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雲深

暮雲深

《暮雲深》,作者戎葵,經典網路虐心小說,類型為原創-耽美-古色古香-愛情,作品風格為悲劇,內容標籤為布衣生活,主角有毓疏,陌楚荻,毓清;配角為方杜若,喻青,越臨川等 。

基本信息

文案

一個以中國古代為背景的架空時代下,年邁的皇帝臨死前二三年,三皇子和六皇子的勢力爭奪皇位繼承權的故事。

內容涉及朝廷黨爭、政務、案件和戰爭,以及人物在大環境下對感情的不同選擇。

一次貼完。結尾有些虐心,不喜悲劇的,慎入一下。

編輯推薦

這是一個諸王奪嫡的古老故事,一個從一開始就注定不會快樂的故事。

通透的、沉凝的、激烈的、沖淡的、出世的、入世的……九重宮闕深深見,塞上牛羊空許約,到頭來,是誰糾纏了誰,誰辜負了誰,誰又成全了誰?

毓疏說:對我全是好事,你便拿自己去換?我要你,你給不給?

楚荻想:若我說我自十五歲起做的每一件事都錯了,是不是就算沒有活過,我用半輩子換你再看我一眼,算不算晚……

只道是:這百二山河真如畫;卻忘了:那一曲菱歌抵萬金。

陌楚荻是聰明人,可是只怕是太聰明了,須知人心從來就不能用計謀左右,那么多濃墨重彩的悲歡宿命,怎么可能一分一厘,在秤盤上置換得分明?

這是一篇讓人嘆息的文章,其清如水,其冷亦如水,安靜得不動聲色,疼痛得也不動聲色。

“洛陽東風明年至,桃花得似舊時紅?”

風寂暮雲深,這一場遲來的洛陽雪,終於紛紛而下。

小說評論

滿朝見臣心,步步皆機心

作者:乜涅

——評 《暮雲深》中的“喻青”

佛家有云:人生有七苦。

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

毓疏曰:至苦莫若——求不得。

攤開《暮雲深》,是帝宮闈重,還是繾綣情淺已評判不清。

其實文初的陌上花成對只是應景,到後來的高樓獨倚牆卻是承情。

然無論誰予誰真意或機心,終究這部書離不開“情”字,連四篇番外也處處追憶,但只有喻青淺淺淡淡的旁述,像這王朝風華中最落寞的外人。

看喻青,像是筆鋒。最初的韌、順筆的清,到最後收尾的淺淡。

是潑墨寫意,有了意境,卻模糊了心意,漸漸地竟看不真切那男子。

他幾時溫潤如玉,幾時率性卓然,幾時仁慈濟人,卻在一朝間見他清談論天下,翻手布棋局。

於是記起他是商賈之後,幼年逢難,荒漠求生,如何是那方杜若的菩薩底子。

他德治,為民請願,是真抱負。

他謀略得真切,不遮掩,只說要後世留名。

這心意狂得像陌家荻哥兒,但後者安天下是為了一個人,而他卻是誰也不求。

毓疏說:你要的只是明君。我若不是明君,你必會反我。

他彼時點頭,那姿態像衛青恭順劉徹,卻令人心寒。

其實他布的局,毓疏也只是一粒棋子,走得是“帥”。

他不是陌楚荻,有的只是臣心。

好在毓疏所求的也非他,所以到最後他位極人臣,相安。

番外里,那寂寥帝王到最後也是最初一次抱了他,說:謝謝你伴我二十餘年。

他自己卻在行文開始淡淡地講:這輩子沒有人能站在毓疏身邊或心裡,因為那是陌楚荻傾一生布下的局。

他透徹,但他也是豁然的,他想,終究是慶幸沒有被當做過誰的影子。

他不求,看似求不得。

____________

喻青——諧音與六皇子毓清同。

兩人初見其落難之時,毓清喜他德謀,提與身邊。

後被西滄九王子善闌哲認出,結情通商。

再後來,入京城,投毓疏,逼宮,成相。

他身世經歷之精彩,也許連滅門之後的方杜若或年少登科的陌楚荻也不及。

但他就是極模糊,像了太多人的好處。

毓清初時在他眉目里尋到了方杜若處處余情的德仁。

毓疏漸漸在他舉手見看到了陌楚荻步步為營的機心。

他自己呢?

那九王子善闌哲道他是他年少時便誓約要娶的“狼兒”。

他卻在結盟後,把他贈與他的定情珍寶當作成就毓疏帝位的道具。

他無心么?

卻在初歸故里的幾年間不斷與善闌哲的通信。

毓疏責他,他也笑答:兩國交好,我乘通商之便。言外之意,只要沒有通敵賣國心,我自然能與知心之人交往。

他有意么?

卻在逼宮獻策時淡淡地道:只要願意,他隨時可以向西滄借兵。那時,西滄王是九王子善闌哲。他以什麼換取?卻原來“情”字也早只是當籌碼維繫著,等待用時。

二十年後,番外里,重憶善闌哲,對喻青而言是生疏。

但終其一生沒有婚娶的是喻青。

守住諾言的人,往往是最不執著的人。

豁達不執著,也是分開的理由。

因為情淺不敵理智與抱負。

喻青的淺淡,如今看來更是“雜”,海納百川,另個說法:也是在塊白布上塗抹了太多顏色。

他不會是誰與誰的影子,卻有太多誰與誰的好處。

他一路豁然,對天下百姓是喜歡的,對誓約中的善闌哲也是喜歡的,甚至是對明君毓疏、英主毓清都是喜歡的。

但到最後,他都沒有愛,也沒有在誰心裡布下永世的局。

處處端平,也是處處機心。

這就是喻青,用一個完美臣子身份去輔佐一個盛世。

而我,從最初的極喜歡,到最後讀多了他,卻失了疼惜。

這是否就像孩子,過於完美,反倒不知如何去寵愛。

但這就是喻青——《暮雲深》里最深的臣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 跋:

喻青不是主角,但的確曾經是我心頭大好。

但後來顯露出步步為營的玲瓏,文中說他像陌楚荻,我不盡然。只是當他在毓疏面前立意反毓清的那頭頭是道,讓我心寒。

有志者的確能分辨明君,但是他布得下謀劃曾經提拔過他如今依舊信任他的毓清的局,他已在我心裡失了情誼。

再後來看多了陌楚荻對毓疏的瘋狂、毓清對方杜若的率性,甚至是越臨川與陸妙諳的情牽。喻青的情義形象越發淡了。

只是後來,他意圖在毓疏眼皮下放了幼年好友韓紫驍,才讓我重新看待他。

原來,喻青只是個人。但是太過完美,有情卻能豁然,有義卻得機心。處處端平,反倒形象更加模糊。是形容詞太多,反倒不知道怎么形容才好。

想當初,我最喜歡他和九王子善闌哲的誓約,卻到最後他們是四對中唯一的生離——心的生離。

情漸淡,不知是誰起的頭。

想他也會豁然接受,只因他從來不求,但這“不求”卻似烙在靈魂里的“求不得”。

佛家曰七苦,至苦莫若:求不得。

但願他來世,與善闌哲都能記住彼此的誓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