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和馬克思

本書嘗試說明人的主觀生活(如弗洛伊德所描寫的)與經濟過程的客觀世界(它的發展規律是馬克思主義所考察過的)這兩者之間的關係。作者認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說和馬克思主義的辯證唯物論,看似不相干,甚至似乎是矛盾的學說,其實是有內在的一致性的。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說是一種純實驗的科學,在觀點上是辯證唯物論的,因此它能補充並闡明馬克思主義的重要結論。精神分析學與馬克思主義形成辯證的對立,統一起來,人類行為才能得到適當的描寫。本書為馬克思主義者對於精神分析學,精神分析學者對於馬克思主義,以及一般人對於這兩種學說之更精密的研究,提供了一個先例。正如引言所指出的:“關於奧茲本先生,我們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即使他不曾解決於馬克思主義與精神分析學之間的關係的問題,他的輝煌的貢獻便是他已經提出了這個問題。”

基本信息

作者簡介

弗洛伊德和馬克思弗洛伊德和馬克思

.董秋斯

原名董紹明,直隸靜海縣(現屬天津)劉祥莊人,1920年從南開中學畢業,1921年考入燕京大學文理科半工半讀,1926年畢業於燕大哲學專業(參看董夫人凌山所撰《一個將翻譯視為“再創作”的思想者——〈董秋斯譯文選集〉序》,以及她寫的《董秋斯》,收進劉啟林主編《當代中國社會科學名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89年6月第一版,第156-172頁)。他大概就是在考入燕大之後不久,經熊十力推薦於1922年5月進入支那內學院學習佛學,當時正好二十三歲(1922-1899=23)。就我所能看到的各種董秋斯傳記史料,幾乎沒有一家提到他曾就讀於南京支那內學院這件事,他對自己的親屬似乎也從未提起這件事。董秋斯當年出於什麼原因南下學佛,學到如何程度,此後又堅持了多長時間,何故中斷,現在都已不大清楚,恐怕這將會是他自己永遠的“秘密”了。

《董秋斯譯文選集》共四種,即列夫·托爾斯泰《戰爭與和平》四冊,狄更斯《大衛·科波菲爾》上下冊,歐文·斯通《馬背上的水手——傑克·倫敦傳》,奧茲本《弗洛伊德和馬克思》

目錄

引言

第一卷精神分析學

第一章研究的範圍

第二章心之構造

第三章夢的解釋和分析的過程

第四章常態心理與變態心理

第五章性的發展

第二卷精神分析學與馬克思主義

第六章原始社會

第七章唯物史觀

.第八章唯物史觀與個人心理

第九章宗教

第十章辯證唯物論

第十一章辯證唯物論和精神分析論

第十二章實踐舉例

譯後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