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族譜

張家族譜

家乘,即家族的史書;譜牒是古代記述氏族世系的書。秦漢以前,只有帝王諸侯有譜牒。魏晉南北朝時期,世家大族為維護自己的利益,特別重視門第、血統和婚姻等方面的純潔性和排它性,以維護自己政治方面的特權,於是貴族和平民都有了譜牒,從而譜牒學也成為一種專門的學問。唐宋以至明清,各個姓族不斷修續譜牒、家乘。現存的家乘、譜牒,大多是明清時代修撰的。


張家族譜概述

張家族譜張家族譜

譜牒加深了豪門大族與庶族寒人之間的鴻溝,使世家大族內部嫡庶尊卑關係得以強化。它用血緣關係的紐帶模糊了階級意識,使封建宗法制度得以維持和鞏固。但是,家乘、譜牒也具有不可忽視,的文獻價值。就張姓的家乘、譜牒而言,它記錄了張姓諸家族的氏族來源、世代系統、人物傳記、遷徙居住、婚姻嫁娶、子孫繁衍和與此相關的政治、經濟、文化狀況,不失為研究家族史、社會史的重要原始資料。

張家家譜由來

張姓人口約為7800萬,占漢族人口的百分之七點一,是當今中國第三大姓。張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遠古傳說。古書上記載黃帝的孫子揮創製出弓箭,這在當時對社會確實有很大貢獻,因此被賜姓。張姓還有一支形成於春秋時期,是以祖輩的名字中的字作為姓的,韓國的開國者解張,字張侯,他的子孫以張為姓,這一支張姓主要在今河南省境內。此外,居住在雲南的南蠻酋長於三國時被諸葛亮賜姓張,此後其子孫便以張為姓。據《三國志》記載,張遼原本姓聶,後改為張姓,世代居住在許昌,成為大姓。晉代有中原張姓遷至福建,唐朝年間,張姓人氏又隨陳政、王潮等人居入福建,此後河南光州張姓遷往廣東,從清初開始,廣東福建的張姓又遷入台灣,從而又有不少人到海外謀生。張姓以北方人居多,主要是漢族。張姓繁衍昌盛,人丁興旺,支脈眾多,在全國許多地方發展成為名門望族。張姓自古為英才輩出的姓氏。如戰國時有政治家魏國人張儀;西漢最著名的張姓人物是張良張騫;東漢也有兩個最傑出的張姓人物-科學家、文學家張衡和著名醫學家張仲景;東漢時,張道陵在四川創立道派,被稱“張天師”,張角、張梁、張寶創立太平道起義,稱為“黃巾軍”,張修、張魯創立天師道;三國時大將張飛張遼;西晉文學家張華;南北朝時期,農民起義領袖張鳳,畫家張僧繇(you);唐朝張說、張九齡又是宰相,又是文學家,名將張巡,書法家張旭,小說家張讀,詩人張若虛、張繼、張志和;五代時農民起義首領張遇賢;北宋有農民起義領袖張余、張海;南宋大將張憲、張俊;元代有大將張弘范;明代政治家張居正,畫家張路,醫學家張景岳,著名道士張三豐,農民起義領袖張獻忠;清代有“天下第一清官”張伯行,捻軍首領張宗禹,洋務派首領張之洞,北洋軍閥張作霖張敬堯,張宗昌等。 海外張姓華人傑出代表有林肯大學校長張道行,哈佛大學教授張光直,太空人張福林,華盛頓世界銀行總會計師張展成,遺傳生物學家張覺明,著名畫家張玉良、張融,航空與太空總署宇宙航空高級總工程師張雲樵,香港十大富翁之一張榮發等等。

姓氏起源

關於張氏的姓氏來源說法為下:--少昊子揮造弓箭,姓源啟自黃帝賜
出自黃帝之後揮。據《新唐書。宰相世系表》所載:"黃帝少昊青陽氏弟五子揮為弓正,始制弓矢,子孫賜姓張氏。"由此可知,曾經是重要武器弓的發明者揮,其後有以張為姓氏的。是為河北張氏。
出自黃帝姬姓的後代,據《通志。氏族略》所載,春秋時,晉國有大夫解張,字張侯,其子孫以字命氏,也稱張氏。又載,張氏世仕晉,公元前403年韓、趙、魏三家瓜分晉國後,除部分留在原地外,大部分隨著三國遷都而遷移。是為山西、河北、河南之張氏。
出自賜姓或他姓、他族改姓。世居雲南的南蠻酋長龍佑那,於三國時被蜀相諸葛亮賜姓張,以後其子孫便以張為氏。魏國大將張遼本姓聶,後改為張氏。還有一些少數民族改姓張氏的。

張姓起源

1、關於“張”字
張是一個象形字,整個樣子像一個張弓欲射之人
張,繁體字作眼,由弓和長左右相合而成,張姓人在向別人介紹自己的姓氏時,都說成“彎弓張”,可見他們是十分看重其姓氏構件中的“弓”的。從文字學上來看,“弓”對於“張”字實在也是處於核心地位的。
甲骨文中還沒有發現張字,但金文及石刻文中卻有很多,其寫法也各不相同。這些張字雖然寫法各異,但卻有一個基本的特點,就是與弓、矢、長,尤其是與弓分不開,可以說沒有弓就沒有張。從字形的演變來看,張最早是弓與矢的聯合體。弓矢是自然而然聯用的,有弓就必然會有矢,不必再強調,因此後來矢就漸漸退出,而讓位於長,最後穩定為長弓的聯合體。長弓則表示這弓比一般的弓還要厲害,更有威力。
張字的意義很多,新版的《漢語大字典》計有21個義項,一般的字典皆作十餘種,如誇張、張開、強、盛、張貼、看、望、擴大、布置等等,但這大多是後人引申而來的,最早的字書所記義項不多。《說文解字》說:“張,施弓弦也。從弓,長聲。”《廣雅·釋詁三》:“張,施也。”另外還有一層意思,見於《周禮·秋官》:“羅取鳥獸曰張。”胡三省在注《資治通鑑·漢明帝水平七年》中“勞勤張捕,非優恤之本也”時也說:“張,設也,設為機阱,以伺鳥獸曰張。”

2、黃帝生活在原始氏族公社時代,當時中國大地的社會結構表現為氏族——由若干氏族組成的部落——由若干部落組成的部落聯盟。各氏族、部落及部落聯盟之間為了各自的利益常常發生戰爭,黃帝開始還只是姬姓部落的首領,在長期的征戰中,他逐步建立起自己的威信,最終完成了對其他各部落的統治,坐上了部落聯盟盟主的寶座。
對炎帝、蚩尤與刑天的戰爭是黃帝通向盟主道路上的三個里程碑。據文獻記載,黃、炎二帝本是同胞兄弟,《國語·晉語》:“昔少典娶於有嶠氏,生黃帝、炎帝。黃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異德,故黃帝為姬,炎帝為姜,……異姓則異德,異德則異類。”《新書·益壤》說:“炎帝者,黃帝同母異父兄弟也,各有天下之半。”當黃帝成為姬姓部落首領並開始興盛強大之時,炎帝部落已步入虛弱衰微之路,各氏族之間相互征討,暴虐百姓,而炎帝則無力平息戰亂,保護臣民,於是黃帝遂起而教民習用干戈,以征殘暴。結果,各氏族都前來朝拜並歸服於黃帝。炎帝乃遷居涿鹿(在河北涿鹿,一說在山西運城),但仍然大行無道,史稱“併兼無親,文無所立,智士寒心”(《逸周書史記解》)。正是在這種情況下,黃帝再次“振德修兵”,決定與炎帝在涿鹿進行決戰。據文獻記載,黃帝所率以熊、羆、狼、豹、軀、虎等為圖騰的各氏族部落聯軍揮舞著用(周鳥)、鵑、鷹、鳶等羽毛製作的戰旗,向涿鹿猛烈進攻,炎帝則退到城東一里的阪泉。經過血戰,黃帝方“誅炎帝而兼其他”,於是“天下乃治”。戰敗的炎帝部落被迫向南方和東方轉移,與長江流域的苗蠻集團犬牙交錯,漸趨融合。黃炎戰爭的勝利確立了黃帝對原屬炎帝勢力範圍的黃河中游地區的領導權,使他登上了中原各部落聯盟盟主(有稱“中央天帝”者)的地位。
當黃炎之戰結束,黃帝剛登上中央天帝地位之時,居住在黃河下游(即今山東及江蘇北部一帶)的九黎族首領蚩尤就率眾西進涿鹿城下,向新盟主提出了挑戰。九黎族是一個相當龐大的部族,他們英勇善戰,以蚩(一種毛蟲)尤(同蚍,即人腹中的長蟲)為圖騰。到黃帝時代,該部族出了一個有名的首領,人們就將其稱作蚩尤。蚩尤通曉天道,精明強幹,長於戰事,史書中也把他描繪成超乎凡人的神明,說他人身牛蹄,四日六手,鬢髮如劍戟,頭上長角。不僅如此,他還有“兄弟八十一人,並銅頭、鐵額、食沙石”,武猛異常。憑著強大的武力,蚩尤不斷向四鄰擴張,大有與黃帝分庭抗禮之勢。其時黃河中游一個以榆罔為首領的部落在受到蚩尤侵擾後,遂向黃帝求援,於是就引發了黃帝與蚩尤的涿鹿大戰。此次大戰對黃帝來說極為艱難,所謂“流血百里”,“九戰九不勝”,但最終還是取得了勝利。
在經過炎帝、蚩尤之戰而建立起一個強大的部落聯盟以後,黃帝把尋求治邦安民之道建立在遍訪天下賢明之士的基礎上。為此,他不辭艱辛,連續奔波,走王屋而受丹經,越鼎湖而飛流珠,登崆峒而問廣成,上具茨而事大隗,適東岱而奉中黃,人金谷而咨滑子,論導養而質玄素二女,精推步而訪山稽、力牧,講占候則詢風后,著體診則受岐伯、雷公,審攻戰則納五音之策,窮神奸則記白獸之辭。(《抱朴子》)足跡所及,“東至於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於空桐,登雞頭。南至於江,登熊、湘。北逐葷粥,合符釜山……”。
黃帝的巡遊,一方面擴大了黃帝族的聲威與影響,從而使黃帝的勢力範圍日益拓展,《軒轅黃帝傳》所說:“帝所理天下,南及交趾,北至幽陵,西至流沙,東及蟠木。”另一方面使黃帝遊歷之處的外族人民受到深深的感化,他們在黃帝仁義之德的感召下,紛紛前來向黃帝族朝貢,首先是諸北、儋耳之國來向黃帝族貢獻禮物,接著南夷族乘白鹿獻上美酒,後來四方之外族人都不斷地前來朝貢。外人朝貢進一步加強了黃帝族與其他族的友好往來。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也就為黃帝族和其他族的融合提供了極為有利的條件。在巡遊天下,了解各地情況,獲得養民安邦之道之後,黃帝遂提出並開始實施自己的治世方略。
3、黃帝一生娶有四個妻室,她們是嫘祖、方雷氏、彤魚氏、嫫母。據《史記·五帝本紀》、《帝王世紀》、《路史·疏仡紀·黃帝》等文獻記載,嫘祖又作(亻累)祖,西陵氏女,為黃帝正妃。她發明了養蠶繅絲之術,並教人以絲織帛,做成衣服暖身遮羞。次妃方雷氏、彤魚氏皆賢淑。嫫母相貌很醜,但賢而有德,因沒有名字,出嫁前人皆呼為醜女。黃帝認為“屬女德而弗忘,與女正而弗衰,(貌)雖惡何傷”(《呂氏春秋》),故娶為妻室,封號嫫母。
關於黃帝的子孫,文獻記載有很多不同的說法。《國語·晉語》說:“黃帝之子二十五人,其同姓者二人。唯青陽與夷鼓為己姓。青陽,方雷氏之甥也。夷鼓,彤魚氏之甥也。其同生而異姓者,四母之子,別為十二姓。凡黃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藏、任、荀、僖、姑、儇、依是也。唯青陽與蒼林氏同於黃帝,故皆為姬姓。”《史記·五帝本紀》、《世本》、《大戴禮記》等書,與此大體一致。
與《國語》、《史記》等書所云不同,《山海經》說:“黃帝生禺(豹-勺+虎),禺貌生禺京。禺京處北海,禺貌處東海,是為海神。
“帝俊生禺號,禺號生淫梁,淫梁生禺番,是始為舟。禺番生奚仲,奚仲生吉光,吉光是始以木為車。黃帝生苗龍,苗龍生融吾,融吾生弄明,弄明生白犬。白犬有牝牡,是為犬戎,肉食。”“有北狄之國。黃帝之孫曰始均,始均生狄。”
黃帝一共有25子卻是歷來所公認的。25人雖是伺父之子,卻有不同的姓,僅就得姓的14人來說,又分為12姓,這說明他們是嫁出之夫,各自以他們所嫁的氏族的姓氏為姓氏。至於“同姓者二人”,是指他們同時嫁給一個氏族。
據《路史·國名記》記載,黃帝子孫所封之國有陳、昌、張、資、寇、酈、瞿等,凡七十,其分布地域遍布今全國各地。這些黃帝子孫的進一步繁衍則奠定了中華民族的基礎。假若說他們並非黃帝子孫,或者說歷史文獻記載有所依附的話,那么,他們也當是黃帝這一“中央天帝”統領下的各部族。正是在這個意義上,中國人都自稱自己是“黃帝子孫”或“炎黃子孫”。
黃帝逝世後,葬於橋山。橋山隸屬的郡縣在何處長期以來眾說紛紜,一般認為在今陝西黃陵縣。黃帝陵墓既是號稱“天下第一墓”的中華民族始祖之墓,也是我們將要在下面介紹的張姓家族的血緣親祖之墓。
張揮是張姓的得姓始祖,但張揮與黃帝的關係則有兩種不同的說法。一種說法認為張揮是黃帝之子,另一說則認為他是黃帝之子少昊青陽氏之子,即張揮為黃帝之孫。《元和姓纂》、《古今姓氏書辨證》、《姓氏急就篇》、《新唐書·宰相世系表》等有關姓氏學的史籍記載雖稍有出入,但都主張揮為黃帝之孫說,其稱:張氏出自姬姓,黃帝子少昊青陽氏第五子揮為弓正,始造弓矢,實張羅以取禽獸,主祀弧星,世掌其職,賜姓張氏。後世張氏後裔所修張姓族譜張姓家譜多有沿用此說者。
清乾隆甲寅重修裕裔堂版《張氏家譜》卷三《受姓淵源考》云:“張氏出自黃帝軒轅氏,生少昊金天氏,又號青陽氏,第五子揮始制矢,官為弓正,主祀弧星,世掌其職,賜姓張氏。”
持張揮黃帝之子說的有《廣韻》(下平聲十陽)、馬騙《繹史》等,張氏後裔所修張姓家譜也有很多贊同此說。
中國人姓氏之得皆有淵源,而且遵循一定的原則。姓氏命名的原則概括起來有以國、邑、鄉、亭為據的,有以人之名、字、出生秩序、官、官名、爵、爵系、國符、技、事、謚、謚氏、邑系、邑謚、族、族系等等為據的。
張姓始祖揮之得姓亦基於上述原則。儘管在張揮是黃帝之子還是黃帝之孫這一問題上,古文獻記載各持一端,但具體到張揮本人的情況,則無大的分歧,都承認其制弓矢、官弓正、祀弧星這一基本事實。然則,細心的讀者還會從我們前引文獻中發現,記張揮之得姓,有“觀弧制矢,賜姓張氏”,“始制弓矢,官為弓正,主祀弧星,世掌其職,賜姓張氏”和“性長弓矢,善張綱羅,世襲其職,因賜姓曰張”等微小區別。據此,我們可以說揮之得姓為張,是以技即職業為姓,也可以說是以官為姓,或者記作以職官為姓。

4、春秋時由周文王的姬姓後裔所建的晉國有大夫解張,字張侯,其子孫以字命氏,也稱張氏。始祖張揮傳21世,歷數百年,大概到商代初期,出了張嵩,字仲山,任御駕將軍,後封為濟國公。他生有張亮、張奉、張文、張進四子。這些僅見於世系而不見於古文獻。
再傳30代至51世祖張仲,字忠嗣。他與尹吉甫共同輔佐周宣王中興周王朝。生有張象、張宜二子。據史籍記載,張仲生活在周王朝實行共和行政的前後。當時周厲王因大行無道而被國人推翻,逃出王宮,朝中大臣就公推共和伯代行天子之職。共和元年(前841)是我國歷史上有確切紀年的開始。14年之後,周厲王病死於彘(今山西霍縣),共和伯請太子姬靖即位,史稱周宣王。周宣王依靠一批大臣,重振國勢,征伐戎狄,取得了相當大的成就,歷史上被稱作“宣王中興”。
張仲之後,張姓先民有很多人載人史籍。如《左傳》在成公二年(前589)記有手和臂肘被箭穿連,仍奮力推車,沖向敵陣的張侯。昭公二十一年(前521)有怒殺華多僚的宋國大臣張句。另外,還有張良的先祖張老、張(走翟)、張骼、張抑朔等人,他們籽在下一節中進行介紹。
周威烈王二十二年(前403),晉國的韓、趙、魏三家世卿升立為諸侯,史稱“三家分晉”,它標誌著中國進入戰國時代。這個時期,張姓先民們的活動範圍進一步擴大,如魏國人張儀西走秦國,合縱連橫,大展其才能。而楚國則有大臣張旄,曾出奇計讓楚王將充當秦國使臣的張儀趕走。齊國有張丐,說服魯國在齊楚戰爭中保持中立。但張姓先民主要還是以原晉國屬地為其建功立業之所。在趙國,張孟談策反韓、魏,反擊智伯,一舉解晉陽之圍。魏有張醜力諫,阻止張儀為秦國在魏國開展外交;張倚出使趙國,使趙國在秦魏交戰中傾向魏國。韓有張去疾、張譴及張良的祖父張開地、父親張平等。
秦國是戰國七雄中最強的國家,在那裡也出了一個很有名的張姓先民——張若。秦惠文王於公元前316年派大將司馬錯率兵攻占四川,貶蜀王,派張若為蜀國守。上任伊始,他遷移秦民萬家人川,實行農墾,發展生產。又與張儀一起共同經營成都,按照秦國都城鹹陽之制建有里閭、下倉、市肆、官舍、樓宇等。又設定錦官、鹽鐵官,發展官府手工業,為增強秦國國力作出了重大貢獻。公元前285年,秦國廢除巴、蜀侯國封號,改設蜀郡治川。張若因功被任命為首任蜀郡郡守。
二、少數民族賜姓改姓
元朝末年,有一個出生在山後金山(今阿爾泰山,一說大興安嶺)的蒙古將領,名叫伯顏帖木兒,他作戰英勇,曾率兵多次打敗農民起義軍。但在一次戰役中,敗在朱元璋的手下,於是歸附明朝。明太祖佩服他的武猛,就賜給他張姓。他的後代一直從軍,傳至玄孫張晟,官至都督事,進入明代中央最高軍事機構的核心領導層。又如韃靼人(明代對東部蒙古地區的蒙古族人的稱呼)哈剌爾敦,英勇善戰,被明成祖朱棣賜姓張,改名隆善。永樂七年 (1408)十月,張隆善被任命為北京右軍都督簽事,也成為一名中央軍事領導集團的核心成員。另一個韃靼人奴兒,是明代一位有名的北方邊疆守將,屢立戰功,憲宗皇帝朱見成為表彰他的英勇,賜姓張,改名友。成化八年(1472)八月,張友被任命為金吾衛指揮使。
明代前朝,有一個女真族(滿族人的祖先)人,名叫咎卜,官女真千戶,領兵征戰,勇猛異常,其事跡傳到首都北京,明成祖朱棣非常高興,賜姓為張,改名志義。永樂八年(1410)張志義被任命為建州衛指揮使,治所在今黑龍江省東寧縣東大城子。四年之後,治所移至今跨吉林、遼寧兩省的渾江流域。
今岫巖縣前營鄉張氏,本為蒙古族治良匡氏,是清代改姓張氏的。其始祖是元代的馬札爾台,他歷任武宗、文宗、惠宗三帝,曾任行營都統,陝甘、湖廣等省平章,並知樞密院事,官至中書右丞相。二世祖也曾任中書右丞相。元朝滅亡後,其後裔世居長白山麻加樂和忽密拉,大多從事畜牧業,也有人經商巴唐地區。到11世紀繼英授德時,正值愛新覺羅氏崛起於東北,於是棄牧從戎,成為努爾哈赤帳下的一員勇將,屬鑲黃旗。清兵人關,建立統一政權後,治良匡氏遷居盛京(瀋陽)。13世祖名叫伯爾格,精通漢文,熟悉漢書,文武雙全。乾隆六年(1741)調任岫巖防禦使。因為熱愛當地秀麗的山川,就奉侍母親佟氏,攜弟吾令吉定居下來。兄弟二人在此繁衍,子孫都改姓張氏。

5、赫舍里氏分布在於都英額、哈達、輝發、長白山、佛阿拉、伯都訥、憲顏等地,在清代有一部分改姓張氏。
扎庫塔氏分布在瓦爾喀(今蘇聯東海濱省南部)、扎庫塔、松花江、長白山等地,在清代全部改為張姓。
扎拉哩氏分布在瓦爾喀、扎庫木、赫圖阿拉等地,在清代全部改姓為張。,愛義氏分布在愛湖流域一帶,在清代全部改為張氏。
明洪武元年(1368),回族人張某任寶慶(湖南邵陽)衛指揮。據《寶慶府志》卷33記載,指揮張氏的先人叫璞羅德,北平三河人。張氏任滿之後,即定居武岡車林鋪雞腳塘,依靠屯田百餘畝田產為生。今天邵陽市各地的回民,以馬、張、蘇、海、蔡姓為多,其中的張姓回族人或許就是璞羅德的後裔。
唐代初年,在雲南洱海地區近百個白蠻部落中,有一個相傳從隴西遷來的張姓部落。公元7世紀中期這個部落的首領名叫張氏進求。這時正值烏蠻部的蒙舍龍和他的兒子龍獨羅(又作細奴羅、細諾羅)開始擴張勢力,建立南詔政權。7世紀70年代,細諾羅勢力推進到洱海地區。據文獻記載,張氏進求因抵擋不住南詔的攻勢,就將自己的部落政權“禪讓”給了細諾羅,而細諾羅為了酬謝張氏,就將自己的大兒子羅波海,改姓為張,改名叫張朝鳳(夏正寅《哀牢夷雄列傳》)。這支蠻人張氏,後來演進為彝族的一部分。清末杜文秀領導的雲南各族人民起義的隊伍中,有一個叫張興癸的彝族將領,史稱他是南詔王細諾羅之後,他的祖先大概就是改姓張的烏蠻人羅波海(即張朝鳳)了。
匈奴是古代生活在我國北方的一個古老的民族,它主要活動在秦漢、三國魏晉時代,內有19個部落,其中屠各部等少數幾個部才有資格成為最高統治者單于,是匈奴族中的貴族。東漢時匈奴分裂成南北兩部,北匈奴則歸附漢室。三國曹魏時期,在今山西汾陽地區設定西河郡,安置南匈奴左部,—即匈奴族屠各部,歷史上把他們叫做西河胡或屠各胡。從文獻中,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屠各胡張XX”“西河胡張XX”的記載,這些就是匈奴張氏。如《晉書·符堅載記》云:“屠各張罔聚眾數千,自稱大卑子,堅遣鄧羌討平之。”《魏書·太宗紀》云:“神瑞元年六月,屠各胡張文興等率流民七千餘家內屬。”《魏書·太宗紀》:“天興元年三月,西河胡張賢等率營部內附。” 羯族是古匈奴族的一個別支,出自匈奴羌渠部,居住在今山西省東南部地區。主要活動於我國魏晉時期,十六國時代,以石勒為主曾建立過後趙政權(319—351)。羯族中張姓很多,歷史文獻多有記載,例如《晉書·石勒載記》云:“胡部大張旬督、馮莫突等擁眾數千,壁於上黨,勒往從之。”《十六國·後趙錄》稱:“張季,字文伯,羌渠部人也。”後趙國內張姓人特別多,石勒起兵時,十八騎中就有張噎仆、張越二騎。石勒自立為後趙王時,以張離、張良二人為門生主書,司典胡人出內。傳至石虎為後趙王時,離、良二人都官至尚書僕射,另外還有張群、張豺、張散、張茂、張斯、張屈支、張夷、張舉、張舂、張賀度、張沉等,都是後趙的達官顯貴。姚薇元先生在《北朝胡姓考》外編第八《羯族諸姓·張氏》中對上述張氏作了一番考證之後,得出了他們是羯族張氏的結論。他認為羯族張氏之張,是“羌渠” (康居)諧聲轉讀而來。由此看來,羯族張氏是為後趙政權的建立作出了重大貢獻的。
渤海族是古代生活在我國東北(包括前蘇聯、朝鮮一部分)的一個古老民族,遼金時期有一支由高姓改姓而來的渤海族張氏。隋況已在前面作了介紹。在這之前的渤海國
時期(720—962),還有一支渤海族張氏。如大將張文林、大臣張仙壽等,共有達官顯宦二十餘人,他們活動於上層,是渤海國的貴族。但這支渤海張氏之姓張的緣由卻不是很清楚。
奚族是一個活動於唐宋遼金時期的古老民族。歷史文獻中常把它記作“奚人”、“奚回”。遼代末年,奚回離保曾在今東北地區稱帝,建立奚國,改元天復。唐代奚族張氏知名的有張孝忠,曾任義武節度使。另有張忠志,本是奚人,居住在范陽,因善騎射,被范陽宋將張鎖高收為“假子”,遂從義父姓張。後屢立戰功。官至禮部尚書,封趙國公。唐代宗即位,拜成德軍節度使,又改賜姓名為李寶臣。李寶臣,有的文獻將其原名誤作張寶臣
6、戰國以後,不斷有漢人移居雲南,他們和當地的土人長期雜居、通婚,相互影響,到隋唐時期就形成白蠻族。唐初,在洱海、滇池周圍有數以百計的白蠻部落。白蠻的族源主要是漢族,因此在語言、文字、風俗等方面和漢族大體相同,他們的姓氏也基本沿用漢姓。當時,在洱海地區有趙、李、楊、董姓等大部落。其中有一個張姓部落,相傳是從隴西輾轉遷來的。他們的首領名叫張氏進求。其子孫衍繁,人口日多,移居各地。到明代初年,白蠻張氏就分布到雲南太和縣洱西驛、雲南縣、浪穹縣十二關、阿迷州東山江、猛丁塞(今元陽縣老猛)、鎮南州英武關、楚雄縣、騰衝州、孟合驛、寧番(今北勝縣)等地,並且很多人做了土司的驛丞、巡檢、主簿、通把等官吏,其中官階最高的是騰衝州土知州張銘。按照明代官制規定,土司官是世襲的,因此,明代的白族張氏大多生活在社會的中上層。
在今湖南、廣西等省,有很多瑤族張氏的聚居點。如武岡縣上洞鄉的石界;資源縣河口鄉的蔥坪、猴背、高山;鹿寨縣沙寨的鄉興;那坡縣百合鄉的那樂、民興、平壇,下華鄉的上華、規六,那隆鄉的坡芽;凌雲縣加龍鄉的下傘、尖里;欽州市洞中鄉的洞中、那麗、板興,板八鄉的板溝、大坑、細坑、和平。那俊鄉的東山、那欽;上思縣有妙鄉的更辟、有生;江城縣瑤家鄉的象腳山、象莊、於龍塘、六家村大碑村、莫作山、新山、席草塘、小曼凸、牛廄房、勐板山、溫箐、漫薄山、甘蔗園、依郎、高山寒;龍勝縣的馬堤鄉等,都有瑤族張氏分布。瑤族張氏的知名人士有廣西民族學院民族研究所所長張有雋
壯族張氏主要分布在廣西,其由來不很清楚。在清代,廣西上林縣有一個很有名的壯族張姓家族,兄弟二人,弟弟叫張鴻慧,康熙四十一年(1702)舉人,著有《女訓》、《家訓》、《董訓》等。哥哥叫張鴻翮,康熙間任永寧州學正。鴻翮的兒子張友朱,曾任慶遠府學教授。友朱生滋。滋生鵬展,乾隆時官至通政使,著有《山左續抄》、《三難通解訓言述》。
黎族張氏主要分布在海南島,其由來不清,清代有崖州(海南崖縣)洋琳洞黎人張紅須,道光九年(1829)領導當地農民起義,後被鎮壓。
侗族張氏一部分是由宋代屯田湘西的章姓改姓並與土居侗族人通婚、交融而來的。其情況見本章第一節。其他支系的由來不很清楚。原來主要分布在湖南、貴州等區。清乾隆四十三年大旱,晃州(湖南新晃縣)有部分侗族張氏遷到湖北的宣恩、恩施、利川、鹹豐等地。
高山族張氏主要分布在台灣。清代有張李成,1884年中法戰爭中,他曾率兵500人,在台灣淡水大敗法國侵略軍。
阿昌族張氏。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區。由來不明。
納西族張氏。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區。由來不明。
藏族張氏。主要分布在藏族聚居區。由來也不明。
僳僳族張氏。主要分布在僳僳族聚居地。
蒙古族張氏。蒙古族張氏有一支由治良匡氏改姓而來,具體情況見本章第一節。其他支派則不明由來。在明代,有固原蒙古人張把腰,於成化年間領導農民起義於石城堡。
朝鮮族張氏。主要分布在我國東北地區及朝鮮半島。在清代初年,他們大多編人八旗中,率兵打仗,如副都統正黃旗遼陽人張偏圖、都統正藍旗易州人張雅圖、甘肅巡撫鑲黃旗人張文興、山西巡撫正白旗遼陽人張滋德等。其中最有名的是張良弼,他本是正白旗倉衣旗鼓人,世居瀋陽。在攻克遼東時,因功由鼓人升為佐領。後圍攻錦州,擊敗明朝大將洪承疇,授予二等輕車都尉。其子張時薦,襲父職,後來加爵至三等男。
滿族張氏。滿族張氏多由赫舍里氏等改姓而來。今岫巖縣哈達鄉張氏,絕大多數是滿族人,其先祖是長白山二道溝的鑲紅旗人的。
回族張氏。回族張氏中有一支是在明代由璞羅德氏改姓而來。其他支派的由來則不很清楚。張姓是回族的大姓之一。如湖南邵陽回民中,以姓馬、張、蘇、海、蔡者為多。民和縣回族大姓依次排列為馬、冶、劉、楊、白、張、陳,他們是清光緒年間,陝甘總督左宗棠從甘肅水阜河十二莊遷來的。今拉薩市的回族張氏和黎氏、余氏三姓,都是從四川來的。
彝族張氏。彝族張姓人有一支是南詔王蒙氏之後,詳見本章第一節。在四川德昌縣麻泉公社有一支張姓,其先祖為會東土司張氏,是彝族人,但後來逐漸漢化,最終成為漢族人。

張姓來源主要

一、出自黃帝之後,揮為始祖

據《新唐書·宰相世系表》所載:“黃帝子少昊青陽氏第五子揮為弓正,始制弓矢,子孫賜姓張氏。”這支張氏是由黃帝直接傳下來的,最早發源於尹城國的青陽,目口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晉祠附近,其後望族也出於這一帶。
張姓是一個古老的姓氏,它起源於遙遠的傳說時代。據說張姓的始祖名“”,他是黃帝的孫子(一說是黃帝的兒子),是一個偉大的發明家,他發明了弓箭罟 (gu)。弓箭和網罟作為當時的新的生產工具,使人們可以獵取更多的鳥獸,捕撈更多的魚蝦,又能夠減少猛獸對自身的傷害。揮所在的氏族部落世代以生產弓箭和網罟為業,於是他的後裔就以“”作為自己的姓氏。
張姓公認的血緣親祖黃帝是遠古傳說時代華夏族部落聯盟的首領,他以德經天地,以仁,信治天下,選賢任能,嚴懲頑凶,開創了一個歌舞昇平的盛世。
據《帝王世紀》記載,黃帝由其母有嶠氏女附寶感電而生。“(黃帝)母曰附寶,見大電繞北斗樞星,照郊野,感附寶,孕二十四月,生黃帝於壽丘,長於姬水,有聖德,受國於有熊,居軒轅之丘,故因以為名,又以為號。”後人據此推演出兩種傳說。
一種傳說是:黃帝降生於天帝下凡之際,那時正是神農氏時代,神農的舅舅有個兒子名叫少典,他是有熊國(在今河南新鄭縣境內)的國君。當時少典族正與有嶠氏族互通婚姻。於是少典便娶有(蟲喬)氏的女兒附寶為妻。有一天,少典和附寶扛著木耜去田間種地,正走著,天空突然暗淡下來,頓時星斗滿天,和晚上一模一樣。這時,附寶抬頭仰視,只見上空有一道閃閃發亮的電光像蛇一樣不時繞著北斗七星鏇轉,剎那間,四野罩上了一層濃郁的青光。不一會,附寶只覺得腹部有什麼東西猛地一動,嚇得她大喊大叫,等少典急忙回頭詢問時,她卻說沒有什麼。打那以後,附寶便懷孕了。自懷孕那天起,經過24個月,也就是在第三年的一天,附寶在新鄭西北的軒轅之丘(一說在山東曲阜),生下一個男孩。由於出生在軒轅,所以便給這個孩子起名為軒轅。傳說軒轅剛生下來就會說話,非常精靈。還在孩提時代,他看見人們在樹上構築房子,便說:“把房子建築在樹上既不方便,又不安全,如果蓋地上不是更好嗎?”不久,神農氏聞知黃帝這種見解,大不以為然。於是,黃帝便在地上蓋了一間房屋讓他看,神農氏這才信服了。
另有一種傳說:附寶與少典成親後不久,便遷徙到山東曲阜的壽丘。在一個初冬的夜晚,附寶獨自一人來到郊外散步,她仰望星空,思念故土之情油然而生,忽然間,天空出現一道銀白色的閃電,只見那閃電繞著北斗星中的樞星轉了幾圈,然後迅速地由天及地,很快消失了。這時,大吃一驚的附寶頓然感到身上有奇特的感覺。不一會,她才意識到自己受雷電感應而懷孕了。此後,經過24個月,於第三年冬季的一天,在壽丘生下黃帝。剛出生的黃帝,額骨隆起,形狀像太陽,而且面部有龍的相貌,其手足也似龍爪龍趾。更奇異的是,黃帝有四張臉,傳說這樣黃帝可以隨時隨地眼觀四面,耳聽八方,觀察、了解一切情況,以更好地相機行事。黃帝剛出生就咿呀說話,不久就會走路了。他十歲左右離開壽丘,到處拜師學藝,遍訪名山大川。
黃帝生活在原始氏族公社時代,當時中國大地的社會結構表現為氏族——由若干氏族組成的部落——由若干部落組成的部落聯盟。各氏族、部落及部落聯盟之間為了各自的利益常常發生戰爭,黃帝開始還只是姬姓部落的首領,在長期的征戰中,他逐步建立起自己的威信,最終完成了對其他各部落的統治,坐上了部落聯盟盟主的寶座。
對炎帝、蚩尤與刑天的戰爭是黃帝通向盟主道路上的三個里程碑。據文獻記載,黃、炎二帝本是同胞兄弟,《國語·晉語》:“昔少典娶於有嶠氏,生黃帝、炎帝。黃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異德,故黃帝為姬,炎帝為姜,……異姓則異德,異德則異類。”《新書·益壤》說:“炎帝者,黃帝同母異父兄弟也,各有天下之半。”當黃帝成為姬姓部落首領並開始興盛強大之時,炎帝部落已步入虛弱衰微之路,各氏族之間相互征討,暴虐百姓,而炎帝則無力平息戰亂,保護臣民,於是黃帝遂起而教民習用干戈,以征殘暴。結果,各氏族都前來朝拜並歸服於黃帝。炎帝乃遷居涿鹿(在河北涿鹿,一說在山西運城),但仍然大行無道,史稱“併兼無親,文無所立,智士寒心”(《逸周書史記解》)。正是在這種情況下,黃帝再次“振德修兵”,決定與炎帝在涿鹿進行決戰。據文獻記載,黃帝所率以熊、羆、狼、豹、軀、虎等為圖騰的各氏族部落聯軍揮舞著用雕、鵑、鷹、鳶等羽毛製作的戰旗,向涿鹿猛烈進攻,炎帝則退到城東一里的阪泉。經過血戰,黃帝方“誅炎帝而兼其他”,於是“天下乃治”。戰敗的炎帝部落被迫向南方和東方轉移,與長江流域的苗蠻集團犬牙交錯,漸趨融合。黃炎戰爭的勝利確立了黃帝對原屬炎帝勢力範圍的黃河中游地區的領導權,使他登上了中原各部落聯盟盟主(有稱“中央天帝”者)的地位。
當黃炎之戰結束,黃帝剛登上中央天帝地位之時,居住在黃河下游(即今山東及江蘇北部一帶)的九黎族首領蚩尤就率眾西進涿鹿城下,向新盟主提出了挑戰。九黎族是一個相當龐大的部族,他們英勇善戰,以蚩(一種毛蟲)尤(同蚍,即人腹中的長蟲)為圖騰。到黃帝時代,該部族出了一個有名的首領,人們就將其稱作蚩尤。蚩尤通曉天道,精明強幹,長於戰事,史書中也把他描繪成超乎凡人的神明,說他人身牛蹄,四日六手,鬢髮如劍戟,頭上長角。不僅如此,他還有“兄弟八十一人,並銅頭、鐵額、食沙石”,武猛異常。憑著強大的武力,蚩尤不斷向四鄰擴張,大有與黃帝分庭抗禮之勢。其時黃河中游一個以榆罔為首領的部落在受到蚩尤侵擾後,遂向黃帝求援,於是就引發了黃帝與蚩尤的涿鹿大戰。此次大戰對黃帝來說極為艱難,所謂“流血百里”,“九戰九不勝”,但最終還是取得了勝利。
在經過炎帝、蚩尤之戰而建立起一個強大的部落聯盟以後,黃帝把尋求治邦安民之道建立在遍訪天下賢明之士的基礎上。為此,他不辭艱辛,連續奔波,走王屋而受丹經,越鼎湖而飛流珠,登崆峒而問廣成,上具茨而事大隗,適東岱而奉中黃,人金谷而咨滑子,論導養而質玄素二女,精推步而訪山稽、力牧,講占候則詢風后,著體診則受岐伯、雷公,審攻戰則納五音之策,窮神奸則記白獸之辭。(《抱朴子》)足跡所及,“東至於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於空桐,登雞頭。南至於江,登熊、湘。北逐葷粥,合符釜山……”。
黃帝的巡遊,一方面擴大了黃帝族的聲威與影響,從而使黃帝的勢力範圍日益拓展,《軒轅黃帝傳》所說:“帝所理天下,南及交趾,北至幽陵,西至流沙,東及蟠木。”另一方面使黃帝遊歷之處的外族人民受到深深的感化,他們在黃帝仁義之德的感召下,紛紛前來向黃帝族朝貢,首先是諸北、儋耳之國來向黃帝族貢獻禮物,接著南夷族乘白鹿獻上美酒,後來四方之外族人都不斷地前來朝貢。外人朝貢進一步加強了黃帝族與其他族的友好往來。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也就為黃帝族和其他族的融合提供了極為有利的條件。在巡遊天下,了解各地情況,獲得養民安邦之道之後,黃帝遂提出並開始實施自己的治世方略。
黃帝一生娶有四個妻室,她們是嫘祖、方雷氏、彤魚氏、嫫母。據《史記·五帝本紀》、《帝王世紀》、《路史·疏仡紀·黃帝》等文獻記載,嫘祖又作傫祖,西陵氏女,為黃帝正妃。她發明了養蠶繅絲之術,並教人以絲織帛,做成衣服暖身遮羞。次妃方雷氏、彤魚氏皆賢淑。嫫母相貌很醜,但賢而有德,因沒有名字,出嫁前人皆呼為醜女。黃帝認為“屬女德而弗忘,與女正而弗衰,(貌)雖惡何傷”(《呂氏春秋》),故娶為妻室,封號嫫母。
關於黃帝的子孫,文獻記載有很多不同的說法。《國語·晉語》說:“黃帝之子二十五人,其同姓者二人。唯青陽與夷鼓為己姓。青陽,方雷氏之甥也。夷鼓,彤魚氏之甥也。其同生而異姓者,四母之子,別為十二姓。凡黃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藏、任、荀、僖、姑、儇、依是也。唯青陽與蒼林氏同於黃帝,故皆為姬姓。”《史記·五帝本紀》、《世本》、《大戴禮記》等書,與此大體一致。
與《國語》、《史記》等書所云不同,《山海經》說:“黃帝生禺[豸+虎],禺[豸+虎]生禺京。禺京處北海,禺貌處東海,是為海神。
“帝俊生禺號,禺號生淫梁,淫梁生禺番,是始為舟。禺番生奚仲,奚仲生吉光,吉光是始以木為車。黃帝生苗龍,苗龍生融吾,融吾生弄明,弄明生白犬。白犬有牝牡,是為犬戎,肉食。”“有北狄之國。黃帝之孫曰始均,始均生狄。”
黃帝一共有25子卻是歷來所公認的。25人雖是伺父之子,卻有不同的姓,僅就得姓的14人來說,又分為12姓,這說明他們是嫁出之夫,各自以他們所嫁的氏族的姓氏為姓氏。至於“同姓者二人”,是指他們同時嫁給一個氏族。
據《路史·國名記》記載,黃帝子孫所封之國有陳、昌、張、資、寇、酈、瞿等,凡七十,其分布地域遍布今全國各地。這些黃帝子孫的進一步繁衍則奠定了中華民族的基礎。假若說他們並非黃帝子孫,或者說歷史文獻記載有所依附的話,那么,他們也當是黃帝這一“中央天帝”統領下的各部族。正是在這個意義上,中國人都自稱自己是“黃帝子孫”或“炎黃子孫”。
黃帝逝世後,葬於橋山。橋山隸屬的郡縣在何處長期以來眾說紛紜,一般認為在今陝西黃陵縣。黃帝陵墓既是號稱“天下第一墓”的中華民族始祖之墓,也是我們將要在下面介紹的張姓家族的血緣親祖之墓。
張揮是張姓的得姓始祖,但張揮與黃帝的關係則有兩種不同的說法。一種說法認為張揮是黃帝之子,另一說則認為他是黃帝之子少昊青陽氏之子,即張揮為黃帝之孫。《元和姓纂》、《古今姓氏書辨證》、《姓氏急就篇》、《新唐書·宰相世系表》等有關姓氏學的史籍記載雖稍有出入,但都主張揮為黃帝之孫說,其稱:張氏出自姬姓,黃帝子少昊青陽氏第五子揮為弓正,始造弓矢,實張羅以取禽獸,主祀弧星,世掌其職,賜姓張氏。後世張氏後裔所修族譜、家譜多有沿用此說者。
清乾隆甲寅重修裕裔堂版《張氏家譜》卷三《受姓淵源考》云:“張氏出自黃帝軒轅氏,生少昊金天氏,又號青陽氏,第五子揮始制矢,官為弓正,主祀弧星,世掌其職,賜姓張氏。”
持張揮黃帝之子說的有《廣韻》(下平聲十陽)、馬騙《繹史》等,張氏後裔所修家譜也有很多贊同此說。
中國人姓氏之得皆有淵源,而且遵循一定的原則。姓氏命名的原則概括起來有以國、邑、鄉、亭為據的,有以人之名、字、出生秩序、官、官名、爵、爵系、國符、技、事、謚、謚氏、邑系、邑謚、族、族系等等為據的。
張姓始祖揮之得姓亦基於上述原則。儘管在張揮是黃帝之子還是黃帝之孫這一問題上,古文獻記載各持一端,但具體到張揮本人的情況,則無大的分歧,都承認其制弓矢、官弓正、祀弧星這一基本事實。然則,細心的讀者還會從我們前引文獻中發現,記張揮之得姓,有“觀弧制矢,賜姓張氏”,“始制弓矢,官為弓正,主祀弧星,世掌其職,賜姓張氏”和“性長弓矢,善張綱羅,世襲其職,因賜姓曰張”等微小區別。據此,我們可以說揮之得姓為張,是以技即職業為姓,也可以說是以官為姓,或者記作以職官為姓。
春秋時由周文王的姬姓後裔所建的晉國有大夫解張,字張侯,其子孫以字命氏,也稱張氏。始祖張揮傳21世,歷數百年,大概到商代初期,出了張嵩,字仲山,任御駕將軍,後封為濟國公。他生有張亮、張奉、張文、張進四子。這些僅見於世系而不見於古文獻。
再傳30代至51世祖張仲,字忠嗣。他與尹吉甫共同輔佐周宣王中興周王朝。生有張象、張宜二子。據史籍記載,張仲生活在周王朝實行共和行政的前後。當時周厲王因大行無道而被國人推翻,逃出王宮,朝中大臣就公推共和伯代行天子之職。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是我國歷史上有確切紀年的開始。14年之後,周厲王病死於彘(今山西省霍縣),共和伯請太子姬靖即位,史稱周宣王。周宣王依靠一批大臣,重振國勢,征伐戎狄,取得了相當大的成就,歷史上被稱作“宣王中興”。
張仲之後,張姓先民有很多人載人史籍。如《左傳》在成公二年(公元前589年)記有手和臂肘被箭穿連,仍奮力推車,沖向敵陣的張侯。昭公二十一年(公元前521年)有怒殺華多僚的宋國大臣張句。另外,還有張良的先祖張老、張趯、張骼、張抑朔等人,他們籽在下一節中進行介紹。
周威烈王二十二年(公元前403年),晉國的韓、趙、魏三家世卿升立為諸侯,史稱“三家分晉”,它標誌著中國進入戰國時代。這個時期,張姓先民們的活動範圍進一步擴大,如魏國人張儀西走秦國,合縱連橫,大展其才能。而楚國則有大臣張旄,曾出奇計讓楚王將充當秦國使臣的張儀趕走。齊國有張丐,說服魯國在齊楚戰爭中保持中立。但張姓先民主要還是以原晉國屬地為其建功立業之所。在趙國,張孟談策反韓、魏,反擊智伯,一舉解晉陽之圍。魏有張醜力諫,阻止張儀為秦國在魏國開展外交;張倚出使趙國,使趙國在秦魏交戰中傾向魏國。韓有張去疾、張譴及張良的祖父張開地、父親張平等。
秦國是戰國七雄中最強的國家,在那裡也出了一個很有名的張姓先民——張若。秦惠文王於公元前316年派大將司馬錯率兵攻占四川,貶蜀王,派張若為蜀國守。上任伊始,他遷移秦民萬家人川,實行農墾,發展生產。又與張儀一起共同經營成都,按照秦國都城鹹陽之制建有里閭、下倉、市肆、官舍、樓宇等。又設定錦官、鹽鐵官,發展官府手工業,為增強秦國國力作出了重大貢獻。公元前285年,秦國廢除巴、蜀侯國封號,改設蜀郡治川。張若因功被任命為首任蜀郡郡守。

二、少數民族賜姓改姓

元朝末年,有一個出生在山後金山(今阿爾泰山,一說大興安嶺)的蒙古將領,名叫伯顏帖木兒,他作戰英勇,曾率兵多次打敗農民起義軍。但在一次戰役中,敗在朱元璋的手下,於是歸附明朝。明太祖佩服他的武猛,就賜給他張姓。他的後代一直從軍,傳至玄孫張晟,官至都督事,進入明代中央最高軍事機構的核心領導層。又如韃靼人(明代對東部蒙古地區的蒙古族人的稱呼)哈剌爾敦,英勇善戰,被明成祖朱棣賜姓張,改名隆善。永樂七年(1408年)十月,張隆善被任命為北京右軍都督簽事,也成為一名中央軍事領導集團的核心成員。另一個韃靼人奴兒,是明代一位有名的北方邊疆守將,屢立戰功,憲宗皇帝朱見成為表彰他的英勇,賜姓張,改名友。成化八年(1472年)八月,張友被任命為金吾衛指揮使。
明代前朝,有一個女真族(滿族人的祖先)人,名叫咎卜,官女真千戶,領兵征戰,勇猛異常,其事跡傳到首都北京,明成祖朱棣非常高興,賜姓為張,改名志義。永樂八年(1410年)張志義被任命為建州衛指揮使,治所在今黑龍江省東寧縣東大城子。四年之後,治所移至今跨吉林、遼寧兩省的渾江流域。
今岫巖縣前營鄉張氏,本為蒙古族治良匡氏,是清代改姓張氏的。其始祖是元代的馬札爾台,他歷任武宗、文宗、惠宗三帝,曾任行營都統,陝甘、湖廣等省平章,並知樞密院事,官至中書右丞相。二世祖也曾任中書右丞相。元朝滅亡後,其後裔世居長白山麻加樂和忽密拉,大多從事畜牧業,也有人經商巴唐地區。到11世紀繼英授德時,正值愛新覺羅氏崛起於東北,於是棄牧從戎,成為努爾哈赤帳下的一員勇將,屬鑲黃旗。清兵人關,建立統一政權後,治良匡氏遷居盛京(瀋陽)。13世祖名叫伯爾格,精通漢文,熟悉漢書,文武雙全。乾隆六年(1741年)調任岫巖防禦使。因為熱愛當地秀麗的山川,就奉侍母親佟氏,攜弟吾令吉定居下來。兄弟二人在此繁衍,子孫都改姓張氏。
赫舍里氏分布在於都英額、哈達、輝發、長白山、佛阿拉、伯都訥、憲顏等地,在清代有一部分改姓張氏。
扎庫塔氏分布在瓦爾喀(今蘇聯東海濱省南部)、扎庫塔、松花江、長白山等地,在清代全部改為張姓。
扎拉哩氏分布在瓦爾喀、扎庫木、赫圖阿拉等地,在清代全部改姓為張。,愛義氏分布在愛湖流域一帶,在清代全部改為張氏。
明洪武元年(1368年),回族人張某任寶慶(湖南省邵陽)衛指揮。據《寶慶府志》卷33記載,指揮張氏的先人叫璞羅德,北平三河人。張氏任滿之後,即定居武岡車林鋪雞腳塘,依靠屯田百餘畝田產為生。今天邵陽市各地的回民,以馬、張、蘇、海、蔡姓為多,其中的張姓回族人或許就是璞羅德的後裔。
唐代初年,在雲南洱海地區近百個白蠻部落中,有一個相傳從隴西遷來的張姓部落。公元7世紀中期這個部落的首領名叫張氏進求。這時正值烏蠻部的蒙舍龍和他的兒子龍獨羅(又作細奴羅、細諾羅)開始擴張勢力,建立南詔政權。7世紀70年代,細諾羅勢力推進到洱海地區。據文獻記載,張氏進求因抵擋不住南詔的攻勢,就將自己的部落政權“禪讓”給了細諾羅,而細諾羅為了酬謝張氏,就將自己的大兒子羅波海,改姓為張,改名叫張朝鳳(夏正寅《哀牢夷雄列傳》)。這支蠻人張氏,後來演進為彝族的一部分。清末杜文秀領導的雲南各族人民起義的隊伍中,有一個叫張興癸的彝族將領,史稱他是南詔王細諾羅之後,他的祖先大概就是改姓張的烏蠻人羅波海(即張朝鳳)了。
匈奴是古代生活在我國北方的一個古老的民族,它主要活動在秦漢、三國魏晉時代,內有19個部落,其中屠各部等少數幾個部才有資格成為最高統治者單于,是匈奴族中的貴族。東漢時匈奴分裂成南北兩部,北匈奴則歸附漢室。三國曹魏時期,在今山西汾陽地區設定西河郡,安置南匈奴左部,—即匈奴族屠各部,歷史上把他們叫做西河胡或屠各胡。從文獻中,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屠各胡張XX”“西河胡張XX”的記載,這些就是匈奴張氏。如《晉書·符堅載記》云:“屠各張罔聚眾數千,自稱大卑子,堅遣鄧羌討平之。”《魏書·太宗紀》云:“神瑞元年六月,屠各胡張文興等率流民七千餘家內屬。”《魏書·太宗紀》:“天興元年三月,西河胡張賢等率營部內附。” 羯族是古匈奴族的一個別支,出自匈奴羌渠部,居住在今山西省東南部地區。主要活動於我國魏晉時期,十六國時代,以石勒為主曾建立過後趙政權(319-351年)。羯族中張姓很多,歷史文獻多有記載,例如《晉書·石勒載記》云:“胡部大張旬督、馮莫突等擁眾數千,壁於上黨,勒往從之。”《十六國·後趙錄》稱:“張季,字文伯,羌渠部人也。”後趙國內張姓人特別多,石勒起兵時,十八騎中就有張噎仆、張越二騎。石勒自立為後趙王時,以張離、張良二人為門生主書,司典胡人出內。傳至石虎為後趙王時,離、良二人都官至尚書僕射,另外還有張群、張豺、張散、張茂、張斯、張屈支、張夷、張舉、張舂、張賀度、張沉等,都是後趙的達官顯貴。姚薇元先生在《北朝胡姓考》外編第八《羯族諸姓·張氏》中對上述張氏作了一番考證之後,得出了他們是羯族張氏的結論。他認為羯族張氏之張,是“羌渠” (康居)諧聲轉讀而來。由此看來,羯族張氏是為後趙政權的建立作出了重大貢獻的。
渤海族是古代生活在我國東北(包括前蘇聯、朝鮮一部分)的一個古老民族,遼金時期有一支由高姓改姓而來的渤海族張氏。隋況已在前面作了介紹。在這之前的渤海國時期(720-962年),還有一支渤海族張氏。如大將張文林、大臣張仙壽等,共有達官顯宦二十餘人,他們活動於上層,是渤海國的貴族。但這支渤海張氏之姓張的緣由卻不是很清楚。
奚族是一個活動於唐宋遼金時期的古老民族。歷史文獻中常把它記作“奚人”、“奚回”。遼代末年,奚回離保曾在今東北地區稱帝,建立奚國,改元天復。唐代奚族張氏知名的有張孝忠,曾任義武節度使。另有張忠志,本是奚人,居住在范陽,因善騎射,被范陽宋將張鎖高收為“假子”,遂從義父姓張。後屢立戰功。官至禮部尚書,封趙國公。唐代宗即位,拜成德軍節度使,又改賜姓名為李寶臣。李寶臣,有的文獻將其原名誤作張寶臣。
戰國以後,不斷有漢人移居雲南,他們和當地的土人長期雜居、通婚,相互影響,到隋唐時期就形成白蠻族。唐初,在洱海、滇池周圍有數以百計的白蠻部落。白蠻的族源主要是漢族,因此在語言、文字、風俗等方面和漢族大體相同,他們的姓氏也基本沿用漢姓。當時,在洱海地區有趙、李、楊、董姓等大部落。其中有一個張姓部落,相傳是從隴西輾轉遷來的。他們的首領名叫張氏進求。其子孫衍繁,人口日多,移居各地。到明代初年,白蠻張氏就分布到雲南太和縣洱西驛、雲南縣、浪穹縣十二關、阿迷州東山江、猛丁塞(今元陽縣老猛)、鎮南州英武關、楚雄縣、騰衝州、孟合驛、寧番(今北勝縣)等地,並且很多人做了土司的驛丞、巡檢、主簿、通把等官吏,其中官階最高的是騰衝州土知州張銘。按照明代官制規定,土司官是世襲的,因此,明代的白族張氏大多生活在社會的中上層。
瑤族張氏。
壯族張氏。
黎族張氏。
侗族張氏。
高山族張氏。
阿昌族張氏。
納西族張氏。
藏族張氏。
僳僳族張氏。
蒙古族張氏。
朝鮮族張氏。
滿族張氏。
回族張氏。
彝族張氏。
苗族張氏。
土家族張氏。
烏丸族張氏。

三、他姓改姓

前涼王張天錫未稱王前就與安定人梁景、敦煌人劉肅相友善,並依靠他們謀殺權臣張邕,謀殺侄子前涼王張玄靚,自立為王。為酬其功,賜二人姓張氏,視為自己的兒子,並依諸子之例,以“大”為字,改梁、劉二人姓名為張大奕、張大誠。
遼陽(今遼寧省遼陽)渤海族人高霸,生活在遼代。因在外做官,改姓張。其子張佑、孫張匡,都眼務於遼代,官至節度使,成為地方軍政長官。張匡有兩個兒子,長子玄征,在金代曾任彰信軍節度使。次子玄素,字子貞,歷任金代靜江軍、鎮西軍、興平軍節度使,東京路都轉運使等,金世宗時官至戶部尚書。他為官以厚道、正直著名,史稱“厚而剛毅,人畏憚之”。玄征之子汝弼,字仲佐。以父蔭補軍正。正隆二年(1157年)中進士。因其妹嫁給金世宗為元妃,所以升遷較快,先後任吏部尚書、參知政事、尚書左丞。但為官不能“正諫”力爭,以不違抗上命為原則,所以政績不大。
玄素的同輩人,即高(張)霸的曾孫張浩(字浩然)也是金代初期聲名顯赫的大臣。金太祖天輔年間,就以出謀劃策而被任命為承應御前文字。天會八年(1130年)賜進士及第,授秘書郎。天眷二年(1139年)參與制訂內外禮儀程式,遷禮部尚書。海陵王即位,為參知政事,進尚書左丞。天德三年(1151年),主持擴建燕京(今北京)城及皇宮。貞元六年(1153年),金遷都擴建後的燕京城,改名中都,他則因功拜為平章政事,尋改左丞朝。正隆三年(1158年),又主持建設汴京(河南省開封)城。六年(1161年),海陵王南下進攻南宋,他留治尚書省事,看守金朝中央政權,主持軍需後勤工作,支持前線作戰。世宗即位,拜為太師、尚書令,封南陽郡王。大定三年(1163年)逝世,諡號文康。張浩有五個兒子:汝為、汝霖、汝能、汝方、汝猷。其中以老二張汝霖(1190年)能繼承父業。汝霖,字仲澤,少年時就聰慧好學,深得父親喜歡。張浩稱讚他是張家的千里駒。貞元二年(1154年)賜進士及第、歷任翰林待制、刑部侍郎、中都路都運使、御史大夫、太子少師,拜參知政事、尚書右丞,進拜平章政事,封芮國公。世宗臨終前,與太尉徒單克寧等同受命為顧命大臣,迎立章宗完顏憬璟登位。明昌六年十二月(1191年1月)逝世,改封莘國公,諡號文襄。
在今湖南永順、保靖、花垣縣境內,有很多張姓人家,其先祖由章改姓而來。相傳宋代時,有江西章姓兄弟二人到湘西屯邊,當上了屯長,他們就不再東返,而在此定居落業了。子孫繁衍,人丁漸旺,出於老兄門下的叫大章,出於老弟門下的叫小章。再後來,可能因為章、張讀音相同,或許是墾荒拓地離不開弓矢,抑或是為了鼓勵大家的軍武奮猛之氣,他們就由章而改姓為張了,並且不斷分支遷徙,散居於永順、保靖、永綏(今花垣)各縣,尤其集中於平扒、丫家、茶洞、老旺寨、尖岩等地。湘西山區在清雍正年間改土歸流以前,還是土司轄地,是土、苗、侗等少數民族聚居區。長期以來,這支由章改張的人,和土居的少數民族通婚、雜居,人鄉隨俗,漸漸地他們就被同化了。所謂“在土村為土民,在苗寨為苗人” (清·嚴如煜《苗防備覽》卷9)。不僅姓氏改了,連族別也變了。清代改土歸流以來,隨著生產的發展、生活的提高,這支張氏後裔人數不斷增加,於是就向湘西周邊地區擴張遷徙,今天的湘鄂川貴四省邊境地區甚至雲南、廣西都分布著大章、小章的子孫。

家乘譜牒

河北:南皮張氏東門家譜不分卷、南皮張氏族譜、南皮張氏西門家譜、張氏族譜不分卷、南皮張氏四門弟十八支家譜。
山西:張氏家譜不分卷、張氏家譜一卷、宗陽張氏家譜四卷、定陽張氏家譜四卷。
遼寧:廣寧張氏家譜不分卷、順天張氏家譜不分卷、張氏家譜一卷。
海:申浦張氏宗譜六卷、奉賢張氏家譜六卷首一卷、雲間張氏家譜一卷、雲間張氏家譜續卷一卷、南塘張氏族譜八卷。
江蘇:張氏宗譜十卷、銅山張氏家傳、張氏族譜二卷、張氏家譜六卷、淮陰張氏宗譜九卷。
浙江:清河張氏支譜不分卷、張氏家譜一卷、甬上張氏宗譜、清河張氏宗譜二十二卷。

聚集地

遷徙分布
分布在各地的張氏,大體上都有分支始祖及遷徙原因。
河東張氏,出自晉司空張華裔孫吒子,自范陽徙居河東張氏;始興(今廣東韶關市東南蓮花嶺下)張氏,亦出自晉司空張華之後,隨晉南遷,至君政,因官居於韶州曲江;馮翊(今陝西大荔縣)張氏,出自東漢司空張皓少子綱,東漢時任廣陵太守;吳郡(今江蘇蘇州市)張氏,出自張嵩第四子睦,東漢時任蜀郡太守,始居吳郡;清河東武城(今河北清河縣東北)張氏,出自漢留侯張良裔孫司徒張歆,歆第協,生魏太山太守岱,自河內徙清河,傳自彝,為後魏侍中,隋末徙魏州昌樂;河間(今屬河北)張氏,為漢北平文侯張倉之後,世居中山義豐;魏郡(今河南安陽市)張氏,世居平原。
晉代有中原張氏遷至福建;唐高宗總章年間,陳政、陳元光父子奉命入閩,有中原張姓軍校隨從;唐僖宗中和年間,王潮、王審知入閩,又有河南固始人張睦隨同前往,後被封為梁國公,福建張氏,大致以居住地分為鑑湖、金坡、板橋等派,此後有的又遷往廣東,均稱其始祖來自河南光州固始。移居海外的張氏,現主要分布在新加坡、印度尼西亞、泰國、菲律賓、美、英、法、澳大利亞、巴拿馬等國家和香港地區。
張氏在台灣僅次於陳、林、黃三姓,是第四大姓。台灣的張氏來自福建和廣東。台灣張姓曾分金坡派、板橋派等多種。主要居往在彰化、台北、台南、南投等地,彰化有數為占全台人數的六分之一。與大陸張姓一樣,具有三個明顯的特點:一是得姓較早,源遠流長;二是族大支繁,遍及全國,到處都有張氏族人在;三是人才輩出,數不勝數,從古至今,歷代皆有張氏的傑出人物為中華民族的繁榮昌盛貢獻力量。第一個入台開基的張氏先人是張佑,來自廣東梅豐。從清初開始,閩、粵張氏陸續有人移居台灣,進而又有不少人到海外謀生。

堂號

"百忍堂":
唐朝的時候,張公藝九世同居,這對當時的世風影響很大。唐高宗親到他家請他介紹和睦相處不分家的經驗。張公拿起筆來寫了100個"忍"字呈給高宗。高宗很佩服,獎勵了張公100尺綢緞,
張姓堂號還有"清河"、"金鑒""孝友"、"親睦"、"冠英"、"燕貽"、"敦睦"、"宗岳"、"敬誼"、"源流"等。

歷史名人

張 良:西漢謀臣,安徽毫縣人。劉邦稱他"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張騫:西漢外交家,陝西城固人。兩次出使西域,建立起了我國與中亞各國的友好往來。
張 衡:東漢科學家、文學家,河南南陽人。他在天文上一改"蓋天說",提出"渾天說",繪製星象圖,發明"渾天儀"、"地震儀"等。
張陵:江蘇豐縣人,東漢末年,在四川灌縣創立了"五斗米"(道)教,人稱張天師。
張仲景:東漢醫學家,河南鎮平人。勤求古訓,博採眾方,著《傷寒雜病論》,造福人民,為後人尊為醫聖。
張 遂:唐朝天文學家,河南南樂人。他是世界上第一個測出子午線的人。張旭:唐代大書法家,江蘇蘇州人。他嗜酒,每大醉,呼叫狂走,而後乃下筆,逸勢奇絕,連綿迴繞,人稱"草聖"。
張景岳:明朝中醫理論家,浙江紹興人。他闡發了醫易相通的中醫理論,對中醫理論的發展,起了重大作用。張德成:清末,中國人民抗擊八國聯軍的義和團首領。
張騫:西漢外交家,陝西城固人。兩次出使西域,建立起了我國與中亞各國的友好往來。
張旭:唐代大書法家,江蘇蘇州人。他嗜酒,每大醉,呼叫狂走,而後乃下筆,逸勢奇絕,連綿迴繞,人稱"草聖"。

廣東張家族譜

(1) 張氏來源之始

揮祖是黃帝第九子(有譜載第五子)揮祖善制弓矢,賜姓張世居清河,故今之姓張者,通稱曰清河。以後子孫繁興,世代相傳,至丕光、光祖以上世系不詳,待考,光祖至九齡共九十五世。
由漢代良祖第一世起傳至曲江張族始祖“君政”公共二十四世。
君政公是嶺南之始祖。
君政公以上世系,可參考張氏世系簡表便明白。
君政公以下世系本譜較為詳細。
第一世,嶺南始祖
君政公高祖守禮之子,原籍河南散騎里,唐朝貞觀中,官為韶州別駕,卒於官,因居曲江,為嶺南之始祖,妣 氏,生六子,長子虔、次子胄、三子沖、四子卿、五子譽、六子猷。(唐貞觀中,約公元640年距今1341年)
公葬於曲江田嶺, 氏葬於皇嶺。
第二世
子胄君政公之次子,越州鄭州縣令,妣姚氏生四子,長弘藏、次弘毅、三弘智、四弘愈。
公葬於韶州平圃,妣姚氏葬於仁化,江口。
伯祖虔君政公之長子
叔祖子卿君政公之三子
叔祖子沖君政公之四子
叔祖子譽君政公之五子
叔祖子猷君政公之六子
第三世
弘愈子胄祖之四子,唐官、新州索盧丞,廣州都督,妣盧氏、李氏,生四子。長九齡、次九臬、三九章、四九賓。
齡生之夕、母夢九鶴盤天而下,故有是名。
愈公生於河南洛陽,隨祖赴任,僑居南海而生九齡。
祖與妣盧氏葬於洪義里、武臨原、又曰牢原。
妣李氏葬於金雞坑,天心堂
第四世
九齡,字子壽,號博物。愈公之長子,長拯、次挺。
立學堂於始興縣清化鄉,學堂前山律水旗岡,有人作始化族譜序,開元進士,幽州節度使,為唐玄宗左丞相,賜紫金光綠大夫,封始伯,諡文獻公,開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距今1244年。因安祿山之亂,李林甫當叔公恐被害,故罷政歸田,總章元元,庚辰歲,二月二十五日受生,開元二十八年五月初七日逝世,享壽六十三歲。贈善佑夫人譚氏,桂陽郡循州司馬,譚海之女,至德三年十月初六日逝世,享壽七十七歲。俱葬於曲江洪義里,武臨羅坡,即愈公塋下。
叔祖九臬愈公之次子,生二子,長受、次捷,歷宋、襄、廣三州刺吏,受銓試,品字出身,官至中奉大夫,捷、端州刺吏,徒居長安。
三叔祖九章愈公之三子,歷溫、吉、曹三州刺吏,生一子,捍,為建陽令。
四叔祖九賓愈公之四子,為十道僧統

(2)廣東張橋村(鄉)立村前的範圍及經過

張橋村戶首曰張喜戶,原系陸萬莊公所管。嚳祖買受新興靜德里(今張橋地面)租谷五千餘石,後分與我祖。華翁配陸萬公之長女陸氏,就產而居於此,其始也新興陸屋橋所管,後割歸恩平縣改名張橋。又於清順治八年設立開平縣,長靜都二圖一甲所管,以前村界東至開平城十五里,西至新興九十里,南至恩平一百里,北至鶴山高明城一百二十里,現在各村為下:上截(傑),長間,邊頭,村心,維新,坎底,橫巷,四間,東昌,及後有三踏(現龍),龍門,塘尾,聚龍,長安均在一處居住;以後子孫繁興分居沙灣,橋新,竹林,卓山,官渡,張屋,新咀里,梧村,古坪,龍灣,連橋,北布(即北橋),上橋,勝橋,羅橋,安橋,沙橋,黎村等皆是張橋分居。華公之一本也。
長寧寺(解放後拆平)
張橋東邊一里地,土名長坪。華祖祠之左,有一座長寧寺,南向用以衛張橋風水,面積有五、六畝;一連三座,后座觀音殿左原為捐錢留名及和尚居住,右原為亡過和尚;中座為六祖禪師殿,左原為韋馱地藏殿;前座為關帝,張王殿,左原為華光北帝殿,右原為煉施公殿。常有和尚數人在此奉祀香燈。
寺中常租谷五、六十籮,為奉祀之用。
寺的東邊有座敦義祠,凡本鄉無嗣者在此,均由和尚奉祀。
本寺追於明萬曆年間,約在公元1602年,距今379年。原建於獅山尾,用以暮鼓晨鍾,驚醒睡獅,因獅山是睡獅。
長寧今昔
長寧寺依林帶水,綠地一片,風景宜人,寺內神像,雕刻工巧,各表神態,栩栩如生,神台神桌,花鳥蟲魚,龍飛鳳舞,絢麗多姿,令人看而不厭,時逢炎暑,遊客如雲,牧童成群,是避暑好地方。村地名勝古蹟,如今杳焉無存,殊為可惜!
寺內對聯:
寺門口:千章古木菩提樹,一派長江明鏡台。
六祖殿:夜鶴驚時禪月白,暮雲深處佛燈紅。
了了了,凡塵息了,心了了。空空空,色相俱空,想空空。
暮鼓晨鐘,驚醒凡塵名利客,經聲佛號喚回苦海夢中人。
觀音殿:西方綠竹千年翠,南海紅蓮九品香。
客 廳:客至不嫌茶味淡,僧居那比俗情濃。
張橋村的善舉
經泰祖義設石橋二座於本村東邊陂頭塘、牛腸水,當時行人來往無蹇裳之憂,解放後拆毀。
榮甲祖義設石橋二座於卓山上手鳥水橋處,又築石路一條由坎底至長寧寺、大海基止,世人多感其德,解放後拆毀。
捐款辦學
橋陽國小(今張橋舊國小)於民國時代,曾二次向海外僑胞捐款辦學,當時熱心捐款的僑胞有三踏(現龍)張名清、張廣就、龍灣張澤曹等,以及新加坡、加拿大、越南等僑胞。凡捐白銀壹百元以上者,有一顆大照片存校,以資紀念。

(3) 廣東張氏異地支派不經列入本族世系者

各地支派出自“華”翁者,因前譜中世失缺,而中世之年代缺矣,今起修此譜,難得已失者,妄書其中,故追其蹤跡而書之,俾後人見之不失其根因也。
茲將各地宗裔敘列於下:
新興縣高村張氏系長房盤翁分支。
新興縣軍屯,木當二村原系張橋水松塘遷於此,前譜失缺忘其分支之祖。
新興縣城有名張芳,名樵容者。“華”公之後,“芳”系明季貢生,其先祖曰張正,其墓在新興要古,墓碑書及我二房紀翁、三房傑翁、曰叔公,其墓至今猶在。明季有一甲第名張聰是其孫也,詳於新興縣誌。
查第八代先祖曰張正。
新興縣葉村張氏系柱尚祖之後。
新興縣疊村張氏系“華”公所出,前譜缺失,不知何祖分支。
新興縣沙樂村系允經祖之後,是本盛祖之次子,娶馮氏遷於此。
查本盛祖是懷一祖十九世孫。
新興縣十里村張氏系張耀臻祖之子,垣益祖之後,清嘉慶十年,公元1816年,距今176年,由北布遷於此。
新興縣合洞地方,莊頭村、小塘村等張氏系法翔祖之後。
新興縣烏蠻村張氏系“華”公之後,不知其分支之祖。
新興縣小稔村張氏系“華”公之四子,志達祖之後。
高州茂名縣張氏於明成化弘治中,自張橋南向上截村遷於此,與我張喜戶同一籍,甲名曰遲久,即未遷之祖,懸霄公於明萬曆間曾至其鄉,其鄉成丁者有二三十人,有一老成者,家財甚厚,二子在庠
香山縣(今中山縣)斗門、都小、赤堪等村張氏系“華”公之後清波、清美祖之後。
香山縣錢壠等處張氏系“華”公之後,相傳是文祥、文禎二公之後,前譜缺失,不知其分支之祖,不知其世系,其始祖祠曰秀成。
曰泮祖是經詰祖之長子,明嘉靖間同弟木二、阿三遷往新會未知實居。
顯疊祖是光玉祖之長子,祖在順德兩隴地方立一妾生一子,乾隆間在新會城葵扇街開鋪,我鄉祚建公曾至其鋪相與談及系張橋顯疊祖之後。
羅定縣羅經村自祖相傳系“華”公所出,因失譜不知其詳。至清康熙初年,沙富有名鍾便者,曾在其鄉三年,其鄉人歷述祖宗根由,原系陸屋橋遷於此。
羅定州大甲村張氏繫懷二祖之後。
順德縣黃連張氏系始祖仲賢公之後,失譜不知其詳。
順德縣江尾張氏系大成祖之後。(第七世祖)
順德縣馬寧張氏系文雅祖之後。(第九世定祖之孫)
順德縣福岸於光緒十六年,庚寅歲,元旦,公元1890年,距今92年。來清祖詒公(新科舉人)去祭祠,至明年辛卯歲,元旦十一日,江尾約有一百多人歸宗謁祖,祠貼一聯曰:
“憶當年別處離宗,難望燕私備言得與諸公諸父同堂
共敘。”
“想此日榮歸謁祖,何幸龍光再錫相見乃文乃武並駕
齊來。”
順德縣道教村張氏系志遠祖之後,順帝三年自新興小稔村遷於此,其祖墳在新興小稔村對面山,土名大沖。
新會縣田邊村張氏系“華”公之次子志兆公之後。
新會縣凌沖村張氏系“華”公之三子志遠公之後。
湖廣茶陵衛張氏與我同宗。我張喜戶明初軍籍,其祖居茶陵,以當時系軍籍,其子孫屢向我鄉討取幫軍之費,後因地遠勢變,幫軍缺少,忘其祖宗之名字。明萬曆間有一甲第任廣東督院,托人密至新興陸屋橋其時陸屋橋改張橋,割歸恩平,我鄉人還恐有幫軍之累,不招認,其人不獲蹤跡回去。
高明五坑洞張氏系法罡祖之後,入客籍就產。
高明寧嶺村張氏系“華”公之後,因失譜不知其分支之祖。
陽江縣屯缽村張氏系晚嗣祖之後。
陽江縣北鑒村張氏系裕祖之次子紀祖之後,法翔祖也逃居於此與叔祖同村。
陽江縣鱗水村張氏系子寬祖、瑞明祖之後。
恩平縣和平村張氏系法罡祖之後與岑村同房。
恩平縣杭根村張氏系英裕之子元珍祖之後。
恩平縣錦江村張氏系履瑞祖之子柱撥祖柱剛之後。
恩平縣沙地村張氏系顯文之四子,生一子名遲得祖。
高要縣金渡村張氏系端夫祖之子經福公之後,娶鄧氏夏氏生三子,長聰、次敏、三達。明弘治年間,約公元1487年,由長間遷於此。至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距今203年,榮守公至其鄉,並引歸謁祖,至嘉慶二十年,乙亥歲,公元1815年,距今166年,其子孫將祖祠平基重修,是年丙申歲,十一月十五日奉主入伙陛座,其鄉人幫華伯與後生二三人回族請父老如期至其鄉謁祖,我鄉父老將秀成祖取銀備辦祭品,做匾七個,金豬等。父老及後生四五十人至其鄉謁祖,其鄉人厚情招待,送回匾金、金豬、付馬錢等,一應備足,並贈祠聯曰:
“前開邑,後要邑,邑里分居,同歸肇慶;生橋溪遷金溪,溪流滴水均屬清河。” 歲貢生乳源縣學正張其翼撰
公元1980年八月間邊頭張賜麟引歸金渡兄弟數人回族尋宗,並拜獅山回去。
公元1981年,五月間維新法名、龍門福官二人,送族譜到金渡,其鄉人厚情相待並引導游七星岩,鼎湖等名勝。
據說經福公約有子孫三百多人,並有分支到廣西。
肇慶城麥子園張氏系經廣公之長子文衡公之後,因事逃居於此,祖曾回家省安,不期病死於張橋,其山葬於蓮塘逕,其鄉建一座養然張公祠。
高要蓮塘村張氏系悅祖之後。
新寧縣(今台山縣)海燕處,陳姓地文村張氏系庚孫祖之後由龐村遷於此。
恩平縣岑村張氏系才夫祖之子經可公之後,“可”七歲,“才”祖攜可遷於此。生二子,長文玉、次文潤,查才祖是晚祖之孫。
於偉祖、於亨祖系遜夫祖之子,偉攜幼弟隨庶母李氏寄居外家處更字迥賢。至康熙初年恩平石坑村有名曰登者,原系陽江遷於此,繫於偉祖之子孫,其鄉人皆曰其祖由張橋遷來,我鄉宗顯盈騰二公曾在其鄉,他們亦來我鄉住一二日回去。
遜夫祖葬於黎村岡尾咀,土名鶴松園龜形,坐南向北,明嘉靖三年,戊午歲,公元1524年,距今457年,八九月間,我鄉祚 公在恩平賣藥,到古坑村相與談及系張橋遷來。其鄉有二位秩珍公稟生,秩豪庠生與祚 公回族祭山,黎村榮廣不與他祭,相與爭論,於四年,已未歲,正月初旬,秩珍公秩豪公與四、五十多人回族祭山,並請二三房公叔同去祭山,立碑寧妥,然後回去,當年其鄉有一百六七十人。(秩字班與鏞字同)
光滾祖諱朝佐文道祖之四子,娶周氏、鄧氏、楊氏生三子,阿群、顯特、顯令。可群周氏所出,因清康熙十一年壬子之難,被賊捉去,上馬石之寨,終於此。群祖流蕩在陽江地方,長大成人改名松興,又名武翁,生二子,遷玉、遷壁,諱陛。二十年丁已歲,八月由行伍出身,任凡地把總至乾隆五年庚申歲,任鶴山城守,娶陳氏生一子諱忠字開耀;乾隆三十年任千總,回族謁祖,由光滾祖扳一大會,取銀三百兩回去,以後情況不明,有說寄居廣海。廷玉生二子,長文高、次文明,開耀公陽江城守,陛任廣海游擊府。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