽艦題詞:為了反對帝國主義的侵略,我們一定要建立一支強大的海軍。

基本信息

簡介

[英]"Luoyang"warship

北海艦隊洛陽艦

洛陽艦洛陽艦

北海艦隊現有各種艦艇330多艘,其中飛彈驅逐艦8艘,飛彈護衛艦6艘,核潛艇6艘,常規潛艇27艘。艦艇配置仍是三大艦隊中首屈一指的。

與洛陽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的一些戰艦,是以城市命名的,其中頗具傳奇色彩的一艘叫“洛陽艦”。艦艇和城市,因

洛陽艦洛陽艦

為命名而天然地聯繫在了一起。

第一代洛陽艦

華東海軍

洛陽艦洛陽艦

1949年4月23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成立第一支海軍——華東軍區海軍(1955年9月23日華東軍區海軍正式更名為東海艦隊)。張愛萍將軍任司令員兼政治委員。1949年11月8日,解放軍海軍組建了最早的一支艦艇編隊。為保密起見,在給艦艇命名時,護衛艦以有革命歷史的城市如“南昌”、“遵義”、“洛陽”等命名。

澳大利亞建造的“巴瑟特”遠洋掃雷艦,在二戰結束後被香港收購改造成商船“祥興”號;1949年初,被中國海軍收購改裝成護衛艦;1949年11月8日,該艦被當時的華東軍區海軍正式命名為洛陽艦。該艦的技術參數為:

排水量:825噸

長56.6米

寬9.4米

武器裝備是2座蘇式100毫米火炮、2座蘇式37毫米火炮。

毛主席視察

毛主席視察毛主席視察

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國海軍最大的作戰艦艇僅為護衛艦,有“南昌”、“洛陽”等14艘,各艦來源、規格不一。在

20世紀五六十年代中國自行建造的護衛艦服役以前,洛陽艦和其他護衛艦一直是海軍作戰的主力,多次參加戰鬥。毛澤東曾先後三次登上洛陽艦視察,1953年2月19日,毛澤東首次視察解放軍海軍部隊,在武漢江關碼頭登上"洛陽"艦並和該艦官兵一起航行。期間毛澤東揮毫題詞:"為了反對帝國主義的侵略,我們一定要建立強大的海軍"。

“洛陽”艦官兵紀念毛澤東誕辰110周年

“洛陽”艦官兵12月20日在毛主席與“洛陽”艦官兵交談的巨幅照片前,重溫領袖題詞,重溫領袖對海軍官兵的親切關懷,紀念毛澤東誕辰110周年。

1953年2月19日,毛澤東首次視察解放軍海軍部隊,在武漢江關碼頭登上"洛陽"艦並和該艦官兵一起航行。期間毛澤東揮毫題詞:"為了反對帝國主義的侵略,我們一定要建立強大的海軍"。幾十年中,領袖題詞激勵著"洛陽"艦一茬又一茬官兵為海防事業精兵習武、勇於奉獻。

在毛澤東誕辰110周年到來之際,前身為"洛陽"艦的現海軍514艦,把紀念活動與部隊當前的使命職能教育和訓練戰備教育相結合,組織官兵開展了以 "重溫領袖題詞、爭當優秀水兵"為主題的演講比賽、形式報告會和參觀海軍史料館等系列活動,引導官兵牢記神聖使命,獻身海防事業。

第二代洛陽艦

洛陽艦洛陽艦

2005年,中國海軍一艘新型飛彈護衛艦在上海下水,中央軍委讓它重新披上了洛陽艦的戰袍。屬北海艦隊驅逐艦十支隊,駐旅順。

洛陽艦,排水量2300噸,是老洛陽艦的兩倍多;艦長112米;裝備多種武器,能夠同時對海、陸、空目標進行打擊,軍艦的自動化程度很高。2006年,洛陽艦成功進行了單艦全訓考核;先後順利完成了“藍鯨十號”、“0701跨轄區遠航訓練”、“礪劍2007”等一系列重大任務。

洛陽與洛陽艦

洛陽艦洛陽艦

2005年8月,在得到新命名的洛陽艦下水的訊息後,洛陽市立刻組織親人慰問團奔赴上海,到洛陽艦當時的駐地,對全艦官兵進行親切慰問。從那以後,每逢“八一”前夕,洛陽市都要派出親人慰問團赴洛陽艦進行慰問;同時,市政府還在洛陽艦設立了“愛軍習武學習成才獎勵基金”。每當洛陽艦官兵在軍事訓練和演習中取得優秀成績,市委、市政府都在第一時間發去賀信賀電,向子弟兵表達敬意。值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80周年,“八一”期間,市

委、市政府派出親人慰問團,帶著全市人民的重託,向洛陽艦送去20萬元慰問金和全市人民的深情厚誼。

在洛陽艦慰問時,操著南腔北調的官兵們都會拉著慰問團成員的手熱情地叫“老鄉”。在有限的艦艙內,多處地方的宣傳欄內介紹的是洛陽的風土人情、名勝古蹟、城市建設成果,有關龍門石窟、白馬寺、洛陽牡丹、洛陽新區的圖片比比皆是。在甲板上,一位青島籍戰士談起洛陽,竟然熟知洛陽是“中國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而且知道洛陽正在創建“國家衛生城市”(2007年12月3日已經創建成功)。

名艦航跡

2014年,由“洛陽艦”“鹽城艦”“太湖艦”等組成的中國海軍第十六批護航編隊,在圓滿完成赴亞丁灣、索馬里海域護航任務並成功訪問安哥拉、喀麥隆、南非等國家後,返回青島軍港。

編隊全體官兵歷經231天追波逐浪、12.7萬海里砥礪前行,圓滿完成40批132艘中外船舶護航任務,7批次敘利亞化學武器海運護航任務,先後與俄羅斯“彼得大帝”號巡洋艦、歐盟465編隊等進行聯合演練,成功訪問非洲8國8港。

27洛陽號

527洛陽號,江衛II級 (053H3) 較525/526隱身護衛艦後新服役。屬北海艦隊驅逐艦十支隊,駐旅順。

其他相關資料

"洛陽","漢陽"兩艦為美國"Mayo"級(亦稱"Benson"級)驅逐艦. "洛陽"艦原名"William S. Benson", 美軍編號"DD-421";美國伯利恆鋼鐵公司(Bethlehem)建造,1939年十一月十五日下水,1940年七月廿五日完工成軍;"漢陽"艦原名"Hilary P. Jones",美軍編號"DD-427";美國費城海軍造船建造,1939年十二月十四日下水,1940 年九月七日完工成軍. 兩艦於1954年二月廿六日在美國查爾斯敦海軍基地移交我國海軍,重新命名"洛陽"與"漢陽",編號為"14"與"15";首任艦長分別為張仁耀,俞柏生上校.

"洛陽","漢陽"兩艦接收時台灣的海軍總司令是梁序昭. 梁是在台閩系的代表,閩系軍官向與當道不合,不過梁因有美國人的支持,方能連升兩級越過電雷派的黎玉璽坐上總司令寶座,美國人還送了這'兩艘國府海軍渴望已久的重要艦隻做為賀禮. 四艘"陽"字號艦在50年代真如國寶般是不輕易出動的,除少數幾次岸轟任務與平時的演習護航巡邏外,從未與敵艦艇接戰過.

各艦在70年代初期新的"陽"字號成軍後陸續除役("鹹陽"於1972年,"南陽"於1973年,"洛陽"於1974年,"漢陽"於1975年除役). 除"鹹陽"艦外其餘三艦在除役後都有新艦頂替原艦名及編號(各替代艦現仍在役,目前編號為在原編號前加一"9"字). 本來謠傳各艦透過美國的安排將要轉贈給越南海軍繼續使用,但越南在1975年即已陷總計劃應該並未實現.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