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慶和[浠水農民作家]

張慶和[浠水農民作家]

張慶和,湖北浠水人。少年時期為放牛娃,後參加民兵從事戲曲演出和寫作,任湖北作家協會理事。1958年開始發表作品。1958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著有劇本《燈》,詩歌《錯把水庫當龍宮》,小說《青春曲》等。《毛澤東思想照心窩》選入中學一年級語文課本。劇本《燈》獲全省楚劇團匯演二等獎。2017年2月逝世。

基本信息

個人簡介

張慶和張慶和
張慶和是新中國第一批農民作家,與王英魏子良徐銀齋並稱“四大農民作家”。張慶和是放牛娃出身,沒讀過書,人們稱他為“湖北高玉寶”。他一直沒脫離農村和農民身份,勞動、創作、生活一直在浠水的偏遠山區。

張慶和上世紀50年代登上文壇,成為又會勞動又會創作的農民作家。1958年加入中國作協,加入中國作協武漢分會並連任三屆理事,同年7月出席全國民間文藝工作者代表大會,受到毛澤東主席的親切接見,並作典型發言。1960年7月出席全國文代會,再次受到毛主席接見,《人民日報》發表了以他的“頭上升起的紅太陽”詩句為通欄標題的代表詩作。2017年2月逝世。

個人作品

上世紀60年代是張慶和創作的鼎盛時期,其中《谷堆堆進白雲霄》《綠水笑著過山坡》《錯把水庫當農宮》和《毛澤東思想照心窩》等,分別在《人民文學》《北京日報》《湖北日報》《長江文藝》上發表。發表詩歌200多首,小劇本10部,小說、散文、故事總計40多萬字,多部作品獲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