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君墓

蘭考縣張君墓鎮
一、 基本概況
素有蘭考縣東大門之稱的張君墓鎮,位於蘭考縣城東 33公里,處於豫魯邊界三縣九鄉鎮的結合部,現有51個行政村,137個自然村,340個村民小組。鎮域人口 7 .8萬,版土面積94平方公里,是開封市第一大鎮。
張君墓鎮鎮區轄張北、張南、張東、張西、大胡莊、阮砦等6個行政村,鎮區人口2 .36萬能,建成區面積3 .2平方公里。
二、 經濟發展情況
張君墓鎮土地肥沃,水利資源豐富。以小麥、棉花、花生、蔬菜為主的種值業與林果業、養殖業、加工業協調發展,形成了經濟發展的四大支柱產業。
2002年,全鎮國內生產總值達到4 .8億元,其中第一產業產值 2.2億元,第二產業產值1.3億元,第三產業產值1.3億元,財政收入130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463元。農業總產值連續兩年位列開封市前二十強。
2002年,鎮工國內生產總值達到2.82億元,其中第一產業產值 0.62億元,第二產業產值1億元,第三產業產值1.2億元,財政收入1234萬元,農民人均收入3293元。
三、 特色產業
1、 以合歡、國槐、黃由欒、女貞等為主的 40多個品種的行道綠化樹。總面積5000多畝,年出圃成樹20餘萬株,是豫東北和魯西南最大的綠化樹生產基地。
2、 肉雞。全鎮60%以上的行政村從事肉雞養殖,年產肉雞近萬噸,加工產品暢銷國內外市場,是蘭考縣肉雞生產專業鎮。
3、 板材。張君墓鎮盛產泡桐和優質楊樹,以泡桐和楊木為主的各類板材加工企業6個,年產值1400餘萬元,產品遠銷南韓、日本等國家。
四、 區域優勢
1、 交通優勢:橫跨豫魯兩省的蘭(蘭考)曹(曹縣)公路與連線220、310國道的民(民權)南(南彰)公路在張君墓鎮鎮區交匯,通往隴海鐵路、京九鐵路、開(開封)商(商丘)高速和周邊縣鄉的公路四通八達,鎮村公路縱橫成網,交通十分便利。
2、 商貿優勢:解放初期,張君墓鎮鎮區是考城縣政府所在地,歷史地位突出,商貿活躍。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特別是黨的十五屆三中全會以後,張君墓鎮搶抓機遇,加快了以商貿為特色的小城鎮基礎設施建設,使張君墓鎮成為豫魯邊界商貿活動中心。
五、 發展思路
根據自身實際,張君墓鎮黨委、政府制定了“調整結構,強農促工,城鎮帶動,科教興鎮” 工作思路,按照“以人為本,注重實效”的城鎮建設指導思想,努力實施“突出商貿,擴張農貿,發展工貿,建設布局合理,設施配套,功能齊全,環境優美的市場城鎮”的發展規劃,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六、 建設成就
近幾年來,張君墓鎮集各方力量,採取過硬措施,強力驅動小城鎮建設和發展,改造了舊城區,建設了商貿區,開發了工貿區、農貿區和居民新區。先後建設道路6條,總長8000米,鋪裝面積11萬平方米;修築地下排水通道1.6萬米;石砌硬化排水溝渠 2000米;栽種綠化樹木6000株,安裝路燈140盞;鎮區南北兩側的大型綜合性貿易市場,與縱橫交錯的“井”字型商業街,形成了張君墓鎮鎮區商貿基地。規範建設了 1所高中、2所國中、3所國小、4所幼稚園和兩處休閒娛樂廣場;實現了有線電視和通訊光纜“村村通”;鎮中心衛生院晉升為國家一級甲等醫院,鎮敬老院被評為全國模範敬老院。張君墓鎮被省建設廳命名為“中州名鎮”,被省政府確定為“城鎮建設重點鎮”。
鎮區面貌的改善和功能的完善,促進了鎮域經濟的快速發展,增強了鎮區的輻射帶動能力,各類加工企業迅速向鎮區集中,第二、三產業蓬勃發展,鎮區規模和人口迅速膨脹,商貿活躍,市場繁榮,企業發展強勁,張君墓鎮已經成為帶動周邊鄉鎮共同發展的經濟、文化中心鎮。
七、 現狀分析
目前,張君墓鎮還處於初步開發階段,城鎮資源潛力較大,土地、房地產、科教、文化、公益設施、基礎設施、高新產業、民營經濟等多領域項目亟待開發。為了加大開發力度,張君墓鎮黨委,政府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段惠政策,科學規化布局,合理利用土地資源,嚴格執行上級有關土地政策的原則下,實行土地的綜合開發。客商可以租賃、買斷使用權或以土地使用權入股合資等方式依法徵用土地,鎮政府採取最低廉、最優惠的辦法為客商投資企業實行封閉管理,在生產,經營等方面提供優質服務,依法保護企業的生產、經營、管理自主權,嚴厲打擊一切非法干預和侵犯企業生產、經營和管理秩序的行為,為企業的發展提供了穩定,寬鬆的社會環境。
八、 發展目標
幾年來的建設成就奠定了張君墓鎮超常規、跨躍式發展的基礎,張君墓鎮黨委、政府將按照“小城鎮,大戰略”的指示精神,以改善環境、培育市場、方便民眾為重點,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效能管理,突出特色,加快發展,把張君墓鎮建設成為實力雄厚的商貿重鎮,發展強勁的經濟大鎮、環境優美的中州名鎮,文明富裕的中原強鎮,使張君墓鎮成為豫魯邊界對外開放的視窗,經濟發展的龍頭、精神文明的輻射源和廣大居民的美好家園。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