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黎泰戰役

建黎泰戰役

建黎泰戰役。發生時間: 1932年10月16日~11月3日。發生地點: 江西省黎川和福建省建寧、泰寧等縣境

事件介紹

1932年10月16日,紅軍各縱隊依照既定部署從各自集結地域出發東進。18日,中央縱隊紅一軍團占領建寧。同日,左縱隊紅三軍團擊潰敵第二十四師1個團,占領黎川。19日,右縱隊紅二十二軍擊潰新編第四旅主力,殲其1個團,占領泰寧。戰役預備隊紅五軍團於19日按時進至泰寧以西大田地區。紅軍在建黎泰地區的勝利,震動了國民黨軍。10月21日,何應欽指揮第八師2個旅、第二十三師1個旅和第二十四師1個旅,分由南豐、南城向黎川反撲。為了誘殲進攻之敵,紅三軍團主動撤出黎川,轉移至黎川以南之樟樹、西城橋一帶集結待機。10月23日,國民黨軍第二十四師占領黎川。

24日,敵第八、第二十三兩師主力進至南豐東南部地區。紅一方面軍首長決心集中主力殲來該敵。部署是:紅三軍團和紅一軍團第四軍為右翼隊,分由梅源、坪上圩向石溝圩方向攻擊,並珙擊石溝圩以東退逃南豐之敵和準備打擊南豐來援之敵;紅一軍團第三軍和第三十一師為左翼隊,主力由杭山圩、童坊經董家山攻擊滄浪之敵,以1個師由康都佯攻荷田崗、監視並阻止南豐之敵增援,掩護紅軍左翼側的安全;第五軍團第十三軍為預備隊。

11月1日6時,紅軍開始攻擊前進。8時半,右翼隊紅三軍團第五軍第一師至乾昌橋附近,向滄浪東北高地之敵發起攻擊;左翼隊第三十一師進至風翔峰,向滄浪西南周家堡一帶高地之敵發起攻擊。經3小時激戰,周家堡、滄浪東北高地及滄浪之敵,退至滄浪以西雲下山主陣地繼續憑險頑抗。紅軍左、右翼隊協同作戰,勇猛衝擊,激戰至12時半,攻占雲下山一帶陣地。敵軍退至山下及其南北一帶陣地繼續頑抗。15時,紅軍右翼隊進至老石嶺以東,從東北、東南兩個方向向該敵攻擊;紅軍左翼隊向該敵右翼壓迫,密切配合右翼隊行動。敵軍不支,向石溝圩退去。11月2日,紅軍向石溝圩之敵發起攻擊,遭到該敵的頑強抗擊和敵機猛烈轟炸掃射,幾經攻擊,未能攻克,遂主動撤出戰鬥,轉向東進。11月3日,再克黎川。黎川、石溝圩之敵分別退回南城和南豐。建黎泰戰役即告結束。

事件意義

建黎泰戰役,紅一方面軍在國民黨軍繼續取守勢情況下,採取集中優勢兵力,擇敵弱點各個擊破的戰法,以較小的代價占領建寧、黎川、泰寧等廣大地區,打開贛東、閩北局面,對以後反"圍剿"作戰是有利的。但在滄浪、石溝圩地區的作戰中,未能大量消滅敵人。

主題關鍵字: 運動戰 進攻戰役

分類: 民主革命戰爭

相關人物:周恩來朱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