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灣[北京市通州區]

張家灣[北京市通州區]
張家灣[北京市通州區]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張家灣鎮位於北京市通州區東南,緊鄰通州城區,距離天安門24公里,北距首都國際機場20公里,鎮域面積105.8平方公里,下轄57個行政村。糧食作物36506畝,經濟作物1837畝,苗圃5343畝。全鎮有工業、企業800家,其中工業625家,建築業68家,其它行業107家。全年稅收3.2億元,其中國稅17994萬元,地稅1459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8181元。全鎮總戶數20120戶,總人口50782人,其中農業人口44828人,非農業人口5954人,全年出生275人,出生率5‰。

基本信息

簡介

張家灣張家灣
北京市通州區張家灣鎮位於北京市東南,緊鄰通州城區,距離天安門24公里,北距首都國際機場20公里,鎮域面積105.8平方公里,下轄57個行政村。糧食作物36506畝,經濟作物1837畝,苗圃5343畝。全鎮有工業、企業800家,其中工業625家,建築業68家,其它行業107家。全年稅收3.2億元,其中國稅17994萬元,地稅1459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8181元。全鎮總戶數20120戶,總人口50782人,其中農業人口44828人,非農業人口5954人,全年出生275人,出生率5‰。組成的創衛專家組的檢查驗收,成功晉升市級衛生達標鎮,為更好的實現全鎮健康快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環境基礎。

歷史資料

張家灣張家灣
京東古鎮張家灣位於通州城南15里,建於元代,因水而得名,曾是大運河北起點上重要的水陸交通樞紐和物流集散中心,有“大運河第一碼頭”之稱。“張灣千載運河頭,古壘臨漕勝跡稠”道出了張家灣歷史的古老和古蹟的繁多。通運橋坐落在張家灣古城牆邊,橫跨蕭太后河,橋北城樓肆市,橋南人家煙火,正所謂“回首鳳城春色好,鶯聲啼碎碧桃花”之處。
古時,潞河、富河、渾河、里河交匯於此,水勢環曲,石橋四布。據傳,遼建燕京之後,便利用蕭太后河運兵輸糧,且每年春季榔陰狩獵,來往均駐蹕於此,今之養馬圈、牌樓營村即因建有馬圈、行宮牌樓而得名,村南將台地處便是蕭太后馬步兵點將台之所。金建中都,潞河通運,此處成為重要碼頭。元世祖至元三十年,通惠河疏鑿告成,此處成為水陸要津,“官船客舫,駢集於此,弦唱相聞,最稱繁勝’,時因有漕運總督張瑄(萬戶)督海運至此,故名張家灣.明初、中期,通惠河失於修浚,凡南來北往人客與物資須經運河者,必停留此處。嘉靖六年,通惠河疏浚,漕船仍經此直達通州。通州八景之一——“萬舟駢集’,道出當時盛況。朝廷在此建有通濟倉,還設有皇店、寶源與吉慶二榷稅、通判都司,巡檢司以及鹽倉批驗所等官署。立有皇木廠、木瓜廠、鹽場等庫,遂有三村之名(木瓜廠今作瓜廠,鹽場今作鹽灘).四方商旅來往,百貨叢集市肆,遂形成西店,長店(今稱張家灣鎮)二莊。

現狀

今張家灣鎮位於通州新城區南,鎮域面積105.8平方公里,下轄57個行政村。糧食作物36506畝,經濟作物1837畝,苗圃5343畝。全鎮有工業、企業800家,其中工業625家,建築業68家,其它行業107家。全年稅收3.2億元,其中國稅17994萬元,地稅1459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8181元。全鎮總戶數20120戶,總人口50782人,其中農業人口44828人,非農業人口5954人,全年出生275人,出生率5‰。

古蹟及景區

張家灣古城牆遺址
張家灣古城建於明代,明清時城內商號林立,有“大運河第一碼頭”之稱。通運橋坐落在張家灣古城牆邊,橫跨蕭太后河,憑欄望,橋北城樓肆市,橋南人家煙火。張家灣古城牆遺址、通運橋同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通運橋
通運橋,因橫跨蕭大後河上,又俗稱蕭太后橋,原為木橋,明神宗時建石橋。萬曆三十三年(1605)十月建成,名“通運”,清鹹豐元年(1851)曾予小修。至今已有三百八十餘年。1959年7月已立為通州區文物保護單位。
佑民觀
佑民觀即在張家灣鎮裡二泗村西,運河南岸,為道家觀院,俗名也稱天妃廟,是聖母娘娘道場。明清兩朝是名符其實的京東道家第一福地,最大觀場。
明嘉靖十四年(1535)道長周從善奏請賜觀額曰:“佑民觀”沿稱至今,但民俗仍稱里兒泗廟。觀占高地十餘畝,坐南朝北,觀前即運漕之大運河,觀內祭奉金花聖母銅像,俗稱娘娘廟。
清順治皇帝於順治八年(1651)慕名而來,親到觀中上香求子,賞銀五百兩,又經通州紳士田文孝募捐三百兩,用以修繕和香火之資,後經乾隆、光緒、民國等多次維修補建。
蕭太后河
蕭太后河又作“肖太后河”。因遼蕭太后主持開挖而得名,始於統和六年(988年),是北京成為國都以來最早的漕運河,最初是為運送軍糧所用,後成為皇家漕運的重要航道。它比元代漕運的壩河早280多年,比元明清漕運的通惠河早300多年,而今依然是北京東部的主要河流之一。
清真寺
通州區張家灣清真寺,位於張家灣鎮西街。中軸線上主體建築禮拜殿,勾連搭四卷,硬山簡瓦,規模較大。
一三兩卷為箍頭脊,二卷為調大脊,大吻壯觀,小獸玲瓏;第四卷明間為窯殿,四角攢尖,綠琉璃寶頂高聳天空,次間則為卷棚頂,別具一格。博古彩畫精美,西頭磚雕別致,嵌山方圓木窗活潑,井口天花鮮艷整潔.南北配殿與禮拜殿之間有海棠柱曲廊相連。結構嚴謹,錯落有致。
皇木廠古槐
這株古槐位於明代皇木廠的東南角外。自明永樂四年(1406年)到嘉靖七年(1528年),北京皇家建築所用的珍貴木材沿大運河運到皇木廠儲存,管理皇木廠的官吏在木廠周圍種植槐樹。經過600多年的歷史變遷,其他槐樹都已經無存了,只剩下這株古槐。
花板石廠遺石
皇木廠村的村口,放置著數塊巨大的石塊。這幾塊巨石可不是一般的石塊,它們是竹葉紋石灰岩石,是千里迢迢從南方通過京杭大運河運抵京城的。1998年,修築京瀋高速公路時,在皇木廠村東南舊村處取土修築路基時,從地下挖掘出土的。據史料記載,大運河古河道西岸是石廠舊址,明朝永樂年間,建設北京城的石料,從南方運抵張家灣碼頭都存儲在那裡,這些巨石就是石廠的舊存。
葡萄大觀園
葡萄大觀園是一個集世界各國名優葡萄品種種植、觀光採摘為一體的農業觀光園,是北京市農委和百萬市民
郊區游組委會確定的定點果園和十佳觀光果園之一。
其它
城之內外,曾有古蹟不少。如元時高麗寺(廣福寺)之鐵佛高近丈,明代鐵錨寺之鐵錨數眾多,通運橋石獅精美,清真寺槐柏蒼勁,曹雪芹家曾在城內開設當鋪,琉球學子病故也在城外立墓。
如今,張家灣城之東牆西折北轉處,遺蹟尚存,玉帶河擦牆而過,上跨二座單券石橋,景致幽深,三券平面蕭太后橋(通運橋)依然利用,勾連搭四卷禮拜殿仍在,廣福寺石碑雖倒猶存,而北運河則早於清嘉慶間東移。該古城遺址為北京第五批文物保護單位。

特色村莊

里二泗村

光緒版《通州志》載:“在張家灣,即天妃廟,舊名里二泗”。里二泗由來較久,是通州南部最早有人煙聚落地之一,上可追溯到公元前的戰國時期,有兩千多年歷史。村南三大墳冢,是漢朝磚墓之式,傳為循良三冢。
舊傳村名李二寺並有動人傳說,神乎其神。其實里二泗因元代的白河、榆河、渾河、通惠河四水,在張家灣東匯合後,流向漷縣境內,張家灣至漷縣段當時稱泗河,四字加三點水即是此意。
白河在張家灣附近,分成里外兩股,里二泗正處里股泗河岸邊,且水量比外泗河小,位居第二,又因河岸早有觀廟,因此得名里二泗。

皇木廠村

皇木廠村作為有著200年歷史的古村,皇木廠村到處都滲透著歷史文化的氣息。村內有著大量的歷史古蹟,由於皇木廠村南即是蕭太后河的河口,因此在新村建設中,出土了大批元代缸胎雞腿瓶、稀有金屬冶煉小坩堝及龍泉印花瓷片等文物;由於明永樂年間建設北京,木材磚石所用浩繁,多由大運河自南方運至此處存儲,因此村內還留有當時管理木廠的官吏所植的一株大樹,村南部還出土了當時用於建設北京的巨大花斑石;由於古代皇木廠村還是有名的鹽場廠,所以新村施工中還出土了世界最大的稱鹽石權等文物。
為全面改善村民的居住條件,自1997年4月,皇木廠村率先開始舊村改造。先後投資2.5億元採取拆舊換新的辦法,在原舊村址上進行了大規模的新村改造。經過幾年的努力,全村共建起了668棟別墅,使全村百姓全部搬上了樓房。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