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船

廣船

廣船產於廣東,與沙船、福船成為我國古代的三大船型(也認為有四大船型--廣船、福船、沙船、鳥船)。船體的橫向結構用緊密的肋骨跟隔艙板構成,縱向強度依靠龍骨和大擸(木字傍)維持。結構堅固,有較好的適航性能和續航能力。

它的基本特點是頭尖體長,上寬下窄,線型瘦尖底,梁拱小,甲板脊弧不高。船體的橫向結構用緊密的肋骨跟隔艙板構成,縱向強度依靠龍骨和大擸(木字傍)維持。結構堅固,有較好的適航性能和續航能力。廣船起源於春秋時期或更早期,唐宋時期是發展成熟期定型於元明,成為我國的一種著名船型。歷史上有很多名人對廣船的評述,但所言極簡,各個朝代的記述也極其有限,要從各種其它史書中尋找,所以對廣船歷史的研究缺乏人才,你只要看看,當你打入“廣船”字條時,出現的絕大部分是“廣船國際”。故請有志者為其添磚加瓦。

《海防纂要》記載:“廣船視福船尤大,

其堅緻亦遠過之,蓋廣船乃鐵力木所造,福船不過松杉之類而已,二船在海若

相衝擊,福船即碎,不能當鐵力之堅也。倭夷造船,亦用松杉之類,不敢與廣

船相衝,但廣船難調,不如調福船為便易,廣船若壞,須用鐵力木修理,難乎

其繼,且其制下窄上寬,狀若兩翼,在裏海則穩,在外洋則動搖。廣船造船之

費倍於福船,而其耐久亦過之,蓋福船俱松杉木,楸蟲易食,常要燒洗,過八

九訊後難堪風濤矣,廣船鐵力木堅,楸蟲縱食之也難壞。”此廣船之利弊也。

廣船:船隻大小與福船相當,遠洋船長30多米,寬近10米,船上有夾艙,廣船特點為帆面積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其帆面積比船隻寬度更寬闊,表明其更適合於遠航。

廣船:用材特別珍貴,船的主梁、橫樑等都是採用東南亞珍貴木材,如鐵犁木等,廣船十分耐用。這是因為在海外貿易中,中國帶出去的是絲綢,而換回來的許多是珍貴的木材,這些木材普遍用於造船、建祠堂、宮殿等。至今南中國海上仍遺存著一艘廣船——“金華興”號。

廣船為“多孔舵”,是廣式古帆船最大的一個特點。面積大,舵向好,舵葉上的孔為菱形,在帆船遇到急流時,通過舵孔排水,菱形的小孔可把水流通過舵葉小孔時的渦流對船舶引起的阻力減到最小,因而使到船隻迴轉性好,操縱方便、靈活。據介紹,這種廣式多孔舵原理,引起了歐洲工程師的驚訝,並紛紛進行模仿。其二為“水密隔艙”,一艘遠航船只有多個“水密隔艙”,這些艙用來放貨物,另一方面,它又提高船隻的安全性能,當其中一個艙進水時,由於其他艙位密封,所以船隻不會下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