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居正大傳

張居正大傳

《張居正大傳》是2009年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朱東潤。

基本信息

編輯推薦

張居正大傳

明代有種種特點,政治家只有一張居正,最驚心動魄的王朝改革故事,最激勵人心的精英成長經歷,最紛繁蕪雜的官場鬥爭傳奇,中國政治名人傳記經典之作,學術大師朱東潤巔峰巨製。

內容簡介

張居正是明朝後期傑出的政治家,也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改革家之一。他從荊州的一個普通家庭起步,經過不懈努力,成為萬曆首輔、神宗皇帝老師,以及明朝中興的奠基人。

張居正對明朝的弊政做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取得了良好成效,在政治、經濟和軍事等方面都頗有建樹。但是,為了推行改革措施,張居正也曾經使用過不光彩的手段,其個人生活也難說檢點。生前,他位高權重,一言九鼎;死後,卻被剝奪諡號,查抄家產,禍及子孫。否定了張居正改革成果的大明帝國,也走向了滅亡之路。

閱讀本書,讀者會對張居正這位專制王朝的著名改革家有更深刻的理解與同情,對傳主所置身的那個時代有更清醒的認識與反思。本書不僅有相當突出的學術成就與研究價值,也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指導意義與實用價值。

作者簡介

朱東潤(1896—1988),江蘇泰興人,著名學者,傳記作家,曾留學英國倫敦西南學院,對西方傳記文學有深入研究。l949年以前,他先後在武漢大學、中央大學和齊魯大學等高校任教。建國後,擔任復旦大學教授,是復旦第一批博士生導師之一。

朱東潤治學嚴謹,著作等身,主要包括有《張居正大傳》《陸游傳》《陳子龍及其時代》《杜甫敘論》等。代表作《張居正大傳》寫於1941年,與《朱元璋傳》《李鴻章傳》《蘇東坡傳》一起,被譽為“20世紀四大傳記”,成為中國傳記文學的不朽經典。

目錄

序言

第一章 “荊州張秀才”

第二章 政治生活的開始

第三章 休假三年

第四章 再投入政治漩渦

第五章 內閣中的混斗(上)

第六章 內閣中的混斗(下)

第七章 大政變

第八章 初步的建設(上)

第九章 初步的建設(下)

第十章 第一次打擊以後

第十一章 從奪情到歸葬

第十二章 元老的成功

第十三章 鞠躬盡瘁

第十四章 尾聲

附錄 隆慶、萬曆十六年間內閣七卿年表

媒體評論

在張居正那裡,大火就是清涼界。他是以這樣的氣概,這樣的穿透精神,這樣的身於“一身萬死”的事業。他不但以赫赫威勢彈壓群臣,強力推進改革,而且還以道與皇室展開激烈博弈。

——馬立誠

張居正變法,這場後世看上去很美的歷史事件,而在實際演進過程中,充滿著密室陰謀、排斥異己、陷害政敵等種種醜惡的東西,這才是中國傳統政治的真實面目。要以不光明的、甚至厚黑的手段,去建立光明的、偉大的事業,這是那個時代政治家的宿命,他們無可選擇。

——十年砍柴 著名作家、評論家

在國家陷入深重危機、財政入不敷出、流民四處鬧事、政治腐敗不堪的情況下,張居正以他深不可測的心計、陰險無比的手段,奪取了最高領導權,並發揮其不世出之奇才,創造性地進行了偉大的政治運動,為明朝迎來了新的生機,無愧於最傑出的政治家的稱號,堪稱國家之棟樑,民族之驕傲。

——當年明月網路超人氣作家

張居正的十年新政,其重點在改變文官機構的作風,這一文官制度受各種環境之累,做事缺乏條理。張居正力圖振作,要求過於嚴厲,以至抗拒橫生。在他有生之日,他猶可利用權勢壓制他的批評者,可是一旦身故,他的心血事業也隨之付諸流水。

——黃仁宇著名歷史學家

書摘插圖

第一章 “荊州張秀才” 

宋恭帝德祐二年,臨安陷落,皇帝成為俘虜。宋代遺臣,立益王是為帝,改元景炎,繼續鬥爭;景炎三年帝罡死了,他們再立衛王昺為帝,改元祥興。整個的鬥爭,開始向南轉進,南宋王朝的根據地,剩得海南島的一角。是年,文天祥的孤軍失敗,天祥也成為俘虜。祥興二年,崖山的鬥爭又失敗了,陸秀夫抱帝昺投海。張世傑還想再立皇帝,重新燃起鬥爭的火焰,但是驚天動地的風浪,沉滅了這一個民族英雄。南宋王朝的抗元鬥爭就這樣慘痛地結束了,這一年是元世祖至元十六年。

宋王朝倒下去了,元王朝興起來了。但被壓在底層的廣大貧苦人民,地位並沒有改善,他們過的仍然是被奴役的生活。在中國境內,仍然是只見到荒淫、暴虐、屠殺和滅亡。部分的統治階級沒落了;曾經統治中國三百二十年的宋室,再不能產生一個雄才大略的君主;文天祥、陸秀夫、張世傑的死亡,在士大夫的中間,也喊不出一個百折不回的志士。剩餘的只是月泉吟社這一流的詩人,借著“春日田園雜興”的詩題,流露一點改朝換代的嘆息。

整個的中國,便隨著上層階級的沒落而沒落,四千年的歷史,從此便成為統治者腳下的灰塵嗎?不會的。和西方傳說中的長命鳥一樣,中國人民正從毀滅里得到再生。人民的力量是不能摧毀的。統治者的昏庸腐朽,替他們自己挖掘墳墓,但是人民大眾不會隨著垂死的統治者走向滅亡,他們要用自己的力量掙斷身上的枷鎖,爭取生存的權利。他們正準備力量給騎在頭上的統治者以狠狠的打擊,而他們中間,也正在產生領導人物,領導全人民作鬥爭。這便是元順帝以後中國的情態。順帝至正十一年販布的徐壽輝起兵,十二年卜士的兒子郭子興起兵,十三年販鹽的張士誠起兵,十五年白蓮會韓林兒稱帝。在這一大群人中,最特出的,一個是皇覺寺的和尚朱元璋,一個是沔陽的漁夫陳友諒。朱元璋把握著最後的勝利,成為明朝的太祖高皇帝。

明太祖起兵,定遠李善長到了軍門,只是說,“從此有天有日了”。濠人陸仲亨才十七歲,父母兄弟都死了,他懷著最後的一升麥,躲在草中,唯恐被亂兵搜到,把他送上死亡的境地,恰恰被太祖看見了,太祖喊一聲“來呀”,仲亨從此投軍。這裡看到當時的慘狀,和一般人對於這一番動亂的期待。以後善長直做到左丞相,仲亨也成為開國功臣,封吉安侯。有名的功臣里,徐達、湯和是濠州人,李文忠是盱眙人,李善長、馮國用馮勝是定遠人,鄧愈胡大海是虹縣人,常遇春懷遠人,廖永安是巢縣人,他們以外還有許多出身濠州附近的功臣。在明太祖的領導下,淮水流域出了許多英雄。到了明室中衰的時期,也幸虧淮水流域一個無名英雄的後裔,再從人民中間出來,重新領導國家的事業,為明王朝的統治,延長了七十二年的存在。這是明代的大學士張居正。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