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昭遂

張昭遂

張昭遂,2008年12月21日當選清華大學學生會主席、電氣工程系四年級學生張昭遂,透著理工科學生特有的質樸與聰慧。 為紀念“五四”運動90周年,2009年4月26日,來自北大、清華、復旦、上海交大四所高校的學生會主席,將作為時代青年的代表共聚解放日報報業集團第23屆文化講壇,展示“面向未來的世界眼光”。 90年前的5月4日,以北大學子為首的3000多名青年走上北京街頭,以愛國熱血與積極抗爭,使這個日子成為中國歷史上具有青春意義的符號。

個人簡介

張昭遂,2008年12月21日當選清華大學學生會主席、電氣工程系四年級學生張昭遂,透著理工科學生特有的質樸與聰慧。

參加活動

為紀念“五四”運動90周年,2009年4月26日,來自北大、清華、復旦、上海交大四所高校的學生會主席,將作為時代青年的代表共聚解放日報報業集團第23屆文化講壇,展示“面向未來的世界眼光”。
90年前的5月4日,以北大學子為首的3000多名青年走上北京街頭,以愛國熱血與積極抗爭,使這個日子成為中國歷史上具有青春意義的符號。5月5日,北京高校總罷課,清華學生宣布“從今日起與各校一致行動”。5月11日,全國第一個地方性學聯在上海成立,復旦、南洋公學等學校學生,也積極投入到“五四”洪流中。
90年後的今天,中國青年從歷史的波瀾壯闊中走來,正以開闊的眼光面向多元而嶄新的未來。如何讓“五四”精神在當代得到延續與發展?當代青年應該追求怎樣的青春價值與人生意義?眺望未來要具備怎樣的世界眼光?北京大學張度、清華大學張昭遂、復旦大學李匯東、上海交通大學王博,將在文化講壇上作出屬於當代年輕人的回答。
該文化講壇由共青團上海市委員會、上海市學生聯合會、解放日報報業集團主辦。

2010年8月4日參加重慶活動中的表現

搶到話筒的清華大學學生會主席張昭遂說:“重慶市委、市政府決策堅決,頂住各種壓力,打黑出重拳,除惡保平安,有膽識,有策略,大快人心,也振奮人心。我想問薄書記,您當初作決策時是怎樣考慮的?”
薄熙來說,講到“打黑除惡”,老百姓感到大快人心,但也有人不舒服,不光是黑惡勢力本身,還有與他們相關的那些人———腐敗分子和保護傘,因此會有不同的輿論和反應。但為了人民的利益,壓力再大,也要勇敢面對,一定要將鬥爭進行到底,最重要的是政治決心。如果東張西望,想三想四,患得患失,就什麼也不要做了。有人表揚我們“打黑除惡”有膽識、有策略,其實,我們的策略就是“不講”策略,直來直去,依法辦案,該怎么辦就怎么辦,任憑別人怎么說,也要大膽地往前走,堅決將犯罪分子繩之以法,絕不含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