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壯族自治區紅十字會

廣西壯族自治區紅十字會

廣西壯族自治區紅十字會,廣西按行政區域縣級以上已全部建會,現有縣級以上地方紅十字會124個,基層紅會組織3572個,全區紅會會員現有已達60餘萬人。


一、廣西概況

廣西壯族自治區地處祖國南疆,東、西、北分別與廣東、雲南、貴州、湖南四省接壤,南面與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為鄰,總面積為23.6萬平方公里,居住著壯、漢、苗、瑤、侗、回、仫佬、仡佬、彝、水、京、毛南等民族的4750萬勤勞勇敢的人民。廣西還是全國唯一擁有海岸線的少數民族自治區,有著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是開發建設大西南的重要出海通道,在國防和國民經濟發展戰略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二、廣西紅十字會簡史

早在一九一零年,廣西就有了紅十字會的活動。幾十年來,不論是在戰爭時期,還是在和平年代,廣西各地的紅十字組織在救護傷兵、賑濟災民、開展募捐、扶危濟困等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發揮了積極而有效的作用。新中國成立後,在黨和政府的重視和支持下,紅十字會的工作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1963年11月自治區紅十字會成立後,統一協調指導全區各級紅十字組織的活動,積極協助政府在開展救災賑濟、民眾性衛生救護訓練、紅十字青少年、安置難民、遣返戰俘、國際聯絡、尋人服務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得到社會各界和廣大人民民眾的廣泛參與和認同。近幾年來,在自治區黨委和政府的重視和關懷下,在中國紅十字會總會的支持和幫助下,廣西紅十字會認真遵循國際紅十字運動的七項基本原則,大力發展組織,積極開展紅十字會的各項業務工作,為振興廣西經濟,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建設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三、廣西紅十字會業務工作簡況

(一)組織建設
廣西按行政區域縣級以上已全部建會。現有縣級以上地方紅十字會124個,基層紅會組織3572個,全區紅會會員現有已達60餘萬人。
(二)救災賑災工作
廣西是一個多災的地區,各種自然災害頻繁,每年賑災救濟的任務繁重,自1994年以來,廣西每年都發生不同程度的各種自然災害,經濟損失折合人民幣達1130多億元。各級紅十字會組織在協助政府參與救災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據不完全統計,自1994年以來,全區紅十字系統先後接收國內外捐贈款物價值達5000多萬元人民幣,組織會員民眾參與救災賑濟工作10萬多人次。廣西各級紅十字組織卓有成效的工作,為穩定災區民心,幫助災區人民恢復生產、重建家圓,保證大災之年無大疫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三)衛生救護培訓
開展民眾性衛生救護培訓是紅十字會的一項傳統項目,全區先後有338萬多人次接受衛生常識教育,有52.58萬人次接受衛生救護“四大技術”、“心肺復甦”等初級急救技能訓練,培訓和復訓機動車輛駕駛員達50萬人次,有5萬人次接受了水上救護培訓。
(四)紅十字青少年
積極開展紅十字青少年活動。目前全區已有2313所學校建立了紅十字會,其中高校23所,中學762多所,國小1528多所,共有在校紅十字青少年19.58萬人。
(五)無償獻血
在推動公民無償獻血方面,全區無償獻血人數累計已達20.62萬人次,其中首府南寧1994年無償獻血人數在全國少數民族地區中率先突破5000人,被中國紅十字會總會譽為“全國少數民族地區無償獻血首例”。自1995年以來,南寧市無償獻血人數連續五年均超萬人次, 達到了全國無償獻血先進城市銅質獎勵狀標準。其中2000年無償獻血比例達到了64%以上,達3萬多人次,2001年上半年無償獻血人數約為2萬人;2000年桂林市無償獻血人數為5千多人次,2001年上半年為6千人次;柳州市2000年無償獻血人數為7千多人次,2001年上半年為1萬人次。據統計,我區已先後踴現出趙斌、蘇兆平等53名無償獻血金杯獎、97名無償獻血金質獎及205名無償獻血銀質獎獲得者。
(六)尋人服務
在開展尋人服務及溝通海峽兩岸聯繫方面,幾年來接待來訪民眾2054人次,處理民眾來信17000多封,為台胞、僑胞及其親屬找到親人2200多宗。
(七)國際往來
在國際交流與合作方面,廣西紅十字會努力發展同世界各國的友好往來與合作,幾年來共接待了紅十字國際委員會、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聯合會以及美國、日本、羅馬尼亞、德國、玻利維亞、越南等國家和香港、澳門、台灣等地區來訪的客人60多批約250人次,雙方開展了友好交流與合作,加強了彼此之間的了解,增進了友誼。
(八)宣傳工作
自治區紅十字會結合工作實際,認真學習、宣傳、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紅十字會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紅十字標誌使用辦法》。各級紅會注意在工作中把對“紅十字會法”的宣傳與開展各項活動有機地結合起來,自治區紅會領導和幹部在深入基層指導工作和參加基層活動時都主動向當地領導宣傳紅十字會法,促進紅十字會法在當地的實施。不論是在發放救災物資或舉辦大、小型活動時都注意突出紅十字意識,注意懸掛好會徽、會旗,並向民眾散發有關紅十字會法和紅十字運動知識的宣傳品。幾年來,各級紅十字會共撰寫稿件800餘篇,印發宣傳資料100多萬份,出牆(板)報5000多期,出版廣西紅十字會簡報60多期,組織會員及志願工作者開展宣傳活動達17.4萬人次。
(九)經濟實體
我區各級紅會組織根據紅十字會法的有關規定,積極創造條件,量力而行,興辦了一些投資少、效益好、符合紅十字會宗旨的“短、平、快”實體項目。自治區紅十字會與靈川靈化集團公司共同投資興辦的廣西桂林紅會製藥廠狠抓科學管理,生產、銷售有了較大的發展,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區紅會參與投資的欽州製劑室、桂紅石材開發公司也收到了良好的經濟效益。
(十)輸血救護備災培訓中心的建設
廣西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稱,是一個典型的“老、少、邊、山、窮”的民族自治區,由於自然條件和歷史的原因,廣西的經濟基礎十分薄弱,並且自然災害頻繁,年年有災,嚴重地阻礙了廣西經濟的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紅十字會法》規定的職責範圍,廣西紅十字會遵循人道主義宗旨,在認真做好救災賑濟工作的同時,積極開展備災工作。廣西紅十字會輸血救護備災培訓中心大樓是一個多功能、綜合性項目,建築面積13000多平方米,樓高17層,預算造價2900萬元。目前,自治區人民政府已安排700萬元,國家計委已拔款40萬元,用於支持紅十字會興建這個項目;資金缺口部分,廣西紅十字會擬自籌100萬元。大樓工程目前已建至四樓。由於缺乏資金,工程暫時停工。廣西紅十字會輸血救護備災培訓中心建成後,廣西紅十字會的救災物資儲存、無償獻血、衛生救護、業務培訓、宣教中心、辦公用房等問題將一併得到解決,這必將推動和促進廣西紅十字事業的發展。
幾年來,廣西紅十字會取得了可喜的成績。1994年,廣西紅十字會被自治區黨委和自治區人民政府授予“抗洪救災先進集體”稱號。1998年,自治區紅十字會機關榮獲共青團中央、國家民委、全國青聯的表彰,命名為“第二次全國各族青年團結進步模範集體”,廣西紅十字會還榮獲中國紅十字會總會授與的“中國紅十字會抗洪抗震救災先進集體”稱號。
2001年8月,廣西紅十字會第六次全區會員代表大會勝利召開,選舉產生了新一屆理事會,自治區副主席吳恆當選廣西紅十字會第六屆理事會會長,潘鴻權、白先經、韋宣仁、高楓、李崇玉、方南亭當選為副會長;任命龍軍勝同志為秘書長。增聘自治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李振潛為廣西紅十字會名譽會長。理事會由中直、區直有關單位和地市紅十字會及行業紅十字會代表共81個部門單位組成,具有廣泛的社會性和代表性。
隨著改革開放的逐步深入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紅十字會法》的貫徹落實,廣西紅十字會將進一步弘揚人道主義精神,努力開拓人道領域的各項工作,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抓住西部大開發之機遇,以嶄新的面貌邁向二十一世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