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劇團

廬劇團

無為縣廬劇團1952年6月組建。初名“無為縣地方戲新生劇團”。

歷史

http://www.wwwhly.gov.cn/include/web_content.php?id=271

1953年更名“無為縣新生倒七戲劇團”。1955年7月改稱“無為縣新生廬劇團”。1956年7月經蕪湖專署批准轉為國營,遂稱“國營無為縣新生廬劇團”。1957年底定名為“無為縣廬劇團”。1959年元月縣成立戲劇院,統轄廬劇、京劇、歌舞話劇、黃梅四個劇團,各劇團名稱均冠以“無為縣戲劇院XX團”。1960年底,根據上級“一縣一團”的指示精神,撤銷縣戲劇院及歌舞話劇和黃梅劇團建制,保留縣廬劇團。1969年元月,廬劇團與原蕪專京劇團合併,改為“縣工農兵文工團”,隸屬縣毛澤東思想宣傳站。同年10月京劇團大部分人員調回蕪湖,劇團改名“縣文工團”,演出京劇“樣板戲”和廬劇、黃梅、音樂歌舞節目。1978年恢復廬劇劇種及團名,相沿至今。

早期

http://www.wwwhly.gov.cn/include/web_content.php?id=271

劇團創建時,演職員只有23人。除售票、檢票兩位女性外,余者均為男性。劇中女角亦由男性裝扮。因服裝破舊,條件簡陋,難以招徠觀眾,藝員生活窘迫。1953年齊家祠堂改建,劇團遷至大十字街天后宮演出並定居。同年,縣委和政府根據政務院《關於戲曲改革工作的指示》,分批選送藝人參加省、地舉辦的“藝訓班”,從縣文化館抽調業務幹部進駐劇團開展以改戲、改人、改制為中心的戲改工作,同時廣泛吸納流散的廬劇藝人和社會骨幹,在學校中招收男女新生,積極排演新編古裝和現代劇目,改變了男演女角之陋習,使劇團人員不斷壯大,演出質量迅速提高。53年一出《牛郎與織女》競暴滿30餘場,不僅轟動了無城市民,扭轉了對廬劇的偏見。而且引動了數十里外的農民進場看戲。此後,接連排演“梁山伯與祝英台”、《孔雀東南飛》、《走上新路》、《擦亮眼睛》等新劇巡迴各地演出,在配合農業合作化和堵口復堤等宣傳活動中,受到縣委和政府的表揚。1956年7月轉為國營後,縣撥款修葺天后宮,改名“長江劇場”並劃歸劇團管理,至此劇團劇場合為一體,開創我省先例。同時派進國家幹部任團長,配備了政治指導員,完善了黨、團、工會組織,設立了劇目編審、導演、音樂、舞美、藝術委員會等內設機構,進一步加強了黨對劇團的領導,促進了思想、組織及藝術建設。1956年全團各類藝術人員總計67人,可謂陣容強盛,行當齊全,並擁有一批深受民眾喜愛的“台柱”演員。同時劇團參加了省第一屆戲曲會演,參賽劇目《一把剪刀》(現代小戲,程廣業創作)深受好評;《郭丁香》(傳統劇目,夏賢千整理)榮獲演出獎。演員王萬鳳獲表演二等獎,周世能、吳昌珍、黃梅仙獲表演三等獎,汪谷民獲獎狀獎。嗣後,蔣光玲、閻修鳳、童天莆、周正等,在歷次專區會演中嶄露頭角,其表演藝術在廬劇界享有很高的聲譽。

發展

http://www.wwwhly.gov.cn/include/web_content.php?id=271

無為縣廬劇團自五十年代起,先後挖掘廬劇傳統劇目152個。經整理上演的“五定”戲86個。其中王開榜口述的《珍珠衫》、《八寶山》、《小補缸》、葉厚棣口述的《柴斧記》、《郭華買胭脂》,單玉奎口述的《萬花船》、《陷巢州》被收入《安徽省傳統劇目彙編》。整理、改編的傳統劇目《郭丁香》、《巧雲下書》、《小桃挨磨》、《麥里藏金》、《雙蝴蝶》、《假鳳真凰》、《蓮花庵》等曾參加省、地級會演,部分劇目並獲獎。創作種類題材的現代劇目《主流》、《一把剪刀》、《響山花開》、《田邊鎖事》、《星火燎原》、《嚴橋烽火》、《耕讀花開》、《金色的種子》、《王昌和》、《黎明前夜》、《愚公志》、《育紅梅》、(歌劇)、《後勤尖兵》、《印染工》(話劇)、《退伍之後》、《金鳳》等,曾分別參加省、地級會演和為重大會議演出,其中《田邊鎖事》(作者程廣業)發表於省(大家演唱),《印染工》(作者蔣壽如)載於《安徽文藝》,《後勤尖兵》(夏賢千執筆)由省電視台現場轉播。

創新

http://www.wwwhly.gov.cn/include/web_content.php?id=271

音樂唱腔不斷革新。劇團創建伊始僅有有兼職司鼓一人,以傳統鑼鼓伴奏唱腔,無絲弦。53年為排演新戲之需,遂聘請無城幾位音樂教師和愛好者為之定調、編配唱腔“過門”、“間奏”和伴奏音樂,並引進幾件弓弦樂器(包括京胡)隨意托腔。之後,樂隊人員逐步擴大,至56年即發展成10餘人的民族戲曲樂隊,並有幾件西洋樂器。七十年代擴大為20餘人的混合樂隊,能適應“樣板戲”的演出。在廬劇唱腔的繼承與發展方面,通過挖掘本團老藝人所掌握的傳統老腔並進行分類整理,在借鑑其它劇種板式和曲牌,吸收西路、中路廬劇唱腔風格的基礎上,結合本團演員條件和本地區民間音樂素材,大膽對廬劇唱腔進行了改革並有所創新,從而增強了廬劇音樂的表現力。62年蕪湖電台播放了李近庸編曲的《紅樓夢·葬花》新腔。75年省電台錄播了燕昌煜移植的《杜鵑山·情深如海》選場。84年省電台文藝部編輯和錄音師攜帶器材專程來團錄製了約四個小時節目,其中汪大剛設計的《公文搶親》全劇、《雙血衣》、《淚灑相思地》、《七仙女送子》、選場和唱段以及廬劇小演唱《三月三》、《鄉音》等由省電台對外播放。《鄉音》一曲還由省電台推薦為華東六省一市電台的交流曲目。以發聲方法和提高演唱技巧方面劇團亦曾作過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嘗試。並湧現一批如蔣光玲、沈珍妹、張業江、陳曙光等能唱善唱的人才。蔣光玲錄製的《三姐下凡》、《西廂記》等數盒磁帶,由省音像出版社正式發行。汪大剛撰寫的《廬劇音樂繼承與發展之我見》一文,載入《安徽戲曲音樂論文集》。

影響

演出活動名重一時,1956年下半年巡迴銅陵演出四十多天,以陣容整齊、劇目新穎、表演精彩而轟動礦區。1960年進入南京新街口大鴻樓劇場演出,開創了地方小戲占領鬧市區大舞台的先例,受到南京市民和文化部門領導的廣泛好評,提高了劇團及劇種的知名度。1962年進蕪湖百花劇場演出《紅樓夢》,機關、工廠紛紛包場,電台錄音播放。1964年在馬鞍山鐵城劇場演出《楊門女將》,《馬鞍山日報》登載了記者採訪文章及演出劇照。六十年代劇團再次掀起排演現代戲的熱潮,《奪印》、《社長的女兒》、《焦裕祿》等劇的演出,深受無為各界人士的高度讚揚。七十年代學演話劇《農奴戟》、京劇《沙家浜》、《紅燈記》、《智取威虎山》、《龍江頌》、《平原作戰》等名重一時,其中《紅燈記》、《龍江頌》曾調地區專為省會議服務。76年後,積極恢復廬劇優秀傳統劇目,78年《十五貫》一劇連演百餘場,創歷史最高記錄。

輝煌

廬劇團在經歷上個世紀80年代前的旺盛期後,於80年代中期開始受各種娛樂形式的衝擊,特別是電視產業的高速發展,劇團逐步走下坡路,加上人員老化,大量超編,問題突出,阻礙了劇團的發展。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於1983年對劇團進行了改革重組,分流富餘人員40餘人,充實了10餘名新生力量,新生力量在50年代老藝人的傳幫帶中逐步成為台柱演員。他們互相結對子,毫無保留地傳授技藝,解決了劇團面臨的演員斷代問題。特別是青年演員陳曙光在《公主搶親》、《莫愁女》、《狸貓換太子》等多出大型劇目中擔任主要角色。1986年青年演員陳曙光在全省青年戲曲演唱比賽中獲“演唱獎”。沈珍妹在全省首屆戲曲大獎賽中獲三等獎。1985年沈珍妹被安徽省電視台邀請參加了春節聯歡晚會的表演。

現狀

http://www.wwwhly.gov.cn/include/web_content.php?id=271

時至1989年,劇團在多種嘗試均不能挽回局面的情況下,基本停止了經營性藝術生產,將工作重點轉入專業與業餘相結合,以服務社會文化、輔導企業,學校文化和全縣重大公益性、宣傳性演出為主。堅持利用現有條件開展各項文化活動,積極完成上級交辦的各項公益性宣傳演出任務。1996年起開展的“三下鄉”活動中的“文化下鄉”,廬劇團一直堅持從不中斷。每年春節期間都精心編排小戲曲、小品、相聲、歌舞節目深入農村各鄉鎮慰問演出。1999年劇團獲全省“三下鄉”活動先進單位稱號。1996年至2004年間縣劇團配合縣委宣傳部共舉辦了七屆“無為縣文化藝術節”。2003年在巢湖市首屆文化藝術節小戲調演比賽中劇團創作編排的小戲曲《世上只有奶奶好》,朱德順(民間劇團特邀)同聲獲劇本創作二等獎;汪大剛同志獲音樂創作一等獎;演員倪瑞芬、夏巧莉、郭志剛、陳曙光分別獲得表演二、三等獎和優秀獎。該劇還於2004年春節參加了巢湖市春節聯歡晚會。同年7月1日赴省城參加了全省小戲調演。另外劇團創作的小品《一張作廢的監督卡》、《送行》都獲得了不同程度的獎項。自2004年起縣委宣傳部啟動了大型戶外廣場文藝演出20餘場。活躍了我縣民眾文化生活。2005年劇團被評為巢湖市和無為縣文化系統先進集體。
目前,縣劇團在職人員29人,退休職工19人,平均年齡已近50歲左右,人員嚴重老化,已不能適應正常的藝術生產。經濟來源依靠財政有限的定額補貼。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