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獻忠(1606~1647)

張獻忠(1606~1647)

正文

中國明末農民起義軍領袖。字秉吾,號敬軒,膚施(今陝西延安)人。崇禎三年(1630)在陝西米脂聚眾起義,自稱八大王。八年,與高迎祥聯合東征,攻破鳳陽(今屬安徽),爾後率部轉戰今豫、陝、鄂、皖等地。十一年,在南陽(今屬河南)和麻城(今屬湖北)與明軍交戰失利後,接受明兵部尚書熊文燦的招撫,駐兵谷城(今屬湖北)。逾年再起,擊敗明總兵左良玉、羅岱等部,致使熊文燦被革職處死。十四年,採取以走致敵的策略,巧襲襄陽(今屬湖北),處死襄王朱翊銘,迫使明督師楊嗣昌自殺(見張獻忠奔襲襄陽之戰)。十六年,攻占武昌,稱大西王,宣布三年免徵,民眾群起回響。次年,襲取重慶,攻占成都,建立大西政權,稱帝,年號大順(見張獻忠取四川之戰)。清順治三年十一月二十七(1647年1月2日)在四川西充鳳凰山與清軍作戰時,中箭犧牲。他統率的農民起義軍對推翻明王朝的統治起了重要作用。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