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祥龍[山東大學哲社學院人文社科教授]

張祥龍[山東大學哲社學院人文社科教授]

張祥龍,男,1949年8月14日出生於香港九龍。現任山東大學哲社學院人文社科一級教授,曾任北京大學現象學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外國哲學研究所”的學術委員,中國現代外國哲學學會理事。

基本信息

人物履歷

張祥龍張祥龍
1978,3-1982,2北京大學哲學系,獲文學士學位
1982,3-1983,9北京環境保護局從事自然保護工作。
1983,9-1986,8北京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人員。
1986,9-1988,8美國俄亥俄州托萊多(Toledo)大學哲學系,獲碩士學位。
1988,9-1992,2美國紐約州立布法羅(Buffalo)大學哲學系,獲哲學博士學位。
1992,7-1993,9北京大學外國哲學研究所講師。
1993,9-1999,7北京大學哲學系和外國哲學研究所副教授。
1999年7月北京大學哲學系和外國哲學研究所教授。
2003年9月之前擔任過外國哲學研究所副所長和系學術委員會委員。
2012年10月加盟山東大學,受聘為山東大學哲社學院人文社科一級教授。

社會兼職

《世界哲學》(原《哲學譯叢》)、《哲學門》、《外國哲學》、《江蘇社會科學》、《中國現象學與哲學評論》、《基督教文化學刊》、《論證》等刊物編委或學術委員會委員,國際中西哲學比較學會副會長、中英澳暑期哲學學院(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英國皇家哲學研究所、牛津大學現代中國研究中心、澳大利亞人文科學院和社會科學院聯合主辦)第二屆中方委員會委員。

研究領域

東西方哲學比較、西方現代哲學(現象學)、儒家哲學

主要作品

張祥龍張祥龍
學術講座:《董仲舒與儒家哲學》。
海德格爾傳》(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商務印書館,2007)。
台灣台北:康德出版社,2005年版易名《海德格爾:二十世紀最原創的思想家》)。
《從現象學到孔夫子》(商務印書館,2001)。
《現象學思潮在中國》(張祥龍、杜小真、黃應全著,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
《朝向事情本身——現象學導論七講》(團結出版社,2003)。
西方哲學筆記》(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當代西方哲學筆記》(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SpracheundWirklichkeit:EineinterkulturellePerspektive。
(《語言與實在:一種文化間的視野》,與他人合著,TraugottBautz,2005)。
《思想避難:全球化中的中國古代哲理》(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中華古學與現象學》(山東友誼出版社,2008)。
《孔子的現象學闡釋九講:禮樂人生與哲理》(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
《海德格爾思想與中國天道》(北京三聯書店,1996,2007修訂;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修訂新版)。
《先秦儒家哲學九講:從《春秋》到荀子》(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
《現象學導論七講:從原著闡發原意(修訂新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
《從現象學到孔夫子》(商務印書館,2011)等著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