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德成(1888~1967)

張德成(1888~1967)

川劇演員,工老生。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川劇傳統劇目的發掘、整理,音樂、幫腔的繼承發展以及培養人材等方面,均作出貢獻。

張德成(1888~1967)

正文

張德成(1888~1967)川劇演員,工老生。四川省自貢人。 7歲搭班從宗吉山(白甘蔗)學藝,18歲拜名生黃炳南為師,藝事日進。先後受到曹俊臣彭華廷的提掖,並從名醜岳春,鼓師鍾瑞林李滿滿的技藝中受到教益。張德成嗓音清亮,唱腔高亢圓潤,吐字行腔極有功力;做功傳神,善於表達人物內心的複雜感情。擅長塑造具有民族氣節的人物形象,如《柴市節》的文天祥,《揚州恨》的史可法。抗日戰爭期間,在重慶演出經他自己修改的傳統劇《孝孺草詔》,藉以諷刺國民黨獨裁政權,受到愛國人士的讚許。擅演劇目還有《太白醉寫》、《藍關走雪》、《單刀會》、《綈袍記》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川劇傳統劇目的發掘、整理,音樂、幫腔的繼承發展以及培養人材等方面,均作出貢獻。曾任重慶實驗川劇院院長、西南川劇院副院長、四川省川劇院院長兼省川劇實驗學校校長、重慶市戲曲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兼市川劇院院長、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委員等。對川劇表演藝術理論也深有研究,晚年編著《川劇高腔樂府》3卷,對川劇高腔曲牌的源流、規格、性能等,論述詳盡。

張德成(1888~1967)張德成(1888~1967)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