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崗馬兜鈴

弄崗馬兜鈴

弄崗馬兜鈴,馬兜鈴科,馬兜鈴屬植物。國內分布於廣西,國外分布於越南。

基本信息

植物資料

【種名】弄崗馬兜鈴
【學名】Aristolochia longgonensis C. F . Liang
【別名】弄崗通城虎
【綱】雙子葉植物
【目】胡椒目
【科】馬兜鈴科
【屬】 馬兜鈴屬

產地分布

產於廣西(龍州), 越南亦產。

形態特徵

草質藤本,莖長4-5米,6棱,無毛。葉紙質或膜質,卵狀心形、心形或近圓形,長8-13厘米,寬9-12厘米,頂端急漸尖,基部心形,兩側裂片近圓形,長2-3厘米,稍擴展或下垂,上面綠色,無毛,下面淺綠色,密被細短柔毛,密布油點;基出脈7條,網脈較稀疏,各級葉脈均在下面明顯凸起;葉柄柔弱,長2-8厘米,無毛。總狀花序常1-2個聚生於葉腋,有花2-6朵;花梗長1-2厘米,基部有小苞片;小苞片卵形,長5-7毫米,寬約3毫米,無柄,上面被短柔毛,下面無毛;花被全長約4.5厘米,基部膨大呈球形,直徑約4毫米,向上漸收狹成一長管,管長約1厘米,近管口漸擴大成漏斗狀;檐部一側極短,有時稍2裂,另一側向上延伸成舌片;舌片三角狀披針形,頂端長漸尖,並延伸成長1-3厘米線形而彎扭的尾尖,淺褐紫色,有縱脈紋和橫脈,口部具圓形黑紫斑,外面無毛,內面被短柔毛;花葯卵形,貼生於合蕊柱近基部,並單個與其裂片對生;子房圓柱形,長約5毫米,無毛,6棱;合蕊柱頂端6裂,裂片三角形,頂端尖而稍彎,邊緣向下延伸形成波狀圓環,稍覆蓋雄蕊。蒴果長圓形,長約7厘米,寬約2.5厘米,頂端圓而具凸尖,6棱,成熟時,褐色,由基部向上6瓣開裂;果梗下垂,長約3厘米,常隨果開裂成6條;種子卵狀心形,褐色,長約5毫米,寬約4毫米,頂端尖,背面平凸狀,具小疣點,腹面凹入,中間具種脊,無翅。花期2月,果期9月。
弄崗馬兜鈴弄崗馬兜鈴

生長習性

生於海拔100-200米石灰岩山。

相關物種

凹脈馬兜鈴
苞葉馬兜鈴
寶興馬兜鈴
北馬兜鈴
背蛇生
變色馬兜鈴
長葉馬兜鈴
川西馬兜鈴
大葉馬兜鈴
大葉馬兜鈴(原變型)
滇南馬兜鈴
多型葉馬兜鈴
耳葉馬兜鈴
粉質花馬兜鈴
蜂窠馬兜鈴
福建馬兜鈴
港口馬兜鈴
革葉馬兜鈴
瓜葉馬兜鈴
管花馬兜鈴
管蘭香
貫葉馬兜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