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光中學

弘光中學

南京市弘光中學位於東郊大型住宅區銀城東苑東側,南京理工大學7號門外,2005年9月正式啟用辦學,是一所公辦初級中學。學校占地42.5畝,環境優美,教學設備先進齊全,具有較好的教學基礎。弘光中學周邊高校林立,並有多家科研院所,為學校教育提供了良好的人文氛圍。辦學8年多來,弘光中學已迅速發展成為擁有33個班級、1400多名在校生的成熟公辦國中。學校確立了“每一個夢想都精彩”的辦學理念,努力把學校辦成充滿活力、個性彰顯,能充分滿足學生智慧發展需要,讓每個學生擁有美好夢想的特色學校。弘光中學擁有一支學歷層次高、教學水平優的教師隊伍。不斷提升的教學質量獲得了市、區教育主管部門的嘉獎,從2008年有第一屆畢業生起,連續獲得“玄武區教育教學優質獎”,並先後被評為“南京市推進素質教育示範校”、“南京市園林式學校”、“南京市綠色學校”。學校嚴謹、紮實、活潑、豐富的教育教學質量,獲得社會各界好評,並於2011年10月28日,作為南京市中國小素質教育和體育特色教育的唯一代表,接待國際奧委會委員、南京青奧協調委員會主席亞歷山大·波波夫先生訪問。

基本信息

學校簡介

弘光中學弘光中學

南京市第九中學位於玄武區碑亭巷51號,建於1925年秋,由法國天主教耶蘇會上海教區(徐家匯天主堂)創辦,始名為震旦大學預件部。創辦人義大利傳教士,中文名翟長朝。學校與教會在一個大院內,主要講授法語,等震旦大學輸送人才。當時只有一個班(國中)10名學生,教師由神職人員兼任。

學校概況

南京市第九中學(東南大學附屬中學)地處南京市中心,有著78年的辦學歷史,文革前學校即成為全省16所重點中學之一,1959被評為全國文教社會主義建設先

南京市第九中學南京市第九中學

進單位,出席全國文教群英會。改革開放以來,學校堅持“以人為本、培養能力、科學引導、自主發展”的辦學思想,辦學水平不斷提高,1998年通過國家級示範高中的驗收。1990年以來,學校曾先後獲得過江蘇省模範中學、江蘇省德育先進學校、江蘇省文明單位等多項榮譽稱號。

學校占地33125平方米,現有70個教學班,在校生3600名,教職工256人。學校現有特級教師3名,享受政府津貼專家1人,具備專家資格的專職外籍教師3名,近年來有8個教研組被評為市先進教研組,有30位教師先後被評為南京市名師和市、區優秀教師、學科帶頭人等,一批學者專家型的教師正在逐漸嶄露頭角。學校還藉助東南大學的人才資源優勢,聘請東大教授、專家擔任輔導員,開設“東南大學專家講座”,以此擴大學生的視野,提高全面素質。

校史沿革

1925年秋建立。
1929年正式改名為震旦大學法語專修利。
1933年易名為南京私立震旦中學三個國中班,學生近100人國。校址設在南京碑亭巷大侖園。
1939年更名為南京利濟中學(為紀念中西文化交流作過貢獻的義大利傳教師瑪太奧.利濟。中文名利瑪竇)已有部分教師是非神職人員。學生無論是否信仰天主教均可拾收。

1946年由美國耶蘇會接辦改名為南京弘光中學。附設國中3個班,高中3個班,學生計160人。
1951年5月28日,南京人民政府接辦了私立弘光中學,改名為南京市第九中學,當時已是一新初縣規模的完全中學,校園占地7000平方米,校舍面積2500平方米,有6個班級,300多名學生,教師62名。九中當時與東方中學,二文中合等一個黨支部,學生中已成立團支部,以後學校不斷得到發展。
1959年學校發展到34個班(國中20個班,高中14個班)當年初評為江蘇省重點中學。
1960年5月初評為全國教育系統,社會主義建設先進單位,出席全國文教群英會。60年代曾有十幾名優秀畢業生被汽華、北大錄取。
1968年“文革”動亂時期,九中遷至棲霞區八卦洲。原校舍讓給第二十五中學,後又將原二十五中(長江路257號)讓給延安中學。
1974年3月延安中學併入第二十五中學。1979年第二十五中學恢復南京市第九中學,學校當時有52個班,高中27個班,國中25個班。
2002年7月新寧中學併入,使規模進一步擴大。改革開放以來,在黨和政府領導的關懷下,學校貫徹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方針,進行教育改革,進行五四學制探索實驗和實行校長負責制試點,進行管理體制改革,形成了“勤奮求實,團結進取”的校風,“專、嚴、實、活”的嚴謹教風和“嚴、助、鑽、恆”的優良學風。

辦學思路

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宗旨,更新教育觀念;

弘光中學弘光中學

以推進教科研為抓手,最佳化師資隊伍;
以培育"四有"新人為指針,做好德育工作;
以提高教學質量為目標,搞好學科教學;
以課程和考試改革為契機,深化教學改革;
以最佳化考評制度為手段,強化常規管理。

辦學理念

讓每位學生主動地充分地的發展;
讓每位教師科學地、創造性地發揮教育教學的主導作用;
讓每個管理崗位有序地高效地運作。

學校榮譽

學校榮譽學校榮譽
1984年以來,學校被市委、市政府命名為“南京市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被市教育局命名為“文明學校”。

1993年獲“省模範學校”“省德育先進學校”等光榮稱號。
2001年獲“省學校藝術教育先進工作集體”。
1995年被批准認定為南京市首批合格重點中學。
1996年被省教委正式命名為江蘇省重點高中。
1999年省教委確認九中為國家級教育示範性省級重點高中。

1997年 獲“省文明單位”。

鄧穎超像

矗立在九中穎園的鄧穎超銅像是全國第一尊鄧穎超同志的直立全身銅像,銅像由原省雕塑院院長吳顯林根據鄧穎超同志1916年在天津直隸女子師範學校讀書

鄧穎超銅像鄧穎超銅像

時的一張照片設計,銅像高220公分,重500公斤,銅像中的鄧穎超左手夾著書本,右手自然下垂,目光堅毅,神情端莊,體態秀麗,充滿著青春氣息,與校園環境十分和諧。銅像不加基座,鄧穎超同志腳踏實地,步履輕盈,漫步在鮮花叢中。
1916年鄧穎超同志考入天津直隸女子師範學校,當年她在《關於蔡松坡先生逝世的感言》一文中,發出了“振起精神,謀國家之進步”的誓言,銅像很好的表現出了剛剛步入青年時代的鄧穎超胸懷遠大志向的神韻,對九中廣大師生起到了很好的激勵作用。

歷任校長

人物 在職時間
孫持方 孫持方
1950年~1960年
李廣錡 李廣錡
1960年~1968年
秦邦和 秦邦和
1969年~1971年
王亮 王亮
1971年~1972年
李達 李達
1972年~1981年
陸新忠 陸新忠
1981年~1998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