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翠娟

張翠娟,出生於1971年,萊西第二實驗國小數學教師。

基本信息

萊西第二實驗國小數學教師

一、基本情況
張翠娟,女,生於1971年,漢族,本科學歷,國小高級職稱,萊西第二實驗國小數學教師,教齡17年,班主任工作10年。
二、主要工作業績
(一)主要榮譽:
1.2001年8月評為青島市青年優秀教師專業人才
2.2003年10月評為青島市優秀少先隊輔導員稱號
3.2004年10月評為青島市電化教育先進個人
4.2005年1月評為青島市教學能手
5.2008年9月評為青島市中國小學科帶頭人
(二)主要論著:
1. 2002年6月論文《重視自主探究 培養學生能力》獲山東省論文評選一等獎。
2. 2002年12月論文《發揮主體作用,培養創造思維能力》發表在《現代教育導報》上。
3.2005年8月論文《複習課中的情境創設》發表在《中國學術研究》上。
4.2008年1月論文《國小數學複習課中的問題及對策》發表在《中國基礎教育》上。
5.2008年3月論文《複習課四要四不要》發表在《數學 新教材 新課堂》上。
(三)公開課、優質課獲獎、科研課題成果 :
1.2003年1月舉行青島市級公開課《統計》
2.2003年12月國家級實驗課題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錄像課評比一等獎
3.2008年6月《情景串理念下的複習課研究》課題通過省級驗收
三、主要事跡
該同志一直從事國小數學教學工作。教學中做到教研結合,嚴謹治學,形成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快樂學習"的課堂教學特色。所教班級的數學成績一直名列級部前茅。兩次在萊西市優質課評選中獲一等獎;先後出示萊西市級公開課六節,青島市級公開課一節,首屆名師展示課一節。錄像課《認圖形》被教育部評選為國家級一等獎。曾被評為萊西市國小數學教學能手、首批萊西教育名師重點培養對象、青島市青年教師優秀專業人才、青島市電化教育先進個人、青島市教學能手、青島市中國小學科帶頭人。
該同志能夠積極開展教科研工作。曾主持參與了多項課題實驗,多次召開萊西市國小數學複習教學現場會,推廣 "以學定教策略在國小數學教學中的套用"、"國小數學三環節複習法"、"複習課的基本模式與策略"等課題研究經驗。所撰寫的論文20餘篇獲青島市、山東省、國家級一、二等獎。曾被評為萊西市教科研先進個人。
該同志具有指導教師進行教育、教學的能力。堅持定期搞講座、組織教學觀摩、研討活動。指導新教師和骨幹教師參加青島市優質課比賽均獲一等獎,曾被評為萊西市幹部教師培訓工作先進個人。
該同志能夠積極開展班主任工作。擔任班主任期間,堅持以"嚴、愛、細、活"作為班主任工作的指導思想,工作細緻紮實、講究方法,班級管理成績顯著。曾被評為萊西市級優秀教師、優秀少先隊輔導員、德育先進個人、青島市優秀少先隊輔導員。

山東大學碩士生導師

人物簡介

女,1977年7月30日,講師,博士,碩士生導師。2000年畢業

于山東醫科大學臨床醫學系,獲醫學學士學位,同年考入山東大學攻讀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專業碩士學位,師從周庚寅教授;2002年獲準提前攻讀博士學位,2003年與香港中文大學病理解剖與細胞學系進行了課題合作研究,重點進行肝細胞癌的表觀遺傳學研究;2004年因科研成果突出獲山東大學校長獎,併入選《山大女傑》(扈春華, 王芬英主編, 中國文頤出版社, 2005.07);2005年獲得醫學博士學位,留校任教至今。發表文章

1. Zhang C, Li H, Zhou G, Zhang Q, Zhang T, Li J, Zhang J, Hou J, Liew CT, Yin D. Transcriptional silencing of the TMS1/ASC tumour suppressor gene by an epigenetic mechanism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ells. J Pathol, 2007, 212(2): 134-42. (IF=5.423)
2. 張翠娟, 周庚寅, 喻芳, 李麗, 林曉燕, 馬超. 5-雜氮脫氧胞苷對HepG2惡性表型逆轉及caspase-3和bcl-2表達的影響. 臨床與實驗病理學雜誌, 2005, 21(1): 103-6.
3. 張翠娟, 李曉明, 丘禮武, 孫建華, 周庚寅, 喻芳, 劉宗石. DNA錯配修復基因甲基化在肝細胞癌中作用的研究. 中華病理學雜誌, 2004, 33(5): 433-6.
4. 張翠娟, 周庚寅, 李麗, 馬麗麗, 高鵬, 李紅. 葡萄籽多酚對人乳腺癌細胞MCF-7/ADR在裸鼠體內的多藥耐藥逆轉作用. 中華外科雜誌, 2004, 42(13): 795-8.
5. 張翠娟, 李曉明, 劉宗石, 周庚寅, 李紅, 馬超, 孫妍琳. 肝細胞癌中RIZ1基因甲基化的研究. 中華肝臟病雜誌, 2004, 12(10): 631.
6. 張翠娟, 周庚寅, 李麗, 喻芳, 孫妍琳, 馬超. 葡萄籽多酚對人乳腺癌細胞株MCF-7/ADR的體內外耐藥逆轉作用. 山東大學學報(醫學版), 2004, 42(6): 640-2.
7. 張翠娟, 周庚寅. DNA甲基化和組蛋白修飾在基因表達中的作用. 中國現代普通外科進展, 2004, 7(6): 333-4.
8. 張翠娟, 常建暉, 袁敏, 鄧樹海. 均勻設計最佳化鹽酸丁咯地爾滲透泵型控釋片的處方.華西藥學雜誌, 2004, 19(4): 277-9.
9. 張翠娟, 周庚寅, 李紅, 郭成浩, 李麗. 葡多酚與阿黴素對H-22肝癌小鼠的協同抗腫瘤作用。山東大學學報(醫學版), 2002, 40(5): 474-5.
10. H Li, C Liew, C Zhang, L Yau, L Yau, P Lai, L Hin, K Suen, J Lau. Homozygous deletion on chromosome 1P36.2 and hypermethylation of RIZ1 gene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2003, The Liver meeting, Hynes Convention Center, Boston, MA. (國際會議論文)

著作

1. 《甲狀腺病理與臨床》.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5.1, 參編.
2. 《組織病理學技術》. 國家“十一五”重點圖書, 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 2006.1, 參編.
3. 《腎臟病理診斷圖譜》. 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 2007.1, 參譯。

承擔科研項目

1.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肝細胞癌中抑癌基因TMS1失活的表觀遺傳機制研究,2009.01-2011.12,經費18萬元,項目負責人,項目號:30801108)
2. 教育部博士點新教師基金項目(肝細胞癌中抑癌基因TMS1失活的表觀遺傳機制研究,2009.01-2011.12,經費3.6萬元,項目負責人,項目號:200804221072)
3.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半邊蓮單體山梗菜鹼防治動脈粥樣硬化的實驗研究,2009.01-2011.12,課題組第3位,項目號:30800469)
4.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乳腺癌8q22上新型原癌基因TSPYL5、MTDH、LAPTM4β的功能分析,2008.01-2010.12,課題組第5位,項目號:30772133)
5. 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腫瘤睪丸抗原啟動子攜反義核酶靶向性逆轉乳腺癌多藥耐藥,2007.12-2010.12,課題組第4位,項目號:Y2007C112)
6. 山東省科技發展計畫重點項目(攜CT抗原啟動子的新型靶向性MDR逆轉載體的構建,2008.01-2010.12,課題組第5位,項目號:2008GG10002011)
7. 山東省醫藥衛生科技發展計畫項目(白楊黃素逆轉耐藥乳腺癌細胞中BCRP介導的多藥耐藥作用,2007.12-2010.12,課題組第5位,項目號:2007QZ003)

獲獎情況

1. 2003年獲山東大學將軍集團獎
2. 2004年獲山東大學校長獎
3. 2003年獲山東省科技廳科技進步三等獎(腫瘤耐藥相關基因的表達及植物多酚對其逆轉作用的研究,第四位)
4. 2007年獲山東省高校科研成果二等獎(p-gp配體寡肽介導靶向性基因治療逆轉乳腺癌多藥耐藥,第七位)

專利情況

1. 國家發明專利: 美他多辛分散片及其製備方法,專利號:ZL 2004 1 0035941.5,專利申請日: 2004.10.15,授權公告日:2007.2.21
2. 國家發明專利: 尼莫地平脈衝緩釋微丸製劑及其製備方法,申請號:200810014150.2,申請日:2008.2.3

江蘇省射陽縣法院法官

張翠娟,女,1989年8月,張翠娟從西南政法大學法學專業畢業,來到射陽法院工作,歷任書記員、助理審判員、審判員和興橋人民法庭庭長職務,現任該院黨組成員、政治處主任。1998年12月至2001年12月,該同志在射陽縣新坍鎮掛職擔任副鎮長職務,2006年取得蘇州大學在職法律碩士學位。在鄉鎮掛職期間,被表彰為國務院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工作領導小組表彰為先進個人,所分管和主管的工作多次受到縣委、縣政府的表彰。擔任興橋人民法庭庭長期間,所在法庭被市中院表彰為先進人民法庭、榮記集體三等功,在政治處主持工作期間,所在部門被市中院表彰為先進綜合部門,她本人所撰寫的《法官別無選擇》一文,在全省法院系統“廉潔司法與法官職業道德”徵文比賽中榮獲一等獎。

胸懷大局,主動承擔服務社會的責任

主動為企業服務、為“三農”服務、為社會服務;主動到轄區黨委、人大徵求意見和建議,邀請鎮區人大代表到法庭旁聽庭審,對法庭的審判工作和服務大局等方面的工作進行評議。她注重加強訴訟調解,同時將訴訟調解與人民調解有機結合,帶領全庭法官對轄區人民調解組織進行法律知識和調解技巧的培訓,不僅增強了轄區人民調解組織的功能,也提高了法庭訴訟案件的調解率和當事人對裁判的服判率。

立足基層,傾力打造優秀人民法庭

在擔任興橋人民法庭庭長期間,先,她注重帶頭辦好案件,發揮庭長在審判工作方面的表率作用。在抓好庭務管理的同時,該同志主動承辦疑難複雜案件,三年共審結各類民、商事訴訟糾紛100餘件,所審結案件均取得較好的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不僅當事人服判率高,無一信訪投訴,而且深得轄區黨委、人大和社會各界的好評。案件抗訴率低,抗訴案件無一被上級法院發回重審或改判。其次,建立健全各項庭務管理和審判管理制度,使全庭同志辦案有法可依,辦事有章可循,讓當事人訴訟有理可講。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射陽法院尚未建立區域網路綜合審判信息系統的情況下,她創造性地實行審限跟蹤監督制度,對每位審判人員在辦案件進行全程監控和適時提醒、督辦,大大縮短了辦案時間,有效提高了審判效率。通過全面、科學、規範的審判管理,全面扭轉了法庭審判質量不高、發改率居高不下的局面,將一個年發改案件高達十多件、當事人信訪投訴不斷的法庭,建成了“零發改、零投訴、零超審限”的“三零法庭”,受到轄區幹部民眾的廣泛好評,被市中院表彰為全市“先進人民法庭”,並榮記集體三等功。第三,精心組織,健全學習制度,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帶領同志們認真學政治理論,學審判業務知識,不斷提高政治素質和業務技能,團結協作,公正司法,服務社會,實現部門多年“零違紀、零投訴”目標,受到轄區乾群普遍好評,該部門幹警也分別被射陽法院和市中院授予為先進個人、調解能手、辦案能手和優秀公務員等稱號。

心繫民生,深切關注社會弱勢群體

時刻把民眾的利益放在心上,注重關心農民當事人和其他弱勢群體,讓法律成為當事人維權的利劍,讓法庭成為轄區弱勢權益的守護神。對起訴、到庭參加訴訟有困難的老、弱、病、殘當事人,安排審判人員到當事人家中立案和審理案件;對農忙季節的訴訟案件,儘量安排到當地、田間處理,減輕當事人的訴訟負擔;對涉及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房屋拆遷等關係民生民權和社會穩定的訴訟案件,儘量做調解工作,全力以赴化解矛盾,努力做到案結事了。有一年夏天,她接待了一名60多歲男子為80歲癱瘓老母狀告同母異父的弟弟不履行贍養義務,隨即安排人員趕到老人家中,就地立案,就地開庭,就地調解,旁聽民眾都深受感動,自願當起義務“法官”,共同做被告思想工作,最終促使被告認識錯誤,把老母抱回家中服侍。後來她帶著承辦法官去老人家中回訪,發現被告正在照看母親輸液,母子倆手拉手親熱地交談著。本案成為當地百姓口口相傳的佳話。

勤於學習,努力成為專家型法官

她雖然學歷起點較高,仍然十分注重在職學習,把學習作為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和管理能力的重要手段常抓不懈。在審判委員會討論案件時,堅持原則,依法履行職責,充分發表意見。通過自學,於2006年取得蘇州大學在職法律碩士學位,畢業論文被評為優秀碩士論文。為檢驗自己的審判理論業務水平,2007年報名參加國家統一司法考試,一次高分通過。幾年來,在《審判研究》、《安徽大學學報》、《當代法治論壇》、《法治與社會》等刊物上發表多篇學術論文,部分文章分別在省法院和市中院相關徵文比賽中獲獎。其所撰寫的《法官別無選擇》一文,在全省法院系統“廉潔司法與法官職業道德”徵文比賽中榮獲一等獎;她所撰寫的《牢記司法為民宗旨、忠實履行法官職責》一文,被中國法院網載用,並獲射陽縣級機關工委“學習黨的十七大精神心得交流”徵文比賽一等獎。多年來不間斷的學習,使她的法律理論水平和審判實踐技能不斷提高。一位手持欠據起訴要求被告還款的當事人,在她巧妙運用證據規則分配舉證責任後,自覺心虛理虧而主動申請撤訴。撤訴後不僅沒有怨言,反而悄悄對她說:“張庭長,你就像我在電視裡看到的法官一樣,佩服!”

規範管理,甘當法院建設的鋪路石

擔任法院領導職務後,她對主管的政治處工作和分管的審判監督工作、審判管理工作進行深入調查研究,特別注重研究法院審判工作和隊伍建設的規律,努力尋找推進法院建設和發展的措施。從思想政治教育、審判業務技能培訓、審判作風整頓、崗位目標考核、司法文化建設、幹警情感溝通與關懷等方面,加強隊伍總體素質建設,以良好的隊伍促進審判中心工作穩步發展。一方面注意檢討和改進工作方法,一方面堅持原則,大膽管理,最終贏得了幹警的理解、信任和支持,也得到了上級法院的充分肯定,2007年她主持工作的政治處被市中院表彰為“先進綜合部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