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孝先[解放軍將領]

張孝先[解放軍將領]
張孝先[解放軍將領]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張孝先,榮成市寧津鎮窪里村人,解放軍將領,參加過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歷任27軍副政委、十九軍政委、蘭州軍區政治部顧問等職,1995年12月病逝。

基本信息

生平

張孝先出生於一個貧苦農民的家庭。其父因生活所迫上漁船打工,長年下海打魚。在走南闖北的漂泊生涯中,儘管家庭生活窘迫,還是讓家裡的孩子去上學讀書。

1930年張孝先進本村初小上學,接受了文化啟蒙教育。

1936年14歲隨著“闖關東”的潮流去了東北,與4個哥哥一起在遼寧阜新一家日本人開的鐵工廠做苦工,每天掄大錘打鐵幹著最苦最累的活,還要遭受把頭、監工的欺壓和毒打。同時,他還掌管兄弟五人的工錢,省吃儉用,將剩餘的一點錢寄回家,以維持全家14口人的生活。這期間,受到日本人的奴役和壓迫,使他深深感受到當亡國奴的辛酸滋味。直到1940年初,從同鄉勞工那裡聽說家鄉有了共產黨和八路軍,領導人民民眾抗日打鬼子,就想返鄉投奔八路軍,擺脫日本人的壓迫。隨後不久,就動身回到家鄉榮成,臨走時,連四個哥哥都沒有打個招呼。到家後,家裡人聽說他要參加八路軍,都不同意,就把他看管在家裡不讓出門。

1940年10月的一天,鄰村有人家嫁姑娘來窪里村租借花轎,他借著給人抬轎子的機會離開了家,當晚就偷著去找八路軍,到榮成獨立營參軍當了八路軍,被分在該營2連當戰士。

1941年10月,他光榮的加入中國共產黨。後他在2連先後任排長、副政治指導員、政治指導員。

1942年11月,為粉碎日偽軍對膠東地區的“拉網掃蕩”,榮成獨立營奉上級的命令,掩護民眾轉移,突出日偽軍的包圍圈。戰至當晚張孝先負傷掛彩,通信員把他背下戰場來到一個小村子邊上,他擔心通信員脫離大部隊會遭遇危險受到連累,不顧自己已經負傷,命令通信員追趕大部隊去。他自己包紮傷口止血後,爬到村子的曬場上,扒開曬場角上一垛高粱秸,鑽進去隱蔽起來,並掏出手槍準備與前來搜尋的日本鬼子和偽軍拚命。第二天早晨天還沒亮,來取高粱秸燒火做飯的老大娘發現了他,確認他是個八路軍以後,就幫他在高粱秸里繼續隱蔽,白天給他送飯、送水,晚上把他抬到家裡隱藏起來養傷。老大娘是個軍屬,兒子也是八路軍。這位軍屬老大娘像對自己兒子一樣,每天燒鹽開水給他洗傷口,傾其所有給他做好吃的飯菜,一家人冒著生命危險在日、偽軍的鼻子底下掩護他,保住了他的性命。半個多月以後,日偽軍的“掃蕩”結束了,這個村子的民兵用擔架抬著送他到部隊醫院,經過一個多月的治療,傷口癒合,但仍行走不便,部隊就送他回家休養,傷好後回部隊。

1945年1月,他入抗日軍政大學膠東分校學習。

抗日戰爭時期,張孝先參加了膠東地區反投降、反“掃蕩”和對日大反攻的多次戰鬥,為抗日戰爭勝利、民族解放作出了貢獻。

解放戰爭時期,張孝先於1946年1月從抗日軍政大學膠東分校畢業後留校,任校政治處組織股幹事;7月調膠東軍區政治部組織部任組織幹事。同年,他被評為“模範工作者”。

1947年2月華東野戰軍第9縱隊成立,他任縱隊政治部組織部幹事;後調9縱27師79團政治處組織股任股長。張孝先參加了全殲國民黨軍“王牌”整編第74師的孟良崮戰役以及南麻臨朐、膠河、周村、濰縣諸戰役。

1948年5月,張孝先調華野9縱27師著名的英雄團隊“濰縣團”(79團)任3營政治教導員。6月,參加龍山出擊戰,他和營長率3營在西劉河殲敵一部分。7月,在打汶口打援戰鬥中,3營在北留村殲敵一個營;之後,攻下鐵路橋一帶地堡,接著與兄弟部隊一起對敵161旅旅部駐地齊家莊發起猛攻,全殲敵旅部又一個團,生俘旅長徐日政、副旅長賀芳、參謀長董子才以下1300餘人,乘勝又全殲了太平鎮敵483團兩個營。9月,3營擔任主攻濟南內城任務,7連突擊隊率先登城,遭敵反擊,雲梯、浮橋被打斷,後續部隊受阻,7連與敵展開激烈拼殺,全部壯烈犧牲,但牽制了守敵兵力,為兄弟部隊突破創造了條件,極大震懾了敵人。敵內城被突破後,轉入巷戰,戰鬥中張孝先的腿部負傷被擔架連搶救下來送往醫院,因傷勢不重,又拄著拐杖返回部隊,繼續參加戰鬥。11月,張孝先參加淮海戰役,79團奉命跟蹤追擊逃敵,3營8連攻占墩徐,切斷敵西逃之路,將敵152師454團大部殲於堰頭鎮,戰鬥中3營指揮所遭敵炮擊,副教導員徐子言犧牲,張孝先的耳朵被震聾。12月,在合圍杜聿明集團戰鬥中,經兩天三夜連續苦戰,3營攻占劉集擊潰敵兩個連,向倪雙樓攻擊時殲敵138團團部及3營大部,迫敵5軍一個營投降,攻占夏樓又全殲敵47軍379團一個營。

1949年2月,張孝先任第27軍81師政治部直工科長,參加了渡江和上海戰役。

建國後,1950年6月,張孝先任第27軍81師242團政治處主任。11月,他奉命赴朝參戰,在第二次戰役新興里戰鬥中,他和其他團領導一起,率部冒著零下30多度的嚴寒斷敵退路,為全殲美軍第7師31加強步兵團(北極熊團)做出了貢獻。

在1951年第五次戰役中,該團2營9小時進行大小戰鬥13次,插入敵縱深60餘公里,按時到達砧橋,完成穿插任務,被9兵團授予“穿插模範營”;8連一夜攻占11個山頭,被兵團授予“雞嗚山戰鬥模範連”;之後又參加了金城防禦作戰。

回國後,張孝先於1953年2月任242團副政治委員,1954年2月任該團政治委員。

1956年1月,他入解放軍政治學院學習。

1958年11月,張孝先任81師政治部副主任,1963年2月任該師政治部主任。1964年1月,他任該師副政治委員。

1964年12月,張孝先任81師政治委員。

1967年至1969年,他奉命率部在常州執行“三支兩軍”任務,擔任軍管會主任(後為革委會主任),堅持支左不支派原則,為穩定局勢,促成大聯合,成立革委會做出了貢獻。

1970年6月,張孝先任27軍副政治委員。在27軍戰鬥和工作38年,為27軍的部隊建設作出了貢獻。

1978年6月,張孝先調任蘭州軍區陸軍第19軍政治委員。

1983年任蘭州軍區政治部顧問。

1986年,張孝先離職休養。

離職休養後,張孝先於1990年進住北京軍區陸軍第27軍集團軍石家莊干休所。

1995年12月2日因病在石家莊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逝世,享年73歲。

榮譽

張孝先1953年曾榮獲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三級國旗勳章。1955年9月被授予中校軍銜。1957年6月榮獲三級獨立自由勳章、三級解放勳章。1988年7月榮獲獨立功勳榮譽章。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