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民族大學圖書館

廣西民族大學圖書館

廣西民族大學圖書館始建於1952年3月,建館之初,以收藏政治理論、民族問題、語言文學和農業技術方面的書刊為主。

基本信息

簡介

廣西民族大學六十年代以後,尤其是黨的第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學校發展成為具有民族特色、水平較高的綜合性大學,圖書館的藏書也形成了包括文理工商經管法等多學科在內的綜合性館藏體系。該館與國內200多家圖書出版單位、圖書館建立了文獻互借和交換關係,是廣西圖書館學會和廣西高教學會圖書館專業委員會的會員館,以及西南地區民族院校民族文獻協調中心和全國民族高校圖書館協作中心的成員館。

發展

廣西民族大學圖書館廣西民族大學圖書館
在網路化自動化管理方面,廣西民族大學圖書館是廣西最早實行計算機管理的圖書館之一。1990年該館自編管理軟體並用於圖書的編目工作,1992年在廣西高校圖工委的領導下,主持研製了廣西高校圖書館計算機管理軟體並負責系統的維護及用戶的使用培訓工作。1996年5月全面開通採訪、編目、流通、報刊管理、讀者查詢等業務的計算機管理,在全區乃至全國同類院校中率先實現了全館主要業務工作的自動化管理。1997年榮獲全區高校圖書館自動化管理先進單位稱號。2000年以來,該館自主開發了與業務工作相連線的Web查詢系統並在該館和區內推廣使用,該館的現代化管理水平從此躍上了一個新台階。目前,該館已建立起近88萬冊的書刊機讀目錄資料庫,此外還建有教學主幹課程參考書、學位論文、中學語文教學法等多種特色館藏資料庫,全館共有200多個信息點,所有開放的庫室都與校園網聯接,對教師開通了“網上借還書系統”及送書上門服務,提高了為教學科研服務的層次和質量。

建築布局

廣西民族大學圖書館現有建築面積約12400多平方米,由主樓、附樓和學院資料室三個部分組成。主樓是一座五層樓建築,於1985年落成,面積7070平方米,副樓有三層樓,建於1987年,面積3500平方米,學院資料室主要包括非通用語基地樓的非通用語資料室和詩琳通公主泰文資料中心,面積1830平方米。
此外,西校區4萬多平方米的新圖書館正在規劃中。

組織機構

1、黨組織
圖書館黨組織設黨總支委員會,由黨總支書記和黨總支委員組成,下設在職黨支部和退休黨支部。
2、行政機構
圖書館設館長一人,副館長二人,下設5部1室共6個部門:采編部、外借部、閱覽部、報刊部、信息與技術部、辦公室。

人員結構

廣西民族大學圖書館現有工作人員64人,其中高級職稱16人,中級職稱29人;碩士研究生導師2人,碩士及研究生學歷共12人,本科28人。

館藏資源

廣西民族大學圖書館廣西民族大學圖書館
館藏資源主要由紙質文獻和電子資源兩部分組成。紙質文獻包括大量的圖書、期刊和報紙,文理並重,同時又以民族學、廣西少數民族文獻、地方文獻、外國語非通用語資料為特色,《四庫全書》及《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為該館鎮館之寶。
電子資源主要指各種形式和類型的數位化資源庫以及大量脫機載體的多媒體音像資料,含光碟、磁帶等,內容基本涵蓋了廣西民族大學所有學科專業。
館藏資源總量(截止至2007年12月):
紙本圖書 99.4萬多冊 包括中外文圖書
紙本期刊 26.4萬多冊(合訂本) 含2千多種中外文期刊
紙質報紙 2萬多冊(合訂本) 含150多種中外文報紙
電子資源資料庫 32個 含中外文資料庫
電子圖書 約150萬種 包括中外文電子圖書和博碩士論文
電子期刊 約18527種 指中外文全文期刊
電子報紙 約700種 主要是CNKI報紙庫
光碟、磁帶等 約1.18萬件 內容主要是藝術、戲曲、故事、講座、英語及計算機教學與考試等等

閱讀服務

1、開放時間
每周開館74小時。開館時間為每天上午8:00-12:00,下午2:30-5:30,晚上6:30-10:30。
WEB伺服器24小時提供館藏線上查詢及中外文電子資源查找與下載服務。
2、服務項目
該館開展的服務項目主要有書刊借閱、電子文獻閱覽與下載、參考諮詢、定題服務、館際互借、文獻傳遞、用戶教育、列印服務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