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松林[著名動畫藝術家]

張松林[著名動畫藝術家]

張松林(1932~2012.05.08),男,上海市金山區朱涇人,國家一級編劇,教授,著名動畫藝術家、教育家。蘇州美術專科學校肄業。曾任上海電影製片廠動畫設計,上海電影專科學校動畫系副主任,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編導、文學組組長、副廠長,《孫悟空》畫刊主編,吉林動畫學院院長,中國動畫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2012年5月8日,張松林在上海突發腦梗去世。主要作品有《沒頭腦和不高興》《小燕子》《蜜蜂與蚯蚓》等。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張松林張松林

張松林,男,1932年生,上海市人,195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吉林動畫學院院

長。

張松林創作的《半夜雞叫》1980年獲第二次全國少年兒童文藝創作獎二等獎;導演的卡通片有《蜜蜂與蚯蚓》《沒頭腦和不高興》等;撰有《創造富有民族風格的中國美術電影》《美術電影藝術規律的探索》等論文。

恩施物理教師

張松林,1963年出生,中學物理高級教師。恩施州物理學會會員。學校骨幹教師。課題《高中物理教學中的STS教育研究》、《構建和完善普通高中德育管理體系研究》成員。參編的《中學物理學習指導》一書已由陝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國內公開發行。《高考物理命題新視點-材料閱讀題》在全國第十屆中學物理教學改革研討會上獲優秀論文二等獎。

參與作品

自作自受(1991)導演、編劇

張松林張松林

奇異的蒙古馬第二集(1990)編劇

阿龍和利利(1989)編劇

奇異的蒙古馬第一集(1989)編劇

小八路(1973)編劇

半夜雞叫(1964)編劇

沒頭腦和不高興(1962)導演

誰的本領大(1961)導演、編劇

小燕子(1960)導演

蜜蜂與蚯蚓(1959)動畫師

壁畫裡的故事(1959)動畫師

因病逝世

2012年5月8日下午,著名動畫家張松林在上海因突發腦梗去世,享年80歲。張松林是中國動畫學會的發起人,一生心血傾注於中國動畫事業。主要作品有《沒頭腦和不高興》《小燕子》《蜜蜂與蚯蚓》等。

代表作品

動畫師作品

<蜜蜂與蚯蚓>(1959年)

<壁畫裡的故事>(1959年)

導演作品

<誰的本領大>(1961年,兼編劇)

<小燕子>(1960年,與人合作)

《沒頭腦和不高興》(1962年)

《自作自受》(1991,兼編劇)

編劇作品

張松林作品《半夜雞叫》張松林作品《半夜雞叫》

《美妙的顏色》(集體創作、執筆)

《半夜雞叫》(1964年,與虞和靜合作改編)

<小八路>(1973年)

《阿龍和利利》(1989年)

《奇異的蒙古馬》(1989年、1990年)

《怪老頭》

《熊貓京京》(中外合拍卡通片)

論文

《美術電影藝術規律的探索》

《創造富有民族風格的中國美術電影》

《美術電影藝術規律的探索》

《美術電影要民族化道路》

《美術電影創作初探》等40餘篇。

著作

曾參與<中國大百科全書>電影卷、《當代中國》電影卷、《電影藝術詞典》、《中國電影年鑑》等辭書的撰稿和編輯工作。

出版連環畫《企鵝的故事》、年畫《一隻口袋》等圖書數十種。

主要成就

張松林一生,參與200多部(集)卡通片的創作,導演的卡通片《沒頭腦和不高興》是20世紀60年代著名卡通片之一,導演的其他卡通片還有上海美影出品的卡通片《蜜蜂和蚯蚓》《小燕子》《誰的本領大》等。編劇的木偶片《半夜雞叫》獲“全國第二次少兒文藝創作二等獎”,編劇的卡通片《奇異的蒙古馬》獲“全國影視動畫展播評獎”二等獎,擔任責任編輯的卡通片《哪咤鬧海》《三個和尚》《三毛流浪記》等均在國際和國內多次獲獎。20世紀80年代後,在中外合拍的26集卡通片《熊貓京京》中擔任總編輯兼編劇,在中央電視台出品的52集卡通片《太陽之子》中擔任劇本策劃和藝術總監,在北京電視台出品的26集卡通片《京兒娃和兔兒爺》中擔任藝術總監,在央視攝製的52集卡通片《西遊記》中擔任策劃兼劇本統籌。前三部卡通片均獲得第四屆全國少兒電視“金童獎”。《西遊記》獲得2000年中國電視“金鷹獎”的最佳卡通片獎。曾擔任第五屆中國電視劇“飛天獎”、第九屆中國電影“金雞獎”、第十六屆“金鷹獎”和少兒電視“金童獎”評審,“首屆上海國際動畫電影節”、“2001韓國富川國際動畫節”國際評審,以及“第二屆杭州國際動漫節”評審會總顧問等。1982年與2004年,先後率中國動畫代表團出席薩格勒布與韓國漢城的國際動畫節。

張松林在動畫理論和美術創作上也有不少貢獻。曾參與《中國大百科全書》電影卷、《當代中國》電影卷、《電影藝術詞典》《中國電影年鑑》等辭書的撰稿和編輯工作。曾發表“美術電影藝術規律的探索”、“中國動畫教育的現狀與未來前景”、“中國動畫發展歷程”等論文40餘篇。曾出版連環畫《企鵝的故事》、年畫《一隻口袋》等圖書數十種。個人事跡曾入編《中國電影家列傳》。

業界追思

時下作品“沒頭腦”

觀眾才會“不高興”

大師輩出、團隊協作,也許正是這樣的環境造就了中國動畫電影史上的黃金時代。

從1956年漫畫家華君武創作、特偉和李克弱導演的《驕傲的將軍》開始,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推出的傳世經典不斷。水墨動畫《小蝌蚪找媽媽》、木偶片《神筆》、彩色動畫長片《大鬧天宮》……中國享有世界聲譽的動畫作品幾乎都來自上世紀60—80年代。無怪乎,當“沒頭腦”之父張松林過世,網友們又發出一致的哀嘆:經典離我們遠去了。

“我們從這一代動畫先輩身上,應該汲取一種情懷,應該有所反思。”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副廠長鄭虎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很多人在看過《沒頭腦和不高興》之後說,找到了自己成長的影子,那種喜怒哀樂十分親切。那個時代的動畫人,心裡裝著孩子,他們又有深厚的藝術根基。張松林老師有文學素養、美術根基,匯聚到動畫上就有了深厚的文化傳承。這些也許是今天的動畫稀缺的東西。當時下的一些作品‘沒頭腦’了,觀眾就會‘不高興’。”

海南省委宣傳副部長

張松林,1952年7月生,四川南充人。1987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69年3月參加工作,四川大學新聞專業畢業,大專學歷,高級編輯。

學習經歷:

1981.09-1983.07四川大學中文系新聞專業學習

1996.09-1998.09中國社會科學院財貿經濟系貨幣銀行專業研究生課程班學習

任職經歷:

1969.03-1971.04 四川省岳池縣長田鄉知青。

1971.04-1979.02 四川省南充織綢廠工人、新聞幹事。

1979.02-1989.05 四川省南充日報社記者、編輯、要聞科副科長。

1989.05-1992.01 海南日報社總編室編輯、海外版采編部副主任、要聞版主編。

1992.01-1993.08 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辦公室副主任、綜合信息部負責人。

1993.08-1995.03 海南《新世紀》周刊社總編輯。

1995.03-1997.03 海南日報社理論部代主任。

1997.03-1998.12 海南日報社總編室主任。

1998.12-1999.09 海南日報社總編室主任、編委。

1999.09-2001.07 海南日報社副總編輯、黨委委員。

2001.07-2002.07 海南省委副秘書長。

2002.07-2003.03 海南省海口市委副書記、宣傳部部長.

2003.03—2005.06海南省海口市委副書記。

2005.06—海南省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正廳級)。

五屆海南省委委員。

革命烈士

1928年,在景德鎮裡村參加革命。1929年,加入中國工農紅軍,後任共青團贛東北特委書記。1933年,在橫峯縣作戰犧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