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紅樹林研究中心

廣西紅樹林研究中心

廣西紅樹林研究中心是致力于海岸濕地生態系統、海洋環境工程、海洋生物技術領域的科研機構。廣西紅樹林研究中心成立於1991年,長期掛靠在廣西海洋研究所,地處廣西北海市。2002年中心獨立為全額撥款的事業法人機構,定編32人,隸屬廣西科學院。2004年經自治區政府批准,增掛“廣西海洋環境與濱海濕地研究中心”牌子。中心行政下設辦公室、人事科、財務科;業務下設紅樹林與濱海濕地室,海洋環境工程室,海洋生物科學研究室,海洋環境測試分析室,信息與數據研究室,生態養殖室。中心的業務定位是:北熱帶紅樹林、海草、珊瑚礁、鹽沼、濱海鹽生植物典型海洋自然生態系統結構功能、保護恢復與合理利用研究與示範,提供國家資質的海域和海島使用認證社會服務。

簡介

廣西紅樹林研究中心經廣西自治區人民政府的批准成立於1991年12月,長期掛靠於廣西海洋研究所。為了順應科研體制改革,經廣西自治區編制委員會的批准,廣西紅樹林研究中心2001年起成為獨立的事業法人單位,編制32人,直屬廣西科學院。中心現有工作人員28人,其中研究員2人,副研究員6人。

研究部門

紅樹林研究中心、海洋環境工程研究中心、海洋生物技術研究中心和測試中心。

研究領域

紅樹林自然保護區紅樹林自然保護區

海岸濕地生態系統:以紅樹林、海草、鹽沼草、濱海植物等海洋和海陸過渡帶生態系統的結構功能、恢復保護、可持續利用為主要研究對象。1991年以來已承擔和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4項,國家科委地方重點科技項目2項,參加國家“八五”攻關項目1項,廣西科學基金項目3項,區科委三項經費項目5項,國際項目3項。累積發表論文約120篇,出版論文集2本,專著1本。在海洋自然保護、生物多樣性、生態經濟評估、紅樹林恢復造林、海岸演變與減災工程、漁業資源、海岸生態旅遊與教育、管理技術等方面開展了大量的工作。是廣西山口國家級紅樹林自然保護區廣西北崙河口海洋自然保護區的技術主要依託單位,是政府有關決策的技術諮詢重要機構之一。多次主辦和協辦國內外學術會議,是我國紅樹林生態系統研究和合理利用的重要研究力量之一。現為聯合國環境署全球環境基金南中國海項目:中國紅樹林國家活動執行機構。

海洋環境工程研究:曾承擔完成國家和地方的重大項目,如廣西海岸帶和海島資源調查,廣西沿海主要港灣環境綜合調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廣西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目前,正在承擔“廣西縣際間海域勘界”省級重大項目,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研究方向:以近岸淺海及其相鄰區域環境和資源為總目標,發展以海洋生態、海洋環境、海洋資源研究為重點的區域海洋科學,以期在廣西海域的海洋環境變化、資源開發的可持續利用、環境觀測、實驗與預測等研究方面形成特色和優勢。

海洋生物技術研究:以開發利用廣西豐富的海洋生物資源為中心,開展海洋生物活性物質的篩選及提取工藝研究,開發海洋藥物及海洋功能食品;海洋漁業產品的高值化開發和綜合利用;海藻作為肥料、飼料及添加劑等研究開發;海水養殖動物疫病防疫體系及防治技術;北部灣主要海水養殖品種的遺傳基礎研究;採用現代生物技術和經典遺傳育種技術相結合的方法,研究開發大宗養殖品種的優良品種遺傳選育及培育生長快、品質優、抗逆能力強的海水魚、蝦、貝、藻類養殖的新品種,並開發新的適於北部灣海區養殖的種質資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