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含光中學

西安市含光中學

前身由陝西省建築工程局創建於1958年,校址在和平門外建東街,校名為“陝西省建築工程局職工子女中學”,開始僅有初一、初二各兩個班,在校學生160人,教師10餘人;1959年遷到太乙路(現陝建二中),1960年搬到陵園路北段張家村(現址,占地面積為41畝),開始招收高一新生,改名為“陝西省建築工程廳職工子女中學”,此後逐步成為一所完全中學;1962年7月改為“建築工程部西北工程管理局職工子女中學”,1965年7月改為“建築工程部五局職工子女中學”, 1966年改為“建築工程部第五工程局第一職工子女中學”(簡稱:陝建一中)。2008年5月8日正式移交西安市碑林區人民政府更名為“西安市含光中學”。

基本信息

學校介紹

西安市含光中學 西安市含光中學

學校首任校長靳鴻仁,現任校長王長山。

學校的機構:學校成立初期沒有教導處、總務處,文革中設有教育組、總務組、政工組。1976年以後,學校的機構逐步變為教導處,總務處,辦公室,政教處,團委,教研室,校辦廠。

學校現有標準微機室,多功能教室,電子閱覽室,地理室,學生閱覽室,勞動科技室,大禮堂,各班配備有電視機,投影機,飲水機,現代化教育設施齊全。

經過全體教職工的努力,學校已經達到格調優雅,育人環境舒心,教育氛圍促人上進,校容校貌整齊劃一,乾淨整潔,四季鳥語花香。目前學校在職教職工79人,中學高級教師18名,中學一級教師29人。在校學生800多名。

校園景色 校園景色

根據省政府辦公廳《陝西省省屬企業分離辦社會職能工作實施意見》(陝政發「2005」74號),我校已於2008年5月8日正式移交西安市碑林區人民政府。碑林區編辦於2008年9月16日(碑編辦發「2008」12號)批准我校更名為“西安市含光中學”。

我們堅信,在區委區政府的親切關懷下,在市區教育局的直接指導下,在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我們全體師生勵精圖治,銳意進取,團結拼搏,開拓創新,西安市含光中學的明天一定會更美好,西安市含光中學的明天一定會更燦爛,西安市含光中學一定會辦成規範加特色的一流學校,為我區基礎教育的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學校精神

按照自己的辦學特色和課改的新理念、新思維,教學生“會求知、會做人、

會共事、會創新”,為新世紀培養全面發展的有用之材。

學校榮譽

1. 西安市綠色學校

2. 碑林區文明校園

3. 2005年國中教學質量綜合評估優秀學校

4. 2006年高中教育教學質量綜合評估優秀學校

5. 2006年校園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

6. 2007年碑林區中國小大合唱比賽特等獎

7. 2007年西安市中國小“我愛綠色的西安我愛美麗的校園”徵文比賽優秀組織獎

8、2007年高中教育教學質量綜合評估優秀學校

9. 2008年張家村地區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

10. 2008年綠化先進單位

11.陝西省科技創新大賽優秀組織獎

學校理念

以人為本 和諧發展

質量立校 特色強校

學校目標:

創名校、爭名師、辦人民滿意的教育

校訓

含弘光大

校風

兼容並蓄 博採眾長

學風

見賢思齊 謙遜慎獨

教風

博學善導 厚生樂教

辦學特色

全面發展、藝體見長

12.陝西省男子籃球培訓中心,該中心成立以來曾出訪日本,多次在全國、省、市比賽中取得優異成績

歷史沿革

建校

前身由陝西省建築工程局創建於1958年,校址在和平門外建東街,校名為“陝西省建築工程局職工子女中學”,開始僅有初一、初二各兩個班,在校學生160人,教師10餘人;

遷址

1959年遷到太乙路(現陝建二中);

1960年搬到陵園路北段張家村(現址,占地面積為41畝),開始招收高一新生,改名為“陝西省建築工程廳職工子女中學”,此後逐步成為一所完全中學;

更名

1962年7月改為“建築工程部西北工程管理局職工子女中學”;

1965年7月改為“建築工程部五局職工子女中學”;

1966年改為“建築工程部第五工程局第一職工子女中學”(簡稱:陝建一中);

2008年5月8日正式移交西安市碑林區人民政府。碑林區編辦於2008年9月16日(碑編辦發「2008」12號)批准我校更名為“西安市含光中學”。

教學條件

學校現有標準微機室,多功能教室,電子閱覽室,地理室,學生閱覽室,勞動科技室,大禮堂,各班配備有電視機,投影機,飲水機,現代化教育設施齊全。

經過全體教職工的努力,學校已經達到格調優雅,育人環境舒心,教育氛圍促人上進,校容校貌整齊劃一,乾淨整潔,四季鳥語花香。目前學校在職教職工79人,中學高級教師18名,中學一級教師29人。在校學生800多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