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拉德·特彼斯

弗拉德·特彼斯(Vlad Tepes 1418-1456)號稱刺穿者(Impaler),是英國著名吸血鬼小說《德拉庫拉》中令人聞風喪膽的吸血鬼德拉庫拉伯爵的原型。不過雖說是原型,歷史上的他卻和那個面色蒼白的伯爵無太多共同之處。

弗拉德的父親弗拉德二世被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封為騎士,並成為了效忠基督教的皇家龍騎士團(theOrderoftheDragon)的成員。在15世紀,東歐人怕的不是吸血鬼,而是土耳其人。奧斯曼土耳其勢力日漸增長,對整個東歐地區構成了越來越大的威脅,而皇家龍騎士團發誓要與土耳其人戰鬥到底。羅馬尼亞語中的“德拉庫”(dracul)表示“龍”,而“德拉庫拉”或“德拉庫里”(draculea)的意思則是“龍之子”。弗拉德二世當時是特蘭西瓦尼亞的領主,並在受封為騎士時獲得了“瓦拉幾亞親王”的稱號(瓦拉幾亞地區在現今羅馬尼亞的南部)。龍騎士團團徽的圖案是一頭龍吊在十字架上,他就用這種徽標來裝飾自己的衣物和自己發行的硬幣。人們稱他為“德拉庫”,有時也稱他為“德拉庫拉”,意在表明他是龍騎士團的成員。不過,“德拉庫”在羅馬尼亞語中還有一個意思,那就是“惡魔”。於是,弗拉德三世的敵人就利用這一點來把他貶斥為“惡魔之子”,因為作為一位王子,弗拉德三世的出身有些曖昧。正是因為這個詞的雙重含義,英國作家布拉姆·;斯托克(BramStoker,1847-1912)把自己的恐怖小說《德拉庫拉》(Dracula)中的吸血惡魔命名為了“德拉庫拉”。
1431年,弗拉德三世出生在特蘭西瓦尼亞。後來,他和弟弟一起被送到土耳其當人質,原因是土耳其人想以此牽制他的父親。在父親和兄長被瓦拉幾亞貴族刺殺之後,弗拉德三世返回故土,打算繼承親王的封號。不過,他很快又被敵人驅逐出境。幾年之後,弗拉德三世再次回到瓦拉幾亞。這次他殺死了對手,登上了親王的寶座,由此開始了為期六年的統治。就在這段時間裡,他得到了“刺穿者”的稱號,因為他習慣於把罪犯、叛徒、土耳其俘虜、卑劣的商人以及任何他不喜歡的人釘在尖樁上。公平地說,弗拉德三世施行刺刑的時候並不是完全隨心所欲、武斷專橫的。他是一個嚴刑峻法的統治者,絕不容忍哪怕是非常微小的違法行為,如此而已。
在一個晴朗的復活節早晨,“刺穿者”弗拉德擺了一桌筵席,請來了所有涉嫌謀殺他父親的貴族。寒暄幾句之後,弗拉德直截了當地把他們釘上了尖樁。那些僥倖沒有被處死的人踏上了一段50公里長的死亡之旅,這段旅程的倖存者則被迫在德拉庫拉城堡中做苦役。
“刺穿者”弗拉德對特蘭西瓦尼亞的日爾曼移民———撒克遜人———尤其殘忍。跟小說里的德拉庫拉不同,他在位時在特蘭西瓦尼亞呆的時間並不長。他只會偶爾到那裡去一下,“刺穿”幾千個人,然後就離開。撒克遜商人喜歡做假賬和矇騙無知者,而弗拉德以極端推崇誠實卻從不懂得憐憫著稱,他對待欺騙行為的手段也十分嚴厲,就跟他對付那些幫著別人來跟他搶王位的撒克遜人的手段一樣。於是,返回祖國的撒克遜旅行者開始傳播關於“刺穿者”弗拉德的故事。後來,這些故事又得到了新出現的印刷機的幫助,成了小道訊息的最早範例之一。記述弗拉德故事的小冊子大行其道,到處流傳。據說,連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都很喜歡閱讀弗拉德的故事,對這位瓦拉幾亞的嚴厲君主推行的殘酷正義頗有興趣。
最終,土耳其人大舉進犯弗拉德的領地,這超過了弗拉德的抵抗能力。他被迫撤退,同時實施了焦土戰略。缺水少食的土耳其人隨後也被迫撤軍,弗拉德精心地為他們安排了一份臨別禮物:2萬名土耳其俘虜被釘上尖樁。對弗拉德來說,對土耳其人的戰爭是一次巨大的成功———他由此成了基督教世界的英雄。不過,不久之後,對弗拉德的刺刑恐懼萬分的瓦拉幾亞貴族和撒克遜商人就開始傳播關於他的卑鄙流言,匈牙利國王因此下令將他逮捕。匈牙利人抓住了弗拉德,把他送到了布達佩斯。此後的幾年中,弗拉德就只能在布達佩斯北邊的威斯格拉德城堡里欣賞多瑙河的景色了。獲釋之後,弗拉德又被派回瓦拉幾亞去對付土耳其人。這一次土耳其人的來勢更猛,而弗拉德也在混戰中被殺死了。他的死可能是因為意外,也可能是因為被人出賣,但肯定不是因為吸血鬼。他被葬在了斯拉戈夫(Snagov),那是布達佩斯北邊的一個小村莊。面臨著新教興起等種種麻煩的西方世界很快就忘記了威拉德,關於他劣跡的那些小冊子也在他去世幾十年之後變得無人問津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